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進村 扶貧到心
——我市創新開展「兩會四個一」活動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紀實
張家界日報 寧奎 田育才
12月1日,寒風凜冽,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幹部陸葉再次來到扶貧聯繫戶張五一家中,噓寒問暖,共同算帳盤點2020年的收成。
初冬的張家界,天氣日漸嚴寒。然而,濃濃的寒意卻擋不住黨員幹部的腳步。全市黨員幹部深入貧困村,走進貧困戶,持續開展「兩會四個一」幫扶活動,全力為貧困群眾解難題、幹實事、幫真忙。
「兩會四個一」,即「兩項幫扶」後盾單位在幫扶村召開專題黨組會、屋場會,結對幫扶人在貧困戶家中宿一晚、同做一頓飯、一起打掃一次衛生、一起完善幫扶措施。壓緊壓實兩個幫扶責任,精細精準地破解脫貧攻堅中的一個個具體難題,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創新源於走訪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今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穩定,對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要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扶上馬送一程。
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
今年2月,省政府批覆桑植縣符合摘帽程序和標準,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標誌著我市啃下了最後一塊硬骨頭,從此告別區域性整體貧困。
行百裡者半九十。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如何讓脫貧攻堅完美收官,市委書記虢正貴一直牽掛在心。5月18日,虢正貴以「四不兩直」方式,來到桑植縣澧源鎮西界村貧困村民盧英道家裡,了解疫情對脫貧的影響。盧英道患有白內障,行動不便,導致長期貧困。在工作隊的幫扶下,做了白內障手術,發展起養殖業,生活有了保障。
「養殖一年收入多少?手術花了多少?報銷了多少?」在盧英道的屋場上,從扶貧幹部的表現,到自身脫貧的動力,從養殖的方式方法,到成本與收入的算法,從身體健康狀況到環境衛生打掃,虢正貴與盧英道聊得就像家裡人。
聽取情況後,虢正貴與駐村工作隊、村支兩委一起,以黨組會形式,化解脫貧攻堅中一個個難題。
「越到緊要關頭,越要響鼓重槌。要把扶貧做到群眾心裡。」虢正貴說,要踢好脫貧攻堅的「臨門一腳」,需要與結對幫扶對象同吃同住同勞動,對照標準把幫扶措施一項項找準和落實,共同下足繡花功夫。
在三天後的市委常委會上,虢正貴歸納出「兩會四個一」,即黨組會、屋場會開進村裡,結對幫扶人在貧困戶家中宿一晚、同做一頓飯、打掃一次衛生、一起完善幫扶措施,確保貧困群眾能夠高質量脫貧。
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於是,全市3.28萬名結對幫扶幹部整好行囊、帶著深厚感情,分赴各個村莊夜宿農家,在農戶的堂屋裡、廚灶邊,以坦誠的態度、真摯的話語、可行的措施,落實、落細、落小,精準解決貧困群眾急盼難愁,激勵起他們脫貧致富的鬥志。
會議開進村裡
「搞了鄉村旅遊,有遊客來,收入增加不少。」「公路、路燈都搞好了,晚上走路都是亮晃晃的。」「家裡餵了豬,吃肉沒得問題。」……6月4日晚,慈利縣三官寺土家族鄉,貧困戶胡明初的屋場前熱鬧不已,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革安與村民們圍坐在一起,算收入、問政策、找問題、查難處,以實際行動推動「兩會四個一」活動縱深開展。
今年以來,我市建立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後盾單位黨組會開到幫扶村制度,逐戶研究增收措施和突出問題整改;後盾單位領導和駐村工作隊、支村兩委各個村寨召開屋場會,宣傳扶貧政策和脫貧成效,實地聽取群眾意見、就地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各級黨支部均及時召開支部會,學習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最新精神,以作風攻堅促進脫貧攻堅;市縣駐村幫扶辦每周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扶貧工作進行全面精準調度。
「只用了20天,就完成了選址、徵地等工作,年底能建成投產。」桑植縣官地坪鎮梯市村駐村第一書記唐芳雄告訴筆者,為提高430畝莓茶的附加值,市紀委監委在村裡的一場常委會決定新增一個莓茶加工廠,114戶種植戶因此直接受益。
在永定區王家坪鎮太陽山村,該區民政局召開的黨組會上,現場研究決定投入50多萬元進行1.5公裡通組公路硬化和入戶公路建設。
民情民意在一線掌握,黨的政策在一線落實,幹部作風在一線轉變,脫貧攻堅在一線體現。
「一經提出,立馬解決。」武陵源區索溪峪街道雙文村建檔立卡戶唐會勇對屋場會的效率讚嘆不已,包括自己在內的部分群眾缺生活用水的問題提出後,第二天就動手修建,一個月就完成驗收,如今已準備投入使用。
缺水問題、道路出行、產業發展等等一系列難題,在一次次黨組會、屋場會中迎刃而解;群眾與幹部的血肉聯繫,在一次次交流中不斷加深。
交心交到家裡
12月1日,桑植縣官地坪鎮幹部邱德帥從市場上買了豬肉,豆腐等,來到結對戶熊美英家裡走訪。
熊美英的丈夫10多年前過世了,兩個孩子在高校就讀,家裡養了10多頭豬,全家收入主要是養豬收入、低保金和助學金。來到熊美英家,推開門一看,她正在給豬仔餵食,屋內十分凌亂。邱德帥當即接過熊美英手中的活兒,幫著給豬仔餵食。忙活完後,他又自己動手做飯,打掃衛生,並與熊美英商討交流,幫忙解決兩個孩子的上學費用。當天,他還自費訂購了年豬一頭,付款4000多元。
在「兩會四個一」活動中,黨員幹部把群眾當「家人」,把群眾的事當「家事」,把群眾的家庭發展當「家業」,面對面與群眾傾心交談,點對點了解當地實際情況,實打實解決熱點難點問題,人民群眾對扶貧和脫貧的滿意度大幅提升。
在結對幫扶幹部李良成的牽線下,永定區謝家埡鄉昌溪村貧困戶梁紅梅在廣東韶關的一家針灸館找到了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每月工資將近6000元;在武陵源區天子山鎮黃河村,結對幫扶幹部鄧文華為貧困戶劉正濃兒子申請到了3000元助學金,並解決了廚房修建問題;慈利縣溪口鎮雲巖村貧困戶朱西松自產的農產品,在結對幫扶幹部魯觀清的助力下,銷售一空;桑植縣陳家河鎮黃木潭居委會建檔立卡戶王朝化在結對幫扶幹部王委的幫助下,用幾天時間就解決了土雞銷售難的問題……
在這場創新性的「交心」過程中,全市廣大幹部與群眾幹在一起,苦在一處,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拼勁,咬定青山絕不放鬆的韌勁,攻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最後高地」,在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不落伍、不掉隊。
據統計,「兩會四個一」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各級後盾單位在結對幫扶村召開黨委(黨組)會議2854次,各級駐村工作隊舉行屋場會11617場次,3.28萬名結對幫扶幹部為貧困村與貧困群眾解決急盼難愁問題上萬個,辦理大小實事8萬餘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