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實踐丨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三明醫改答卷​​​​​...

2020-12-26 澎湃新聞

三明實踐丨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三明醫改答卷​​​​​​​

2020-12-23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2年以來,福建省三明市統籌推進醫藥、醫保、醫療「三醫聯動」綜合改革,推行一系列創新實踐舉措,構建起面向公眾的健康管護體系,為破解醫改難題提供了三明答卷。

73歲的三明市民陳瑞幫是十幾年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他跟記者算了一筆帳:相比2012年三明醫改前,去年吃藥少花了8600多元。

陳瑞幫:以前阿卡波糖片一盒都要七十多塊錢,現在醫療改革完以後只剩下八九塊錢,基本上國家全報了。

2012年起,三明市通過改革藥品耗材採購配送結算機制,建立跨地區藥品耗材聯合限價採購「三明聯盟」,同時採購目錄實行動態調整,第一時間將國家談判和集採藥品納入目錄。

三明市醫保局四級調研員劉鵑:從2015年我們啟動「三明聯盟」,現在有16個省將近1億人口做帶量採購,聯盟成員單位採購主體通過對價格互享以後,報量過來。匯總成一個量,向生產企業進行採買。

據統計,8年來三明全市藥品耗材費用相對節約了95.7億元。

2016年7月三明在全國率先成立醫保局,2017年底在全市範圍內將縣域內所有縣、鄉、村公立醫療機構整合為一體,組建了10個縣級總醫院、2個市區緊密型醫聯體,打通群眾就醫「最後一公裡」。

2017年起,三明還推動各總醫院醫療人才、診療病種、衛生資源等下沉到鄉村,推行醫生下鄉村計入薪酬工分、年度考核和職稱評定。

尤溪縣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詹德尚:除了管理日常病人,我可以到分院巡診、坐診、查房獲得工分,這邊有一個在線的平臺,可以在線慢病指導,將更多時間花在疾病預防,也可以獲得工分。

2019年三明全市公立醫院薪酬總量14.1億元,為改革前的3.7倍。

隨著三明醫改持續深化,2019年三明人均醫療費用1734元,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6%,而人均預期壽命達79.82歲,高出全國2.5歲。三明市醫保局局長徐志鑾說,目前三明醫改正主動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徐志鑾:醫改的目的實際上是要讓老百姓能看好病,少花錢,講白了,老百姓就是要健康,比如醫院現在推行開兩個處方,一個是藥物處方,一個是健康處方。

8年來全市先後制定實施了200餘項醫改政策,醫保基金扭虧為盈,改革後連續8年保持盈餘,2012年至2019年職工醫保統籌基金累計結餘7.14億元。三明的「三醫聯動」、組建醫保局等做法也已上升為國家醫改頂層方案。

來源: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三明醫改:向頑瘴痼疾開刀
    這些變化來自三明市委市政府提出以醫保支付改革為槓桿的市縣鄉村「全民健康四級共保」工程,即市縣鄉村四級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共同守護百姓健康。這原本是一座在福建省經濟發展並不算亮眼的城市,它所做的醫改布局和取得的成效在此後聞名遐邇。
  • 三明醫改:求解世界性難題的改革樣本
    「敢為天下先」的三明醫改,在打出「三醫聯動」組合拳後,如今已經進入以「治未病」為重點的新階段,正著力構建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全民健康服務體系。2017年,三明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形成上下聯動的緊密型醫療共同體,組建了10個縣級總醫院、2個市區緊密型醫聯體,構建起了區域健康管護組織。
  • 新時代的幸福縮影——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上)
    在重要囑託指引下,三明堅定不移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全國率先拉開醫改、林改、金改等一系列改革序幕,奮力書寫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二十幾年來,在實踐的檢驗中,在歲月的洗禮中,新的發展理念日漸深入人心,逐步凝練成這座城市乃至這個國家的精神血脈,推動中國發展抵達嶄新高度。  「林深,水美,茶飄香,人長壽。」
  • 看三明醫改計劃如何「乘風破浪」|醫聯體|總醫院|醫改|醫保|醫療|...
    從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以來,三明醫改進入治未病、大健康的第三階段。三明的健康「守門人」制度就是以總醫院為主體的縣域健康管護組織體系。三明醫改|實踐基礎2014 年起,三明市選擇在將樂和尤溪兩縣開展醫聯體組建試點工作,為我們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借鑑c .
  • 中央媒體集中報導三明實踐_福建新聞_新聞頻道_福州新聞網
    有溫度的發展,給群眾帶來有質感的幸福,人民至上的情懷,滋養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如畫三明。三明明確方向,每一項改革措施,無不聚焦「人民」二字。全面深化改革,三明走出了一條治理有序、文化昌盛、山清水秀、人民幸福的發展之路。
  • 三明醫改路:「天下第一難」這樣解
    八年過去了,三明醫療改革改得怎麼樣了?三明市民怎麼看待這個改革?未來可持續嗎?為什麼患者看病費用能下降這麼多?相比三明醫改前,2019年,陳瑞幫老人一年少花了8600餘元,自付比例僅為10%。三明患者看病為什麼能省這麼多?
  • 三明答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福建三明踐行記
    這裡是三明——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在此發芽開花,三明醫改成為全國引領典型,林業改革先行一步,沙縣小吃走向全國……為什麼是三明?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先後11次深入三明調研,為三明改革發展指引方向、明確路徑。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通過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等方式,一如既往關注三明發展,牽掛著三明人民。
  • 一個地級市的自救如何上升為國家戰略——三明醫改始末
    但也因此,這個看似「不複雜」的醫改遭到各方壓力、幾近夭折。 除夕夜的那通來電,讓三明醫改絕路逢生,徹底改變了故事走向。詹積富進京匯報之後,三明醫改的道路越走越寬。多方護航下,這個山區小城趟出的道路正逐漸上升為國家戰略。 一場「自救」:不改革就崩盤 了解三明醫改的人都說,「這是一場倒逼的改革」。 三明是座老工業城市,被福建中北部的群山擠在中間。
  • "三明實踐"主題採訪活動綜述:撲下身子 講好三明故事
    這是福建三明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11月23日,由中宣部組織的「三明實踐」主題採訪活動在三明市正式啟動。傳承改革基因,堅持問題導向,堅定不移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弊端,醫改成為全國「樣板」、林改保持全國領先……三明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從治藥控費入手,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建立藥品耗材聯合限價採購「三明聯盟」……在市醫保局採訪後,記者們對三明醫改有了初步認識。那麼,究竟三明醫改的核心動力是什麼?成為全國「樣板」的內核是什麼?圍繞這些問題,記者們深入基層採訪尋找答案。
  • 讀懂三明實踐的樣本意義
    三明的道路選擇與發展氣象,都可以在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發展的恢宏布局中找到對應的線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人民為中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無一項在三明找不到呼應,無一項在中華大地聽不到迴響。三明的蝶變,有力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改革和發展理念的前瞻性和科學性。
  • 求醫問藥不再難 三明醫改如何敢為天下先
    更讓他高興的是,進口的阿卡波糖也被納入慢病免費送醫送藥範圍,今後他在家門口的社區服務中心就可以開藥了。  用藥成本的降低,直接原因來自醫改:醫保報銷比例逐漸提高、藥品價格逐漸下降。2012年啟動的「三明醫改」,將藥品耗材聯合限價採購作為重點之一,從治藥控費入手,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建立藥品耗材聯合限價採購「三明聯盟」。
  • 流淌的文化記憶 持久的奮進力量——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 青年說丨三明憑什麼成為「寶藏城市」?
    一時間,「三明實踐」成為全國熱點話題,央媒報導焦點。 三明能稱為「寶藏」城市,不在於外表。作為「中等生」,為民生兜底,是三明的顯著特徵。醫改之後,三明市民告別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2019年,三明全市人均醫療費用還不到全國人均水平的一半,政府財政支出全力向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傾斜,三明市民的幸福感自然高漲。
  • 三明樹立醫改先鋒地方樣本,央媒:就是要盯住堵點、痛點發力
    而在8年前,福建三明醫改也將第一槍瞄準了藥價虛高,由此樹立起醫改先鋒的地方樣本。事實表明,只要真刀真槍推進改革,難題就不愁解,群眾就能得實惠。醫改一向被視作世界性難題,箇中關係盤根錯節,涉及利益錯綜複雜,但這決不能成為不改、慢改的理由。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集中體現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體制性弊端也日益浮現。「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 評論員文章——讀懂三明實踐的樣本意義
    三明的道路選擇與發展氣象,都可以在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發展的恢宏布局中找到對應的線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人民為中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無一項在三明找不到呼應,無一項在中華大地聽不到迴響。三明的蝶變,有力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改革和發展理念的前瞻性和科學性。
  • 善用改革開新局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下)
    2011年,三明城鎮職工醫保住院次均費用達6553元,2019年降至6429元,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直面問題,改革創新在各個領域推進。為變「黑」河為清河,大田縣在福建省率先實行河長制;為重建因洪災而毀的萬安鎮,將樂縣探索成立建設發展公司,統一進行土地收儲、開發,讓萬安實現了由「寨」到「鎮」的變化。
  • 人民日報聚焦福建三明探索實踐:群眾的笑臉最美
    群眾的笑臉最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中)「我出生的地方叫作三明,這裡很多的網紅,不止沙縣和大田。城裡的鋼鐵廠,美得像花園。「要牢牢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盼,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民群眾是主人,我們是公僕,維護好、保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我們做好全部工作的著眼點;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三明人說,習近平同志11次深入三明調研,「人民」二字講得最多,分量最重。
  • 讀懂三明實踐的樣本意義--時事聚焦--冷水江新聞網--紅網冷水江站...
    三明的道路選擇與發展氣象,都可以在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發展的恢宏布局中找到對應的線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人民為中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無一項在三明找不到呼應,無一項在中華大地聽不到迴響。三明的蝶變,有力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改革和發展理念的前瞻性和科學性。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丨老工業基地的新發展之路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丨老工業基地的新發展之路 2020-12-17 17:43:45   來源:央視新聞
  • 三明高頻亮相央媒等主流媒體!這些重磅報導千萬別錯過
    為什麼是三明?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先後11次深入三明調研,為三明改革發展指引方向、明確路徑。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通過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等方式,一如既往關注三明發展,牽掛著三明人民。| 飛「閱」三明:尤溪梯田 層層盡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Guang Bo Dian Shi Zong Tai16日-17日晚,央視《新聞聯播》連續兩天播出專題報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丨老工業基地的新發展之路》《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 | 沙縣小吃何以做成大產業》,時長分別為6分48秒、6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