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老藝人軼事一組

2021-01-15 一塵閣夜語

這段時間一直很忙,所以也沒來得及寫。

今天炒點冷飯,大家多擔待。

其實折籮也是挺有意思的。


開始了——


    劉鴻聲離丹桂第一臺,最後一場演《碰碑》。臺主許少卿約後續張毓庭觀之。劉氣足聲響,闔座大彩。張毓庭自覺嗓音不堪匹敵,心中懊躁。赴燕華樓宵夜,酒嗆肺絡,咯血而亡。滬上報紙以《劉鴻聲嚇死張毓庭》為題,報導一時。


劉鴻聲《碰碑》


    楊小樓應某王府堂會《長坂坡》,本家汙名日著,楊惡之,又無法搪塞。遂告人傍角眾多,需每人開一份兒。戲畢,計九十九人,銀夥無計。問何以多至此,楊曰:乃扮難民之人。遂只好照付。


    趙君玉例習誤場,然扮戲神速。於上海舞臺演《黃慧如與陸根榮》。前場本範數年之《戰樊城》,戲畢趙未至。續《長亭會》,又未到。再續《文昭關》,還未到,又續《魚腸劍》,方姍姍而來。


    舊時梨園行有讓戲之德,某伶之擅場劇目,他人不動,而此人也必不多為,以示互相捧場。某次王邸堂會,點黃月山之《割發代首》。此為譚鑫培所拿手,一者抗旨難為,二者堂會所派,黃遂為之。譚鑫培聞後,私練《獨木關》,欲與相報。請諸同契於家觀之,意比黃胖如何。眾謂不逮,各有千秋,若舍長逐短,於名有累。譚遂罷。


    南方伶界亦有名俞振庭者,1928年於滬上天蟾舞臺後臺編五六本《龍鳳帕》。為琴雪芳之石鳳鳴創詞曰:「看起來這是劫數當然,命中注定了,匹身一人無投奔,此刻進退兩難行。石崇豪富範丹困,造化先定死與生。不如一死倒乾淨,蒼天爺啊……」至此陡覺心中難過,遂關照繼室尤金桂云:「趙璧城上,吾欲歸矣。」未及半時辰已逝。尤氏以前詞觀之,恰為讖言。趙璧城之「小姐何故自輕生」為尤氏所續。


  李春來上場時,場面須換鑼鼓,衝頭連漲三個調門。以專人司前臺電燈開關,四擊頭第一鑼關,第四鑼復開,藉以此易得碰頭好。一出場必視前臺樓梯腳邊之看門巡捕紅頭阿三,此人須於此時立正指額行禮,李春來方覺有顏面。


李春來《花蝴蝶》


    南方前輩武旦張雙鳳,本遼人。自幼習武,為關東一帶劍俠一流人物。光緒末年,自上海至鎮江演出。因路見不平,行俠仗義,憑一手鷹爪功打服鎮江一條街。


    梨園中人向以三月十八位祖師老郎神壽誕。舊有俗約此日梨園中人須歇業一天,不許登臺。同治六年,精忠廟副首劉趕三私應堂會,為廟首程長庚得知。召至廟議,欲將劉趕三逐出梨園。後經本家出面講求,乃罰劉趕三銀五百兩,重修精忠廟前旗杆兩桿。


    劉曾復云:楊小樓習用富連成之武旦,方連元、邱富棠等皆受其提攜。楊曾演《東昌府》,乃方連元之郝素玉。二人佯婚時,方念:「你與我結婚有好處,我能給你生一個小楊小樓。」闔座大笑。


    滬上名鼓師趙嵩綬曾為其孫趙雲龍編新戲《馬龍媒》,有各式鮮見大小牌子七十餘只。趙雲龍學之苦不堪言。


    老孟七之《鐵籠山》起霸為左手扶劍柄,右手單手起霸。


    楊天寶為小楊月樓之父,藝名小天寶,杭嘉湖之名角。工老生,亦工小生、小丑,無所不能,唯不翻跟頭。


    劉斌昆曾拜徽班名醜趙桐順為師,十九歲學成滿師。趙送其劇本八百七十,丑角戲竟有四百之多。


        1922年底,上海更新舞臺伶界合演《過五關》,由王鴻壽、夏月潤、趙如泉、林樹森、劉奎官五人合演關羽,每人一關,最終五人同上,集體亮相收場。

王鴻壽《過五關》


    辛亥革命後,上海百廢待興。軍政府初建,難以應付。滬上名伶毛韻珂曾參與籌餉義演,並自出一千銀元捐與軍政府。


    金秀山於某處堂會連演三劇,歸家即氣厥而死,年六十六。


    慈禧曾觀俞菊笙之《長坂坡》,贊曰:「若使菊笙為將,必建殊勳。」


    《梨園舊話》載:余三勝於《三國演義》一書素有研習,頗能貫串其詞句。記得某科團拜堂會,有鉅公欲令程、餘、張三伶共演一劇。提調戲事者令三人自行商酌,議定演《取成都》。程飾劉璋,張飾劉先主,餘飾馬超。眾謂此劇之馬超無可表現。迨餘登場,劉璋詰問其因何投降劉先主,超將劉璋如何暗弱,先主如何仁義。且為景帝裔孫,譜系班班可考,人心所附,天命歸之。棄暗投明,實由於此。洋洋數十語,頓挫有法,英氣逼人。觀者無不拊掌。蓋程、張此劇之佳在人意中,餘之競勝爭奇,出人意外也。能者故不可測哉。


    高朗亭年十六七已巍然名伶,為三慶之頭牌,進京後聲譽繼隆。至嘉慶六年已被尊為「二黃之耆宿」,其時年不過而立。本《日下看花記》。


    傳俞菊笙、楊小樓等排演八本《混元盒》,每日一本。天師臉譜之八卦象亦每日一變。


    周瑞安長金少山三歲,先享名時金尚碌碌。周十分青目,薦於俞振庭之雙慶社。後金聲名鵲起,自組「松竹社」時特煩周同演《連環套》以謝恩。


    慈瑞泉傍譚鑫培演《打棍出箱》,老譚念:「你是我的兒子啊。」慈答曰:「我要是你兒子,我得叫『家敗』。」


    《清稗類鈔·義俠類》載:「同治甲戌冬,穆宗賓天。都門各戲園照例停演廿七月。時戲園有三慶、四喜、義順、和源、順和等數家,合各項角色計之,不下二千餘人,有將流為乞丐者。程長庚憂之,乃以平日所積,易米施粥,以賑濟伶界之無食者。鹹感之,為立長生木主,曰:『優人大成至聖先師』。」


    魏偉先生云:趙松樵幼時與父趙鵬飛、姐明月英同至喜連成。乃因牛子厚致書葉春善,言趙鵬飛為梆子名伶,技藝超群,可為教習,故攜子女進京,於喜連成傳《雲羅山》、《宦海潮》、《佛手橘》三劇。其時恰逢喜連成外聘坤伶,明月英乃隨班演出,與父另居別處。趙松樵雖為外串童伶,然隨科學藝。曾得蕭長華取藝名「趙喜祥」。所受優待唯打通堂時可倖免而已。曾與鍾喜久、耿喜斌等演《獨木關》。彼時趙尚在髫齡,面白皙若女子。科中弟子曾打賭猜其男女,追至廁中方釋然。年餘,民國建立,牛子厚家道中落,將科班轉手。趙鵬飛以故主所薦,留之不宜,遂攜子女赴山東。



相關焦點

  • 奇人軼事!香格裡拉【趙建華】不得不說的秘密!你知道嗎?
    在香格裡拉市建塘鎮有這樣一位老人,退休前他身居要職、努力工作;退休後他發揮餘熱、碩果纍纍。每天他都在不停的忙活,今天我們就帶您走進他的生活,去了解他的奇人軼事。原來,忙完了白天的工作,趙老還是停不下來。晚上看電視的時候,他喜歡縫十字繡,「繁花似錦」、「梅蘭竹菊」、「金邊福字」等都是他的傑作。
  • 舊時的甜點
    舊時的甜點 /程兆強 舊時的甜點 我愛吃甜點,尤其是老口味的,想起以前吃過的甜點,口中還會生津。在老濟南,長蛋糕又叫長壽糕,尤其老年人愛吃,除了本身好吃外,還討「長壽」的好口彩。舊時家中長輩過生日,沒有送生日蛋糕一說,兒孫們大都會提上兩斤長壽糕為長輩祝壽,其寓意深厚,極討老人喜歡。記得我奶奶愛吃長壽糕,每天早上吃一兩塊長壽糕,喝一碗家人為她衝的「衝雞蛋」(將一個生雞蛋磕開打勻,用沸水衝燙,濟南人稱它為「衝雞蛋喝」),幾乎是她固定的早餐。記得每當這時,奶奶會特別開心,她覺得很有福、很享福。
  • 呂頌賢曬照:港臺老藝人齊聚,只有港劇十級愛好者能認出他們
    近日,香港TVB老演員呂頌賢在個人社交平臺,曬了一組與老友聚會的照片。我一個港劇十級愛好者,才勉強認出了照片中這幾位童年男女神。從左至右依次為:陳錦鴻、袁潔儀、張文慈、何美鈿、劉玉翠、呂頌賢。什麼?聽完名字還是覺得陌生?那就來看看她們曾經的代表作吧。
  • 絳帳的趣聞軼事
    絳帳的趣聞軼事▲作者:陳愛國陳愛國,男,現年68歲,陝西武功縣人,鐵路退休人員。愛好硬筆書法與寫作,愛好自駕遊,擅寫遊記,熱愛鄉土文化。絳帳這地名,對於很多人來說,比較陌生,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筆者在這裡居住了兩年多,其後因工作關係也經常去這裡,所以對絳帳的歷史也有所了解,也聽到了不少的趣聞軼事。
  • 舊時贛州的「古佛淨堂」和「養濟院」
    改造之前的贛州東勝山小道,它從城東老城牆破口處(1958年東南部城牆拆除)斜坡直下,與五道廟鬧市街區交匯,是城東進出城的通途要道。(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改造前,從五道廟巷拐曲前往,上坡左邊有兩口塘,右邊是人家,東勝山小道猶如鄉村小道般。)而我們要說的是,這段路上有一處「古佛淨堂」(另有說古佛經堂)。
  • 潮汕舊時平頭百姓的家用物件,什麼用途,知道嗎?
    潮汕舊時平頭百姓的家用物件,什麼用途,知道嗎?最近回了一趟老家,突然想起好久沒去舊時的房子看看,很是掛念。開門進屋,看到舊時使用過的家常舊物,勾起了很多孩提時的生活回憶。跟自家孩子說起,如聽天書。頓時感覺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存在代溝是毋庸置疑的,不知不覺自己也老了,止不住有些傷感。自己再不把這些個物件記下來,恐怕再過些年,能記起的人越來越少了。可惜能找到的舊物不多。所以大膽做個介紹,以求拋磚引玉。柴火灶
  • 大醫吳鞠通軼事(嚴冰編著):​​十九、王營西壩「臨江樓」,竹雞中毒起風波
    客人來自四面八方,有城裡名流聚會的,有文人以文會友、作詩作對的,更有老茶客,一年365天,一天也少不了的,他們從早上一開門就到,先泡上一壺茶,芝麻燒餅、蔥油燒餅、豆沙燒餅或雞油燒餅,或油條豆漿,來上一兩份,細細吃,慢慢飲,談天說地,一頓早餐,早著呢,至少從清早吃到上午八、九點鐘,才能散去,這才各自離開,或回去開門招客,或擺攤售貨,或閒聊找樂,也有接著吃過中飯就進澡堂的,凡吃過玩,玩過進澡堂的大都是有錢有勢
  • 新老藝人歡聚一堂謀發展
    12月8日上午,縣文體和旅遊局舉辦壽寧北路戲六十周年懇談會,40多名北路戲劇團成立以來的五代新老藝人歡聚一堂,暢談北路戲60周年風雨故事。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吳傳洪參加懇談會,和新老藝人們共同謀劃非遺北路戲發展。「有了一個北路戲傳承中心,還有一個劇院,這在以前是夢寐以求的,不敢想像的東西,現在都有了。
  • 莊有祿:王老軼事
    王老喜好舞文弄墨,茶餘飯後,潛心創作,發表過一些長中短篇小說,以及散文、古詞詩之類,在西河文壇上小有名氣。王老的小說大多取材於現實生活,針砭時弊,鞭撻社會醜惡現象,作品深受廣大讀者歡迎,但卻得罪了頂頭上司,他們不懂文學,喜歡對號入座,因而遷怒於王老,給他穿小鞋,折磨得苦不堪言。
  • 羅霈穎去世,許多90後不知道是誰,重新認識一下,這位藝人!
    羅霈穎去世,許多90後不知道是誰, 我們重新認識一下,這位藝人! 羅霈穎(1960年8月12日-2020年8月),出生於臺灣省基隆市,本名羅璧玲,臺灣藝人和節目主持人,主持和參與諸多電影、工地秀和電視節目的錄影,
  • 《康熙來了》嘉賓「羅妹妹」去世,曾經活躍的藝人們,還記得誰?
    8月3日晚,中國臺灣59歲藝人羅霈穎被發現去世,引起《康熙來了》的老粉絲唏噓,這個消息可是迅速在網上炸開了鍋,上了熱搜。內地網友認識「羅妹妹」,就是通過蔡康永和小S主持的綜藝節目《康熙來了》。羅霈穎本名羅璧玲,喜歡在節目中曝光明星緋聞軼事,非常敢說,語言有趣,也非常有梗,性格豪爽,人稱「東區羅姐」,一度風頭無二,成為《康熙來了》相對固定的嘉賓,也是很少敢懟小S的嘉賓,而且每次她在都能保證節目質量。她並不算紅到一線,但在娛樂圈混得風生水起,誰見了她都會給她面子。她還極具商業頭腦,投資各種副業,身家至少兩億。她說「我自己就是豪門,我幹嗎還嫁入豪門?」
  • 舊時老北京「隆福寺」市井
    舊時老北京「隆福寺」市井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中期,我家住在沙灘,離隆福寺不遠,但是要先過通惠河古河道
  • 哥哥》,老藝人對戰 當紅藝人,失去競爭力
    更加有趣的是還請來了金星和鄭爽兩個大嘴巴。 金星開場時對印小天的攻擊:有點老。本來以為這已經是最過分的了,誰知鄭爽來了一句:檀健次也是不經看啊。
  • 《三國群英傳》老遊戲背後的趣聞軼事
    《三國群英傳》系列從一代推出至今已經22年了,而且上一作《三國群英傳7》已經是2007年推出的老遊戲了!我們知道:系列新作《三國群英傳8》將在明年一月正式上市,宇峻奧汀的高層自然要出來宣傳一下遊戲。博士近日留意到;《三國群英傳》系列三元老之一、宇峻奧汀董事長劉信在接受專訪時透露了一些《三國群英傳》老作品研發的趣聞軼事,讓我們來看看玩家們喜歡的《三國群英傳1/2》背後發生了什麼事。《三國群英傳》初代作品早在1998年就面世了,系列至今出過八部單機遊戲,最新的《三國群英傳8》馬上就要和大家見面了。
  • 春風不改舊時波
    除了日思夜想老部隊、老戰友,還對香噴噴的羊肉湯難以忘懷。有一次去洛陽出差,忙裡偷閒和老戰友橫穿半個洛陽城跑到那家店。還是那碗老湯,還是那個老味,只是精裝了門面。聽說我從北京專門過來,老兵有些激動,遞上一支煙,問:「味道還中不中?」那麼親切的鄉音,讓我眼睛一熱,逝去的歲月仿佛又回到眼前。羊肉湯是心中擱置不下的念想,也是與戰友通話時必不可少的話題。
  • 我已長大 你還未老 明星一組老照片曝光 緣分當真是妙不可言
    我已長大;你還未老!明星一組老照片曝光:緣分當真是妙不可言 在娛樂圈當中,可以說似乎歲月十分的眷顧他們,絲毫沒有在他們的臉上留下一絲一毫的痕跡,而今天我們所要講的這幾組照片當中,正是驗證了那句:我已長大,你還未老的這句話語,讓人忍不住紛紛感嘆,緣分當真是妙不可言。
  • 江川舊時醫館一條街:長衫馬褂瓜皮帽 濟世救人美名傳
    舊時這裡的人們崇尚藥王精神,很多行醫之人都會擇地在藥王閣附近開設醫館,懸壺濟世。據說,舊時在這200米左右長的老街中就聚集了10多家醫館,成為那時當地人求醫問藥的重要場所。如今,這條老街已在時代的發展和城市的規劃中消失在了人們視線裡,通過曾經的照片以及當地人的記憶和描述中,老街舊貌仍能重現。
  • 席文天先生軼事
    至今,他的趣聞軼事一直廣為流傳。二十年動亂期間,席先生被戴上「反革命」的帽子,關進了「牛棚」,但他沒有喪失革命信念,仍保持對人民領袖毛主席無限熱愛的熾熱感情。如他寫的《水調歌頭·悼念毛主席》:霹靂晴空落,舉世人皆驚。瞬息神州大地,到處有哭聲。巨擘雄文供案,椽筆詩詞在壁,見物更傷情!淚灑黃河水,滾滾似潮平!應拂淚,追遺志,誓繼承。有毛澤東思想,紅日暖心中。
  • TVB老藝人黃光亮重唱《友誼之光》,曾幫李兆基度過最後時光
    其中除了主角發哥之外,有著四大惡人之稱的TVB老藝人黃光亮也是大家熟悉的實力派。近日TVB展開了《流行經典50年》的錄影活動,場面可以說是非常的熱鬧。大多數的藝人都有到場,黃光亮,王敏德,溫碧霞,黎耀祥等藝人都有獻唱一起上臺展開互動。
  • 因為他有老藝人的堅持
    劉德華是我最敬佩的藝人,沒有之一了,他見證了娛樂圈最輝煌的時代。劉德華也是少有的沒有緋聞,形象健康,一直勤勤懇懇的藝人。與他合作過的人沒有說他不好的,這就是魅力。雖然早年因為形勢所迫也拍了一些所謂「爛片」,不過回過頭看看,這些「爛片」的質量居然也比現在的所謂大片要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