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暑期,隨州市文化公園內,晨練的人們總能看到一群多達百餘個孩子在這裡進行跑步等體能訓練,晚上七八點這些小小的身影又會分散到隨州市內的萬達廣場、體育館等多個地方進行輪滑訓練。
輪滑,如今已經成為隨州市青少年中一項頗為新潮的健身運動項目,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其中,樂在其中。隨州市文旅局局長曾雲峰表示,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後,青少年輪滑運動再度升溫,正是該市全民健身活動活力重現、蓬勃發展的一面鏡子。
輪滑熱帶動健身活動蓬勃開展
在這群輪滑少年中,有一名年僅8歲的小女孩叫王藝涵,去年在全省青少年速度輪滑比賽中奪得500米和5000米冠軍。在4歲開始練習輪滑前,她的身體素質一般,自從練習輪滑後,身體素質突飛猛進,跳高、跳遠、滑雪等多個項目上都表現出巨大潛力,其中原地跳高還參加過全國比賽。
輪滑運動進入隨州時間並不長,但人氣和水平都提升迅速。從2014年開始出現輪滑培訓,2017年就開始參與到全省乃至全國比賽,2018年全省輪滑馬拉松賽上,隨州市更是一舉奪得金牌數第一、獎牌數第一、團體總分第一的驕人成績。
輪滑運動的快速發展,正是隨州市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的縮影。自2016年以來,隨州市堅持以人為本,深入貫徹《全民健身條例》、《隨州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著眼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素質,著力構建親民便民利民的服務體系,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如今的隨州市,體育協會由當初的1個發展到25個,形成了「遍布全市、規範有序、富有活力」的社會化全民健身組織網絡;體育活動周周有展示、月月有平臺、季季有賽事,年均舉辦各級各類體育賽事活動80餘場次。
通過廣泛開展籃球、足球、桌球、輪滑等各種群眾喜聞樂見、健康向上的體育活動,隨州市城鄉居民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顯著增加,身體素質明顯提高。
加快場館建設為全民健身提供支撐
為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提供就近、安全的體育鍛鍊場地和設施,隨州市逐年加大體育設施建設力度,截止2019年底,隨州市各級各類體育場館達5538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96平米。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編制年,在積極做好在建項目的建設、移交等工作同時,隨州市正在加快推進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編制工作,完善城鄉體育設施空間布局,全面改善城鄉居民體育健身環境,其中隨縣、曾都區、廣水市將完成不少於60處體育設施更新任務。
硬體條件不斷升級,隨州市也不斷加大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力度。結合該市實際,借鑑外市先進經驗,隨州市出臺了相關訓練、參賽、獎勵等政策,建立健全跟蹤管理制度,充分調動教練員、運動員的積極性,積極向省級訓練單位輸送體育人才。
充分發揮賽事活動引領作用
隨州市積極推動各地打造「一縣一品」、「一行一品」、「一鎮一品」全民健身賽事,找準隨州特色體育項目,堅持推進賽事的提檔升級。
借力單項協會、行業協會、工青婦等社會各界舉辦全民健身賽事;極力打造大型規模的市級群眾性體育賽事。按照「天天有健身、周周有活動、月月有賽事、季季都精彩」的要求,堅持以市級賽事活動為引領,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繼續打造全民健身品牌賽事,積極承接國內省內大型全民健身賽事,承辦省級「百千萬」體育賽事2項次以上。市級舉辦全民健身賽事活動50場次以上,縣級舉辦15項次以上,不斷提升全民健身水平。
競技體育實力不斷提升
隨州市文旅局高度重視校園體育運動的發展,以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和全市校園足球布點學校為平臺,重點推進了校園足球、籃球、桌球「三球」聯賽工作向縱深發展,逐步實現了從注重普及到提升內涵的轉型升級。體育對於健全學生人格品質,推進素質教育的綜合作用正在逐步顯現。積極探索制訂了《隨州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管理辦法》和《隨州市青少年單項訓練基地管理辦法》,狠抓對業餘體校、傳統體育項目學校和各類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單項基地管理,實現了有學校、有項目、有訓練、有比賽、有成果,為備戰十五運選拔、輸送優秀體育運動員苗子奠定基礎。
全面積極參加和承辦了各類國家、省級的體育賽事。積極參加全省籃球、足球、桌球、輪滑、校園足球聯賽、全國釣魚錦標賽、摔跤、武術和6個省級單項青少年錦標賽,承辦省級校園足球聯賽1次。
「十三五」以來,隨州市代表團參加各類省級及以上層次的競技體育比賽,奪得金牌56枚、銀牌73枚、銅牌68枚,4至8名160餘人,達到二級運動員212名,輸送了1名運動員進入省隊,數量均創歷史新高。
「在體育強省建設的路上,隨州市將堅持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的方針,以增強人民體質為重點,統籌規劃,切實抓出成效。」曾雲峰說。
文:童軍鵬、蔡毅、馬光林
圖:隨州市文旅局
編輯:李明非
審稿:門天清、胡迪凱
審核: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