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據新華社
本周一,阿根廷債權人委員會(ACC)拒絕了阿根廷政府的415億美元債務重組提案,阿根廷最早在五月就可能迎來第9次違約。
債務重組,是指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法院的裁決同意債務人修改債務條件的事項。也就是說,只要修改了原定債務償還條件的,均作為債務重組。
阿根廷債權人委員會,是由阿根廷國際債券的持有人組成,代表不同的國際投資者群體。
當地時間4月17日,阿根廷政府向阿根廷主權債券債權人提出債務置換方案。
阿根廷經濟部長古斯曼當日指出,在債務重組提案中,政府已經尋求「本金和利息扣除的最佳組合」,阿根廷要求將利息支付推遲到2023年,本金支付推遲到2026年。也就是說,在未來三年內,阿根廷不會償還任何債務,但在2023年會支付0.5%的息票,這筆息票相當於3億美元 。
古斯曼表示,阿根廷處在「事實違約」狀態,目前無力償還債務,所以才會提出全面的債務重組。「如果該提議被接受,問題就解決了。如果不接受,我們已經考慮到我們實際上違約了。」他強調,阿根廷已經在執行一項「假設沒有外部信貸的計劃」。
據古斯曼介紹,IMF認為阿根廷至少需要5年不償付外債,才能恢復其外匯儲備。與此同時,政府還在與IMF談判一項新的協議,以償還上屆政府獲得的440億美元貸款。
但是,三個債權人團體在周一拒絕了阿根廷這一筆415億美元債務重組的提議。已經遭遇經濟衰退和疫情雙重衝擊的阿根廷處境更加艱難,如果本周三(4月22日)還不能支付約5億美元的債務,該國將在30天的寬限期後進入違約狀態。
圖據新華社
從歷史上來看,阿根廷這個國際資本市場「最大的老賴」,自1816年獨立以來,已有過8次主權違約黑歷史,最近一次發生在2014年,規模最大的一次違約發生在2001年。當年,阿根廷政府宣布無力償還外債,決定實施債務重組,違約債務高達950億美元。
即將迎來的第9次違約,阿根廷將再創歷史。據阿根廷國家統計與普查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阿根廷外債達2776.48億美元。
疫情暴發之前,阿根廷已經陷入債務危機。
2018年,IMF與阿根廷政府籤署了總額570億美元的救助協議,在當時創下了IMF的救助記錄。古斯曼強調,阿根廷要到2023年才有能力償還IMF的債務。
今年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定阿根廷的公共債務「不可持續」,需要通過債務重組,保持其公共債務可持續性。
4月6日,阿根廷政府宣布,由於新冠疫情對經濟社會造成衝擊,決定延遲至2021年償還總額約100億美元的公共債務。
4月7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下調了阿根廷的信用評級,評級機構惠譽、穆迪等也都下調了阿根廷的信用評級。其中,惠譽將阿根廷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從CC下調至「RD」(「限制性違約」),只比「違約」高一個等級。
圖據新華社
自2012年至今,阿根廷貨幣已經貶值超過了93%。阿根廷經濟當下面臨嚴重財政赤字、高通脹和金融市場動蕩等多重挑戰。不少機構預測,2020年阿根廷經濟將繼續萎縮。
IMF日前發布的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0年阿根廷經濟將萎縮5.7%。專家認為,在採取犧牲經濟發展的「休克式」抗擊新冠疫情政策下,阿根廷就業、出口、債務等一系列問題已經逐漸凸顯,經濟發展前景堪憂。
阿根廷經濟學家福斯託·斯波託爾諾認為,目前沒有跡象表明阿根廷經濟能在短期內恢復正常,且疫情過後部分企業將無法重新運轉,「有些人會永遠失去他們的工作」。
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教授、前經濟部國家宏觀經濟規劃主任奧拉西奧·羅韋利表示,疫情已經造成阿根廷技術性違約,這無疑加劇了阿根廷的金融風險。
政府開支龐大、財政赤字激增以及大幅對外舉債,是阿根廷屢次爆發債務危機的重要原因。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成了這一次壓倒阿根廷的最後一根稻草。
封面新聞記者 安逖 綜合新華社、澎湃新聞、界面新聞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