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8日,雲南西雙版納邊防支隊向媒體通報:5月14日深夜23時40分左右,該支隊下屬大開河邊境檢查站在思小高速關坪查緝點開展公開查緝,執勤人員在對一輛景洪開往昆明的私家車進行檢查,當場從該車後備箱查獲用黃色紙箱和小鐵絲籠包裝的疑似活體蜜袋鼯210隻和土撥鼠70隻。該批疑似走私活體蜜袋鼯和土撥鼠沒有相關手續,遂將其查獲。
經相關部門鑑定,該批野生動物確認系野生有袋動物(有袋的溫血動物像袋鼠和沙袋鼠)蜜袋鼯和土撥鼠。土撥鼠,俗稱旱獺,屬齧齒動物,與松鼠、海狸、花慄鼠等皆屬於齧齒目松鼠科,主要分布於北美大草原至加拿大以及俄羅斯,中亞和東歐草原。蜜袋鼯產於澳洲紐幾內亞和南澳洲,多數時間在樹上活動,以舔食樹蜜為生。蜜袋鼯身體兩側的滑行膜從手關節延伸到腳踝,便於在樹林間滑行。因它們外形可愛、較為粘人、可隨身攜帶,近年來作為新興寵物被稱為「小蜜」風靡全球,別名:蜜袋鼠。
據專業人士稱,依據規定,入境生物必須經過檢疫機構檢測,並且一般不提倡生物活體引進;「另類寵物」可能攜帶潛在的安全隱患,如出現「生物入侵」狀況。一旦市民不小心將寵物遺失或丟棄,就有可能破壞本地的生物鏈結構,對生態環境造成威脅;此外,動物本身帶有的疫病或病菌也可能形成傳染源,危害當地居民生命健康。
2018年5月17日,雲南西雙版納,圖為查獲的蜜袋鼯。
2018年5月15日,雲南西雙版納,圖為查獲的土撥鼠。
2018年5月15日,雲南西雙版納,圖為查獲的土撥鼠。
2018年5月17日,雲南西雙版納,圖為查獲的土撥鼠。
2018年5月17日,雲南西雙版納,圖為查獲的土撥鼠。
2018年5月15日,雲南西雙版納,圖為查緝現場。
2018年5月15日,雲南西雙版納,圖為查緝現場。
2018年5月15日,雲南西雙版納,圖為查緝現場。
雲南邊防查獲210隻外來野生動物蜜袋鼯(拼版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