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年底3A大作準備發售這一關鍵時間點,筆者的電腦突然倒下了,按開機風扇也不轉,通過好友配件替換法,已確認主板壞了。原本的I5 6500平臺已經使用5年之久,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需求,剛好遇到雙十二,對主板及CPU進行一次升級換代,同時發現老機箱內部積灰嚴重生鏽慘不忍睹,前面板USB接口還接觸不良,加上筆者平時運行大型遊戲時發現CPU和顯卡均處於高溫狀態,改善硬體散熱迫在眉睫,乾脆將機箱電源散熱器也一併換新,就省了幫主機清灰的繁重任務。
就是機箱防塵散熱能力差,沒有走線位,容納不下大尺寸CPU散熱器,連蓋板都蓋不上,註定成為時代的眼淚。當年被電腦城奸商忽悠買的雜牌電源是這次事故的罪魁禍首,電源是整臺電腦的心臟,勸告大家買電源一定要選購優質電源,這點錢還是不能省的,差的電源把硬體弄壞那真的後悔不已。這裡貼一下當年的京東訂單,2016年的英特爾真貴,這裡也有一段小插曲,內存是買主板送的,曾經歷過一波內存瘋漲,導致有一段時間內存比主板還貴。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金士頓內存假貨較多,務必選擇靠譜的商家例如京東天貓購買。
看到以前訂單截圖,當年英特爾真貴,但那個時候amd性能不行呀,所以沒有選擇的餘地。
CPU和主板的選擇
為何主板選擇B460而不是H410?這裡必須知道b460和h410的區別,通道數不同,導致USB口數量,M.2硬碟數量,PCIE數量等差距。而且部分H410主板,沒有M.2接口,甚至有些型號只有半速。
還有一個供電差距,很多H410供電較弱,所以只建議上十代i3、奔騰、賽揚,不然不夠電跑睿頻。B460不能超頻,但裡面有個涉及睿頻的功能, 很多CPU TDP只有65W,但是LP1 ,LP2(長時睿頻,短時睿頻) 會去到120W以上,i7的更誇張,去到200W以上,所以睿頻就很考驗主板供電。有些強硬供電的主板,可以解鎖LP1,LP2時間。就是說可以一直以最高睿頻運行。華擎把這項功能,單獨做了一個叫BFB的技術,就是這樣。其實其他廠家也有的,也就是解鎖功耗強設置。而且我不喜歡AMD得原因,就是他那個針腳,經常忘記熱機就拆散熱器,在更換散熱器的時候,不小心連處理器一同拔出,這樣CPU針腳很容易彎曲甚至斷裂。而INTEL,就是喜歡它蓋蓋子的設計,安全很多。
對比各大電商平臺最終挑選技嘉B460MH主板搭配I5-10400F盒裝的主板CPU套裝,在12月1日疊加優惠券千三不到成功拿下。
為何是這款主板?盒裝i5最低價格是999元,等於這款技嘉主板只要300元。而技嘉B460M H和技嘉B460M GAMING HD(京東價649元)是一樣的,除了包裝盒不一樣,都擁有一樣的接口規格:
2個DDR4 DIMM插槽,支持高達64 GB (單一插槽支持32 GB容量)支持雙通道,支持XMP;
1個PCI-Ex16插槽,支持x16運行規格,1個PCI-Ex1插槽;
1個M.2插槽 (支持Socket 3, M key, type 2242/2260/2280 SATA andPCIe x4/x2 SSD);
4個SATA 3.0接口,支持SATA RAID 0、RAID 1、RAID 5及RAID 10功能;
6個USB 3.2 Gen 1接口 (4個在後方面板,2個需經由排線從主板內USB插座接出);
接口如此豐富,當然如果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有兩條m.2和4條內存槽就更完美了,而且還是技嘉華碩微星一線品牌,在線註冊後,主板就擁有4年的保修,性價比簡直爆表。而盒裝CPU也擁有3年質保的,當然如果預算緊張,購買散裝CPU性價比份更高,但當時筆者擔心物流問題,裝機分享給讀者心切,所以最終還是選擇盒裝,而且這商家發貨城市與筆者在同一城市,所以12月2日就收到貨了。
顯卡的選擇
RTX 3060 Ti顯卡擁有超越RTX 2080 SUPER的性能,讓老卡難以招架,考慮到英偉達一貫的尿性在未來驅動還會對老卡進行負優化,差距只會越來越明顯,RTX 3060 Ti是面向2K解析度的出色的顯卡,擁有黑科技DLSS,也能輕鬆玩部分4K解析度的3A大作。僅2999元的3060Ti,絕對是30系列的最甜品卡。
說了麼多,結果沒搶到,那等雙十二當晚加價再搶一次,筆者先用舊顯卡熬幾天。
內存的選擇
B460在使用Intel Core i5處理器,支持DDR4 2666/2400/2133 MHz 內存條。現在趁內存低價,跟小夥伴合單一次性購入4條宇瞻 黑豹系列 DDR4 2666臺式機內存條,同一訂單,內存就是同一批次,穩定性和兼容性都是最佳的。
宇瞻自1997年成立以來,一直提供高效能、高穩定度及高價值的記憶體模組與快閃記憶體,已是世界公認的老品牌Apacer。戰鬥款黑豹PANTHER DDR4外觀創意設計,讓氣勢非凡的黑豹在DDR4內存更為突出,出類拔萃。
豹身鏡面拋光,質感彰顯產品超凡氣質。宇瞻黑豹內存散熱片頂部,通過金屬工藝處理,黑金雙色交疊,高端大氣上檔次。更重要的是能降低內存發熱量,讓內存工作時更穩定,有效延長內存模組的使用壽命,同時宇瞻內存提供全國聯保,終身質保,售後無憂。
支持一鍵穩定超頻XMP2.0、而2666MHz CL16高配低延遲遊戲速度勝人一籌。同時工作電壓1.2V,除了省電,關鍵可以降低內存工作而產生的熱量,有效維持系統長時間穩定。因收貨地址是小夥伴家,用他的微星B460迫擊炮測試,下圖為微星bios開啟XMP的界面。
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成績:
AIDA64 GPGPU Benchmark成績:
在主板bios開啟xmp後,測試成績優越。
硬碟的選擇
系統盤M.2選擇了一塊阿斯加特(Asgard)AN2極速版,原因是5年保修,而且沒有寫入限制(其他品牌不是保修時間短,就是設置了寫入限制,超過一定寫入量就失去保修),所以5年沒有寫入限制的京東售後比較靠譜,不翻車,而且還是5年以換代修。用來作為下載盤也不心痛了,擁有石墨烯散熱也不擔心過熱掉速問題。
而遊戲盤選擇的是SATA用了光威弈Pro。
嘉合勁威旗下光威,早在7月份就發布弈Pro SATA SSD固態硬碟,作為首款純國產化系列固態硬碟,同時搭載國產廠商聯芸科技專業級主控方案MAS090。
弈Pro採用的長江存儲3DNAND TLC快閃記憶體顆粒,該顆粒採用由長江存儲自主研發的Xtacking架構技術,通過對存儲單元與外圍電路的獨立加工,將傳統常規的1Gpbs 快閃記憶體I/O速度提升至DDR4內存級別的3Gbps。長江存儲目前以64層256Gb TLC快閃記憶體為主,良率已經達到90%,128層快閃記憶體目前仍處於產能和產量提升階段。
在過去的一段日子,華為飽受美國各種理由制裁,也驅使各產業必須全面國產化。以往在全球快閃記憶體市場上國內廠商沒有存在感,但一年之後國產快閃記憶體已經進入全球第七了,長江存儲的產能佔比已經達到了全球1%。國產 SSD 將迎來爆發,國貨固態硬碟將崛起,消費者終於不再受制於國外各種原因無理由漲價,而且技術再也不怕受控,帶領國產自主技術創新專利全面崛起。下面是測試結果:
TxBENCH:左為光威弈Pro,右為三星850EVO
ATTO Disk Benchmark:左為光威弈Pro,右為三星850EVO
HD Tune Pro:左為光威弈Pro,右為三星850EVO
AS SSD Benchmark:左為光威弈Pro,右為三星850EVO
CrystalDiskMark:左為光威弈Pro,右為三星850EVO
測試結果與業界第一的三星固態性能幾乎不相上下,而且而光威已寫滿了78%數據,而三星只寫入了11%(固態磁碟佔用率越高性能越下降),讀寫性能550MB/s,已達到國際主流水平。三星860EVO 250GB京東標價399元,同是399元可以買到512G光威弈Pro,性價比國產更高。
最後選購機械硬碟也有一個溫馨提醒,也發現一個貓膩。紫盤比藍盤還要便宜,但保修多了一年。所以我選擇紫盤,保修時間越長越好。
電源的選擇
電源是電腦主機的心臟,負責給所有配件提供純淨的血液,所以首要條件選擇售後靠譜的,例如京東自營上售賣的,提供10年質保,廠家該承認代表質量一定不會差。
其次電源必須獲得80PLUS金牌認證,這樣轉換效率更高,等於省電費,而且轉化率越高,電源發熱就越低,因為都轉換為電了,不浪費了。
第三考慮主電容及附屬電容全部採用全日系105°電解電容與固態電容,帶來輸出更純淨,更穩定,耐高溫,長壽命等於更好保護其他配件。
第四全模組,這裡理線更方便了,更美觀,而且擴張性更高。
綜合各產品最終選擇九州風神DQ650-M-V2L電源。
九州風神DQ650-M-V2L額定650W全模組ATX電源,80PLUS金牌認證電源,轉換效率高達91.4%(接近白金牌標準),電源額定650W,日後上3060TI也足夠應對,該電源採用全日系電容,確保更穩定地輸出,採用主動式PFC+LLC全橋諧振+DC-DC同步整流設計,使電壓更穩定,有效提升硬體性能。外觀包裝簡潔硬核,電源上手手感沉重,用料很足。
風扇特寫,該電源配備智能溫控風扇,盡其所能降低噪音,橫豎設計的風扇保護網在不影響進風的同時有效防止機箱內部線材落入電源內部。
電源輸入開關面板,配備九州風神獨特LOGO設計,可見金屬封邊嚴實。
電源配備線材。
簡潔的黑併線材。
線材接口磨砂設計彰顯廠家用心。
電源及線材分別配備收納包這點給廠家點讚,線材或電源閒置時可放進收納包存放,十分整潔。
機箱的選擇
機箱選購方面首選散熱防塵能力強,造工用料紮實的產品,前置兩個USB3.0的,放下兩個2.5寸和兩個3.5寸硬碟。最後為兼容性考慮,必須支持360水冷,能容下165mm高的風冷散熱器,顯卡能放下330mm長度。綜合考慮,筆者根據設計美觀和實用角度,最終選擇了九州風神CL500電腦機箱。
九州風神CL500機箱頂部的控制面板,配備兩個USB3.0接口,1個音頻接口以及頂蓋開關。
頂部防塵網拆卸十分方便,日後清洗十分便利。
金屬感十足的頂蓋設計(雖然是塑膠,考慮到機箱重量問題),看上去現代感十足。
鋼化玻璃側板,橡膠把手外觀簡潔,手感不錯。
玻璃側板磁吸設計拆裝方便。
機箱尾部,配備可拆卸防塵接口槽。
機箱背板蓋,同樣是磁吸設計,相比玻璃側板沒有配備橡膠把手用鐵片代替略顯不足,後續裝機過程發現一旦背板走線沒有整理好背板容易彈出。
機箱底部,電源進風位同樣配備可拆卸防塵網。
塑膠前面板以及可拆卸防塵網。
雙層設計機械硬碟放置槽。
顯卡支撐架,機箱內部金屬漆也很好看,配備橡膠套的走線口廠家設計很用心,預防劃破線材或劃損手指,稍有不足是橡膠套比較容易跌落。
機箱配備4個機箱風扇接口,可對4個風扇進行調節管理。
背板走線位自帶捆線帶。
為了方便移動或者小朋友碰觸的拉開磁吸側板,還特意設計安全鎖口。
CL500機箱主打外觀,高端大氣上檔次,加上RGB燈效十分炫酷,同時機箱內部設計亦獨具匠心,裝機過程中十分簡易愉快,散熱能力優秀。所有進風口均配備防塵網,防塵能力看上去也是頂級的,此機箱針對高端玩家訂製,視覺效果確實不錯。
散熱器的選擇
選擇散熱器必須考慮:純銅4熱管以上,全平臺兼容,鰭片越多越好,雙風扇風力加倍,而且價格100元左右較為合適。綜合考慮,筆者選擇九州風神玄冰400雙刃,兼顧全平臺兼容,4熱管,56片鰭片,兩12CM風扇。
九州風神玄冰400雙刃CUP風冷散熱器,智能溫控靜音雙風扇設計,外表高大霸氣,選配時記得與機箱尺寸相匹配。
頂蓋黑化工藝給顏值加分,雙風扇頂部有風扇轉向及出風方向指示。
56片鋁製散熱鰭片加純銅4熱管保證散熱功效。
散熱器配件一覽。
玄冰400雙刃在100-150檔裡的CPU風冷散熱器性價比極高,同等配置在市場中一騎絕塵。
機箱風扇的選擇
該機箱需要選擇6個12cm規格,支持多彩RGB炫光。綜合考慮,最終選擇鑫谷光曉12plus多彩機箱風扇。9扇葉、28.5dB靜音,1100rpm轉速,帶來52.5CFm風量。
可以根據不同的主板選擇不同的接口,效果最好的當然是5V神光同步,但也要考慮主板是否有5V燈光接口或使用外置燈光控制器。
顯卡支撐架的選擇
現在顯卡太貴,為了顯卡的安全,必須買一個顯卡支撐架,預算一百元以下,優先選擇5V ARGB燈效是最好看的、能與主板同步的或者自帶5V適配器的、是鎂鋁合金、固定段任意調整的,綜合上述選擇了喬思伯(JONSBO)VC-4 幻彩版,機箱內部立馬增色不少。
開始裝機
裝機前來一個合照:
動手裝機。
CPU散熱器底座的保護膜記得撕掉。
散熱器要先拆除風扇才能上螺絲,玄冰400雙刃風扇拆裝還是比較方便的,扣具很容易打開,比很多反人類散熱器要好。
電源接線。
注意先安裝主板隔片,不然腸子悔青。
裝好主板發現手指放不進去插CPU電源,還好打開機箱頂蓋一切迎刃而解。
渣渣顯卡不夠長,顯卡支撐架用不上。
裝上電源及兩塊SATA固態硬碟。
機箱前面板裝上,開機。
大功告成。
再放幾幅美圖,炫酷感十足。
有時候主機也是一件工藝品。
拷機測試
3DMARK壓力測試結果,電源穩定的供電讓GPU在滿載的情況下保持高頻率運行。
魯大師溫度壓力測試,主硬體都能保持優秀溫度運行。
CPU-Z處理器穩定度測試,處理器在穩定供電下保持接近3.5GHZ睿頻。
總結
最近硬體價格波動厲害,如雙十二凌晨下單,應該是最實惠的,我相信你用好什麼值得買APP,一定能找到比我更划算的價格。在發布該文章的時候,已經看到十代i5 10400F,盒裝最低價889元了,4.3GHz睿頻,6核12線程,十代i5真香!Intel Yes!預算還是多放在顯卡那裡,獲得的提升才是最明顯的,多謝amd讓我們用上廉價的英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