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今天這篇文字可能讀起來不會讓你激情澎湃,但是,它可以漲知識,確切來說是一篇普及文,關於多米尼加,估計有朋友聽都沒聽過,確實,這個國家非常小,但是,大家需要知道的是,地緣政治是不分大小國家的,5月1日上午,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與多米尼加外長巴爾加斯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多米尼加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那麼中國和這個國家建交,到底意味著什麼呢?這篇文剝絲抽繭,一點一點給大家解讀。
正文:
自公報籤署之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多米尼加共和國相互承認並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聯合公報》主要內容有兩點:
第一,多米尼加共和國政府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兩國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基礎上發展兩國友好關係。
據此,多米尼加共和國政府即日斷絕同臺灣的「外交關係」,同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我們先給大家的簡單的解讀這段比較常規,但又極其重要的內容,因為這個公告內容是任何想要和中國建交的國家都必須要有的條件:
第一條很簡單,就是多米尼加承認臺灣和中國大陸是同一個國家。它的意義在於:如果大陸武統臺灣,那麼這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第二條就是中國和多米尼加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後,雙方必須堅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裡面有一條內容——互不幹涉內政。
第一條和第二條合起來的意思就是:臺灣和中國是一個國家,中國是唯一合法的政府,如果中國武統臺灣,那麼這個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多米尼加不會幹涉中國內政,即在國際上不會跟著其它國家給中國製造麻煩(比如譴責中國)。
下面我們就和大家簡單的說說多米尼加這個國家,然後在和大家說說建交的好處有哪些?
多米尼加位於北美洲,國名意為"星期天、休息日",舊說哥倫布於15世紀末的一個星期日到此,故名多米尼加,首都聖多明各。
多米尼加位於加勒比海東北部,西接海地,南臨加勒比海,北瀕大西洋,東隔莫納海峽同波多黎各相望,總面積48442平方公裡。
多米尼加境內科迪勒拉山脈分中央、北部和東部三條橫貫全國。中部的杜阿爾特峰海拔3175米,為西印度群島的最高峰。中北部有錫瓦奧谷地,西部有大片乾旱沙漠。西南部的恩裡基略湖為第一大湖,是拉美陸地最低點,湖面在海平面以下40多米。北部、東部屬熱帶雨林氣候,西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
從地圖上大家就可以看出來,曾經的海地和多米尼加是同一個國家(一個封閉的地理空間,在冷兵器時期必然是一個國家,否則就會有無窮無盡的戰爭,直至統一)。1844年,多米尼加脫離海地管治,正式宣布獨立。
16世紀的時候多米尼加是法國的殖民地,後來西班牙帝國崛起,打敗法國,建立了世界上最龐大的帝國,多米尼加又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再後來在1916-1924年期間多米尼加又被美國佔領。所以這個國家的語言比較混亂,既有法語、西班牙語,也有英語。
這個國家還是比較小的,國土面積4.8萬平方公裡,大概只有浙江省的一半面積(浙江省的面積為10.2萬平方公裡,在中國34個省、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中排名25位),人口1000萬左右。
這個國家的人均DGP為7000美元左右(中國9000美元左右),旅遊業、出口加工業和僑匯是多米尼加經濟的三大支柱。其中以旅遊業為主,旅客量佔全加勒比海地區的47%,全國半數人口從事農業。也就是說這個國家比較小,而且也比較窮,是一個比較落後的國家。
也正是因為這個國家比較窮,而且離中國比較遠,在以前中國的投資和旅遊很難到達這個國家,所以這個國家一直被臺灣省以一點點的小錢給誘惑著,一直和中國沒有建交。
就在一個月前,臺灣才剛拿出高達10億新臺幣(大概2億1000萬人民幣)的軍備項目想穩住「邦交國」多米尼加,軍援項目包括兩架UH-1H直升機、90輛悍馬車、100輛摩託車及相關零配件。但是今天,多米尼加仍然與臺灣「斷交」了。
那麼,多米尼加為何舍掉臺灣那點「施捨」和中國建交了呢?難道中國會給它錢?和中國建交有哪些好處呢?
中國當然不可能像臺灣省那麼傻逼直接給錢。但是,現在中國強大了,中國有錢了,中國的投資無處不在,中國人旅遊也是很願意花錢了,多米尼加自然有自己的小算盤。
其實國家和國家之間的關係就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一模一樣的,都是趨利的。多米尼加和臺灣省保持外交關係固然能得到一點好處,但是相比於中國的政治影響力和經濟影響力來說,臺灣省就完全不夠看了。
中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政治影響力極其巨大,現在全球經濟形勢不太好,而中國則有大把的錢,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投資,中國完全可以用政治手段和經濟手段讓和中國貿易密切的國家斷絕任何和臺灣省「建交」的國家貿易往來(這句話比較繞,簡單的說就是現在的中國完全有能力讓所有和中國建交的國家斷絕和臺灣有邦交關係國家的貿易)。
目前臺灣省的邦交國已經有1970年的66個下降到現在的19個了,全部都是巴掌大點的小國。而且最近梵蒂岡即將和臺灣斷交,剩餘的國家也在排隊想和中國建交。
說句難聽的,雖然現在和中國沒有建交的國家數量還有19個,但是人口和面積卻佔很少,而目前世界上有四個國家沒有和美國建交(朝鮮、不丹、伊朗和古巴),它們的面積和人口加起來可以那19個國家都要多得多了。
那麼,這些國家和臺灣斷交對臺灣意味著什麼呢?
主要有三點:
第一,政治上將不再支持臺灣。
簡單的說,任何涉及到國際的會議或活動都不會讓臺灣參與。這就好像學校、企業在開會,人家都能坐到會場裡,而你只能偷偷摸摸的站在門口看看,而且隨時有被保安攆走的可能!我相信大家能想像出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第二,經濟上將不再有國家層面上的合作。
多米尼加和臺灣斷交了,那麼就意味著多米尼加不再承認臺灣是一個國家,那麼臺灣的企業和這些國家進行貿易將不再得到多米尼加的特別保護。
比如,中國的企業到多米尼加進行投資,如果多米尼加想「欺負」中國的企業,那麼中國政府一定動用一切手段去收拾它,保護自己國家企業的合法利益,但是如果臺灣的企業去多米尼加投資,那麼對不起了,只能依靠企業自己!
大家想想,一個企業出去投資後面有自己國家支持和只能依靠自己單打獨鬥,你說企業是什麼心情?哪個風險更大?
第三,臺灣將從這些國家撤走大使館。
大使館,是外交代表機構,是一個國家派駐另一國的外交人員的居住與工作的地方,通常設在另一國的首都。在國際法下,大使館享有治外法權,大使館的外交人員可以免受派駐地的法律制裁,而大使館所在地亦會被視同本國的領土。
比如,當地發生動亂,那麼中國人可以躲進中國的大使館避難和尋求保護。比如那個王*軍當初就想躲到美國駐中國的大使館尋求政治避難。
再比如,我們中國人去一個國家旅遊了,人生地不熟的,有時也不懂當地的法律和政策,遇到困難了,那麼我們可以找中國在當地的大使館求助。
但是,如果是臺灣人,怎麼辦?連大使館都沒有,那麼就只能祈求上帝保佑了!這種無助,我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
我相信說到這,大家應該知道建立外交關係是有多麼重要的作用了。下面我們給大家總結下:
多米尼加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和臺灣斷交,就意味著多米尼加承認臺灣和中國是一個國家,中國是唯一合法的政府,如果中國武統臺灣,那麼這個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多米尼加不會幹涉中國內政,即在國際上不會跟著其它國家給中國製造麻煩(比如譴責中國);
多米尼加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和臺灣斷交,那麼無論是從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以及人文、科技上都不再享受到一個國家的特別保護。
現在中國正在全面的壓縮臺灣的生存空間,剩餘的19個國家都在排隊等著和臺灣斷交,下一個將是這個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但是影響力卻非常大的國家——世界五分之一人口信仰的天主教中心的梵蒂岡!
臺獨分子,瑟瑟發抖吧!
點擊下面的原文閱讀,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