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是內蒙古自治區地級市。通遼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東靠吉林省四平市,西接赤峰市、錫林郭勒盟,南依遼寧省瀋陽市、阜新市、鐵嶺市,北邊與興安盟以及吉林省白城市、松原市為鄰;地處中緯度,屬中溫帶、乾旱和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下轄1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1個縣、5個旗;總面積59835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316.36萬人。通遼周邊800千米範圍內有15個百萬人口以上城市,距離出海口錦州港僅400千米,是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內蒙古自治區推進向北開放的重要戰略節點。當然通遼市自古至今名人眾多,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其中較為知名的六位,也歡迎各位朋友補充,讓我們銘記那些在歷史上作出貢獻的名人。
第一位:傅瑩
傅瑩,女,1953年1月生,蒙古族,內蒙古通遼人;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畢業,英國肯特大學國際關係碩士研究生。曾任中國駐菲律賓、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大使,是中國第一位少數民族女大使、駐大國女大使,以善於溝通著稱。曾任外交部副部長。現任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科院全球戰略智庫首席專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特邀副理事長,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名譽院長。
第二位:牛玉儒
牛玉儒,男,蒙古族,1952年11月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內蒙古管理幹部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畢業,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黨的優秀民族幹部。曾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在呼和浩特市工作期間,牛玉儒同志團結帶領市委 「一班人」,充分調動人大、政府、政協領導班子和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解放思想,抓住機遇, 自我加壓,奮力趕超,再創發展新優勢,實現發展新跨越,取得顯著成效。2003年,奪取了抗擊非典和經濟建設的雙勝利,生產總值增速躍居全區和全國27個省會(首府)前列,提前實現了「十五」規劃奮鬥目標。城市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市容市貌明顯改觀。成功承辦兩個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2004年8月14日4時30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51歲。 2004年被評為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第三位:琶傑
琶傑(1902~1962),男,現代蒙古族民間歌手﹑民間詩人。內蒙古自治區扎魯特旗人。歷任扎魯特旗第八區村主任,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區文工團、呼倫貝爾盟文工團、內蒙古說書廳說唱演員。中國民研會內蒙古分會副主席,扎曾特旗藝人協會會長,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內蒙古文聯委員。他還著有長篇抒情詩《內蒙十年頌》等。琶傑曾將蒙古族傳統民間文學作品《格斯爾傳》移植為蒙語說書故事。《降魔傳》﹑《呼日勒巴特爾》和《駿馬贊》等也通過他的演唱而家喻戶曉。
第四位: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1811年7月24日—1865年6月12日),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旗(今屬內蒙古)人,蒙古族。清朝晚期名將,莊敬和碩公主嗣子。貴族出身,善於騎射。道光五年(1825年),襲封扎薩克多羅郡王,入為御前行走。道光十四年(1834年),授御前大臣,遷領侍衛內大臣、正藍旗蒙古都統、鑲白旗滿洲都統等職,頗得皇帝寵信。參與對太平天國、英法聯軍等戰爭,軍功卓著。鹹豐五年(1855年),擊潰太平天國北伐軍,俘虜林鳳祥、李開芳,晉封親王,稱為「國之柱石」。鹹豐九年(1859年),督辦大沽口和京東防務,痛擊英法聯軍,重傷英軍海軍司令何伯(賀布)。這是鴉片戰爭以來清軍抗擊外來侵略中取得第一次偉大勝利。 馬克思親自撰文,高度讚揚了中國人民的反帝反侵略精神。 平素愛護百姓、善待士卒,深得軍民愛戴。
第五位:曹志鵬
曹志鵬,1994年3月31日生於內蒙古通遼,中國籃球運動員,司職得分後衛或小前鋒。2005年,他開始自己的運動生涯,在職業生涯中特別注重慈善活動,曹志鵬的慈善義賽至今已經舉辦兩屆,援助貧困、孤兒等需要幫助的人群,2012年入圍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主辦的「中國好人」評選活動候選人之一。2013年,曹志鵬與中國移動集團正式籤約,出任中國移動「飛信杯」大學生3V3籃球爭霸賽形象代言人,出席該項賽事在內蒙古大學的啟動儀式,並現場發言鼓勵同學們課餘時間多到體育場打打球,在鍛鍊身體同時培養自己的團隊協作意識。
第六位:郭爽
郭爽,1986年2月26日出生在內蒙古通遼,職業自行車運動員,效力於中國自行車隊。13歲開始練習自行車,2002年被派往瑞士學習,主攻女子爭先賽。隨後的幾年裡,郭爽在世界青少年組比賽曾經六次奪得世界冠軍,被看作中國希望之星。其中,郭爽在奧運會場地自行車女子爭先賽銅牌爭奪賽中獲得銅牌, 在第二十六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場地自行車女子個人爭先賽奪得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