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熱火與凱爾特人的兩場比賽都深刻詮釋了這句至理名言。
凱爾特人繼第一場領先14分被熱火逆轉後,又在第二戰對決中,一度領先熱火17分的情況下,再次遭到熱火逆轉。101:106輸給了熱火,這一次被逆轉的關鍵節點發生在第三節,防守端被熱火砍下37分的同時;進攻端還被熱火封死,單節僅12次出手命中4球,還出現了7次失誤。
熱火之所以能夠打出這般出色的防守效果,全是拜全隊高度協同的「聯防」策略所致。而熱火聯防能夠達到如此出色的效率,卻也離不開克勞德的存在。
也許是因為巴特勒的存在,人們又往往會忘記克勞德的作用。在雙方第二戰中,熱火通過增加聯防次數來防守凱爾特人時,克勞德的作用就體現了出來。聯防需要的就是一個統一的聲音,保證所有人都能及時的做到「球動人動,人隨球動」的聯動防守。而克勞德就是這個發出統一聲音的人。
俗話說,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而雙方第二戰中,巴特勒就出現過在人盯人切換聯防時,站錯了防守位置的情況。正是克勞德及時提醒,才讓巴特勒及時回到自己的防守區域,幫助球隊完成了防守。
雙方第三節比賽打了近4分多鐘後,熱火與凱爾特人隊的分差始終無法突破10分,縮小差距。在時間來到第三節7:40,凱爾特人執行進攻,熱火防守回合時。熱火主教練斯波在下半場第一次示意球員使用聯防策略來遏制凱爾特人進攻。
克勞德接到教練指令後,先是對著底線的德拉季奇和阿德巴約等人,伸出右手做了「金屬禮」手勢,這個手勢代表著熱火的「聯防」手勢。
給後方隊友布置完防守策略後,克勞德有看到巴特勒正站在弧頂對斯瑪特進行人盯人防守。
克勞德看到巴特勒站錯防守位置後,迅速上提弧頂用手將巴特勒推到了左側45度位置。
與此同時,綠軍的沃克正在向左側45度位置移動,而塔圖姆也在向右側底角移動。如果,巴特勒沒有及時出現在左側45度位置進行防守,那沃克就可以在45度位置接到斯瑪特的傳球。沃克接到傳球後,鄧肯·羅賓遜就要面臨一個防守難題:是防守45度的沃克?還是防守底角的塔圖姆?
不過,隨著克勞德的這一推,巴特勒及時回到了自己的防守區域,完成了聯防落位後,堵住了這一防守漏洞。
隨後,凱爾特人進攻端的回應也很及時。斯瑪特傳球給沃克後,迅速向右側45度位置移動。與此同時,沃克向弧頂運球,與上提弧頂的泰斯做假擋拆配合;配合形成的一瞬間,沃克傳球給斯瑪特,想要利用熱火右側區域的漏洞發起進攻。
但是聯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球動人動。當看到球傳到右側45度斯瑪特的手中後,克勞德大喊一聲「left」,熱火全體五個人整體向自身的左滑動,扼殺凱爾特人想要通過右側區域發起進攻的企圖。與此同時,距離球最近的克勞德和德拉季奇開啟對持球人斯瑪特的區域夾擊,幹擾凱爾特人進攻。
凱爾特人從左側進攻轉換到右側進攻,熱火從右側防守轉換到左側防守。這一左一右的轉化,兩支球隊只用了3秒鐘時間。兩支球隊的戰術素養之高,應變能力之強,也不得不讓你由衷地發出一句讚嘆。
在斯瑪特持球突破的一瞬間,克勞德與德拉季奇完成了對斯瑪特的包夾,堵住了他突破的路線。此時,剛剛做完擋拆的泰斯看到斯瑪特被包夾,即將形成死球時,迅速順下,準備接球完成進攻。斯瑪特看到順下的泰斯後,也及時將球傳給泰斯。
凱爾特人這邊剛剛作出進攻改變,熱火就及時應對。德拉季奇迅速沉底堵住布朗的空切籃下;而巴特勒、鄧肯·羅賓遜、克勞德、阿德巴約迅速收縮內線,包夾泰斯,逼迫後者將球傳出。
泰斯將球傳給弧頂的沃克後,沃克假投籃晃飛了補防而來的巴特勒,準備突破內線完成進攻。此時,克勞德也在沃克身旁,及時收縮內線,堵住沃克上籃路線。與此同時,左側鄧肯·羅賓遜也向籃下收縮,協助克勞德完成對沃克的包夾。
至於籃下準備空切的布朗,德拉季奇已經與阿德巴約完成了換防。
沃克在自己即將被包夾之時,看到空切籃下的布朗,倉促傳球給後者。遭到阿德巴約的幹擾,凱爾特人的這波進攻就此以失誤告終。
嘗到聯防甜頭的熱火一發不可收拾。此後的四分鐘時間裡連續5次防守都使用聯防應對凱爾特人的進攻。只讓凱爾特人通過罰球拿到2分。而熱火在進攻端拿到了13分。從而在短短的4分鐘時間裡逆轉了凱爾特人。此後至比賽結束,熱火又先後使用了20次聯防。
整個下半場,在熱火使用的25次聯防中,凱爾特人只命中了5球,並出現了5次失誤。
但如果,以此來說這輪系列賽就此蓋棺定論,還有些為時尚早。畢竟,古語有云「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被譽為戰術大師的史蒂文斯也一定能在第三場比賽中找到解決辦法,破解熱火的聯防。
季後賽以來,凱爾特人的進攻基本就是建立在突破之上,且很少有接球就投的三分。
每場比賽有35.9分5.3助攻來自於突破,佔據了全隊得分的1/3;每場只命中7.2記接球就投三分,排在16支季後賽球隊中的倒數第三。
而破解聯防的關鍵又在於傳球+投籃,所以,要破聯防就需要在減少突破次數增加傳球和接球就投的比重,這一點相信史蒂文斯也是清楚的。而他現在的難點於,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同時,還能保證進攻效率。
文/魏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