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多月,240名市級下沉幹部,海澱村社戰「疫」直擊

2020-12-14 北京海澱官方發布

寒冬,他們離開熟悉的工作崗位

下沉海澱稍顯陌生的社區(村)

和社區兩委幹部並肩作戰

成為社區疫情防控的一分子

盛夏,他們收拾行囊作別「戰友」

把安寧和祝福留在海澱的社區(村)

三個多月裡他們用腳步丈量小區

用汗水為疫情防控注入戰鬥力

他們是240名市級下沉幹部

與海澱區22個「未返京人員超1000戶社區」、

城鄉結合部人口倒掛村、

27個「三無」小區

建立結對幫扶關係

參與社區(村)疫情防控工作

他們用腳步為親的行動

踐行下沉幹部的責任和擔當

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踐行新時代群眾路線

我們走訪了三支下沉幹部隊伍

通過他們的抗疫歷程、所思所感

勾勒市級下沉幹部的戰「疫」群像

作為送別的感謝、紀念和寄語

應對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

在今年春節疫情發展蔓延之際,組織部門迅速行動,承擔了社區防控的牽頭抓總、統籌協調工作,研判形勢、制定政策、發出號召,廣泛動員全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衝鋒一線、擔當作為,推動工作重心下移,發揮組織優勢、群眾工作優勢,築牢了社區防控的「銅牆鐵壁」。

按照全市統一部署,海澱區社區防控組迅速將14家市直機關部門和5家市屬企業共240名幹部,與海澱區22個「未返京人員超1000戶社區」和城鄉結合部人口倒掛村,27個「三無」小區,建立結對幫扶關係,並迅速參與到社區(村)防控工作中。

在全市疫情防控最吃緊、最關鍵的時刻,這些市級幹部下沉到社區(村),不僅為社區(村)的疫情防控充實了力量,也在戰「疫」中錘鍊了能力和本領。

他們下沉社區,變身「社區幹部」,參與社區值勤,給居家觀察人員送米麵油、送快遞、送外賣,接滯鄂返京人員回社區。

他們把社區居民當「親人」,「叔叔」「阿姨」叫得親切,為測體溫、核實身份、化解焦慮注入潤滑劑,給疫情防控注入溫度。

他們每說一句話都字斟句酌,思考怎樣讓居民更容易接受,贏得信任;用記住每一張面孔的努力,避免居民忘帶出入證進不了社區的尷尬。

他們在風裡、雨裡、雪裡、烈日裡,用堅守的身影,書寫一個名字——下沉幹部;他們在社區(村)裡,用一項項工作記錄,書寫疫情防控成績的來源。

他們在「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的社區下沉,目睹社區幹部日夜堅守、社區民警24小時待命、70多歲志願者無私奉獻,用心點讚基層。

他們在社區(村)的火熱生活裡,在這場持續三個多月的戰鬥中,踐行入黨誓詞,踐行初心使命,踐行新時代群眾路線。

除了市級下沉幹部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海澱區級層面也啟動了機關黨組織和黨員「雙聯繫」「雙報到」防控應急機制,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將區屬600餘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支部與所有社區和村一一對接,「全天候」參與小區門口值守和重點人員看護等任務,累計下沉黨員幹部20餘萬人次。

社區防控,一名下沉黨員幹部就是一面旗幟,在海澱的大地上,迎風招展。

劉雙

「叔叔」「阿姨」誇讚的「新居幹

劉雙是市委組織部辦公室四級調研員。按照組織安排,2月10日下沉到海澱街道萬泉莊北裡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這是疫情期間北京市第一批市級幹部下沉社區。

萬泉莊北裡社區有17棟樓,1100戶,3500多名居民。其中,流動人口900多人。截至5月29日,外地返京625人。而社區兩委就7名工作人員。劉雙第一天來社區報到就找準定位,把自己當居委會的一員。

下沉期間,她和社區幹部一起工作,參與了日常門崗的值班值守、制發社區出入證、摸排返京人員信息、居家觀察人員服務等工作,注重在工作中當好「守門員」「宣傳員」「服務員」;幫助社區捋順返京人員登記、觀察、辦證工作流程,制定疫情期間物業履職責任分工;根據「敲門行動」、信息摸排等成果繪製了「萬北社區樓情圖」;主動到轄區「七小」門店走訪,提前了解返京人員情況,了解復工困難,動員轄區門店黨員志願者參與社區值守;跟蹤了解社區防控中的一些普遍性問題和個性問題,積極向市級專班反映、提出建議。

在這些工作中,劉雙擁有滿滿的成就感。

登記發放出入證時,劉雙通過在調研中積累的其他社區經驗,設計了社區樓情圖。藉助樓情圖可以直觀把握社區房屋的出租情況、低保情況、殘障人士情況、常住人員情況等豐富內容。

劉雙和社區黨委書記、社區民警一起,走訪「七小」門店發現,鏈家有3名黨員,並促成這3名黨員到社區當志願者。

社區裝了路燈,還在出入口裝了兩個探頭。在一次出現糾紛時,通過監控和登記信息,很快找到了當事人。

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劉春英說,樓情圖很實用,人在戶不在,戶在人不在,誰家幾口人,是否出租,都很清晰,為人口普查打下基礎。社區的一些活動如垃圾分類,劉雙也幫著策劃、組織。

居民對劉雙的工作同樣很認可。在社區門崗執勤時,劉雙很熱情。遇到老人家,就會主動迎上前「叔叔」「阿姨」地喊,再檢查出入證,測體溫。居民有意見建議,她也都記下來幫忙反映。

一位老居民的話讓她印象最深。他說:「有你們黨員幹部在,我這心裡踏實」。

一位阿姨說,我閨女跟你一般大,也在值勤。硬是塞給她一個桔子。

還有一位阿姨總是自己出來買東西,看上去不是很開心。劉雙每天跟她熱情地打招呼。受她影響,後來阿姨見到她時,也慢慢地開心起來。有一天,阿姨問她有沒有對象。

社區民警魏宏偉說,當時,劉雙戴著護目鏡和口罩,看不清臉。阿姨沒有「以貌取人」,完全是被她的熱情打動了。

劉雙說,社區工作人員都非常認真,白天夜晚輪流值班。社區民警紮根社區21年了,24小時待命。社區裡有的阿姨70多歲了,還在當志願者。跟他們相比,我做的工作不算什麼。

作為一名組工幹部,下沉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劉雙對「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這句話的深刻內涵、對社區工作和社區隊伍有了更深的認識。她說,基層幹部在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下毫無怨言地「舍小家為大家」,具有一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鬥」的優秀品質。

訾辛

「新兵」敲門敲出「123工作法」

2月27日,按照市委組織部、中關村管委會黨組部署,中關村管委會下沉幹部突擊隊進入西北旺鎮屯佃村、永豐屯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中關村管委會機關黨委幹部訾辛任隊長,帶領12名隊員進入兩個村開展工作。

訾辛所下沉的永豐屯村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人口倒掛村,由於地理位置緊鄰永豐基地、公交場站和地鐵站,外來人口多,防控難度大。

訾辛基本上沒有農村工作經驗,雖然參加過2015年的全市村兩委換屆,但他入村工作還是頭一遭。參與村裡的居家觀察人員巡查工作,對這些下沉的市級幹部來說都是第一次做,確實不知道如何下手。有時入村下戶,還有居民問他們是哪裡來的,來幹什麼。

三個月時間裡,這些下沉幹部按照村兩委的要求和部署,協助村裡做好人員排查登記、防控宣傳、居家觀察人員管理服務、門崗值守、轉運滯鄂返京人員等疫情防控工作。

一開始,他們「細心」地看村兩委幹部如何敲門、如何問、如何說,「用心」總結適合下沉幹部的工作方法。在此基礎上,針對村裡的實際情況,對高峰期村東口人流疏導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總結了開展「敲門行動」的「123工作法」。

雖然是下沉幹部,但是,跟村兩委幹部一樣,工作時間要下沉到深夜。為迎接滯鄂人員返京,訾辛等下沉幹部制定了村內滯鄂返京人員轉運規範流程,主動擔負起晚班轉運任務。

3月27日夜裡,下沉幹部承擔第一批滯鄂返京人員回村轉送任務後,已經是28日凌晨1點半。一位返京人員動情地說:「真沒想到,都這麼晚了,這麼多人送我回家,真的太感謝你們了。」

「能夠在這寒冷的夜晚溫暖返京人員的回家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後來,我們堅持到現在。」訾辛說。

這些下沉幹部很快融入社區,他們的家庭也跟著融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大部分下沉幹部孩子小,上有老人,有的同志愛人還懷有身孕,但沒一個往後退的。訾辛說:「大家都深知自己身上的責任,『做好防護、保全自己』是責任,幫助村裡做好疫情防控也是我們的責任。」

總結這三個月的脫產抗疫經歷,訾辛認為,總的就是以「勤」補拙、以「勤」求長效。一是腿勤。每天2萬多步,用腳步丈量民生、用汗水做好工作。二是腦勤。了解掌握最新政策,加強與村兩委溝通交流,及時調整村裡疫情防控措施。三是手勤。眼中能「生活兒」,手底能做「活兒」,把村裡當成自己的家,主動融入村裡的生產生活。

下沉幹部的勤奮,永豐屯村黨支部書記靳秀峰深有體會。他說,我們就是本地人,對村子很熟悉。這些下沉幹部對情況沒那麼了解,一開始讓我們心裡沒底。後來,下沉幹部確實給我們幫了大忙,讓我們有更多的人手投入到村裡的其他重點工作。

「在疫情防控一線鍛鍊、成長,這是我們一生的經歷和財富。」訾辛說。

龐婧華

記住您的臉,是為了更好地服務

2月27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選派9名共產黨員和3名入黨積極分子,下沉到海澱區田村路街道幸福社區、半壁店第二社區,協助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四級調研員龐婧華任隊長。

龐婧華所在的幸福社區有8個小區、1個平房區,多數為老舊小區,流動人口多、住宅分散。社區僅有8名工作人員,疫情防控難度大。

幸福社區下沉幹部先後被抽調負責社區所屬甲59號院、61號院進出值守,以及整個社區居家觀察人員管理,共完成登記394人次,實現不漏一人。

這5名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下沉幹部,有1名70後、1名80後、3名90後。下沉社區之初,他們最深刻的印象是不會說話了。疫情嚴重之時,為緩解居民特別是居家觀察人員的焦躁情緒,打電話不能簡簡單單走程序,上來就問有沒有不舒服情況,而要當做親人一樣關心,問問在沒在家,有什麼困難。每說一句話,都要提前想好。

在社區值守,還要隨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比如,幸福社區返京居家觀察人員較多,為避免私自外出情況發生,龐婧華建議張貼居家溫馨提示,並幫助設計了模板,公布樓門號、觀察起止時間,接受鄰裡監督。之後,有3戶居家觀察人員外出因鄰居監督得到及時制止。

為便於居家觀察人員服務聯繫,他們還幫助社區逐小區建立了居家觀察人員微信群,群裡監測體溫、反饋需求,提升了工作效率。

61號院只有3名物業人員。每天上午11時、下午4時,下沉幹部都會和物業工作人員為居家觀察人員集中配送快遞、外賣。小區沒有電梯,大家拎著沉甸甸的快遞反覆上下五六層樓,早已上氣不接下氣,就相互打氣說,「今天坐得太久了,正好當做鍛鍊」。

這些第一次脫產參加社區防控的下沉幹部,在工作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辦法。交接班人員有兩個筆記本,一個記物資,一個記重要問題。

大家拼命記住住戶的臉。多記住幾個人,有時候居民進出沒帶證件,因為認識,就沒有那麼尷尬了。

除了參與社區防控,下沉幹部還廣泛參與其他事務。3月25日,下沉幹部發揮自身優勢,為兩個社區發放智慧財產權普法書籍、宣傳海報等,還圍繞商標、專利、著作權的概念及法律知識,為社區兩委幹部進行講解。

4月25日,幸福社區下沉幹部和居委會、物業公司、報到黨員等一起參加「幸福社區愛國衛生月環境集中整治活動」,清理甲59號院環境衛生。

5月下旬,下沉幹部協助居委會幹部赴田村派出所完成了人口普查有關戶籍核驗工作。

看到下沉幹部每天辛勤值守,幸福社區一位居民拆了家裡的泡沫板箱子給他們當臨時凳子,半壁店第二社區居民們不時送來水果等慰問品。這樣的關懷讓大家倍感溫暖。

讓大家感動的,還有社區幹部不辭勞苦的日夜奔波。8名社區幹部,每天在社區轉3遍;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汪寶雲快60歲了,帶頭騎自行車去社區轉,主動跟居民打招呼,一圈下來,好多情況也摸透了;社區張貼相關提醒,不用白紙而用粉色的紙……點點滴滴,顯示社區幹部工作的敬業、實幹和藝術。

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黨組、田村路街道黨工委的全力支持和保障,對下沉幹部既是鼓勵,更是鞭策,提醒他們堅守崗位,確保萬無一失。

經過三個多月在社區值守,龐婧華等下沉幹部不僅努力提升能力,以適應社區防控需要,也對入黨誓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是下沉黨員幹部在疫情防控中最真誠的告白。

倪恆虎、張紫瑜 /文圖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北京300名市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重返朝陽一線戰疫
    在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出現重大變化、進入非常時期之際,300名市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響應北京市委部署安排,按照原有結對關係,重返朝陽原下沉社區防控「陣地」,充實基層防控力量,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 北京戰「疫」再下沉幹部自述:雨衣外是雨水,裡邊是汗水
    新華社記者李欣攝6月13日晚,按照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防控組的部署,市直機關重啟幹部下沉基層社區(村)參與疫情防控工作。85家市級單位1360名幹部6月15日全部返回原下沉的242個社區(村)參與疫情防控。
  • 我市:萬名黨員幹部下沉社區 打響雪城抗「疫」保衛戰
    在疫情防控阻擊中,牡丹江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加強社區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使所有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重要指示精神,組織動員萬名機關在職黨員幹部下沉社區,成立防控工作隊、建立臨時黨組織,實現黨的組織建設、防控措施落實、黨員作用發揮在疫情防控前線全覆蓋。
  • 湖北鄖西:黨員幹部下沉一線 築牢戰「疫」防線
    「我們網格的黨員幹部實行住戶包聯制度,我包聯42戶102人,必須每天上門服務。」疫情防控工作以來,鄖西縣開展「敲門行動」,1.2萬餘名黨員幹部沉到社區和村組,當起社區的網格員、配送員、宣傳員和值守員,上門為群眾提供服務。
  •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320名黨員幹部下沉戰「疫」一線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320名黨員幹部下沉戰「疫」一線「四級聯動」穩價格解民憂□ 吳傑鵬 曾 裡 本報記者 張 華江漢區多個社區10元愛心菜和儲備凍肉供應不足,已協調商超解決;礄口區漢正街社區團購套餐價格不規範不合理
  • 南苑鄉德鑫嘉園社區:下沉幹部到社區 「疫」不容辭
    疫情之下總有一些溫暖和堅定讓你我感動,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來,為充實一線基層防控力量,豐臺區、南苑鄉兩級幹部分批次下沉到德鑫嘉園社區,以實際行動為社區居民築牢一線「防疫牆」。「組織令下,下沉一線,共抗疫情,責無旁貸。」這是區鄉下沉幹部一致的心聲!
  • 江陰提拔8名「疫」線幹部
    江陰提拔8名「疫」線幹部 2020-03-04 19:0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東城4000餘名下沉幹部再出徵!
    一大早,市級下沉幹部徐衍偉在美術館后街27號樓門前值守,來往居民熱情地和他打招呼,並主動出示證件。防控形勢再次嚴峻,守住社區疫情防線刻不容緩。6月12日一聲令下,第二天一早,東城4000餘下沉幹部全部重返「戰位」,下沉至各街道社區,奔赴曾經熟悉的站點,投入到緊張有序的摸排值守工作當中。
  • 市區機關幹部下沉社區,具體做什麼?
    為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充分運用機關黨員幹部下沉社區參加疫情防控經驗,推動爭當「三個表率」、建設模範機關活動深入開展,促進機關幹部能力提升和作風轉變,根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有關規定,市委組織部、市委市級機關工委制定了《天津市機關黨員幹部下沉社區入列輪值工作辦法(試行)》,明確入列輪值期間
  • 市文化和旅遊局機關幹部下沉長青園社區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按照社區統一安排,我局下沉社區機關幹部擔負長青園社區的龍潭西裡路北口、龍潭西裡路南口、長青園路北口三個點位的值守任務,管控區域內共有1255戶居民3441人,且長青園路屬市政道路,點位值守需要檢查的通行車輛多、人員流量大,管控任務重。半個月來,值守人員共檢查車輛16000餘臺次、人員35000餘人次,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受到街道、社區和群眾的一致讚譽。
  • 幹部沉下去 黨旗揚起來——湖北省直機關萬餘黨員幹部下沉社區奮力...
    黨員幹部沉下去,黨旗高高揚起來。 疫情發生後,省直機關1萬餘名黨員幹部下沉社區,組成工作隊(組)、突擊隊,擔任網格志願者,承擔社區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省直各單位聞令而動,廳級領導帶隊,分兩批派出205個工作隊(組)、3228名機關黨員,迅速到對口社區受領工作任務。 同時,12920名黨員就近就地到社區報到,成為防控疫情、抓實阻隔、服務群眾的重要生力軍。 省直機關單位黨組書記靠前指揮,第一時間到聯繫點社區。「你們的需要,就是我們的任務」「我們是來做事的,不管什麼級別的幹部,統一聽從社區的安排。」
  • 黑龍江海事局黨員幹部下沉基層參加社區防疫工作
    經濟視野網2月23日電(朱國棟 郭慧 竺超)21日-22日,來自黑龍江海事局的23名黨員幹部,下沉至哈爾濱市五個城區的20個社區,作為社區防疫志願者參加社區防疫工作。按照黑龍江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為守住街道社區這道「關鍵防線」,黑龍江海事局積極響應省委、省直機關工委號召,在最短時間內,動員在哈爾濱地區符合條件的黨員幹部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經過動員,23名黨員幹部第一時間響應號召,主動要求參「戰」。
  • 153名下沉幹部和1.2萬居民的故事
    12個小區中,不僅有武重明珠苑、鋼院小區等老舊小區,還有東亭郵局宿舍那樣連大門都沒有的居民區,甚至還有位於洪山區與武昌區「插花地帶」的正在拆遷中的小區。 2月3日起,社區裡陸續出現了一些新面孔。省、市、區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153名黨員幹部聞令而動,先後下沉到社區,成立工作隊臨時黨支部,將黨員幹部組成若干黨小組。這些黨員幹部都做了些什麼?
  • 廊坊市622名市直幹部下沉社區防控一線
    1月12日,廊坊市共抽調622名幹部下沉到廣陽區、安次區各街道(社區),採取幹部集中統籌、力量下沉一線的方式,織密織牢社區疫情群防群控網。「大伙兒有序排隊,保持一米安全距離,不要擁擠」「檢測完人員不要逗留,立即回到家中居家隔離」……1月12日,安次區光明西道街道西大街社區呈祥紫園小區內,廊坊市住建局二級調研員宋秋順正和同事們協助街道辦和居委會維護核酸檢測秩序。
  • 80餘名團省委幹部職工下沉基層 做疫情防控「排頭兵」
    東北網2月21日訊(記者楊帆)「感動!剛才來了一個住戶大娘,送來了兩瓶自己灌的熱水,說看我們站得太冷太辛苦,拿著暖暖胸口,還留下電話說水涼了再找她。」這是20日上午在「抗疫」一線社區卡點值守的團省委工作群的話,點滴之間,舉手之勞,這就是「戰鬥中找到的幸福」。團省委幹部職工下沉基層。團省委志願者24小時在社區卡點值守。與社區工作者一同「抗疫」。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輸出最有效的防線。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
  • 鄖陽區:第一中學黨員幹部下沉社區,助力十堰創文
    為了深化固化黨員幹部職工在創文、抗疫期間「足印社區戶戶走到」活動,進一步讓黨員幹部職工生活在群眾之中,營造社會聲勢,爭取社會支持,根據鄖陽區委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職工下沉社區工作安排,鄖陽區一中在7月30日下午組織黨員幹部開展集中下沉包聯小區鄖山佳苑活動,開展志願服務,助力十堰文明創建,以五個一為依託,開展下沉社區志願服務活動。
  • 裕泰園社區疫情防控市下沉幹部歡送會
    6月7日下午,裕泰園社區舉辦疫情防控下沉幹部歡送會。 首先,裕泰園社區黨委副書記回顧了市下沉幹部們患難與共、並肩作戰的難忘經歷,大屏幕上播放的一楨楨照片,記錄了大家值班值守的一幕幕,看著這些照片,並表達了敬佩和感激之情:你們滿懷責任之心、必勝之心,築牢社區防護網,守護社區居民的健康和安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誓言。
  • 「戰時」當先鋒「疫線」打頭陣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戰「疫」,我省各級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以疫情為令,下沉基層、直擊「疫線」,勇當先鋒、敢打頭陣,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堅決打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 我市推動編制資源向基層傾斜 1950名編制下沉鎮街
    我市堅持「市級帶頭、縣級配套」,在嚴控總量的前提下,從上往下跨層級調劑使用各類編制,去年以來,市縣兩級共向鎮街下沉編制1950名,其中下沉事業編制1146名,使鎮街事業編制總量增加20.1%;下沉行政編制804名,使鎮街行政編制總量增加12.3%,較好地解決了基層編制資源不足、人員年齡老化、專業人才短缺等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