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12日訊 最近,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在杭州建德千鶴村的新安江畔發現了一個巨型植物迷宮,一片粉紅色的花海,是超浪漫的粉色花海迷宮。這種開粉色小花的植物,是旱糧作物蕎麥。這兩天,蕎麥剛剛進入盛花期。
迷宮面積有15畝
還能再玩一個月
粉花迷宮周圍還密密麻麻地種植著大片白花蕎麥,粉花蕎麥株高70釐米,白花蕎麥株高50~60釐米,白花圍繞著方形的粉花迷宮,總面積有90畝,單單迷宮的面積有15畝。
這座迷宮的設計者是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的李冬博士。和國外迷宮不同的是,這個蕎麥迷宮是李博士運用「八卦八門」的理念打造的。不知道在這裡玩起來,會不會也有種《盜墓筆記》裡的感覺?
千鶴村這個植物迷宮原本是想在今年國慶中秋長假對外開放的,不過因為今年秋天比較涼,9月初開始種下去的蕎麥,推遲了幾天開花,到盛花期的時候,長假已接近尾聲。
好在,蕎麥花期比較長,蕎麥迷宮還能讓遊客再玩一個月。
沒有解密地圖
大概要花1小時才走得出
設計迷宮的想法,來源於李冬給女兒念童話書時受到的啟發。
李冬之前在溫州永嘉用紅高粱做過一個八卦迷宮,不過只有一進一出兩個口子。這次的方形迷宮就更複雜一些,在女兒童話書迷宮的基礎上,李冬花了3天時間進行修改,還設計了開門、休門、生門、傷門、杜門、景門、驚門、死門的八卦八門蕎麥迷宮。
在這個迷宮裡,其中開門、生門、景門為「生門」,是可以出入的通道,其他幾個門都是迷惑性質的,無法出入。
這樣一來,迷宮就有了3條線路的玩法,李冬在八個門上各插了一面小彩旗,作為標識物,防止有人進入迷宮後找不到出來的路線。
根據測算,如果沒有李冬博士解密地圖在手,遊客走入迷宮後,大概需要花1小時才能走出來;如果有地圖,那麼10~15分鐘就能順利通關。
附:蕎麥迷宮小攻略
線路一:開門、生門組合
第一條路線是從開門(進口)進,到生門(出口)出,如果按照路線可以走三條,大概是150米/240米兩檔,真的走下來是10分鐘,大家可以體驗。
由於到了田間,即使是有線路圖,未必能夠找得到出口,如果比較急,倒是可以走紫線,大概走150米即可通關,大概要五六分鐘。
線路二:開門、景門組合
這個路線較短,相當於1/3的迷宮,只要奔著那個方向,怎麼走都不會太久。這是備選方案,如果進去之後不太想多走,可以退出去,時間不會太久。
線路三:休門、杜門組合
休門、杜門這兩個門不設出口,但是設置指示牌,指示快速穿越路線。
新聞+
植物迷宮概念
來自國外園林藝術
西方園林藝術中有一種頗為高級的玩法叫植物迷宮。比如,法國中部的雷尼亞克迷宮、英國威爾特郡的朗利特樹籬迷宮、英國北約克郡的約克迷宮等都是世界聞名、遊人趨之若鶩的植物迷宮。
迷宮植物最常見的是樹籬,當然也不乏一些農作物和花卉。比如,約克迷宮就是一個大型的玉米地迷宮。
其實,最早出現在古希臘神話中的迷宮,是用來囚禁半人半牛的怪物彌諾陶洛斯,半人半神的英雄西修斯在迷宮中殺死了怪物並逃出了迷宮。後來,迷宮文化滲透到園林藝術中產生了植物迷宮,在17世紀末的西方園藝風潮中興起,並且隨著中西方文化交融,東方的土地上也出現了這種植物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