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人隊和火箭隊打完第一場比賽之後,球迷對於系列賽接下來的走勢無非兩種,一種是支持火箭隊的球迷堅信:火箭隊的打法和陣容配置是湖人隊的剋星,他們可以輕鬆擊敗湖人隊,理由就是第一場比賽湖人根本無法阻擋火箭隊後衛群強勢的攻擊。而支持湖人隊的球迷更相信湖人隊是因為久疏戰陣,被火箭隊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不管走向如何,必須認清各自所支持球隊的優勢和不足。優勢其實沒什麼好說的,季後賽雙方各自的優缺點都是透明的。對於如何利用自身的優勢才是取勝之道。第一場賽中可以總結為兩點:一是火箭隊用優勢後衛線擊潰了湖人隊的外線防守,二是湖人隊豪華的內線沒佔到任何便宜。
一場比賽雖然不能決定什麼,但卻能發現問題所在,就拿這場比賽來說,洛杉磯湖人隊顯然是處於弱勢的一方,在比賽中他們犯了很多錯誤,這個錯誤說的並不是失誤,而是戰術上的錯誤。就拿內線進攻來說,戴維斯面對塔克的防守並沒有打出侵略性,都在說戴維斯面對塔克的防守竟然沒有得分進帳,這些其實並不是最主要的。對於湖人隊和戴維斯而言,給火箭隊內線造成殺傷,甚至是早早對火箭隊製造殺傷,就能破壞火箭隊整體的框架結構。因為哪怕是火箭隊後衛線上的哈登、威少、戈登他們再強,若沒有塔克和考文頓在內線的支撐,火箭隊將沒有任何跑轟的資本,因為他們失去了最基本的籃板保障,以及無限換防的根基。這才是對湖人最為關鍵的。
可是戴維斯是怎麼做的呢?先是背身單打,之後面對籃筐進行攻擊,看著戴維斯的數據其實還可以,對得起自己巨星的名號,可是縱使戴維斯拿到更多的分數,對火箭隊有什麼影響嗎?沒有,火箭隊依然能靠自己的節奏瘋狂的攻擊。
湖人隊最大的優勢就是詹姆斯和戴維斯,甚至霍華德和麥基都是湖人隊的優勢,可是為了怕自己的優勢成為漏洞,湖人隊不敢把麥基和霍華德長時間留在場上。說好聽的叫避其鋒芒,說難聽了就是如火箭隊所願。所以湖人隊真的沒必要被迫進行改變。哪怕是選擇不讓麥基和霍華德上,也可以充分利用詹姆斯和戴維斯的能力。
詹姆斯和戴維斯的能力絕不是簡單的各自為戰,他們兩個應該更多地進行擋拆,更多的依靠詹姆斯的威懾力,讓戴維斯選擇順下。因為只有戴維斯選擇順下,才能對火箭隊內線造成更大的殺傷。第一場比賽已經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火箭隊矮小的內線因為自身噸位,真不怕戴維斯的單打,既然能扛住戴維斯,那戴維斯只能依靠手感,還不能對火箭內線造成任何的殺傷,就沒辦法破壞火箭隊的整體。但是當戴維斯選擇順下的時候,依靠戴維斯自身的身高臂長會讓矮胖的火箭隊內線無從招架。
再者通過第一場比賽,隱約能夠看出詹姆斯最後體力出現了問題,這跟久疏戰陣自然有點關係,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過多的單打以及和火箭隊瘋狂的對轟。這些都是需要去刻意避免的,沒有哪支球隊可以敢和火箭隊去對轟,因為這是火箭隊最喜歡看到的事兒。
有個圍魏救趙的典故,正好適合如今的湖人隊,既然防不住火箭隊後衛群的攻擊,就用自身的優勢去攻擊火箭隊最薄弱的內線,逼迫火箭隊改變比賽的節奏。試想若是火箭隊內線出現犯規過多的情況,火箭隊再失去五小的依仗之後,只能選擇讓錢德勒站出來幫助球隊,那湖人隊的機會才會更大。若是讓塔克和考文頓穩定的在場上貢獻能量,那第一場比賽或許會直接複製。
後發制人、強勢逆襲都可以發生,但前提是找到贏得比賽的方式,這招圍魏救趙湖人隊必須去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