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記者 鄭浩 通訊員 艾開朵
郾城區新店鎮以「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黨建品牌創建助推「雙創建」工作,實現規範化、精細化管理。
精準式定格。按照「尊重傳統、著眼發展、集中管理、便於服務」的原則,以村民小組或相對集中居住區域為基礎,將全鎮劃分為97個網格,實行「一長多員」制,以鎮村幹部、村民小組長、黨員、村醫、退役軍人、志願者等力量為主,配備網格員336個,將同一網格內的黨員編入一個黨小組,避免管理服務「真空」,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構築起鎮村網格化工作服務網。
組團式服務。通過整合各類組織資源,對應每個網格組建相應的管理服務團隊,全面承擔網格內聯繫群眾、掌握民情、改善民生、解決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等職責,做到「三知、三清、四必訪」,及時知曉村民困難、了解村民需求、解決村民問題,拉近幹群關係。著力構建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一平臺」,在原有基礎上,依託「郾城紅雲」系統,建立完備的信息資料庫,為群眾提供更為直接、高效的服務。推進政府職能轉型、服務下沉,形成以派駐第一書記、鎮包村幹部、村「兩委」幹部為指導,網格員為骨幹,黨小組直管黨員為主體的服務團隊。同時,採用「專業服務團隊」與「自治服務團隊」、「結對幫扶服務團隊」相結合的模式,由鎮組建成立勞動保障、青年志願、治安巡邏、司法調解、婦女維權、民政優撫、醫療衛生、農技服務等8個專業服務團隊,每月組織為村民提供專業化和特色服務;各村根據村內黨員、熱心公益事業的老幹部、鄉土人才以及有一技之長的人員組成自治服務團隊,定期為村民提供日常化服務;對各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等困難群體組成結對幫扶服務團隊,制定幫扶措施、明確網格幫扶責任人。做到群眾有困難、有問題能夠快速反應,及時解決。
櫃檯式辦公。為主動適應新時代要求,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該鎮對村級便民服務站進行了統一規範,高標準打造了堯河廟、新店、齊羅、薛莊、臺東、任莊等6個村級「櫃檯式服務」示範平臺。突出服務主線,方便群眾辦事,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服務不缺位」。同時,全面推行村幹部掛牌值班制度,將窗口前移,服務下行,為網格內60歲以上老人及行動不便的殘疾人提供「一站式辦理」服務。如今,黨群服務站已成為新店鎮融黨員活動、群眾議事、便民服務、政策諮詢、教育培訓、文化娛樂於一體的綜合陣地。目前,全鎮已建成村級「櫃檯式」辦公平臺6個,組建專業服務團隊8個,自治服務團隊25個,與628名困難群眾組成結對幫扶對子,為村民代辦事項326件,收集各類社情民意52條,調解矛盾糾紛2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