幽靜的妹妹,溫淑的愛人
我心裡永遠珍藏著你純潔的形象
如果沒有了你,我的生命
所剩下的只是一片空虛和荒涼
不論是寒風中望著樹葉凋落
或是腳踩過滿積著白雪的街巷
只要我一想到了你
心裡就充滿了和煦的陽光
這是97歲的馮端老先生年輕時寫給夫人陳廉方的一首詩,字字句句都訴說著深深的情意。而為陳廉方寫詩,他不知不覺已經堅持了65年。
深情能融百丈冰
馮端老先生是個名副其實的理工男,大半生致力於鑽研學問和科學,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和教育家,主編了我國第一部《金屬物理》專著。
馮端老先生
光陰流轉,2015年兩個人結婚整整六十周年,度過了隆重的「鑽石婚」。兩位老人相守的日子已經超過了兩萬天,在這半個多世紀,他們的愛情歷久彌新,浪漫的詩歌就是他們愛情保鮮的秘密武器。
1954年,兩人初相戀。
第一次送禮物,馮端送給陳廉方的是兩本詩集,一本《青銅騎士》和一本《夜歌和白天的歌》。
那年的冬天,南京特別冷,兩人來到玄武湖,那天下了大雪,玄武湖也結了厚厚的冰,白茫茫一片。兩人便在玄武湖旁的櫻洲長廊上聊天、休憩。後來陳廉方回想起此事來,問了馮端:「我們當時怎麼那麼不怕冷呢?」
馮先生用一首詩回答了夫人的問題:
「休雲厚湖山池雪,深情能融百丈冰。」(後湖即玄武湖)。
戀人間熾熱的感情,噴薄而出。
相看兩不厭 他就是我的鑽石
結婚後,每逢重要的節日,馮端都要寫詩慶賀。
因為工作的需要,馮端出國訪問,一次在美國訪問期間,思妻情切,便寫下了「異域風雨夜,客枕相思湧。遂令閨中婦,潛入遊子夢。」
1978年,陳廉方被查出罹患癌症,因為發現得早,手術做得很成功,故化險為夷。為此,馮端大喜過望,詩興大發,竟吟詩十首以賀。
二人年輕時
「相看兩不厭」,這樣的詩句,也曾經出現在馮端寫給陳廉方的詩中。
在陳廉方看來,自己身高1米47,馮端也不到1米7。「有什麼好看的呢?」
但相處久了,就會發現,馮先生雖然貌不驚人、不善辭令,但外拙內慧,不露鋒芒,就像一塊「璞」,外表粗糙,內心卻是晶瑩剔透的美玉。「我覺得用這個字來形容馮先生是最恰當的。」
兩個人的婚禮特別簡單,沒有什麼特別的儀式,就擺了兩桌酒席,在之後的歲月裡,馮端也想要給陳廉方補上一枚鑽石戒指,但被她拒絕。「他本人在我眼中就像鑽石一樣閃亮,我哪裡還需要其他的鑽石。」
斯人若彩虹 遇上方知有
一路走來,馮端和陳廉方夫婦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
三年困難時期,物質匱乏,買糧食需要糧票,買布需要布票。為了給一家七口做飯,陳廉方天不亮就要起來,去新街口、丁家橋買菜。
接著,陳廉方開始為丈夫做筆頭工作,60年代,馮端著《金屬物理》時,便為他謄稿畫圖。
那個年代,沒有電腦,只能憑手寫筆繪,馮端論著嚴謹,往往數易其稿,陳廉方也就一遍一遍地謄抄。至於代寫通知、回執等無關緊要的信件,更是不在話下。
70年代,恰逢最困苦的時期,馮端被下放,陳廉方得了子宮癌。
那段時間,因為不能見面,他們就每天都寫信。
有口難辯的冤屈,讓馮端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他曾想過去樹林裡上吊自殺,但是在給妻子的信中他用質樸的語言寫到,「你已失去了工作,沒有了收入,如果我不在了,一家老小如何活命」。
65年裡,馮端給太太寫下了不計其數的情詩和書信,陳廉方則用一隻大紅色的小皮箱,完好地保存了先生的所有作品。
這個紅皮箱裡珍藏著二老之間來往的信件和馮老先生寫的情詩
兩個人的愛情,歷經歲月和風雨,已經成為對彼此最重要的依靠。
結婚30年,他對她說:憶昔初會日,娟娟悅心意。白首同偕老,恩愛豈容疑。
結婚50年,他對她說:長憶人間四月天,櫻花垂柳記良緣。五十年後牽手遊,皓首深情似當年。
結婚60年,他對她說:六十春秋恩愛篤,雙雙執手難關渡。而今白髮同偕老,朝朝暮暮永相濡。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馮端老先生完美地詮釋了「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面對現代人快節湊的分分合合,總有人讓我們還相信愛情。
正如電影《怦然心動》裡說的: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世人萬千種,浮雲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那個燦若彩虹的人,願你我,終究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