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為什麼總感覺的餓?突然不餓了就代表著血糖正常了?

2020-12-23 中醫腫瘤張醫師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見到很多由於喜歡吃甜食而患上糖尿病的案例,漸漸地人們就會以為糖尿病就是因為經常吃糖導致的,而那些不喜歡吃糖的人查出了糖尿病就會很疑惑,為什麼自己不愛吃糖也會得糖尿病?

糖尿病是因為經常吃糖導致的嗎?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紊亂性的疾病,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有很多,比如環境因素、遺傳因素,都是引發糖尿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單獨因為愛吃糖而引發糖尿病,作用是非常小的,如果沒有遺傳和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參與,多吃糖並不會導致糖尿病。

雖然吃糖跟糖尿病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經常喝甜飲料、飲食含糖過多,就會導致肥胖,從而加重胰島素的抵抗,也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也就更容易得糖尿病。

並且肥胖患者常常會有多種代謝問題,比如血壓異常、血糖異常、血脂異常、尿酸異常等,這些因素也會增加心血管不良情況發生的風險,也會容易導致患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總是覺得飢餓?

人體的胰島素會將葡萄糖從血液中搬運到細胞裡,產生能量供應人體所需,而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缺乏,就會導致血液中血糖濃度升高,而細胞內又會缺乏葡萄糖的供能,所以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就會分解自身的蛋白質和脂肪來產生能量。

人體大量蛋白質和脂肪的分解,只有通過食慾的增加和食物的攝入才能從外界補充,所以大腦就會釋放出飢餓的感覺。

那為什麼有些糖尿病患者吃了東西還會覺得餓?

在胰島素缺乏的情況下,食物的攝入只是增加了血糖的濃度,並沒有增加可以供應能量的葡萄糖,蛋白質和脂肪的分仍然持續性的存在,飢餓感就不會得到緩解,這是一個惡性循環。除了飢餓,患者還會有明顯的體重下降。

所以,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往往是能量代謝已經正常了,這個時候葡萄糖就可以在細胞內充分代謝,不再需要消耗自身的蛋白質和脂肪,所以人就不會感到飢餓。

糖尿病患者突然不餓了,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第一種情況就是血糖得到了控制,是讓人高興的事情。

第二種情況可能是由於一些藥物引起的飽腹感,這一類藥物可以通過葡萄糖依賴性的促進胰島素分泌,降低高糖素的水平,減少腸胃道的蠕動,抑制食慾、增加飽腹感,並且減輕體重。這雖然是好事,但也會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對於肥胖者來說,減少飢餓感和食物的攝入,不僅可以降低血糖,還可以減肥、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的存在和併發症的發生。對於體形消瘦的患者來說,增加飽腹感、減少腸胃蠕動,可能會引起便秘,從而加重營養不良甚至引起情緒障礙。所以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藥物的時候,也要關注藥物的副作用,有不明確的地方就要及時的諮詢醫生。

第三種情況就是由於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最後導致的糖尿病胃輕癱。胃輕癱就是指胃動力變差,進入胃的食物不能正常地進入腸道,導致吸收、消化障礙。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就會抑制胃運動和胃排空,同時損害自主神經。

自主神經病變常常會波及消化道,引起食道、胃、大腸、小腸等器官運動功能障礙,患者會出現腹脹、腹痛、噁心、嘔吐、吞咽困難、燒心、便秘、腹瀉等情況。

糖尿病還是全身代謝性的疾病,會引起多種激素分泌的變化,其中胃腸道激素比如胃動素,就會影響胃動力和胃排空,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並增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健身運動,多吃膳食纖維,對預防胃輕癱也有著很好的作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總是感到餓?又該如何緩解這種症狀?不妨一看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人的飲食或多或少都出現了不健康不合理的現象,輕則體重上身,導致肥胖,重則引起一系列的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尤其在中老年人身上尤為得到了體現,糖尿病的病發率就比較高。
  • 已經吃了很多還是總感覺餓?5個糖尿病的早期症狀,最容易被忽視
    01.身體總感覺疲勞,尿液變為奶白色糖尿病患者經常會感覺自己好累,總想休息,特別是上下樓的時候,並且在尿液變為奶白色,發出甜酸的氣味,如果出現這種情況
  •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總容易餓?用3個辦法制止自己,控糖飽腹感強
    隨著生活中的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糖友和糖友之間也總在討論「如何控制病情」的話題,而他們幾乎有一個共同點是總容易餓,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為什麼糖尿病患者總容易餓?其實,飢餓在糖尿病人群中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症狀了,尤其是刻意去控制飲食的患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便會十分明顯,也就是常見的多飲多尿多食,再加上體重不斷減少。針對兩種糖尿病類型,一型糖尿病患者雖然屬於先天性胰島素不足的情況,無法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到最後血糖波動大,會容易出現飢餓的現象。
  • 得了糖尿病時常感覺「餓得慌」,說明有這樣兩個問題沒解決好
    這是一個糖尿病人經常遇到的問題,實際上反映出了血糖控制不合理以及沒有合理安排好飲食的問題,因為糖尿病人飲食控制是在吃飽吃好的基礎上,來控制血糖達標的,所以可以這樣說:如果糖尿病人總是感覺餓,血糖大多控制的不合理。
  • 越餓空腹血糖越準嗎
    空腹不是餓的時間越長越好 很多患者會在監測空腹血糖的前一天會陷入「越餓越好」的誤區,在前一天會少吃飯或不吃飯,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 後果:這樣不光會導致監測數值不準確,還有可能引發低血糖甚至昏厥而危及生命。
  • 患有糖尿病之後,經常會感到餓?怎麼緩解這類現象,不妨了解一下
    糖尿病的初期症狀就是喝水也還是很渴,明明剛剛才吃過飯過了一小會兒就又餓了,所以中醫才會把糖尿病叫做消渴症。糖尿病最危險的地方是它會導致各種併發症,糖尿病容易使人體內的血管和神經發生病變,導致糖尿病引發的白內障和青光眼等可能導致失明的嚴重後果,或者腳部從皮膚開始發生潰瘍,最後一步步爛到骨頭導致殘疾的糖尿病足。
  •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老是容易餓? 糖尿病老是餓怎麼辦?
    可能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有這種感覺,在吃完東西沒多久又感覺到餓,再吃東西下去沒一會還是餓,這種情況然後很多患者摸不到頭腦,也讓他們感覺到害怕
  • 飢餓療法,把血糖值餓下來,對於糖尿病患者靠譜嗎?
    糖尿病在我國有著廣泛的人口基礎,2017年的一個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成年人患糖尿病的人數已達1.4億,佔成年人口的11.6%!而未確診糖尿病的人,被歸類為糖尿病前期的也佔到了50.1%!但是糖尿病作為一大慢病,病程長難治癒,始終困擾著每一位糖友!有人說飢餓療法就能治療糖尿病,真的靠譜嗎?
  • 血糖高晚餐吃的少,半夜總感覺餓的慌咋辦?教你一個簡單解決方法
    張先生自從得了糖尿病,非常注意控制飲食,每餐的主食都有一定的限量,而且三餐也都很準時,每天晚上7點之前肯定就吃過晚餐了,可經常在睡覺前感覺有點餓,為了不讓血糖高起來,什麼也不敢吃,好多次睡到半夜就被「餓」醒了,有時還會出一身的汗,測了測血糖是4.3mmol/L,難道這是低血糖了嗎?
  • 糖尿病患者吃「無糖餅乾」血糖飆升
    摘要:日前,武漢市一糖尿病患者因吃了幾塊「無糖餅乾」導致血糖值偏高。醫生提醒,不能輕信「無糖」類食品宣傳噱頭,也不能岔吃。
  • 為什麼一餓就容易心慌、手抖、渾身無力?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注意
    吃是人生五件大事之一,它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腸胃的飽腹感,還是為了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活動。根據人生存規則,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每天每人應攝入三餐,早餐、午餐、晚餐,分別佔全天總能量的30%、40%、30%。
  • 糖尿病患者怎麼吃能不挨餓呢?
    糖尿病病人由於病情原因,要特別控制飲食結構和飲食量,不然血糖波動大,身體產生併發症會危及生命。所以很多糖尿病的病人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都會忍飢挨餓很久,體重要減輕很多,最後才能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趨勢。
  • 糖尿病測量血糖不能太過死板,這5種特殊狀況必須要測量血糖
    測量血糖對於糖尿病患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它能夠讓糖尿病患者及時的發現自己目前的血糖水平,也能夠讓糖尿病患者評估自己近階段控制血糖的效果。但是糖尿病患者不能把測量血糖當作任務去做,有的時候需要靈活的變通,出現一些特殊狀況的時候必須檢測血糖,以免意外情況發生。
  • 糖尿病人餐前血糖偏低餓得慌,飯後血糖卻又偏高降不下來該咋辦?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張先生是一位糖尿病人,他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經常還不到吃飯的時間就會感覺餓得慌,有時候還會出冷汗,測血糖常常是4.0mmol/L上下,可吃了飯後即便是做了不少運動,餐後2小時血糖卻總在10.0mmol/L左右降不下來,這是怎麼回事?又該怎麼辦呢?
  • 【健康】明明不餓卻總想吃東西,也可能是「病」
    「穩態飢餓」很好理解,就是實際意義上的「餓」。胃裡沒東西時會收縮,如果此時還不吃東西,就會引發輕微的頭暈、發抖及血糖降低等症狀。  這種飢餓代表著人體對能量和食物的渴望。  而人體還存在著另外一種飢餓,即「享樂飢餓」,是在不需要吃飯的時候,因為本能對於美食和味覺刺激的渴望,而帶來的「偽飢餓」。  這種「偽飢餓」代表著人體對快樂和滿足感的渴望。  那麼,究竟為什麼會出現「享樂型飢餓」呢?
  • 為什麼有些糖友不容易感覺餓?2個方面來分析,請自行入座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在發生的時候很容易讓自己出現飢餓的現象,而在生活中有一些糖尿病人在使用藥物後,卻發現自己總不覺得餓,也不想吃東西,雖然總不覺得餓是一件好事,但經常不吃東西容易讓身體營養不足,容易引發其他問題,所以讓很多糖尿病人特別擔心,其實如果糖尿病人總不感覺餓可以採取以下這些措施
  • 高血糖能「餓」下去嗎?選擇「飢餓療法」,無異於飲鴆止渴
    不合理的控制飲食,不但對血糖調節無益,反而可能會升高血糖,這是很多人不理解的事情。 人體會積極調動能量,出現代償反應,保證血糖的穩定和腦的能量供應。在這個作用下,升高血糖相關激素會被大量刺激分泌。這種分泌是應激性的,往往是會大量超量的分泌。 再加上 糖尿 病患者本身降血糖能力就差一些,這種過量的升血糖,會讓糖尿病患者血糖反跳性過度升高,且難以短時間下降,這樣一來病情就更難以控制。
  • 【健康知識】餓時為何容易生氣?
    結果發現,參與者的血糖水平越低,往巫毒娃娃上扎的針越多,同時也更有可能激怒對方。人為什麼一餓就容易暴躁?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研究人員表示,這種「餓極成怒」情緒是一種生存機制,有助於我們生存。      糖友若經常餓過勁,則容易導致血糖波動幅度過大。中華醫學會發布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管理專家共識》指出,血糖波動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也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危險因素。
  • 糖尿病吃了不易餓血糖好的方法
    對於血糖的控制原理,大意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這樣體內被轉化的葡萄糖就會減少,血糖就會相應的降低。聽起來有一定的道理,但這樣做,對糖友來說真的靠譜嗎?首先餓著雖然能讓是血糖降下來了,可免疫力也會隨著下降,畢竟食物為我們身體提供能量,營養。不吃東西,勢必會導致身體虛弱,長遠來看是弊大於利的。
  • ​餓極成怒 飢餓時為何容易生氣?
    精選問題1:《血糖偏高吃什麼主食好?》精選問題2:《血糖越線的危害有哪些?》你有沒有這種感覺,肚子餓的時候,情緒特別容易煩躁,心中一股無名火莫名其妙就燃起來了……一點小事仿佛都能跟人吵起來。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特別餓時因為有事要忙顧不上吃東西,等到事情忙完反而不餓了,大家都稱之為「餓過勁」。血糖是為我們提供生命活動最主要的能源保障。我們的胰腺的內分泌功能中分泌兩種重要的激素來作為維持血糖穩定的最重要的調節因子。一種是「胰島素」,另一種是「胰高血糖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