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野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特別是有農村生活經歷的人。野雞又被稱為山雞,中文學名叫雉雞,在我國分布極為廣泛,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任何人不得私自捕殺。記得在小時候(80年代)野雞還經常飛到家裡和家雞搶食吃,後來慢慢就不常見了,而近年來隨著野生動物保護力度逐年加大,在農村野雞似乎又恢復到了小時候的樣子。
野雞變得常見不但證明了我國對於野生動物保護的成果顯著,而且還讓本土生態系統得到了很好地恢復。就拿東北地區來說,包括野雞、野豬等野生動物數量恢復之後,關於東北虎、黑熊等大型食肉動物的目擊事件開始逐年增多,這在10年前是不敢想像的。
然而在某些國家同樣是野生動物數量增加,得到的結果卻和我們這裡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比如澳大利亞的野兔、美國的野豬,還有我們今天要說的英國的野雞。
2020年11月初,針對野生動物組織反應的,關於野雞泛濫成災嚴重危害本土物種生存的問題,英國當地政府頒布了自1999年禁止在狩獵野禽中使用鉛彈藥以來,狩獵業的最嚴「限制令」。該限制令一出引起了狩獵愛好者、狩獵團體組織和全國獵場主的強烈不滿,甚至為此表示憤怒,質疑該限制令的科學性與合法性。
看到這,你是否和最初看到這一消息的小編一樣也有些看不明白了?既然泛濫成災,那就應該鼓勵人們去狩獵才對,怎麼還「限制」上了!?小編詳細了解之後發現,這件事還真是說來話長。
在英國,野雞和公路車輛相撞是很常見的。但它並非是英國的當地物種,有一種說法認為野雞在大約公元1059年左右被引入英國,在17世紀早期又從大多數英國島嶼上消失了。
18世紀野外狩獵活動開始盛行,野雞作為一種獵鳥又被重新引入,並被獵場主們廣泛飼養,同時確立了合法狩獵野雞的時間為每年10月1日至次年2月1日。在合法狩獵期間,獵場主會將所飼養的野雞放生到指定的自然保護區附近,供人們狩獵消費。
19世紀狩獵野雞在英國是一項非常昂貴的射擊運動,很受皇室歡迎,當時狩獵野雞通常與獲取食物無關,只是為了消遣。「上行下效」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這項活動,獵場主們飼養的野雞數量也越來越多,據統計到了20世紀70年代早期,每年英國獵場主們大約要放400萬隻野雞用於狩獵。
而到了2020年,據獵場主協會統計,在英國約300個獵場裡每年有超過6000萬隻野雞被飼養用於狩獵,這個產業每年的價值超過20億英鎊。但是這看似高收益的健康產業,確在2020年迎來了「限制令」。
該限制令不但要求嚴格管制狩獵行業,同時要求從2021年起獵場主必須獲得許可證的情況下,才能在自然保護區附近500米內放生非本土鳥類。而且在該限制令中還將野雞列為危害本地野生動物的物種。野生動物保護組織估計,這項措施每年可以減少約750萬隻野雞放生到野外。
野生動物保護組織認為,「野雞狩獵」產業已經讓野雞在英國分布非常廣泛,儘管大多數放生的野雞因狩獵活動在野外生存不到一年,但其龐大的數量對包括爬行動物、昆蟲和植物在內的本土野生物種造成了嚴重損害。
以英國唯一的毒蛇極北蝰為例,野雞不但啄食成年極北蝰,還在吃掉幼蛇。如果再不控制野雞的放生數量,12年內極北蝰就可能會在英國大部分地區滅絕。
雖然有大量的數據支撐這項「限制令」,但狩獵愛好者、狩獵團體組織和全國獵場主們並不買帳,他們認為這些負面影響都是「高度局域化」的,更有人指出野雞要是跑出規定的放生範圍(500米)怎麼辦?501米……還有人認為,有一件事可以肯定,再去參加野雞狩獵活動,收費比原來要高了……
不管雙方吵得是怎樣不可開交,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英國野雞數量的確多到了令當地人頭疼的底部。可是小編就有些搞不懂了,於其在野雞「限制令」上爭吵,為什麼不考慮一下把它燉到鍋裡?野雞肉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