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將派「歐洲最強」航母戰鬥群部署亞太,刷存在感背後是啥?

2021-01-19 央視網

  英國海軍最強戰艦「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及其戰鬥群計劃明年初派往亞太地區部署,強化英國對亞太尤其是西太平洋的軍事介入能力。

  據日本共同社12月5日報導,多名日本政府人士透露,英國海軍預計明年初派遣「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前往亞太地區。

  在海軍專家看來,英國派航母前往亞太主要是為了彰顯其大國的地位,同時為美國推行「印太戰略」助力,有牽制中國的考量。這一動作還可以強化英美盟國關係和深化英日防務合作,儘量抵消英國脫歐帶來的影響。

  「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甲板上擺滿了艦載機。

  英國派航母到亞太刷存在感

  「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是英國目前海軍最強戰艦,也是英國歷史上建造的排水量最大的水面戰艦。該航母於2014年下水,2017年正式服役,明年初的行動將是其首次遠洋部署行動。

  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英國將在明年年初向包括日本衝繩縣等諸島周邊在內的西太平洋,以航母「伊莉莎白女王」號為核心的航母打擊群預計將接受駐日美軍的支援。

  共同社報導稱,日本有意深化與英國合作。相關人士透露,「伊莉莎白女王」號以及航母打擊群的艦艇、飛機預計將與日本自衛隊和美軍實施聯合演習。

  《泰晤士報》此前報導稱,英國政府很早就在謀劃派遣軍艦前往西太平洋地區。去年2月,時任英國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宣布,英國將在2021年派遣「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前往地中海、中東和太平洋地區。今年11月,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議會講話中表示,「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明年開始將在地中海、印度洋和東亞地區進行為期20年的部署。

  「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甲板上擺滿了艦載機。

  美國以外的域外國家在亞太地區常態化部署航母極為罕見。

  《外交學者》雜誌網站今年11月刊文認為,英國向亞太派遣航母是為了在脫歐後顯示世界海軍大國地位。2016年英國全民公投決定脫歐後,英國政府一直致力於在外交和國防上推動「全球英國」的構想。

  今年6月,英國海軍艦隊司令、「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前艦長傑裡·基德(Jerry Kyd)在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一次視頻會議上表示,航母是一個國家在戰略上有意參與全球事務的象徵。雖然日不落時代對於當前的英國已是舊夢,但英國仍然擁有歐洲最強大的海軍,而且是全球同時擁有兩艘以上航母的三個國家之一,其他兩個是美國和中國。

  海軍研究院研究員張軍社表示,英國此舉是為了刷存在感,通過向亞太地區部署航母來維持其世界強國的影響力。

  除了彰顯其世界海軍大國地位,英國向亞太派遣航母還是為了加強與美日等盟國的軍事合作。英國選擇日本作為補給基地可以一窺這一心思,英國在亞太地區可以選擇的補給地點有新加坡、汶萊、澳大利亞和日本,而日本在這些國家中並不是與英國關係最密切的。選擇日本的原因在於美軍第七艦隊司令部設在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

  《外交學者》雜誌網站指出,脫歐後,英國更加強調傳統的英美特殊關係,希望依靠美國來維繫甚至抬升其全球地位。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明年上臺後,預計將重新恢復與盟友的傳統關係,追隨美國「巡航」亞太是英國提升國際地位「難得的機會」。

  「伊莉莎白女王」號準備好了嗎?

  今年10月,英國海軍公布了「伊莉莎白女王」號首次以航母戰鬥群的模式開展訓練的照片,來自英國、美國和荷蘭的9艘軍艦、15架戰鬥機、11架直升機和約3000名人員在蘇格蘭東北海岸外上開展演習,而「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是這支艦隊的核心,包括航母在內,英國派出7艘軍艦(美國和荷蘭各派出一艘)。

  今年10月,「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和護航艦艇組成航母戰鬥群進行訓練。

  一艘航母和8艘護航艦艇一起構成了歐洲海軍近20年來組建的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航母戰鬥群。英國航母戰鬥群指揮官、海軍準將史蒂夫·莫爾豪斯當時在新聞發布會上稱:「這個新的航母戰鬥群是英國海上作戰力量的縮影,是英國皇家海軍現代化的核心成果。在北約盟友的支持下,我們將隨時準備在最嚴峻的形勢下戰鬥,並最終取得勝利。」

  「從這個陣容來看,英國航母戰鬥群未來一般由一艘航母、2艘防空驅逐艦、2艘反潛護衛艦和2艘補給艦組成,整個航母戰鬥群攻防還是比較平衡的。」海軍專家李傑分析指出,「如果有需要,戰鬥群還可以編入『機敏』級攻擊型核動力潛艇,提升水下戰力。」

  自2017年服役以來,「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各種訓練逐漸展開,艦載機部隊也在逐步壯大,已經形成一定戰鬥力。

  據《簡式防務周刊》網站12月1日報導,英國皇家空軍於11月30日再次接收3架F-35B戰鬥機,英國所擁有F-35B戰機數量從而增加到21架。具備垂直起降能力的F-35B戰機是英國航母的主力艦載機。

  「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滿載排水量達6.5萬噸,全長280米,最多可搭載36架F-35B戰機。2019年12月,「伊莉莎白女王」的姊妹艦——「威爾斯親王」號在樸茨茅斯海軍基地正式服役,英海軍正式進入「雙航母時代」。

  2019年10月,英軍飛行員駕駛自家的F-35B戰機,完成了在這艘新型航母上的首次起降訓練。

  「隨著F-35B數量的增多,英國不再需要向美國『借飛機』在航母上訓練,可以展開更多的訓練科目,向逐步形成戰鬥力邁進。」海軍專家李傑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雖然近幾年英國海軍一直致力於讓「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形成戰鬥力,但多次漏水事故也讓外界的質疑聲音不斷增多。

  「伊莉莎白女王」號服役兩周後,這艘英國史上最大、最貴的戰艦曝出嚴重漏水現象,不得不接受維修。2019年7月9日,「伊莉莎白女王」號再次出現漏水事故,並被迫中止海上測試。對於此次事故,英國軍方還是遵循了「低調處理」的慣例,沒有披露更多細節。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導稱,事故發生時有200噸海水灌入船艙。

  英國廣播公司披露,軍方在「伊莉莎白女王」號服役前就知道漏水問題,卻沒有對外公布,以免影響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主持服役儀式。

  李傑表示,「雖然英國航母服役後問題不斷,但都是小問題,對其遠洋部署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英國將派「歐洲最強」航母戰鬥群部署亞太,圖個啥
    (原標題:英國將派「歐洲最強」航母戰鬥群部署亞太,刷存在感背後是啥?) 英國海軍最強戰艦「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及其戰鬥群計劃明年初派往亞太地區部署,強化英國對亞太尤其是西太平洋的軍事介入能力。據日本共同社12月5日報導,多名日本政府人士透露,英國海軍預計明年初派遣「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前往亞太地區。
  • 英國明年派航母戰鬥群部署到西太,是幫日本?還是挖坑埋日本?
    01看一則新聞:英國明年派航母戰鬥群部署西太。日本防衛省人士近日透露,英國預計明年初派遣「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赴西太平洋地區。加強英日防務關係,為「全球化英國」刷存在感。此前,英日10月籤署自貿協定,成為英國「脫歐」後達成的首份重大貿易協定。
  • 英國派航母后,又一歐洲大國航母要來亞太,未來太平洋將異常熱鬧
    自英國海軍再三前往亞太之後,有一個歐洲國家發出了進軍亞太的信號。據環球網報導12月7日,據俄羅斯衛星網援引日本產經新聞消息報導,消息人士指出,日本海上自衛隊已經確認在明年5月,和美國、法國海軍舉行聯合海上軍演,軍演將演練與奪島作戰相關的內容。
  • 英國想憑航母「威風」一把!卻力不從心,新航母直接「趴窩」了
    英國要把航母戰鬥群開往亞太水域的消息剛剛傳出來,英國媒體就將樸茨茅斯港船塢內航母故障給曝出來了。據英媒消息,「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同型艦「威爾斯親王」號航母,出現嚴重管道破裂現象,而這導致了輪機艙積水,又引發電網故障等一系列麻煩事。
  • 英首個航母戰鬥群達到初始作戰能力 春天將首次部署
    美國海軍學院新聞報導,英國政府2021年1月4日宣布,英國皇家海軍38年來首個航母戰鬥群已達到初步作戰能力(IOC),今年晚些時候將首次投入作戰部署。2020年的多國演習重點是整合航母戰鬥群的所有要素,包括比利時、加拿大、丹麥、法國、德國、拉脫維亞、荷蘭、挪威、西班牙、土耳其、日本、阿聯和美國。聯合作戰演習見證了自1983年以來英國皇家海軍航母上最多的飛機數量,以及全球海上最多的F-35B飛機。達到初始作戰能力的這一決定使航母戰鬥群得以按計劃在2021年部署。
  • 英國將向日本派航母以牽制中國?專家:徒勞,英「炮艦時代」已過
    專家認為,「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剛一投入部署就不遠萬裡跑到亞太地區來,拼湊出一個航母編隊來炫耀武力,是「打腫臉充胖子」。相關人士5日表示,英國計劃長期派遣以最尖端航母「伊莉莎白女王」號為核心的航母戰鬥群到日本近海。根據介紹,「伊莉莎白女王號」和戰鬥群的艦艇、飛機預計將與日本自衛隊、美軍舉行聯合演習,也會在包括衝繩群島的海域進行巡航。
  • 英國航母打擊群要來亞洲?與日本展開聯合軍演,駐守衝繩
    一直以來,英國不甘於成為美國的小跟班,昔日老大的寂寞叫英國這個老牌帝國很是尷尬,重返亞太刷刷存在感,以便安撫一下昨日黃花之夢。只不過,這一回英國的回歸又翻出新花樣,借著與日本展開聯合軍演這個話題,以便「重返亞太」閃亮登場。據日本共同社12月5日報導表示,英國將於明年初調遣航母來亞洲。
  • 英國將向亞太地區派航母
    導讀:英國作為美國的盟友,看見美國一直在亞太地區舉行軍事演習,英國也要參與進來。英國可能會在明年年初將航母部署在衝繩地區,對此,軍事專家表示,這樣做完全就是打腫臉充胖子。大英帝國」美夢未醒?英國計劃長期派遣以「伊莉莎白女王」號為核心的航母戰鬥群到日本近海,屆時將會與日本自衛隊以及美國航母艦隊,一起舉行各種軍事演習。後勤方面會由駐日美軍提供,F35-B「閃電II的維護工作則交付給F-35維修基地。英國打算邀請同樣擁有F-35戰鬥機的盟友一起組建成航母戰鬥群,早在今年十月英國就在北約演習中,組建過航母戰鬥群。
  • 美軍三航母戰鬥群集結亞太有何看點?|最忠平論
    近日,美海軍「尼米茲」和「裡根」號兩艘航母正式開始執行亞太「春季巡航」任務,結束了美國在西太地區近兩個月的「航母真空」局面。「羅斯福」號航母也於幾天前在關島阿普拉軍港做短暫停留後再次出海,繼續執行在印太地區部署。這就意味著美海軍近期可能在西太地區再次擺出三艘航母陣勢。
  • 英國承諾派航母赴亞太施壓,俄:自討苦吃
    近日,日本媒體報導英國將在2021年派遣「伊莉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前往亞太地區展示實力,該消息傳到澳大利亞之後,莫裡森立刻振奮起來,他認為美英等國的撐腰,會改變大陸對澳洲的態度。對於美英軍方制定的相關亞太計劃,俄羅斯軍事專家一針見血的指出,他們是在自討苦吃。
  • 英國「最快明年向西太平洋派航母」 專家:向美國表忠心 打腫臉充胖子
    此前報導中,英國軍方官員表示,英國海軍或將邀請擁有F35戰鬥機的盟友,例如美國和日本共同構成航母戰鬥群。其他盟友,例如澳大利亞與加拿大,可能被邀請提供護航戰艦或潛艇,構成完整的艦隊。對於邀請外援組建航母戰鬥群,「伊莉莎白女王」號已經有過嘗試。
  • 英國航母要來亞太湊熱鬧?炮艦時代已經過去,別再打腫臉充胖子了
    英國航母,也要來亞太了!據日本共同社報導,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5日透露,英國海軍最快明年初,將向包括衝繩縣等南西諸島周邊在內的西太平洋,長期派遣以最尖端航空母艦「伊莉莎白女王」號為核心的航母打擊群。圖說:F-35B最近在「伊莉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上完成了起降事實上,此前就有英國要派遣「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到亞太地區的傳聞。今年1月份,《泰晤士報》報導稱,英國政府正考慮把「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部署在遠東地區,如果計劃順利實施,那麼該航母將參加和日本美國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
  • 多國航母戰鬥群趕赴亞太集結,日:這次賠錢也不管用
    根據日本當地最新報導指出,以美國為主導,英國、法國、日本四個國家組成的西方價值聯盟針對東方大國的包圍圈正在擴大,而且美國新增部署航母和兩棲攻擊艦、英法兩國部署航母,以及日本派出準航母的四國航母戰鬥群於不日後抵達集聚亞太地區,再一次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這次軍演目標直指針對東方,試圖以軍事武裝力量進行挑釁與施壓。
  • 美三航母戰鬥群雲集西太,軍事專家:中國反航母戰鬥力明擺在那裡
    這不,美國海軍航母因新冠肺炎疫情在西太部署停擺兩個多月後,可能還將迎來新的一波「報復性反彈」。即便如此,據美國媒體報導,「裡根」號和「尼米茲」號航母,於本周又開始了新一輪西太平洋部署任務。美國如果真的將3艘航母戰鬥群都調到西太平洋,是不是如同美軍所希望的那樣,就一定能對中國軍隊形成戰略威懾呢?航母打擊弱小的國家是比較容易的,因為航母有艦載機,可以打海上有生力量,水下還有核攻擊型潛艇,可謂是海上堅不可摧的移動堡壘。
  • 英國部署航母 美媒非說「中國正在觀察」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1月4日,英國宣布,英國皇家海軍「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首次形成初始作戰能力(IOC),這是英國皇家海軍自2014年以後首次擁有可用於作戰的航母。英國有了能用的航母,美媒非要把中國牽扯進來。
  • 配合美國,英國航母將開往亞太,英網友:這不是去給人家當靶子?
    據《泰晤士報》報導,英國軍方正在審議一項計劃,將英國皇家海軍的「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派遣至亞太地區,該計劃將於明年初執行。據英國軍方人士透露,「伊莉莎白女王」號將在兩艘驅逐艦、兩艘護衛艦和兩艘補給艦的伴航下,前往執行這一項海外任務。
  • 「羅斯福」號航母離港 年內第二次部署亞太
    12月7日,美國「羅斯福」號航母打擊大隊離開聖地牙哥海軍基地,開始今年第二輪部署。此次「羅斯福」號部署後將前往東北亞,彌補「裡根」號返回橫須賀維護後該地區出現的「戰力空白」。雖然今年新冠疫情打亂了美國海軍的部署,但美國海軍希望,明年能至少能多進行幾次「雙航母」演習。
  • 奉勸英國:認真抗疫吧,別再想著派航母來亞太「散播病毒」
    根據英國媒體的描述,人們離開倫敦的主要原因是想「好好過個聖誕節」,因為英國政府剛剛宣布,今年聖誕節可能要泡湯;現在病毒表示,我也要好好過一個聖誕節!現在法國、西班牙等國已經發現了疑似英國變異病毒的感染者。
  • 英組建航母戰鬥群面臨多重障礙:雷達研發延誤 後勤艦艇不足
    英國國家審計局說,英國國防部在「發展充分利用航母戰鬥群所需的重要支持活動方面進展緩慢,比如『鴉巢』機載預警雷達系統和為航母提供補給的能力。此外,對於未來加強、操作和支持航母戰鬥群的成本,它尚未形成明確的觀點,而這有可能導致未來的負擔壓力」。該監督機構的負責人還說:「國防部還需要更加有力地掌控航母戰鬥群未來的運作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