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華為最愛的《山海經》,古人騰飛的想像

2020-12-23 南京大學新潮

華為最愛《山海經》,在註冊的商標名稱中,很多取自《山海經》中的山、神、獸等名稱。例如,以「崑崙」「蓬萊」「軒轅」「泰山」等為雲端伺服器命名,取其高遠之意,完美詮釋華為的「科技修真」;以「當康」「青鳥」「饕餮」「黃馬」等為晶片命名,取其祥瑞之意,蘊含未來科技的無限想像;以「祝融」「重黎」「大禹」「精衛」等為專利命名,取其超凡脫俗之意,寄託開天闢地、披荊斬棘的勇氣和決心……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奇書,記錄了天地山河,奇珍異獸,神話傳說。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山海經》的記載以方位為其脈絡,將天與地分為四方和中心,即南、西、北、東、中。先民以中土為中心,環視四方大陸。

因此《山海經》以四方為主,記錄了各方位的山川河流、地域風貌、奇珍異獸、神仙異族等。在樸素的文字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先民天地人宇宙觀的體現。

創世神與天象、日月星宿描繪出天的浩渺,珍禽異獸是陸地生物的冰山一角,異族及其文明的記錄是對人類的探索認知。在天地人為一體的山海宇宙中,無論是對天神、人類或異獸的相關文字,都充滿了雲譎波詭而又奇特瑰麗的想像。

萬物皆奇:山水生靈與神秘國

山川、水道作為連接神與地、人的中介,富有神秘氣息。

《山海經》記敘了大量的山川與水道,它們構成了奇異世界的地理「骨骼」。

據統計,書中一共有26座山系,囊括大大小小606座山。264條水道從這些山上發源或經過,匯入水澤或奔流入海。在書的18卷文獻中,《五臧山經》涉及的山川與水道數量最多。其中,《中山經》記錄了199座山川;《北山經》記錄了85條水道。

眾山之中,崑崙山是一座聖山,是神話的發源地。據《海內西經》記載,崑崙山是天帝的都城,其九道門皆有開明獸鎮守,是「百神之所在」,由陸吾掌管。

後世的言談記載與文獻考證中,崑崙山也反覆出現,使崑崙山的神話色彩越發濃厚。除此之外,書中提到的山川幾乎都與獸、神息息相關,是靈怪異物的依附。酈道元的《水經注》在撰寫時,引述了書中關於水道的記錄,作為考證資料。如濁漳水、清漳水等水道名也出現在《水經注》之中。

山川之上的生靈也屬奇物。據統計,異獸、奇鳥、奇魚分別是171種、99種、52種。怪木、奇草分別有130種與60種。

異獸是生靈中記載數量最多的,或許這與先民粗獷原始的生活方式有密切關係。遠古時期的人類需要生存就得與異獸搏鬥,正是出於對野性、未知的好奇心,《山海經》收錄了大量見所未見的奇珍異獸,描述了它們的棲息地、外形和習性等。奇異草木的記載中,燻華草朝生而夕死,嘉榮草「赤葉赤華,華而不實」,三桑樹有百仞之高卻無枝。功效方面,荀草是「服之美人色」,恐怕比現在的護膚品作用更大。

在地理「骨骼」之上,國是極為重要的「血肉」。

據統計,《山海經》裡的奇國一共有126個。此處所說的國,與現代國家並非同一概念,遠古時期的國更多是指人所聚集、生活的地區。奇國的記載同樣以四方作為劃分,集中在海內經、海外經與大荒經之中,是遠古時期先民對地理的認知以及中華文明早期的生根發芽。

以海內經為例,《海內西經》、《海內北經》是對西北地區的探索,記錄了各地區的山川河流與物產。《海內東經》則描述了東北地區至吳越地區的風貌。

在龐大的地理認知體系之外,先民對國的想像也令人嘆為觀止。

無腸國的人都沒有腸子,交脛國的人小腿皆交叉,跂踵國的人走路雙腳不著地(讓人好奇他們是飛行的嗎?)。大人國的人民,「為人大」,貿易之處是海中的「大人之市」。小人國在書中出現了3次,焦僥之國的小人姓幾,以穀物為食,另兩種「小人」則叫「菌人」或「靖人」。

同樣寫到大人國與小人國的書還有英國的《格列佛遊記》,但這本書出版於1726年,比《山海經》的記載晚了千餘年。

我們無法獲知遠古時期,先民出於何種原因而去構想這類現實之外的奇國,但從中可以窺見到他們騰飛的想像力。

遠古神界:人面獸身神的創世神話

夸父逐日、刑天舞幹戚、應龍殺蚩尤等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在《山海經》中都有記載。

經統計,書中提到的神話人物一共有186個。龐大的神話系統源於先民對於創世神的原始崇拜,主要記載在《海經》中。在創世神中處於至上地位的是天帝,書中描述通常以「帝」出現。「帝顓頊」「帝俊」「帝堯」「黃帝」等帶有稱謂的「帝」,則不同於天帝,是創世神中與人類起源相關的祖先神。數據統計發現,在這些有具體稱謂的「帝」神中,提及次數最多的是顓頊、帝俊,分別是17次與16次。

顓頊後人形成了季禺國、讙頭國、叔歜國等諸國,帝俊後裔是歌舞、琴瑟等文化的源頭。這意味著,與其他黃帝為中心的神話不同,或許《山海經》建構的是以顓頊、帝俊為主的神話宇宙。

除男性神之外,還有常羲、羲和等女性神,她們和日月、星宿有直接的聯繫。兩位女性神皆為帝俊之妻,常羲「生十日」且為太陽沐浴,羲和「生月十有二」,且為月亮沐浴。

這說明她們在創世神話中也佔據極為重要的地位。

再如員神磈氏主「司反景」(在太陽西沉時將影子撥到東方),女和月母國的神司日月之長短。足以可見,在先民關於日月星宿的知識中,真實與虛幻並存。

《山海經》裡記錄了神的模樣,其外貌與如今常識中的神仙相異,它們多為人面獸身,帶有動物的屬性,例如「人首蛇身」的女媧、「九首蛇身」的相繇等。圖騰是原始宗教的形態之一,《山海經》中有大宗的圖騰崇拜線索,如日月崇拜、動物崇拜以及祭祀崇拜都可納入《山海經》的宗教考古之中。

遠古時期的人類對神與獸類尚處於探索之中,特別是處於怪獸圖騰的崇拜,使得神在人的基礎之上,擁有了獸的特徵。

異獸初探:想像與現實交織

整部《山海經》總共記載了幾百個異獸形象,這些異獸造型奇偉、形象豐滿,其原型多是由「牛」「馬」「雞」等現實動物幻化而來。古代先民通過聯想還將類似「人面」、「人首」、「人身」等諸多人的特徵與動物特性重新組合,構造出全新的神話形象。

除了外貌,這些異獸的聲音有的如「嬰兒」,有的如「吠犬」……想像與現實的交織,給我們帶來關於異獸的全息體驗,也使得《山海經》裡的奇珍異獸變得極富吸引力。

《山海經》研究專家袁珂曾經說過:「《山海經》包羅萬象卻源自生活,它是華夏文明早期歷史、民俗和文化的經典。」雖然這些異獸看似荒誕不經,經常被人們賦予預測或招禍的神秘力量,卻足以窺見當時先民對於自然和環境的認知,以及人類從蒙昧逐漸走向文明的探索。

異族奇民:超越人類的存在

《山海經》中對異族的想像體現為他們區別於現代人的樣貌特徵,「一臂」「一目」「一手」皆是對異族的描述,例如三首國中的族人為一身三首,而三身國的族人則是一首而三身,這些異族所對應的原型實質為人本身。《山海經》中的虛構與想像以現實為藍本,通過「怪異化」的構想,展示出「五彩爭勝,流漫陸離」的圖景。

在異族之外,還有「屍神」的存在,《山海經》中共出現了12種屍象,如「夏耕之屍」「奢比之屍」「女丑之屍」等。「屍」在《山海經》中並非現代泛指的屍體之意,而是與「神靈」與祭祀相關。天神死後靈魂不滅,繼續以「屍」的形態活動,在遠古「屍祭」的習俗之下,形成了「屍」文化中的「屍神」,這「對後世的天人觀與禮樂制度有影響」。

對長生不老的追求,古已有之,這一點在《山海經》中多有體現。「永生」的審美意象在書中反覆出現,並以「不死」「延壽」「復生」「化生」四種形式呈現。先民幻想著靈魂不滅,將永生的信念貫穿於書籍始終。

「不死」所包含的意向有不死之人、不死之山、不死之國、不死之藥等等。「延壽」是突破死亡、尋求長生的方式,書中出現的「乘黃」與「吉量」皆為具有神力的坐騎,乘坐它們便有「乘之壽二千歲」與「乘之壽千歲」的作用。「死即復甦」與「冬死而夏生」等則是「復生」的路徑,是通往永生之路,刑天與夏耕雖斷首,卻依舊能以復生的方式延續生命。

「化生」同樣在書中反覆出現,如夸父「棄杖化林」,女娃溺於東海而化身精衛,都是「化身」的體現。《山海經》中的永生審美意象,是中國文化藝術的母題之一。

返璞歸真:《山海經》的現代意蘊

《山海經》流傳至今,憑藉其獨有的符號與文化意義,啟迪了無數後人的想像。我國以「夸父計劃」來為太陽監測衛星活動命名,既是對《山海經》中夸父逐日神話的化用,更是同古人對太陽之好奇的一脈相承。

我國以《山海經》中的「崑崙」來命名南極科考站,不僅凸顯了極地的遙遠而神秘,也蘊含著中華民族數千年來一直沒有停止的對自然的探索。

華為公司鍾愛《山海經》,在華為註冊的商標名稱中,很多取自《山海經》中的山、神、獸等名稱。例如,以「崑崙」「蓬萊」「軒轅」「泰山」等為雲端伺服器命名,多是取其高遠之意,完美詮釋華為的「科技修真」;以「當康」「青鳥」「饕餮」、「黃馬」等為晶片命名,多是取其祥瑞之意,蘊含未來科技的無限想像;以「祝融」「重黎」「大禹」「精衛」等為專利命名,多是取其超凡脫俗之意,寄託開天闢地、披荊斬棘的勇氣和決心……

無論是航天、科考還是雲端科技,或關於天,或關於地,這些遠古的想像似乎已然穿越時空在現代重又煥發生機,將傳說化為現實,把科技與創造結合,成就另外一種浪漫。

經典流傳:「俯仰終宇宙」

《山海經》裡體現出遠古至大禹時期的先民天地人三位一體的宇宙觀。《海外南經》中有這樣的描述:「地之所載,六合之間,四海之內,有仙洲曰云荒。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要之以太歲,神靈所生,其物異形,或天或壽,唯聖人通其道。」先民認為宇宙廣闊而瞬息萬變,但萬物有靈,雖死仍復生,無窮無盡。

在《山海經》成書之後,歷朝歷代從未停止對它的追問與探尋。

神話體系中的天神如西王母、祝融最初形態源於此,在後世不斷被美化、加工,應龍、饕餮(書中名為狍鴞)等神獸也多次出現在神怪記載中,這些神人與異獸的想像共同啟迪了古代志怪小說,衍生出更多絢爛浪漫的故事。書中記錄的遠古文化、地理風貌、山川物產也成為重要的文獻資料。

陶淵明曾在《讀山海經》的序篇中寫道:「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這也道出每個人在書中獲得思想火花與玄妙頓悟的感受。先民追求永生,幻想西天之神;現代科技探索太陽,返回《山海經》的山海宇宙。

但無論是先民還是現代人,對宇宙萬物永遠保有好奇之心。正是歷代人類出於探索未知的心理,使《山海經》的精神得以延續至今,《山海經》自身也成為不斷被研究的主體。

參考文獻:

[1]方韜譯註.《山海經》中華經典藏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9

[2]吳康.《山海經》:中國神話的建構[J].中國文學研究,2007,(1):43-46.

[3]楊義.《山海經》的神話思維[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3):1-10+122.

[4]陳剛,梁家勝.大荒為何?——《山海經》中的神界[J].青海社會科學,2011(02):166-171.

[5]紀曉建.《楚辭》《山海經》神祗之互證——《楚辭》《山海經》神話比較研究之三[J].江蘇社會科學,2006,(5):156-159.

[6]徐麗慧.《山海經》中的異獸形象考析[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9(04):104-110.

[7]陳連山.《山海經》對異族的想像與自我認知[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49(01):130-135.

[8]羅筠筠,李潔瓊.《山海經》永生審美意象研究[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1(09):82-95.

[9]王永明. 《山海經》中的「屍」文化[D].河南大學,2007.

[10]周晶. 《山海經》中的「屍」[D].東北師範大學,2013.

[11]韓湖初.《山海經》宇宙觀初探[J].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63-68+158.

作者 | 秦浛嫣 新聞傳播學院2019級研究生

周震洋 新聞傳播學院2019級研究生

劉 藝 新聞傳播學院2019級研究生

美編 | 黃 雯 新聞傳播學院2018級本科生

相關焦點

  • 華為註冊了整本《山海經》?一本連好萊塢都要「抄襲」的奇書!
    《觀山海》「九鳳」其中最吸引普通人的,往往是傳說幾千年的上古神獸。畢竟傳說之中的《山海經》,是先有圖畫才有了文字,圖畫是山海經的靈魂,也是對我們想像的補全。只可惜,市面上關於《山海經》裡異獸妖物的圖畫少而不精,鮮有優秀的作品問世。很多圖畫,都往往與書裡的描摹以及自己的想像,相去甚遠。
  • 奇書《山海經》,千年前就發現了「南極」,古人是怎麼過去的?
    說到《山海經》這部奇書,我們好像有無窮無盡的疑問,不僅僅是對裡面難以想像的奇人異獸,也是因為其中非常「超前」的記載。原本之前的古人只是把《山海經》當做無稽之談,根本不去考究其中真實性,但是進過當代學者的研究,我們發現其中很多的描述都是真的。
  • 華為註冊商標名「鴻蒙」,原來出自山海經,山海經還有哪些好名字
    華為註冊商標取名「鴻蒙」,許多人不覺感嘆這兩個字實在太有寓意了。華為的眾多商標都出自《山海經》,比如「鴻鵠」、「乾坤」、「崑崙」 、「玄武」、「朱雀」、「凌霄」、「麒麟」等。這不得不說取名也是非常有講究的,之前大家都喜歡用《詩經》、《楚辭》裡面的典故,那麼,你會不會去買本《山海經》翻一翻,為孩子取名做個參考呢?
  • 《山海經》異獸復原實錄:一群草根設計師的捉妖記
    中學課文裡的這篇文章就是最好的反駁,兩千多年前古人就有如此美妙、奇異的幻想了。古籍《山海經》更是一本奇書,它被認為是最早的地理書,但千百年來吸引人的卻是裡面記載的各種奇珍異獸,九尾狐、鳳凰、燭九陰、夔牛……多種珍禽猛獸都充滿了傳奇和神秘色彩,代表著古人天馬行空般的想像力。
  • 華為註冊了整本《山海經》,這是中國人獨有的浪漫
    雖說這一舉動對國內華為用戶影響不大,但對華為的國外市場而言,這無疑是一次巨大的衝擊,海外使用華為的用戶將無法使用谷歌的服務,比如YouTube、Gmail等應用。任正非表示:不要慌,我們還有「備胎」!那就是華為自己研發的「鴻蒙」系統。
  • ...版河之洲 Vol.3丨古人是如何腦補出《山海經》裡那些奇怪的神獸?
    《捉妖記》中的小胡巴形象來源於《山海經》中的帝江,《大聖歸來》裡孫悟空棒打的巨型噴火大肉蟲來自《山海經》中的混沌。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中豬八戒與沙僧的原型直接照搬了《山海經》中的兩大兇獸,分別是赤眼豬妖和橫公魚。不過學術界對《山海經》最新的認識定位是一部神話地理政治古籍,而不再局限於神話志怪,書裡提到有200多座山產不同的玉石,現實大部分都能與書中記載對應。
  • 《山海經》裡描寫了400多種異獸,古人最感興趣的是這8種神龍
    在《山海經》中,也記載了很多的異獸,足足有400多種。活在天上,掌握著行雲布雨;身長几萬裡,凡人一眼望不全身子。這是古代人對龍的基本了解,為了形容龍的神秘,人們說「神龍見首不見尾」。不僅如此,在古代「天書」《山海經》裡也記載了8種龍,分別是燭龍、應龍、青龍、夔龍、蛟龍、蟠龍、金龍、虯龍。燭龍《山海經.大荒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
  • 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時,中國的古人都在幹什麼?你可能永遠不會信
    古印度文明最出色的應該就是印度教(距今4000多年),印度教對印度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隨著外族入侵,印度宗教的階級劃分也越來越明顯。一提起古埃及,人們第一時間都能夠想到埃及金字塔,作為古埃及最著名的建築,它本身也攜帶者許多謎團。
  • 山海經裡記載了2000多處地方,最遠到美洲,專家:證據確鑿
    很多美國學者來到中國進行調研,由此,很多美國學者接觸到了《山海經》。只不過,大多數美國學者和之前中國人認為的一樣,都認為這只是古代中國先民的一種想像罷了。直到一位叫亨利埃特默茨的歷史學家,在《山海經》中發現了端倪。那就是,《東山經》中的奧秘。眾所周知中國的東部在先秦時代是東夷故地,《東山經》是以東夷故地為坐標,記載東夷之東,有著山脈和植物。但是東夷故地再往東是茫茫大海。
  • 李承懋:信任是最期待的愛——讀《阿長與山海經》有感
    這本書的名字叫《山海經》。原來,在這個世界上,我居然和魯訊一樣,深深地著迷於《山海經》。小學四年級那年,我第一次閱讀《山海經》,與《山海經》中的「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相遇。最讓我著迷的是「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
  • 紀曉嵐在《山海經》中發現了什麼?為何極力銷毀?
    同樣在古人的眼裡,他們認為《山海經》是不真實的,司馬遷也覺得它沒有任何的價值,所以就沒有寫入《史記》。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書中那些荒誕的記載卻一個又一個地被證實。那為什麼他會去毀掉山海經呢?據說他在山海經之中發現了一個重大的秘密,讓他不得不把《山海經》毀掉。
  • 山海經陸吾:人面虎身虎爪而九尾,看起來很厲害其實只是個園丁
    另外,這個職位小編實屬羨慕了,試問每天都能看到鮮花盛開的工作,每天都是鳥語花香的工作環境,誰會不愛?話說,中央空調,放到現在不就是暖男麼?而暖男,不就是,渣男麼?在陸吾的周圍,環繞著一些神異的精靈。其中有一群名叫"土縷"的神獸,它像羊而長著四隻角,它不吃草而吃人。
  • 山海洪荒、珍禽異獸……讀完《山海經》才發現,它絕不僅是神話傳說
    @愛啃書的初拾在歷史悠久的華夏文明中,智慧的先賢古人也為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典書籍。作為先秦重要古籍的《山海經》,更是代表了華夏文明的最高榮譽,被譽為「失落的天書」。但不得不說:作為現存最古老的圖書之一,《山海經》是值得每個華夏兒女細細品讀的;因為這部「失落的天書」不僅隱藏著關乎歷史的無數秘密,更藏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密碼。
  • 魯迅愛不釋手的《山海經》是誰寫的?是人、是神還是外星人?
    ——《山海經》如果問我,最喜歡的「古代神書」是哪一本,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山海經》。魯迅在《阿長與山海經》中說,他最愛的寶書是《山海經》:但那是我最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賈平凹在創作《老生》時,反覆翻看《山海經》,他說:「如果你讀進去,它就特別有意思,你詳細分析每一個字的時候,就發現中國人的思維、中國人文化的源頭,都在《山海經》裡。」
  • 最「荒誕」的神話小說《山海經》,卻讓美國學者向中國古人低頭?
    《山海經》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最重要的古籍,是被人們賦予神話傳說的奇書,全書涉及的事物較廣,而對於涉及到事物的真實性,一直以來都是備受爭議,就連司馬遷都曾認為《山海經》中的內容過於荒誕,甚至之後還有人把它列入了小說的範疇內。
  • 《山海經》:神話的盡頭,就是歷史的開始
    …… 神話,是古人編織的一場瑰麗的夢。 「女媧補天」 ▲人身龍首神 諸如此類的怪異的形象還有很多,故而很多人認為《山海經》只不過是古人的想像罷了。
  • 《山海經》中記載的長生不老,120年重生一次,科學家:這是真的
    《山海經》中記載的長生不老,120年重生一次,科學家:這是真的《山海經》這本書很多人都知道,這本書記載了古人美好的想像,是我國最古老,也是最離奇的故事。古人對於那些故事的幻想也是非常令人詫異。裡面記載的很多神獸也是被很多人所熟知。就像鯤,還有各種奇形怪狀的兇獸。
  • 《山海經》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山海經》是一本什麼書?
    首先我們大概率可以肯定的是《山海經》裡描述的一些動物是真實存在的,但因為年代差異,古代先民和現代人的理解是不一樣的,那麼很有可能一些描述是我們理解錯了,換言之,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語言質樸,甚至是詞彙匱乏,足以說明當時的人類對大自然的了解還是存在很大局限的,而對大自然敬畏的古人只能用當時普遍存在且能懂的語言記敘。在《山海經》中記載的「又西六十裡曰太華之山。
  • 山海經:蚩尤是外星人?黃帝與蚩尤之戰竟是一場星球大戰?
    《山海經》可謂是一本奇書了,沒有人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誰,書中記載的世界和很多奇奇怪怪的生物,被人神異志。還有人懷疑《山海經》中記錄了星球大戰?在《述異記》云:蚩尤「食鐵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鬢如劍戟,頭有角」這簡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外星人啊在《山海經》中對戰爭的描述也是非常詳細的。
  • 奇書《山海經》裡的神獸
    …………當然,這些神獸,只是《山海經》中的一部分。(註:以上圖片出自《山海獸》,由中央美術學院劉力文,仰賴前人所長,融合現代觀念所繪。)那麼,這《山海經》到底是啥來路?《山海經》以山為經,以海為維,記述上古世界。「經」有經歷,經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