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有矛盾,可以換導師!博士生:哪有那麼容易?

2020-12-12 高校人才真經

博士生與導師有矛盾,可申請更換導師!這算是一個好的導向,至少學生有了選擇權,不過,很多博士仍然訴苦:換導師?哪有那麼容易。

在最近出臺的一個關於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若干意見中,國家對博士生導師的聘用管理提出了新的意見,比如博導遴選不唯論文、不唯科研經費,設置博導動態調整等。此外還有一條深受廣大博士生的關注,那就是師生出現矛盾或其他不利於保持良好導學關係的情況,學校應該進行調解,或者調整導師。

說實話,這個意見和此前多數意見一樣,文字上是無懈可擊的。我們也很高興看到,國家正在重視博士研究生的生活工作問題。但如果站在一個博士研究生的角度,仍然感覺不到太大的支持力量。我們可以來模擬一下一個悲催博士的心路:

首先,懷著滿心的希望進入博士,在導師的指導下選擇了研究方向,並開始大量閱讀文獻,積累相關領域的知識。

然後,開始進入研究,然而並不順利,而且和導師開始出現矛盾:比如導師要佔第一作者,導師要求學生做陪酒、報銷等與學術無關的事,導師對學生不聞不問,導師有違反師德的其他情況等。

其後,學生陷入苦悶,感覺畢業基本無望,只求早日解脫。如果不能更換導師,那學生要麼屈從於導師,要麼就只要放棄,要麼就走上極端。現在可以更換導師了,但仍然面臨兩個問題:

第一,誰來決定是否更換導師?師生出現矛盾,學生可以申請,但決定權並不在學生,學校需要先進行調解,某種程度上就是安撫,勸學生再忍忍。但一旦走到這一步,師生關係其實就再難彌合了,學生勢必要經歷一段陣痛。如果學校比較死板,遲遲不更換,那學生的時間就白白流逝了。

第二,該換誰當導師?學校是一個很小的圈子,同一個專業圈子更小,博導就那麼幾個,學生因為師生矛盾要求換導師,那其他導師會怎麼看待這件事?他們可能會覺得學生是刺頭。此外,即便學生沒問題,其他導師礙於前任導師的面子,也不太方便接收。而最大的問題在於,很多博導都是帶頭人,他們的方向和別的博導方向往往並不一樣,一旦更換導師,學生大概率需要重新開始,相當於此前幾年白費。

所以,雖然提供了一個更換導師的選項,但大多數人是不願意使用的。就好像夫妻雙方都離婚的權利,但不走到非離不可的地步,雙方都會選擇維持。而一旦「分手」,就說明導師和學生之中,一定有一方存在問題。所以,這個選項,更像是一個「核按鈕」。

真經認為,目前要解決導師問題,還只能靠嚴格遴選、動態退出。

一方面遴選,不要把論文多少篇、經費多少萬作為標準,有的學者,沒有項目照樣做研究,不發表論文,也不代表沒做事。相反,可以採用隱名調查,向其所帶學生、同事等徵求意見,著重考察其師德表現。

另一方面退出,對存在師德問題傾向,師生關係不好的導師,學校學院要重點監控和關注,學校至少要有一根弦,或者一個預判。學院每年都可以開一次招生會,對存在風險的博導,可暫停招生。

總的來說,關鍵就在於對博導的評價,不應以學術為唯一評價標準和考核標準,甚至不能成為主要標準。學校在考核中盯著博導,那博導就會盯著博士,最終壓力都在博士身上了。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力挺博導嚴管博士生 師生出現矛盾可換導師
    教育部力挺博導嚴管博士生 師生出現矛盾可換導師2020-09-28 22:29:00 發布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9月28日,《教育部關於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的若干意見》對外公布。《意見》堅定支持導師按照規章制度嚴格博士生學業管理,對於未能有效履行崗位職責,在博士生招生、培養、學位授予等環節出現嚴重問題的導師,培養單位應視情況採取約談、限招、停招、退出導師崗位等措施;對於師生出現矛盾或其他不利於保持良好導學關係的情況,培養單位應本著保護師生雙方權益的原則及時給予調解,必要時可解除指導關係,重新確定導師。
  • 博士生導師有了明確選聘標準
    博士生導師是博士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承擔著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使命。近日,教育部公布《關於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避免簡單化地唯論文、唯科研經費確定博士生導師選聘條件。
  • 教育部「重磅」通知:博士生迎來春天,終於不用擔心導師問題了!
    但對研究生或博士生來說,導師的作用至關重要,不僅能在學術方面給予指導,不能在日後的工作或工作後有很大影響!但前提是你要擁有一位好導師,他願意教,願意帶,否則只是空談罷了。也不乏有部分導師,過於注重個人名利,完全不顧學生「死活」,甚至為了搞科研,讓學生延遲好幾年才畢業。
  • 不適合的導師,退出!教育部發布《關於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的...
    博士生導師是博士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承擔著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使命。改革開放以來,廣大博士生導師立德修身、嚴謹治學、潛心育人,為國家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同時,部分培養單位對博士生導師的選聘、考核還不夠規範,個別博士生導師的崗位意識還需進一步增強。
  • 抓好導師管理六維度,構建師生學術共同體——聚焦全國研究生教育...
    RAC是一種特殊的課程組織形式,內容靈活多樣,主要包括專業閱讀、師生匯報、集中討論、任務安排等環節,與國內博士生導師常開的「組會」類似。然而,國外大學的RAC課程是一種能和導師建立直接溝通的課,每次課程導師必須參加,並要向學生匯報其研究成果,此外RAC作為一種有學分的課,研究生可以在選課系統中選,學分等同於普通課程。
  • 博士生畢業究竟有多難?
    博士生畢業有多難呢?據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國內博士生延畢率集中在40%~60%,也就是說,平均每兩個博士生中就有一個不能按時畢業。或許有人會想:延後1年不也算延畢嗎?為了考博,他放棄了談妥的工作單位,成為了這位導師的博士生,本以為能夠順風順水。到了第二個學期,這位導師為了更好的工作待遇,去了另外一所高校,他不得不更換導師。換了新導師之後,他論文的發表很慢,常常被拒稿。6年期間發表了4篇論文,其中包括1篇SCI和一篇EI。到了第六年,他的室友都已經畢業,宿舍只剩下他一人,此後,他的睡眠越來越差,學習效率也很低下,陷入了惡性循環。
  • 關注 | 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謝志鵬教授來我校講學
    11月8日下午,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博士生導師謝志鵬教授蒞臨我校,在博思樓301教室舉行了「先進結構陶瓷材料的發展與應用」學術講座,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分黨委書記唐幫成、院長石維、副院長冷森林、各系老師及我校學生210餘人到場聆聽本次講座。講座由石維主持。
  • 博士:如今畢業進高校就職也不容易!他們就業有那麼難嗎?
    如此高的學歷卻並不像大家想的那樣就業有多麼容易,工資有多麼高!反而找個好工作卻不是一個輕鬆的事情!所以就會出現不少博士畢業生選擇去國外攻讀博士後做研究,試圖在有影響力的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提升自身競爭力,然後以人才被引進回國,在國內找到好的工作。那麼博士畢業以後直接就職的話,找好工作真的有那麼難嗎?1,博士人數擴招,人才質量下降博士生擴招勢必會帶來人才質量下降。
  • 當你導師跟你說:你都是個博士生了,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來源: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 作者:爬樹魚跟隨同一個導師讀完碩士又讀博士的同學,往往會聽到導師大人恨鐵不成鋼的怒吼:「你都是個博士生了!」聽到這句話的同學八成還不大服氣:老師,我距離「還是一個碩士生」只有倆月時間啊,七月到九月而已,變化就這麼大麼……那麼,當導師衝你怒吼「你都是個博士生了」,你猜,他下一句會是啥?換言之,博士生和碩士生相比,區別是啥?1.你得把學術提上日程了!
  • 書法博士生導師與博士的存在,有什麼意義?網友:書法不需要博士
    人類的歷史其實就是由各領域的發展史匯聚而成的,比如經濟,也是從最原始的以物易物發展到如今極為複雜的經濟體系,經濟學家可以單獨將人類經濟的發展過程列出一部經濟史來。藝術同樣如此,而在我國的藝術史當中,又可以單獨將繪畫史和書法史細化出來。
  • 「學渣」博士們,請不要中傷那些在用心做科研的導師!
    博士生導師、教授,這一類象牙塔塔尖的精英,開始備受公眾質疑:他們權力何以這麼大?逼死自己的學生,師德何在?學術界導師壓榨學生現象真的如此嚴重嗎?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學渣博士」遇到了真正做科研的導師。在博士生群體中不乏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讀博士的動機並不是基於對科研的熱愛和自身的科研能力,也無志在科研領域取得什麼成果,只希望拿到一個博士學位,以對自己的職業和生活有幫助。這一類人,基礎差,學習能力差,並且態度差,就是所謂的「三差」博士生。
  • 如何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教育部詳解來了
    但隨著研究生教育的快速發展和博士生導師規模的不斷擴大,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為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奠定堅實基礎。一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指明新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 教育部出臺重磅研究生教育政策回應「導師自主決定碩博士畢業」
    博士生與導師出現矛盾或可重新確定導師記者注意到,上述意見中,第六部分專門對「強化指導教師質量管控責任」進行闡述。這一條中還強調,導師應嚴格遵守《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不安排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實際上,「導學矛盾」問題時有發生,長期以來受到輿論關注。
  • 大學導師有多壞?博士生接連吐槽生存現狀「困難」,網友:不敢想像
    在博士生"光鮮亮麗"的背後,往往還有著不為人知的負能量。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博士生的"生存現狀"吐槽。1、讀博,遠遠比工作壓力更大王同學,在某985大學工科專業攻讀博士。第一次見面,感覺自己的博導非常"高冷",渾身上下透露著"嚴師"的氣息,學術氣質滿滿,不苟言笑。
  • 博士生因疫情延遲畢業半年,導師也不幸感染離世!那些出其不意的...
    文章來源:募格課堂綜合整理自梨視頻、紅星新聞、科學指南針服務平臺、募格課堂此前報導等 有這樣一位在讀博士生楊同學,就讀於英國謝菲爾德大學。面臨畢業之際,他的導師不幸感染新冠去世,相熟的學妹也檢測出陽性,後來痊癒。
  • 高校師生,和諧關係收穫更高質量教育
    、博士生導師) 編者按 教師對學生的言傳身教、學術指導、成長引領十分重要。師生關係、導學關係的狀況,可以直接影響到教育的效率與質量。本期,讓我們跟隨東北師範大學「關於當前我國高校師生關係狀況的調研報告」,走近高校師生群體,並結合專家觀點,共同探討和諧、良好師生關係的形成與構建。
  • 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張文增到黃平湖裡中學舉行勵志報告會
    12月8日上午,全國知名教育家、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文增應邀到黃平湖裡中學,為部分畢業班400餘名師生進行了一場《智能科技發展與生涯規劃》精彩紛呈的勵志教育報告會。張文增教授在作學生勵志報告獲得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中美青年創客交流中心優秀導師,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中國電子學會信息科學技術二等獎,清華大學劉冰獎,清華大學「我最喜愛的教師」,
  • 研究生擴招18.9萬,有那麼多的導師嗎?人手不夠怎麼辦?
    很多人不禁疑惑:高校有那麼多的研究生導師嗎?如果人手不夠,又該怎麼辦?難道一個導師帶好幾十個研究生?在一些老牌子高校,因為每年招生人數太多,一個研究生導師一年招收3到5個研究生是很正常的現象,加上往年未畢業的人數,很有可能在讀研究生人數超過20個,這對於研究生導師來說,當然是巨大的壓力。
  • 讀博8年超期被清退,博士生畢業到底難在哪?
    而且,美國博士生教育分為兩個階段,前2年進行大量課程學習,旨在加大知識深度與廣度。此階段結束時有中期篩選考試,通過者才能進入論文階段。 與美國相比,我國博士生學制並不長,延期畢業人數少得多,但都有一個共同趨勢——延期畢業人數越來越多。因此,現有學制可以適當延長,我們可以有修業年限的基本要求,但是清退要慎重。
  • 博士生的7大苦惱問題:一位上海交大博士學姐的現身說法及建議
    完成學業或者順利畢業已經成為了每個博士生入學時的夢想,一般比較好的導師,不會故意在畢業時卡著學生,但是在校的幾年,學生還是要積極自主地去科研,去讀書,去實驗,去寫作,不斷地夯實自身的基礎,厚積薄發。我們上一屆師兄在課程作業特別繁忙的博一,人家寫了十篇論文,其中中了四篇C刊,還有若干篇在投,平均下來幾乎每個月都有一篇稿子,學長是既有天賦,又特別勤奮,每天工作到凌晨兩三點,因而他的不斷付出,所換來的也是他人好幾年的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