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特媽,德國生活15年,
卡爾斯魯厄大學(KIT)國民經濟學碩士,
2007年起至今就職於德國某銀行。
兒子特特6歲半女兒米拉4歲,
目前全家定居於法蘭克福。
喜歡孩子喜歡旅行喜歡中醫,
喜歡分享也喜歡做計劃。
個人微信號:eschborntt
去這家華德福學校參觀時,正是德國美麗的秋天。校園裡孩子們把飄落的樹葉堆成了30的字樣,慶祝建校30年。
園子裡各種的長椅長桌,布置著當季的美好的植物,樹皮,藤枝,板慄,葡萄和紅果,還有這個季節最常見到的慄子:
這所華德福學校有一年級到十三年級的孩子,是一所綜合類學校,不僅提供職高文憑,也提供文理高中文憑(類似國內普通高中),從小學一直到高中畢業,在高中的最後一年專門為了準備參加大學的考試,實現與普通公裡文理高中接軌。
低年級(1到4年級相當於小學)的教室在一棟獨立的建築裡,平房,中庭很大,站在中庭往天上望,是這樣的窗戶:
走進低年級的教室,有著氣派的太師椅,所有的學生桌椅都是面向老師和黑板的,這一點和很多德國的公立學校圍坐成半圓形不太一樣。實木的桌椅,帶著年代的沉澱,手觸上去特別溫潤。
在德國的華德福學校裡,分為主課和輔課。從一年級到三年級的主課有:書寫(四年級之後過渡到德語),計算(四年級之後過渡到數學),自然(四年級後過渡到生物)和手繪圖形(五年級後過渡到幾何),四年級會添加地理學,五年級開始有歷史學,六年級之後是物理,七年級之後是化學,九年級後有藝術史,十年級後是政治經濟,第十三年級,則是為了上大學而作準備的銜接年級。
老師的桌子上放有學生的課本,燃燒過的燭臺和懷表。
主課設在每天的頭兩節課,會持續同一門課長達兩三周。比如開學頭三周,每天的主課都是計算課,接下來是運動,藝術等,從第四周到第六周,每天主課為書寫,接下來是外語,手工等。華德福教育認為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加全神貫注的集中學習一門學科,保持一定的持續性。
一年級的教室是平房,層距很高。黑板是可以升降的,也可以開闔。離的遠一點的地方是自然角。
自然角,也叫四季角,隨著季節輪迴而變換,放上時令的植物,配上季節相應的顏色,讓孩子們也能感受到季節的變換,體會到一種天人合一的感覺。
在與季節色彩相搭的絲綢布襯上,立有樹枝,板慄,榛子,毛氈的小蘑菇,南瓜,燭臺,還有小天使的油畫。
頭兩節主課都由主班老師來教授知識,學校生活的穩定性和每天有節奏的韻律,讓孩子很有安全感。主班老師也會把一個班級從一年級帶到八年級,以保證對每個孩子擅長的特點,喜歡的領域有一個長期的了解,畢竟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
也就是說,華德福的主課老師,一個人需要掌握數學,德語,生物,幾何,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等等一直到等同於國內初中的教師水平。
除了主課還有輔課,從一年級到十三年級都有的是:英語,法語,音樂,優律詩美,宗教,體操(三年級後過渡到體育),藝術,繪畫,手工。這些課則是每天第三節課才開始的。
編織課作品:
在這所華德福學校裡,除了正常的授課,還提供各種形式的輔助課程,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因為每個孩子的缺陷或者暫時的短處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輔助課程通常都是單獨進行或者小小班進行,每個班的主班老師會與輔助課的老師每周開會,跟進孩子們的能力程度:比如對讀書,寫字,計算有障礙的學生,比如語言發音有障礙的學生,通過繪畫進行治療的課程,通過運動和優律詩美治療的課程。
教室裡這個木質的工具是用來把麥片磨細碎的。
已經被磨得非常非常光滑油亮的木工臺:
牆上的一年級孩子的自畫像作品,下面寫著他們的名字。
動物學
繪畫角落,放著本班孩子們的畫筆,畫板,顏料:
教室窗臺上的手工作品
華德福沒有課本,孩子們需要自己製作課本,這個很有意思,根據老師講的主題,相關的內容來自己設計自己的課本,於是有了在開放日上,下面這些美麗的圖,能把想到的理解了的畫出來,這些知識基本都是自己的了。
一年級
二年級
下面的課本是孩子學習法語字母,根據動物的單詞的第一個字母把它畫在了課本上。比如yack是法語單詞犛牛,右下圖就是畫的一頭牛,旁邊寫著字母y。
三年級
三年級的孩子們製作的季節圖片,也是用的法語來畫的。
走進三年級的教室,牆上是孩子們製作的生日圖,一年12個月,用不同顏色表示,也填上同學們的名字:
牆上的裝飾也多為學生的畫裱上鏡框。
三四年級的幾何課本
三年級的項目:用麻繩編織葡萄藤
三年級的項目:房屋建造。孩子們的課本製作也是從各種角度體現自己的理解,正面的這個圖上寫的是「開工典禮」,上面圍著好多人,還有鏟子,面對一片空地。
房屋建造會用到的工具也被畫了出來:
項目作品:關於「從麥子到麵包」
在華德福學校裡,孩子們需要參加各種形式的項目:比如每個月會有一次慶典,每個孩子每年會由兩三次展現自己所學知識的舞臺,不管是歷史文化,音樂,滑稽短劇,外語,或者是自然科學的實驗,還是優律詩美和運動都可以在每月慶典上為大家表演。
四年級
還是法語課本
五年級的編織毛襪和毛氈
七八年級學生的手工作品
八年級
法國布裡多尼地區(法語:Bretonne),孩子們八年級的時候會作為交換學生去那裡:
除了課本繪製,還有手工作品:
音樂課
五線譜也是讓孩子們自己畫出來
優律詩美
美麗的印度學生給我們遞上熱騰騰的印度奶茶,她的爸爸在印度的華德福學校就職:
從四年級開始有集體郊遊,不管是去體驗教育或者參加運動項目,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實現整個集體的凝聚力。
在學校一年一度的項目周上,八年級到十二年級的孩子們又機會利用這一周的時間,和組員在老師的帶領下一期完成特定主體的項目。
八年級和十一年級的孩子還需要選擇理論性的,或表演性的,或藝術性的獨立項目,最後來完成一個項目的報告。
不僅如此,八年級和十二年級的孩子,還要為每年的年度大演作準備,在這個重大的日子裡,孩子們會創造各種作品來表達對項目的理解。
下圖就是十一年級(相當於國內高二)的年度作品:人像泥塑
實習對華德福學生很重要,會儘量讓學生與將來的職業緊密相連。九年級到十一年級的學生會有2到4周不等的實習:
華德福學校在德國屬於私立學校,每個學校收費不一樣。這所學校的學費與收入是相關的,每年會有一次審核。每個月的最低學費是118歐一個月(匯率大概7,6,相當於900人民幣),平均學費是226歐一個月,每個月還有40歐的附加費。如果要參加託管,含餐食和額外費用,最高費用是42歐一周。
華德福學校的特點之一是,從一年級起孩子們就開始接受兩門外語的學習,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不僅要學做編織,縫紉,裁剪這樣的手工,他們也要去學習敲打,拉鋸,錘磨這樣的木工。在八年級(相當於初三)和十二年級 (相當於高三)的孩子,會在學習中穿插如戲劇,實習,各種企業體驗。而園藝勞動和優律詩美(一種韻律舞)則是學校教育固定的一部分。
華德福的教育,孩子們在低年級和中年級(1到8年級)老師會對孩子有整體的個人評估,但是沒有分數,沒有留級,整個班級會完整的到12年級。沒有分數不代表學習沒有壓力,老師更側重發展孩子的自我興趣,每個人都有各自擅長的領域,而華德福的主班老師把一個班級一直帶到八年級,這一點讓孩子也很有安全感。
最後回答一個好多朋友問過我的問題,為什麼特特媽這麼關注華德福教育,卻不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華德福學校去:
法蘭克福的華德福學校離我家較遠,我們不想把很多時間花費在路上接送孩子上下學,只是為了從學校獲得一種教育理念,要知道家庭對孩子也很重要的。我希望他有機會和小夥伴一起上學,而這些他的夥伴就住在我們的鎮上,他們平時去超市,去圖書館,去參加各種興趣班都能碰到,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孩子們和我們感覺都很好。德國的公立小學也很出色,我喜歡也認同華德福的部分理念,我願意更多的在家裡做好一個家長應該做的事情,畢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亞於學校教育。
很高興把我看到的分享給你們。
(首圖攝影:夏濤)
猜你喜歡的特特媽原創教育類相關文章
點擊藍字:
我所親眼見到的德國華德福 | 幼兒園的一個尋常上午
我所親眼見到的德國華德福 | 森林日與下雨天
我所親眼見到的德國華德福 | 喊我媽媽的小不點兒
特特媽 | 踏訪德國森林幼兒園
德國華德福學校7年級學生的筆記
十大德式兒童教養
開學一個月,德國小學生都學了什麼?
德國人的儀式感,把孩子完美的從幼兒園送到小學!
那些你誤會了的德國小兒用藥
幼兒園的情商管理,比以牙還牙更長遠的預防暴力
親子遊微電影 - 和TEMi一起度過的德國夏天
德國小學幸福的一年級小新生
特特爸媽有一家以兩個孩子命名的公司 - "TEMI·特米",公司專注於德國有機產品代理,德國親子遊和教育訪學,還有一家經營了五年的淘寶店「德國寶貝精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