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看過電視劇《甄嬛傳》的朋友,都會對槿汐姑姑念念不忘。槿汐從甄嬛一進宮開始就跟隨在她身邊,在初入宮時多加提點,在得寵時竭力扶持,在落魄時不離不棄。可以說,槿汐在甄嬛的人生道路上,扮演了人生導師的重要作用,甄嬛幾次重大的轉折,槿汐都居功至偉,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槿汐,也就沒有後期的甄嬛。
當甄嬛和槿汐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槿汐身上散發出來的氣質,就深深吸引了廣大觀眾,也吸引了甄嬛。槿汐對甄嬛說,她以前是伺候太妃的。甄嬛說,伺候過太妃的人一定是非常謹慎的。我想,這也是甄嬛對槿汐多加依賴的重要原因。
因為在後宮,能夠被派遣去服侍太妃的人,一定是非常妥帖和周到的。槿汐在後宮數年,看慣了紫禁城的雲淡風輕,見慣了後宮的陰謀詭計,或許有太多的故事被槿汐埋在心底,卻總是在不經意間,在甄嬛困頓和迷惑的時候,為她指點迷津。
槿汐第一次告訴甄嬛實質性的消息,就是甄嬛剛入宮江福海來送賀禮的時候。槿汐告訴甄嬛,華妃和皇后在宮中分庭抗禮,任何一方都不能得罪。這是槿汐的第二次開口,同第一次簡單介紹自己不同,槿汐很快就進入到自己的角色,設身處地的為自己的主子著想,並幫她左右逢源。
同期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其他宮中的宮女和姑姑,寶娟只會生悶氣和火上澆油,夏冬春那個宮女連勸都不勸,任由夏家小姐肆無忌憚的說「皇后的東西就是好」等云云。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槿汐總會不失時機的和甄嬛交談。應該說,甄嬛初期對宮中爭鬥的認知,都時槿汐教給她的。如果說芳若教會了甄嬛宮中的禮儀和為甄嬛畫了一張大餅,那麼槿汐就是在非常詳細地告訴甄嬛怎麼來做這張餅。
入宮初期的甄嬛,還不懂前後聯動的意思,槿汐便告訴她,不止是在後宮抱團,也要盯緊前朝和後宮。
而當眉莊「假孕」的時候,在各方都踩一腳的時候,芳若幫了甄嬛大忙。那麼,讓甄嬛去求芳若姑姑,是誰出的主意呢?是槿汐。
甄嬛一路走來,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她的好人緣也為她加分不少。儘管敬妃曾經勸過甄嬛不要一味地行善,但是甄嬛在初期「與人為善」的本質並沒有更改多少。無論是後宮姐妹,還是下屬僕役,甄嬛都放大了自己的初心,來換取各方的理解和照拂。小允子如此,芳若如此,槿汐也是如此。我們也可以這樣說,甄嬛的上位,是靠著眾人抬著過來的,可是,能夠把這所有人緊密團結在自己周圍,也是一項特殊的本領。
當甄嬛被封為常在之後,是芳若姑姑來教導甄嬛的。芳若的出現,對甄嬛來說,無異於是及時雨。傳聖旨的太監說,芳若姑姑入宮最久,康熙在的時候她就已經是教引嬤嬤了,教導小主們的禮儀。同槿汐一樣,芳若也是宮中的「老滑頭」。
其實,當一個人初入職場的時候,能夠遇見一位經歷、經驗豐厚的老師,絕對是一筆不菲的財富。因為他們對公司掌故相當熟悉,儘管可能浸染了些許人情世故,但是他們對職場的洞察力、對工作的敏銳度、對為人處世的圓滑度,都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我初進現在工作的這家公司的時候,就有幸遇見了一位這樣的同事,他成為了我的師傅。儘管多年過去,但我仍對他給予我的幫助感念非常。當我對工作不知所措時,當受到別的同事的挑釁和質疑時,都是他堅定的站在我的身邊,為我遮風避雨。
芳若就像是甄嬛的啟蒙老師一樣,在甄嬛遇到無法走出的困境時,她都能挺身而出。當甄嬛被眉莊假孕事件牽連,是芳若在皇上跟前畫起了遠山黛,幫助甄嬛順利的見到了皇上渡過了這次危機;當眉莊被禁足閒月閣的時候,又是芳若使計蒙蔽了守衛,讓甄嬛與梅姐姐順利團聚,也藉機打擊了華妃的氣焰。要知道,當華妃氣勢洶洶的想要怒闖閒月閣的時候,芳若可是硬沒讓她進門的。
芳若這樣幫助甄嬛,難道僅僅就是因為一起在甄家住過一段時間的情分麼?芳若是宮裡的老人,她一輩子什麼沒見過?甄家的那點小恩小惠,芳若絕對不會看在眼裡放在心上的。還有,芳若是同時教引甄嬛和陵容的。可為什麼芳若總是幫助甄嬛卻從沒有幫助過安陵容呢?我想,想要讓芳若動心,不是一般的金銀財寶能做得到的,也就是說,芳若姑姑只會為「感情」兩個字所羈絆,而這份感情一定是屬於她和甄嬛獨有的。而這種獨有的情感,也存在於甄嬛和槿汐之間。
槿汐的任務就是輔佐甄嬛上路,這條路徑甄嬛走的特別艱難,槿汐在甄嬛身邊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導向作用。不管是甄嬛失寵還是得寵,槿汐總能恰到好處的提醒甄嬛應該注意的事項,槿汐兢兢業業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槿汐和甄嬛這段感情的巔峰,就是當甄嬛決意回宮的時候。槿汐為了甄嬛,捨身嫁給蘇培盛。這一段劇情,讓人唏噓,也升華了槿汐的偉大,她對甄嬛的忠誠在這一刻被徹底定格。
也許,很多人接受不了槿汐對蘇培盛的利用色彩。可是,從電視劇中呈現出的劇情來看,從甄嬛被餘答應下毒開始,直到甄嬛在甘露寺中想要回宮的籌謀,槿汐一直都是在利用蘇培盛的感情。
也許你會說,蘇公公那般聰慧,難道就沒有察覺出自己是被人利用的麼?我想,蘇培盛一定是知道的,但是他仍然願意幫助槿汐,無非有兩個原因。
第一,就是蘇培盛是真心的喜歡槿汐,深愛著槿汐,所以他會心甘情願地幫助槿汐,幫她做事,這是二人之間關係的感情基礎。
第二,也是一個相當關鍵的因素,就是槿汐每一次利用蘇培盛,或者她向蘇培盛求救的時候,都是以不會傷害到蘇培盛的利益為代價的。也就是說,槿汐所求之事都不會為蘇培盛帶來惡劣的影響,相反,還有可能會為蘇培盛帶來好處。
在後期甄嬛想要回宮的時候,槿汐就和甄嬛一針見血的點明,說蘇公公幫助甄嬛回宮,對蘇培盛而言沒有害處,最多就是成與不成,不過一旦成了,那麼皇上一高興,自然會在心中默默感謝蘇培盛,同時蘇培盛在甄嬛這裡又記上一筆顯赫的功勞,何樂而不為呢?
正是因為槿汐與蘇培盛的這些情節交錯在一起,槿汐這個人物形象才更加豐滿和真實,否則槿汐就太過完美,真的成了「瑪麗蘇」了。
當然,槿汐和蘇培盛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真正的合二為一了。這就是發生在槿汐和蘇培盛之間的「慎刑司」事件。蘇培盛對槿汐的情誼,不僅讓槿汐動容,也讓觀眾為之感嘆。許多人可以同富貴,卻不能同甘苦,可唯有在患難中才可以見到真情。正是因為蘇培盛對槿汐的一心一意,槿汐才對蘇培盛動了真心,而當皇上賜婚之後,才有了皆大歡喜的局面。
槿汐是後宮的智者。後宮不乏智者,但是很多人卻把智慧用在了歪路上。我們無法猜測甄嬛入宮前槿汐的一言一行,但我相信憑藉槿汐的情商,她一定是引而不發的。
而當甄嬛入宮以後,槿汐才散發出綽約的風姿和迷人的智慧,而她和甄嬛的生活,才有了和別人不一樣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