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徵|
作者/[唐]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
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
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
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
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
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
車師西門佇獻捷。
【注釋】
⑴走馬川:即車爾成河,又名左未河,在今新疆境內。行:詩歌的一種體裁。封大夫:即封常清,唐朝將領,蒲州猗氏人,以軍功擢安西副大都護、安西四鎮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後又升任北庭都護,持節安西節度使。西徵:一般認為是出徵播仙。
⑵走馬川行雪海邊:一作「走馬滄海邊」。雪海:在天山主峰與伊塞克湖之間。
⑶輪臺:地名,在今新疆米泉境內。封常清軍府駐在這裡。
⑷匈奴:借指達奚部族。
⑸金山:指天山主峰。
⑹漢家:唐代詩人多以漢代唐。 漢家大將:指封常清,當時任安西節度使兼北庭都護,岑參在他的幕府任職。
⑺戈相撥:兵器互相撞擊。
⑻五花:即五花馬。連錢:一種寶馬名。五花連錢:指馬斑駁的毛色。
⑼草檄:起草討伐敵軍的文告。
⑽短兵:指刀劍一類武器。
⑾車師:為唐北庭都護府治所庭州,今新疆烏魯木齊東北。佇:久立,此處作等待解。獻捷:獻上賀捷詩章。
【譯文】
您難道不曾看見嗎?那遼闊的走馬川緊靠著雪海邊緣,茫茫無邊的黃沙連接雲天。
輪臺九月整夜裡狂風怒號,到處的碎石塊塊大如鬥,狂風吹得鬥大亂石滿地走。
這時匈奴牧草繁茂軍馬肥,侵入金山西面煙塵滾滾飛,漢家的大將率兵開始徵西。
將軍身著鎧甲夜裡也不脫,半夜行軍戈矛彼此相碰撞,凜冽寒風吹到臉上如刀割。
馬毛掛著雪花還汗氣蒸騰,五花馬的身上轉眼結成冰,營幕中寫檄文硯墨也凍凝。
敵軍聽到大軍出徵應膽驚,料他不敢與我們短兵相接,我就在車師西門等待報捷。
【賞析】
這首詩有個特點是句句用韻,除開頭兩句外,後面三句一轉韻,這在七言古詩中是不多見的。全詩韻位密集,換韻頻數,節奏急促有力,情韻靈活流宕,聲調激越豪壯,有如音樂中的進行曲。全篇奇句豪氣,風發泉湧,由於詩人有邊疆生活的親身體驗,因而此詩能「奇而入理」,「奇而實確」,真實動人。
岑參詩的特點是意奇語奇,尤其是邊塞之作,奇氣益著。為了表現邊防將士高昂的愛國精神,詩人在這首詩裡用了反襯手法,抓住有邊地特徵的景物來狀寫環境的艱險,極力渲染、誇張環境的惡劣,來突出人物不畏艱險的精神。詩中運用了比喻、誇張等藝術手法,寫得驚心動魄,繪聲繪色,熱情奔放,氣勢昂揚。
【作者】
岑參(cén shēn)(約715年—770年),漢族,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像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在會話框回復關鍵詞查看更多
↓ ↓(陸續添加中)
杜牧、杜甫、李白、歐陽修、戴復古、文天祥、吳文英、段克己、毛澤東、晏殊、納蘭、柳永、李清照、朱淑真、陸遊、秦觀、周邦彥、王安石、姜夔、李商隱、曹操、李煜、溫庭筠、元好問、唐伯虎、晏幾道、黃庭堅、白居易、王維、賀鑄、陳與義、陶淵明、楊萬裡、王昌齡、賈島、辛棄疾;海子、舒婷、木心、徐志摩、汪國真、林徽因、余光中、周夢蝶、席慕容、顧城、洛夫、戴望舒、北島、倉央嘉措、李叔同、食指、卞之琳、何其芳、胡適、陳敬容、鄭愁予、三毛;竹枝詞、秋思、重陽、清明、寒食、荷花、菊花、詠梅、愛情、邊塞詩、端午、離別、朦朧詩、虞美人、立秋、七夕、中秋、雪、冬至、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