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市創新開展「兩會四個一」活動:幹部進村 扶貧到心

2020-12-16 湖南在線

幹部進村 扶貧到心

——我市創新開展「兩會四個一」活動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紀實

張家界日報 寧奎 田育才

12月1日,寒風凜冽,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幹部陸葉再次來到扶貧聯繫戶張五一家中,噓寒問暖,共同算帳盤點2020年的收成。

初冬的張家界,天氣日漸嚴寒。然而,濃濃的寒意卻擋不住黨員幹部的腳步。全市黨員幹部深入貧困村,走進貧困戶,持續開展「兩會四個一」幫扶活動,全力為貧困群眾解難題、幹實事、幫真忙。

「兩會四個一」,即「兩項幫扶」後盾單位在幫扶村召開專題黨組會、屋場會,結對幫扶人在貧困戶家中宿一晚、同做一頓飯、一起打掃一次衛生、一起完善幫扶措施。壓緊壓實兩個幫扶責任,精細精準地破解脫貧攻堅中的一個個具體難題,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創新源於走訪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今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穩定,對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要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扶上馬送一程。

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

今年2月,省政府批覆桑植縣符合摘帽程序和標準,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標誌著我市啃下了最後一塊硬骨頭,從此告別區域性整體貧困。

行百裡者半九十。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如何讓脫貧攻堅完美收官,市委書記虢正貴一直牽掛在心。5月18日,虢正貴以「四不兩直」方式,來到桑植縣澧源鎮西界村貧困村民盧英道家裡,了解疫情對脫貧的影響。盧英道患有白內障,行動不便,導致長期貧困。在工作隊的幫扶下,做了白內障手術,發展起養殖業,生活有了保障。

「養殖一年收入多少?手術花了多少?報銷了多少?」在盧英道的屋場上,從扶貧幹部的表現,到自身脫貧的動力,從養殖的方式方法,到成本與收入的算法,從身體健康狀況到環境衛生打掃,虢正貴與盧英道聊得就像家裡人。

聽取情況後,虢正貴與駐村工作隊、村支兩委一起,以黨組會形式,化解脫貧攻堅中一個個難題。

「越到緊要關頭,越要響鼓重槌。要把扶貧做到群眾心裡。」虢正貴說,要踢好脫貧攻堅的「臨門一腳」,需要與結對幫扶對象同吃同住同勞動,對照標準把幫扶措施一項項找準和落實,共同下足繡花功夫。

在三天後的市委常委會上,虢正貴歸納出「兩會四個一」,即黨組會、屋場會開進村裡,結對幫扶人在貧困戶家中宿一晚、同做一頓飯、打掃一次衛生、一起完善幫扶措施,確保貧困群眾能夠高質量脫貧。

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於是,全市3.28萬名結對幫扶幹部整好行囊、帶著深厚感情,分赴各個村莊夜宿農家,在農戶的堂屋裡、廚灶邊,以坦誠的態度、真摯的話語、可行的措施,落實、落細、落小,精準解決貧困群眾急盼難愁,激勵起他們脫貧致富的鬥志。

會議開進村裡

「搞了鄉村旅遊,有遊客來,收入增加不少。」「公路、路燈都搞好了,晚上走路都是亮晃晃的。」「家裡餵了豬,吃肉沒得問題。」……6月4日晚,慈利縣三官寺土家族鄉,貧困戶胡明初的屋場前熱鬧不已,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革安與村民們圍坐在一起,算收入、問政策、找問題、查難處,以實際行動推動「兩會四個一」活動縱深開展。

今年以來,我市建立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後盾單位黨組會開到幫扶村制度,逐戶研究增收措施和突出問題整改;後盾單位領導和駐村工作隊、支村兩委各個村寨召開屋場會,宣傳扶貧政策和脫貧成效,實地聽取群眾意見、就地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各級黨支部均及時召開支部會,學習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最新精神,以作風攻堅促進脫貧攻堅;市縣駐村幫扶辦每周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扶貧工作進行全面精準調度。

「只用了20天,就完成了選址、徵地等工作,年底能建成投產。」桑植縣官地坪鎮梯市村駐村第一書記唐芳雄告訴筆者,為提高430畝莓茶的附加值,市紀委監委在村裡的一場常委會決定新增一個莓茶加工廠,114戶種植戶因此直接受益。

在永定區王家坪鎮太陽山村,該區民政局召開的黨組會上,現場研究決定投入50多萬元進行1.5公裡通組公路硬化和入戶公路建設。

民情民意在一線掌握,黨的政策在一線落實,幹部作風在一線轉變,脫貧攻堅在一線體現。

「一經提出,立馬解決。」武陵源區索溪峪街道雙文村建檔立卡戶唐會勇對屋場會的效率讚嘆不已,包括自己在內的部分群眾缺生活用水的問題提出後,第二天就動手修建,一個月就完成驗收,如今已準備投入使用。

缺水問題、道路出行、產業發展等等一系列難題,在一次次黨組會、屋場會中迎刃而解;群眾與幹部的血肉聯繫,在一次次交流中不斷加深。

交心交到家裡

12月1日,桑植縣官地坪鎮幹部邱德帥從市場上買了豬肉,豆腐等,來到結對戶熊美英家裡走訪。

熊美英的丈夫10多年前過世了,兩個孩子在高校就讀,家裡養了10多頭豬,全家收入主要是養豬收入、低保金和助學金。來到熊美英家,推開門一看,她正在給豬仔餵食,屋內十分凌亂。邱德帥當即接過熊美英手中的活兒,幫著給豬仔餵食。忙活完後,他又自己動手做飯,打掃衛生,並與熊美英商討交流,幫忙解決兩個孩子的上學費用。當天,他還自費訂購了年豬一頭,付款4000多元。

在「兩會四個一」活動中,黨員幹部把群眾當「家人」,把群眾的事當「家事」,把群眾的家庭發展當「家業」,面對面與群眾傾心交談,點對點了解當地實際情況,實打實解決熱點難點問題,人民群眾對扶貧和脫貧的滿意度大幅提升。

在結對幫扶幹部李良成的牽線下,永定區謝家埡鄉昌溪村貧困戶梁紅梅在廣東韶關的一家針灸館找到了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每月工資將近6000元;在武陵源區天子山鎮黃河村,結對幫扶幹部鄧文華為貧困戶劉正濃兒子申請到了3000元助學金,並解決了廚房修建問題;慈利縣溪口鎮雲巖村貧困戶朱西松自產的農產品,在結對幫扶幹部魯觀清的助力下,銷售一空;桑植縣陳家河鎮黃木潭居委會建檔立卡戶王朝化在結對幫扶幹部王委的幫助下,用幾天時間就解決了土雞銷售難的問題……

在這場創新性的「交心」過程中,全市廣大幹部與群眾幹在一起,苦在一處,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拼勁,咬定青山絕不放鬆的韌勁,攻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最後高地」,在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不落伍、不掉隊。

據統計,「兩會四個一」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各級後盾單位在結對幫扶村召開黨委(黨組)會議2854次,各級駐村工作隊舉行屋場會11617場次,3.28萬名結對幫扶幹部為貧困村與貧困群眾解決急盼難愁問題上萬個,辦理大小實事8萬餘件。

相關焦點

  • 培育文明鄉風,回應群眾關切——張家界市創新開展「屋場會」活動之三
    張家界市委統戰部駐黃莊村幹部、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向禹清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剛落音,村民符國文立即站起來發言。講政策、談感受、提建議、說變化……村民們暢所欲言,問題一一提出。駐村幫扶工作隊、村支兩委成員逐一分析研判,釋疑解惑。過去的黃莊村,可不是這個樣子。
  • 宣廉「輕騎兵」築牢扶貧幹部「廉防線」
    楊玥妙楠 李三亞 「以這樣的方式給我們廣大黨員幹部上了一堂非常好的廉政教育課,作為基層的負責人,進一步增強了我對黨紀國法的敬畏之心,在脫貧攻堅戰中一定要有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近日,張家界市慈利縣東嶽觀鎮黨委書記王汝翠在看完廉政文藝節目後說道。
  • 陳志中副廳長一行到平頂山督導檢查全國「兩會」安保和「一村一警」工作
    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崔建平,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趙根元、紀委書記董海生、副局長史建伍等分別參加上述活動。3月11日下午,崔建平代表市公安局黨委專題匯報了全國「兩會」安保和全市公安機關「一村一警」工作開展情況。陳志中指出,平頂山市公安局圍繞全國「兩會」安保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從整體上看形勢平穩可控。
  • 寧都縣駐村扶貧幹部許瑞雪的「脫貧決戰印記」
    作為一名駐村扶貧幹部,許瑞雪堅持學習政策文件精神,提高精準幫扶本領,積極參加省、市、縣、鄉脫貧攻堅推進會培訓會,明確工作任務和工作重點,掌握扶貧工作方法,為開展扶貧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駐村扶貧工作上,許瑞雪總是主動詢問第一書記、村「兩委」幹部自己能幹些什麼,積極領受工作任務,並且積極協助第一書記、村「兩委」開展工作,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做到幫忙不添亂,包扶不包辦。  深入群眾 精準扶貧  駐村期間,許瑞雪除了幫助貧困戶詢問、協調和爭取上級單位出臺的扶貧政策外,也盡己所能地為貧困群眾提供幫助。
  • 張家界市工信局聯合開展節能宣傳進校園活動
    11月26日,由省工業通信業節能監察中心、張家界市工信局和張家界航院聯合舉辦的節能宣傳進校園活動在張家界航院學術報告廳舉行。活動中,省工信廳副廳長張治平發來賀信指出,高職院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使命,有責任有義務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希望張家界航院通過此次活動引導廣大師生牢固樹立節能低碳環保理念,養成勤儉節約的行為習慣,打造成一個節約型綠色校園。隨後志願者代表現場宣讀了《節能增效倡議書》,與會領導向團員青年代表發放宣傳資料,並向節能環保志願服務隊授旗。
  • 張家界市法院到前村坪村小學開展送法、送愛心活動
    張家界市法院到前村坪村小學開展送法、送愛心活動 2020-06-03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省信訪局開展到定點幫扶村慰問及送醫下鄉系列活動
    河南省信訪局開展到定點幫扶村慰問及送醫下鄉系列活動 2020-10-21 09:29:38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字號:A+ | A- 10月17日,河南省信訪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明威帶領機關14個處室黨支部成員,深入定點幫扶省定貧困村——汝州市陵頭鎮朱溝村,進村入戶走訪慰問貧困群眾,看望基層扶貧幹部,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 臨夏市四鎮組織開展「10.17」扶貧日活動
    臨夏市南龍鎮開展2020年「10·17」扶貧日活動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工作重要思想,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全國第7個扶貧日之際,10月17日下午,南龍鎮在妥家村舉辦2020年「10·17」扶貧日活動,包村縣級領導、市農業農村局、衛健局、科協、科技局等相關行業部門、鎮扶貧工作站、村「兩委」成員
  • 【脫貧攻堅 扶貧人物】駐村女幹部饒青芳:
    饒青芳是江西撫州聯通臨川區分公司員工,也是一名共產黨員,2019年4月,她主動報名參加撫州聯通的扶貧工作,成為一名駐臨川區高坪鎮戴家村的扶貧女幹部。期間,因扶貧工作突出,饒青芳被高坪鎮任命為駐村「連心」工作隊第一書記兼隊長,並在2020年臨川區高坪鎮區直「連心」小分隊考核測評中被評為「優秀」。
  • 柏鄉121個村全部設立「兩會一約一榜」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邢雲 通訊員李雪其)今年以來,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深入開展「三創四建」活動,通過村級組織、志願者、群眾共治,不斷健全網絡,暢通渠道,積極推動鄉村治理向標準化轉變。柏鄉縣充分發揮1000餘名「五老一新」(老幹部、老法官、老警官、老教師、老黨員、新鄉賢)口碑好、威望高的優勢,量身定製巡邏、宣傳、守護、安全檢查、人民調解等崗位,不斷加強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力量。同時,堅持矛盾不上交,在各村便民服務站設立信訪代理員,及時做好群眾來訪的協調處理、溝通引導,今年以來協調化解各類問題300餘件。
  • 宜川縣:陳順赴集義鎮郭東村開展精準扶貧政策宣講活動
    」為主題的扶貧政策集中宣講活動。 隨後,陳順主持開展精準扶貧政策集中宣講活動,會上地病辦主任呼鬱峰、農業局副局長張豔秦、低保辦主任呼東安、扶貧局副主任張義龍等同志分別就產業扶持、危窯改造、醫療救助、兜底保障、保險救助、就業培訓、教育扶持等方面政策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針對性的講解,陳順更是以通俗易懂、「地氣」十足的話語對講解中提到的各項政策進行了剖析、解讀,緊扣享受政策的「範圍、渠道、程序、結果」四個環節,清楚的點明了「
  • 樅陽縣:駐村選派幹部「四抓四強」促村整體提升
    近年來,樅陽縣堅持黨建引領,從基層基礎抓起,精準選派黨員幹部駐村任職,廣大駐村選派幫扶幹部積極作為、履職盡責,有力增強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凝聚力、戰鬥力,為脫貧攻堅如期完成注入了強大動能。  抓班子強隊伍。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緊緊牽住基層組織這一「牛鼻子」。
  • 中國中鐵四局扶貧幹部的女兒:跟著爸爸去「駐村」
    導 讀近日,新華社專題報導了中國中鐵四局派駐潁上縣汪李村扶貧幹部鄭加衛帶著女兒駐村扶貧的故事。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學習強國、中國婦女報等各大平臺刊轉。2017年的夏天,6歲女孩楚思揚告別媽媽和熟悉的成長環境,來到距家鄉安徽省蒙城縣100多公裡的潁上縣楊湖鎮汪李村,和在該村開展扶貧工作的爸爸鄭加衛一起生活。鄭加衛是中鐵四局駐楊湖鎮汪李村扶貧工作隊隊員。2017年4月,他主動報名參加駐村扶貧,和同事來到汪李村,與村幹部一起完善基礎設施,發展脫貧產業。
  • 新野縣上港鄉:開展「一村一研判」活動 鞏固脫貧成效
    「一村一研判」活動,以鞏固脫貧攻堅取得的實效。包村領導為「一村一研判」活動牽頭人,村脫貧責任組長為主要責任人,幫扶責任人為具體責任人,實行「統一標準、責任到人、逐村過篩子、逐戶再排查」的工作責任制,將走訪排查出的問題,落實到每個責任人肩頭,確保有發現、有整改、有記錄、有落實。對於工作不認真、排查不徹底、整改不到位的,該村活動推倒重來,並追究當事人責任。
  • 全國兩會精神進機關宣講活動在蘭州舉行
    省直機關學習貫徹2020年全國兩會精神專題報告會在蘭召開中國甘肅網7月17日訊(本網記者 張玉芳 任磊 實習生 魏晨辰 文/圖)17日上午,由省委宣傳部、省委直屬機關工委、省委講師團聯合舉辦的全國「兩會」精神進機關宣講報告會在蘭州舉行
  • 市機關後勤服務中心開展系列扶貧活動
    近日,市機關後勤服務中心開展了一系列扶貧活動。   一、開展扶貧學習宣傳活動。窮鄉僻壤『闖』出康莊大道」等相關報導,進一步提高幹部職工對脫貧攻堅工作的認識,激勵幹部向榜樣學習,紮實開展幫扶工作,確保中城村精準扶貧工作做到戶脫貧、村摘帽、可持續。
  • 湘潭縣駐村扶貧幹部朱文禮:帶著孩子去扶貧 駐村又駐心
    紅網湘潭縣分站8月14日訊(記者 張冕 左璆)他,背上託著家庭責任,肩上扛著扶貧使命,帶著年幼的孩子紮根貧困山村;他,走村串戶深挖脫貧之道,帶領湖田村百姓走出一條脫貧致富路。他就是朱文禮,湘潭縣白石鎮湖田村的駐村扶貧幹部。
  • 麟遊駐村四支隊伍「當五員」共繪消費扶貧新畫卷
    進村入戶,當好政策普及宣傳員 在全縣四支隊伍中推行幹部包戶機制,開展「訪民情、解民憂、暖民心」活動,對2014年識別建檔立卡的7722戶25465貧困人口,做到了走訪全覆蓋。在全縣66個村創辦農民夜校,四支隊伍成員輪流登講臺,採取擺事實、拉家常、舉例子等方式,宣傳消費扶貧各項政策,累計舉辦各類活動1200餘場次,參與群眾2.8萬人次。組織貧困群眾到縣內產業發展較好、移民搬遷設施完善、人居環境整潔的村參觀學習55場次;開展「一家親」活動66場次、文化惠民演出40場,群眾對消費扶貧、產業發展、健康扶貧等脫貧攻堅政策知曉率、幫扶工作滿意度顯著提升。
  • 中國扶貧方法論|扶貧幹部:從「雪中送炭」到「錦上添花」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共派出25.5萬個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290多萬名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幹部到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幹部,目前在崗91.8萬名。「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有效的組織保障和得力的幹部體系做支撐,脫貧攻堅任務能否如期完成,可能就要打個大大的問號。」北京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雷明在接受《中國報導》記者專訪時說。
  • 秦國平:用「心」駐村 用「情」扶貧
    近三年來,秦國平用「心」駐村,用「情」扶貧,每年都圓滿完成了各項扶貧工作任務。2017年,他被評為全市駐村幫扶先進個人,2018年,被中共臨湘市委評為優秀黨員,向市委、市政府和鄉村百姓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