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該是世界上不信教人數最多的國家了,留心觀察一下我們的周圍就會發現,大多數人並沒有一個明確的信仰。雖然我們常會說去拜一拜某位神明之類的話,但更多的時候,這就只是一句調侃,即使是真的去拜了,也是佛祖、觀音、上帝、瑪利亞瞎拜一通。
只能說,在大多數中國人的心中,求神拜佛這件事不過是臨時抱個佛腳,並且還要擔心佛會不會給自己一腳。但要是真的說中國人全都只相信科學,不相信這種虛無縹緲的神鬼之說,那也不符合實際。
大多數中國人確實不信教,但有一件事兒,卻是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去遵守,即便是不相信的人也一樣,那就是我們常說的"風水"。
相信很多人對此都有所體會,中國的各種規矩忌諱,不論你相不相信,它都已經成為了一種傳統,即便你不是一個相信鬼神之說的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去遵守。而在中國最看重這個"風水"的,就莫過於香港的商人了。
結緣"風水"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我國著名的 "風水大師"蔡伯勵。
蔡伯勵出生於一個天文曆法世家,他的的祖父當年就是一位非常出名的天文曆法學家。本來蔡伯勵應該是家中這一門手藝的繼承人的,但是就和那個年代大多數的年輕人一樣,年輕時候的蔡伯勵對於風水之類的說法完全就是不屑一顧,還認為那只不過是一種封建迷信。
而蔡伯勵真正開始學習天文曆法的測算,已經是在抗日戰爭在中國全面爆發的時候了。那時候時局混亂,蔡伯勵也沒有辦法正常上學,就只能待在家中無事可做。他父親見他整天無所事事,找不到什麼目標,就建議他來學一學曆法測算,左右這也算是他們家的一門祖傳的手藝,總不好在他這一輩失傳了。
蔡伯勵這才不甘不願地開始學起了這門手藝。不學不知道,蔡伯勵在深入學習了之後才發現,原來這"風水測算"還真就是一門深厚的學問。蔡伯勵越學,就越對"風水堪輿"感到痴迷痴迷,越發覺得神奇。
也正是由於這份興趣,使得蔡伯勵在風水測算上不斷精進,最後頗有建樹。漸漸地,蔡伯勵的名聲也大起來了,很多著名的香港富豪,都會專門過來邀請蔡伯勵幫助自己測算運勢,甚至香港很多重要建築物的選址,也都是專門來邀請蔡伯勵做決定的。
200萬的"擇日"
而要說到來找蔡伯勵幫忙的香港富商,其中最出名的應該就是李嘉誠了。
李嘉誠和蔡伯勵結緣,還是因為李嘉誠已經病逝的妻子,莊明月。莊明月的墳墓在前些日子被人給破壞了,而李嘉誠專門來找蔡伯勵正是為了重修亡妻墳墓的事宜。他希望蔡老先生可以幫他"擇日",也就是選擇一個好日子來開始墳墓的修繕。
不過誰也沒有想到,只是選擇一個日子,老先生張口就要價200萬。即便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富豪李嘉誠,當時在聽到這個高到離譜的要價時也是吃了一驚。
蔡伯勵看到李嘉誠的表情後,也只是說了一句"你亡妻死得慘啊",便不再多言,李嘉誠卻在聽到這句話後,怔愣片刻,隨後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些什麼,就很爽快地把錢給付了。
為了這件事兒,蔡老就拖著已經年邁的身體,和自己的女兒一起忙活了很久。不僅將李家人所有的生辰八字都拿過來過來算了一遍,就連身邊有來往的朋友也沒落下,把他們的生辰八字也都拿來看了一遍,細細算過一圈之後,才終於將日子定了下來。
經過這一件事情之後,李嘉誠和蔡伯勵先生的關係才開始親近起來了,從這之後,李嘉誠就總喜歡來找蔡伯勵幫忙,甚至就連李嘉誠新建造的大廈,選址定址都是根據蔡伯勵先生的建議來的。
《通盛》編纂者
蔡伯勵最大的成就並不是幫助這些名人算吉避兇,而是他每年都會出一本的書。很多可能會很疑惑,一個看風水的人寫的書?還是每年都出一本的?這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
可能已經有人猜到了,沒錯,這本書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黃曆,也是粵語地區通常所說的通盛。
編寫曆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黃曆還不僅僅只是一本日曆。黃曆上不僅僅有我們熟悉的公曆和農曆,以及各種節氣,還有幹支、星宿、九星、流年、太歲、吉兇宜忌等等。
這些可都是有自己的一套計算流程的,並且影響頗多,在編寫過程中容不得半點失誤。每一本曆法,幾乎都要耗費蔡伯勵先生一整年的時間,算完了這一本,就要立刻開始計算下一本,這中間幾乎都是沒有什麼休息時間的。
老先生編纂的通盛,每年在香港的發行量已經超過了100萬本,2013年,蔡伯勵編纂的通盛被廣東省政府正式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老先生也是一位著名的慈善家,從李嘉誠那裡得來的得來的200萬,蔡伯勵並沒有留給自己用,而是將這些錢作為他自己帶頭創建的一家民間慈善機構"香港順龍仁澤基金會"的原始資金。後來也有很多香港的富豪捐出去的善款都在基金會裡存放。
這些錢主要就是用來幫助貧困的患者以及資助貧困學生上學,截止到2008年底,不過誰成立了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已經捐贈了343萬元。
老先生晚年將曆法的編纂工作交給自己的長女蔡興華之後,就開始專心研究起了古代的天文儀器,"渾天儀",在研究成功後,就將自己第一臺鑄造成功的渾天儀贈送給了天文臺臺長林超英。
小結
蔡老在2018年7月26日離世,享年96歲。無數的香港富豪還有政界的顯赫人物都出席了老先生的葬禮,摯友李嘉誠的花牌更是擺到了先生墓碑的正中央。先生的離世表示又一名傳奇的大師離開了我們。
不過,好在先生的長女已經繼承了先生的衣缽,讓風水堪輿這一門中國最為神奇的技術繼續保留了下來。在未來,這門手藝還是會在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手中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