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新一輪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中國經濟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現負增長,大批企業破產倒閉,經濟面臨硬著陸的風險。為了應對這種危局,國家隨後出臺一系列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經初步匡算,2年間實施這十大措施總投資金額為4萬億元。
2010年,社會各界都在熱議「四萬億投下去會有什麼效果」。酷愛讀書,尤其喜歡看經濟學書籍的王東,偶然在一個論壇上聽到幾位經濟學家就這個話題的辯論,突然就想明白了一件事。
那個時候的王東,在一家以鋼鐵現貨搜索為主的網際網路公司做職業經理人。他敏銳地察覺到,2010年以前中國的鋼鐵行業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行業流通的模式和體系十分傳統,採用層層批發制,每個環節都有錢賺,在那個時候談電商、談「網際網路+」,一點意義也沒有。然而,「四萬億」的到來將改變這一切。
果然,2011年下半年,以鋼鐵為代表的大宗商品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四萬億」的刺激下,大部分大宗商品企業盲目擴大生產規模,加快商品供應,這使得原供不應求的鋼鐵行業瞬時進入了產能過剩時期,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環境。鋼鐵行業需要發展,就必須做出改變和創新。
正是看到了這樣一個行業大變革的趨勢,王東果斷決定創業,創立一家以網際網路為主導的鋼鐵企業,改變鋼鐵行業的困局。2012年1月,作為創始人,他帶領王常輝、饒慧剛兩位聯合創始人,以11人初創團隊在上海創立找鋼網。彼時,他們拿到的第一筆投資是來自於險峰長青、真格基金的1000萬元。
2012年5月3,找鋼網正式上線,開始提供信息搜索和撮合服務。自此,一個由「四萬億」催生出的鋼鐵電商的創業idea,不僅給鋼鐵行業帶來了升級換擋的新動能,重塑了整個鋼鐵行業的流通體系,也席捲了整個B2B行業,引發了產業網際網路創業、發展的浪潮。
圖片來源網絡
一步一步、探索前行
創新之所以值得讚頌,是因為沒有成功的先行者和可以借鑑的經驗。剛剛拿到1000萬元天使投資的時候,王東和創始團隊的心裡也沒有底,因為創業面臨的未知和選擇題太多太多了。
找鋼網從上線就開始做撮合交易,並且撮合交易是能掙錢和盈利的。細心的人可以看到,找鋼網公布的歷史裡有這樣的記錄,在上線沒幾天,就開出過信息服務費的發票。在創業了大概8個月後,公司只有幾十個人時,創始人面臨了一個很大的選擇:要麼撮合交易全部收費,停止擴張減少投入,年底就可以盈利,靜觀其變。要麼撮合交易免費,這樣能大規模快速集中市場,在上海這個區域形成平臺效應。並且,鋼貿危機的到來,使得上海地區很多的鋼廠代理商經營出現困局,也許將來還可以直接做自營。
前一種是一個非常穩妥的選擇,也是絕大多數人會做的選擇。選擇後一種就要冒很大的風險,因為那樣意味著必須要進行不斷的融資,而那個階段資本對於B2B的認知沒有那麼強烈,融資環境並不好。但王東堅定地選擇了後者。這一選擇,也讓找鋼網成為第一個採用純網際網路創投模式的鋼鐵電商平臺,第一個提出全產業鏈概念的鋼鐵電商平臺,第一個實現真正的鋼貿買賣雙方在線化交易的電商平臺,成為產業網際網路的創業鼻祖和名副其實的標杆企業。
之所以能做出第二個選擇,源自於幾個篤定。一是基於對網際網路創業打法的篤定。得入口者得天下,找鋼網的目標始終是成為一個入口級的公司。二是對鋼鐵行業將要出現的底層性變化十分篤定。整個市場將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渠道將會扁平化,靠信息不對稱賺錢的中間商將會消失,電商平臺將大行其道。
成為入口是所有網際網路公司追逐的目標。比如微軟是作業系統的入口,騰訊是社交的入口。只有成為入口,才有一步一步整合產業鏈的可能性,才能找到豐富的盈利模式和利潤空間。而如何成為入口呢?
中國的鋼鐵是一個「巨無霸」產業,上下遊體量約佔GDP的10%以上。但是,這個巨無霸的「脊椎」卻十分粗大和不靈活。以流通環節為例,在找鋼網出現之前,傳統鋼貿行業是典型的集貿式較混亂的行業,從鋼廠、代理商、中間商、小貿易商到終端用戶,最少要經歷5個以上的中間環節,貿易鏈條冗長而低效。同時,與上遊鋼鐵生產製造處於國際先進水平不匹配的是,鋼材流通產業鏈後端的加工、物流等環節處於高度分散、企業發展及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態。整個鋼鐵產業鏈條各環節各自為戰,整體效率低、信息極其不透明。
在這個鏈條中,有一個極大的痛點,那就是這個行業裡有大量的中小買家,他們直接給終端比如建築工地或工廠等供貨,但每批採購量又不大,一車貨幾十噸。在傳統的鋼貿模式中,他們是弱勢群體,找貨對於他們來說非常麻煩,要來回打十幾個電話,詢價、比價、議價等。但同時,他們作為次終端,是鋼材市場真正的消費者,真正的零售用戶。抓住他們,就能抓住鋼材這一大宗商品零售的入口。
找鋼網利用先進的網際網路和信息化技術,從代理商、中間商那裡免費幫助這樣的次終端用戶找貨。用戶只需打個電話委託或者在線提交訂單,就能找到想要的鋼材,並且比自己找的更快、更精準、價格更合適。
到2012年前後,鋼鐵行業已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供給失衡的結構性矛盾,「資源為王」的時代逐漸轉變至「渠道為王」,整個產業鏈都不得不追求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產業鏈的生態亟待調整。
當找鋼網剛正式宣布撮合交易免費的那段時候,市場上的反響各異,有鋼貿商覺得他們是「傻子」,也有人覺得他們是「瘋子」,更有人覺得他們是「騙子」。但是隨著踏踏實實的進行免費撮合服務,認可找鋼網的用戶也越來越多。王東曾經回憶說:「幾乎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客戶,最遠的從太原跑到上海來,給我們的交易員送東西、請吃飯。為什麼呢?因為怕我們免費後不再認真提供相應的服務。做到這種程度,意味著公司在初期就很紮實,會為下一步打下良好的基礎。」
撮合交易使得找鋼網迅速成為鋼貿訂單流的入口,為找鋼網帶來了很好的口碑傳播,同時也從一開始,就幫助找鋼網形成了交易型電商平臺的基因。
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2013年,基於撮合服務獲得的大量訂單流,一些鋼鐵生產企業開始主動直接找鋼網分銷鋼材。找鋼網也抓住了鋼鐵行業面對新一輪轉型升級、企業急需尋求新的流通渠道這一歷史機遇,藉此將業務模式成功擴至自營。通過自營模式,找鋼網取代了N級中間商,使鋼材的流通環節變為「鋼廠—找鋼網—零售商/終端用戶」,並幫助鋼廠解決了一個革命性的問題,使鋼廠能夠直接面對終端或者次終端用戶,鋼材銷售從批發轉向零售,流通效率提高,供應鏈得到明顯優化。同時,零售化還增加了鋼廠利潤,同時能夠幫助鋼廠根據終端數據及時調整生產結構和產品價格。
同一年,找鋼網也推出了「聯營」模式,幫助第三方鋼鐵供應商直接向用戶零售,並根據銷售量向平臺支付佣金費用,通過在線化銷售大幅提升供應鏈效率及信息透明度。
自此,找鋼網從用戶端入手,實現了鋼材供應鏈的逆向重構。作為一家電商平臺,找鋼網的初心是要幫助用戶提高效率,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解決用戶的痛點。在重構供應鏈的過程中,找鋼網不斷發現了更多的用戶、行業痛點,並從中找到了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發展路徑,實現了供應鏈的資源整合和圍繞平臺的生態圈建設。
在倉儲加工和物流環節,找鋼網通過產品服務標準化,不斷提升效率。傳統鋼貿行業的倉儲管理水平相對落後,用戶提貨時,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加工領域亦是如此,傳統的加工中心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效率低,難以滿足用戶需求。在2013年推出自營業務後,為了解決倉儲和用戶加工產品的問題,找鋼網開始布局倉儲加工系統,通過訂單引流與倉儲、加工企業在平臺上實現無縫對接,既解決了鋼鐵企業、小買家的痛點,又誕生了在倉儲加工領域的盈利模式。
憑藉大量倉儲及加工服務訂單,找鋼網匯集了倉儲、加工行業的優質資源。截至2019年,找鋼網已和超過200家倉儲及加工服務商合作,向客戶提供標準化的倉儲及加工增值服務。這些倉儲加工中心採用找鋼網研發的倉庫管理系統和訂單管理系統,支持和優化倉儲及分配中心管理,並確保找鋼網能夠實時監測庫存水平。找鋼網還在持續改善倉儲及加工服務系統,並已建立平臺供客戶對服務供應商的服務、能力進行評價及評分,從而使潛在客戶可直觀了解多個服務供應商提供的服務質量,促進倉儲加工服務行業服務水平提升。
在物流環節,找鋼網通過物流專業化、標準化,優化運輸線路,提升運輸效率。在服務用戶的過程中,找鋼網經過平臺數據統計發現,鋼貿行業只有約7%的買家有自有車輛,大量的買家買貨之後需要在社會上找車。由於鋼材具有貨值高、變現能力強的屬性,對買家而言,其對承運方存在信任問題。對於承運商而言,也面臨著市場競爭激烈、壞帳風險等,這些問題增加了客戶與承運商之間自由匹配的難度。
2014年6月,找鋼網打造物流平臺——「胖貓物流」,採用「無車承運人」的運營模式,幫助用戶解決「找車」的難題。為確保供應商能夠提供優質運輸服務,胖貓物流對運輸供應商的準入和服務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和評估系統,還提供系統性培訓,不斷提升合作夥伴的服務能力。而受益於找鋼網龐大的客流量及銷售量,與胖貓物流合作的運輸公司獲得了充足的貨源。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業務環節銜接、服務用戶的效率,找鋼網逐步將倉儲加工和物流這些相關聯的環節,全部整合至「胖貓物流」。
2016年、2017年「胖貓物流」連續兩年成為交通部「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截止到2019年,「胖貓物流」整合了1300多家優質承運商、200多家認證倉庫及150多家加工服務商為用戶提供服高標準的服務。
在鋼鐵流通環節,找鋼網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破解信息不對稱,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重塑行業信用通道。通常情況下,小買家需要為下遊終端用戶提供墊資的服務。找鋼網在運營過程中發展,受2012年前後「鋼貿危機」以及行業信用違約債的影響,銀行「談鋼色變」,中小型企業難以從傳統金融渠道獲得融資,經常受困於營運資金短缺、融資難等問題。並且,在傳統金融機構中同行拆借或銀行借貸,起借期限不靈活,至少為一個月以上,成本較高。因此,對於小微買家而言,最大的經營困擾還是資金問題。為解決中小企客戶的痛點,2014年找鋼網成立金融事業部,對內負責找鋼網的戰略融資,對接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對外依託找鋼電商平臺積累的交易數據和搭建的信用體系,推出「胖貓白條」、胖貓票據等一系列供應鏈金融服務,為產業鏈上下遊提供全方位的鋼鐵智慧產業鏈金融服務。
以「胖貓白條」為例,作為找鋼網提供給優質採購商一定期限的「先提貨,後付款」的信用賒購服務,類似於企業級的信用卡,用於客戶在找鋼網上買貨。找鋼網利用專有的數據分析及網上信用評估模型評定每名客戶的賒購額度,並嚴格進行供應鏈風險管理。截至2019年,胖貓白條已累計為全國 120多個城市的近5000家客戶提供服務,累計金額超過300億元。
通過「胖貓白條」服務,找鋼網不僅解決了中小買家的融資難題,幫助客戶降低了資金使用成本,真正做到了金融為小微企業服務。同時,胖貓白條的出現也為行業信用數據生態體系的搭建、重構行業信用通道,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持。
最後,找鋼網還率先進行了國際電商業務的探索。因為在運營過程中,找鋼網團隊發現,與層層分銷的國內流通體系相似,傳統模式下我國鋼材出口貿易也要經過層層分銷代理:鋼材製造商通常以批發形式、按批發價格將鋼鐵產品銷售給出口商,出口商再將產品賣給海外市場的進口商,進口商在轉賣給零售商。這就造成鋼鐵出口效率低下,利潤被中間商盤剝。2014年,找鋼網成立國際電商事業部,顛覆傳統出口模式,基於海外用戶CRM系統,拓寬下遊終端、次終端客戶渠道,通過設庫前移操作,將合作鋼鐵生產企業產品通過找鋼網國際業務平臺直銷給海外用戶,大幅簡化了鋼材出口的環節,提升了交易效率,使海外的客戶及國內的鋼材製造企業同時受惠。
通過對於鋼鐵供應鏈的縱向優化整合,找鋼網以平臺自身為核心,初步建立起了一個龐大且不斷發展的平臺型生態系統,讓鋼鐵貿易價值鏈上的所有參與者都聯繫了起來。到2019年底,這一生態系統包括110多家鋼廠、4000多家大型供應商、遍布30多個省290多座城市的10萬多家註冊用戶。平臺提供的鋼材產品品類超過40多萬種。
從不止步、商業邏輯日益成熟
……
(文章來源:《2019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藍皮書》,本文只是部分摘錄,更多精彩內容和經典案例分析詳見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