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政琮太太的一些心裡話

2021-02-18 新浪高爾夫

編者按:2019年4月,中國臺北球員潘政琮贏得RBC傳統高球賽,成為歷史上第二個贏得美巡賽冠軍的華人。他獲得了本周球員錦標賽和下個月美國大師賽的參賽資格。

潘政琮畢業於美國華盛頓大學,他從加拿大巡迴賽、光輝國際巡迴賽一路打到美巡賽。上賽季潘政琮在美巡聯邦快遞杯排名第37位。本賽季他參加10場比賽,6場被淘汰,最佳成績為並列第11名。目前潘政琮世界排名第97位,聯邦快遞杯排名第171位。

本文為潘政琮太太首發於潘政琮Facebook主頁(原文為繁體字),新浪高爾夫受權轉發。

潘政琮太太為小潘在美巡賽背包

大家好,我是潘政琮太太。這一年來有很深的感觸,也有很多人關心,在小潘同意後,我在這跟關心的朋友們說一些心底話,而這不是一篇討拍文(尋求憐憫的文章,編者注)。

 

一般人的一生高低起伏可能是以一年或是十年為周期,而頂尖運動員的潮起潮落可以發生在每一天。

 

因為競爭太過激烈與球場越來越刁鑽,只要一點點的沒有發揮就瞬間跌落下來。關心的朋友與球迷們常會詢問,是身體不好嗎?是生活改變不規律嗎?是跟老婆吵架嗎?要不然就會說,哎呀,日子好過了所以現在沒有以前認真啦、外務太多啦、太驕傲啦、沒有野心啦……

 

身為公眾人物,我們總是概括承受,謝謝指教與關心,我偶爾會衝動回個兩句然後挨老公的罵。然而若要我說真話,這些年在美巡賽看到身邊所有的球員,我敢說95%的選手在這方面是沒有人有一刻敢鬆懈的。

潘政琮贏得2019年傳統高球賽 

外表光鮮亮麗的美巡賽不是一個任何人敢驕傲的地方,這是一個日日夜夜埋頭苦幹的環境,一個永無停止的追逐與考驗。

 

對大多數的我們來說,挫折在生活中的比例非常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的生活像是和尚一般,每天十點前就寢,比賽常常五點要起床,沒比賽也是六點半起床,然後開始一天的訓練,照表操課,平均一天在球場上站立七小時很正常,且不包含體能訓練。

 

除此以外,選手還要配合巡迴賽拍攝的工作和與贊助商互動的責任。比賽就算打好一天還是戰戰兢兢,不到周日交卡沒人敢鬆懈;在打的灰頭土臉時仍然要想辦法不斷激勵自己,面對眾人的關心更要擠出笑容說自己很好,沒事,我一定會繼續努力,其實心裡在擔心明年還有沒有工作。

 

在大太陽下或是低溫狂風或是大雨下奮戰一天或一周結束,帶著汗水、曬壞的皮膚或是可能溼透的鞋襪回到旅館,獨自面對自己使盡全力後的挫敗,反覆思考自己還能做什麼才能脫離困境,接著收拾行李帶著滿滿的髒衣服,付了一整周包含旅館機票桿弟(球童)的開銷後往下一站去,一年在路上超過30個星期。

 

而目前在全美疫情緊繃的關頭,我們決定再遠也只能開車,打完球就關房間隔離自己,不然生病了運動生涯怎麼辦。

 

即便如此,我們是很幸福的,我們非常非常感謝上蒼的眷顧,讓我們一路從轉職業開始沒有停止的打到了美巡賽,這已經是何等的幸運與恩賜,所以我們非常珍惜每一個在這個大舞臺上努力的機會。更因此,我們再忙也堅持要持續不斷的幫助年輕的選手們。

 

人生本來就不是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穫,這一切是我們自己的選擇,辛苦是正常也是當然的,我們能做的是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沒有遺憾。

 

我們不知道我們還能走到哪裡,但我們能肯定的是我們會不忘初心,走到沒有路走為止。


潘政琮與太太在2019年總統杯

在這裡謝謝球迷朋友對小潘的支持,喜歡小潘,總是替我們打氣,祈求大家在這波疫情下能身心健康平安。

相關焦點

  • 潘政琮:老爸,我做到了
    畢竟,潘政琮接觸高爾夫,全是因為父母都在苗慄的高爾夫球場工作。潘榮和曾經是珠算老師,退休後在球場擔任保安,康月美則是當球童。夫妻倆整天在球場,無暇照顧當時5歲的潘政琮和8歲的大兒子潘福強,只好帶在身邊。
  • 潘政琮童夢成真,本周上演大師賽首秀!
    本周——在觀看伍茲那一桿神奇的切杆之後15年——潘政琮終於將首次參加大師賽,這主要得益於他在美巡賽上的成功。2019年傳承高球賽的首勝,確保了他的參賽資格。"我很興奮,我將實現我的夢想。"興奮的潘政琮說。他是自2009年的林文堂之後,第一位獲得大師賽參賽資格的中華臺北高爾夫球手。
  • 沒有被大學早婚耽誤,潘政琮成就美巡勝利後說了這些話
    (攝影/Streeter Lecka / Getty Images)北京時間4月22日,上個星期,潘政琮與太太林盈君
  • 潘政琮童夢成真,本周上演大師賽首秀
    本周——在觀看伍茲那一桿神奇的切杆之後15年——潘政琮終於將首次參加大師賽,這主要得益於他在美巡賽上的成功。2019年傳承高球賽的首勝,確保了他的參賽資格。"我很興奮,我將實現我的夢想。"興奮的潘政琮說。他是自2009年的林文堂之後,第一位獲得大師賽參賽資格的中華臺北高爾夫球手。
  • 潘政琮回歸海港城 開啟衛冕之旅
    6月16日,潘政琮與妻子林盈君在希爾頓海德島海港城高爾夫林克斯球場上 南卡羅萊納州希爾頓海德島,2020年6月17日——那毫無疑問是潘政琮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周,
  • 復盤潘政琮的奧運銅牌:從倒數第三到正數第三,他經歷了什麼?
    北京時間8月2日,潘政琮在奧運會男子高爾夫項目第一輪只打敗了兩位選手。三天之後,他只輸給兩位選手。潘政琮取得了中國臺北本屆奧運會的第四面銅牌,以及總的第八面獎牌,因為在霞關鄉村俱樂部的七人延長賽中,他是堅持到最後沒有倒下的那個人。
  • 潘政琮:晉級並未成功,我會繼續努力
    首次出戰PGA錦標賽,潘政琮未能延續自己在美巡賽上的神奇。
  • 潘政琮:從現在開始,一個人出發
    轉職業第一場比賽就踏上美國公開賽的中華臺北球員潘政琮結束了自己四天的比賽,四輪比賽成績分別為71-72-76-74,高出標準桿13桿,目前位列並列第64位。第一次為獎金而推桿的感覺如何?進入決賽之後,潘政琮的成績開始有了起伏,決賽輪的最後9洞,他打出4個破擊和1隻小鳥。「後九洞的成績起伏有點大,因為知道快結束了,所以希望自己能打得更好。但越想打好,就越出問題。鐵桿經常打到錯誤的地方,推桿狀態也普普通通,所以成績也並不理想。」
  • 潘政琮的房車:美巡賽上的新旅行方式
    和其他人一樣,潘政琮最近一次「剁手」是在深夜上網的時候。 當時,他仍在尋找在被迫停賽期間高效率利用時間的方式,不僅僅是高爾夫,還有瑣碎的日常生活。所以,當他和妻子林盈君在家翻箱倒櫃想要找些事情來做時,潘政琮最終將目光投向 了Youtube,他決定開設一個油管頻道向好奇的粉絲分享高爾夫技巧。
  • 潘政琮是這樣慶祝的
    今天凌晨,美巡聯邦快遞杯季後賽第二戰BMW錦標賽分組公布:中國臺灣一哥潘政琮將與伍茲,以及前聯邦杯總冠軍比利·霍雪爾同組前兩輪。首輪比賽,他們將於北京時間本周五 (8月16日) 凌晨0:54出發。8月初,潘政琮剛剛與愛妻林盈君在美國購置了新房,完成了「成家置業」的人生夢想。如今,又迎來了「同組老虎」的巔峰時刻。最近的小潘,可謂「雙喜臨門」!
  • 潘政琮贏美巡首冠
    RBC傳承高球賽決賽輪比賽在此間結束,27歲、來自中華臺北的潘政琮全天抓下5隻小鳥,吞下一個柏忌,交出67桿(-4),以272桿(-12)的總成績一桿優勢,問鼎了美巡賽首冠,獲得124.2萬美元的冠軍獎金和500個聯邦快遞杯積分。
  • 「高壇一周」潘政琮奪華人美巡第二冠;李昊桐打西瓜;劉宇婕三登頂
    潘政琮拿下美巡首冠為華人美巡再添佳績來源:PGA Tour北京時間4月21日,中國臺北的潘政琮在海港城林克斯奪下了他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美巡賽冠軍潘政琮已經打了三年美巡,三年間曾五次進入前十名,最好的成績甚至有過第二,卻始終離冠軍差一線。而這回,他終於穿上紅格子夾克,品嘗了一次美巡冠軍的滋味。
  • 從背井離鄉到勇奪美巡首冠,這是潘政琮的奮鬥故事
    」潘政琮說。 2007年,15歲的潘政琮背井離鄉,獨自一人來到美國闖蕩,開始追尋自己的美巡夢。12年來,他從高中到大學,從美巡三級賽到威巡賽,再到美巡賽,一步一個腳印,今天,他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夢想,更是一個家庭的夢想。
  • 潘政琮夫妻聯手,歷史性奧運高爾夫奪銅
    這壓力讓潘政琮有點吃不消。首輪比賽他打出+3桿,而領先者打出-8桿。這差了11桿,潘政琮處於倒數第三位。「第一天不知道在幹什麼,我給一個好朋友發了簡訊,我說,真的很掙扎。」潘政琮說。(首輪比賽中的潘政琮)在最近的美巡賽場上,潘政琮的狀態不是他最好的時候。可是能獲得美巡賽冠軍,能拿到2014年亞運會的金牌。潘政琮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
  • 美巡點將臺:潘政琮
    91年出生的潘政琮由於球童媽媽的關係進入高爾夫,從小就顯示出高爾夫的才華,2005年全臺灣總排名第二;15歲拿下多哈亞運會高爾夫項目的個人銀牌;
  • 四月大師賽,任成宰、潘政琮身上寄託著亞洲球迷的希望
    (潘政琮、任成宰)美國大師賽由高爾夫傳奇人物鮑比·瓊斯和克裡弗德·羅伯茨於1934年共同創辦,每年都會向冠軍頒發綠夾克,贏得美國大師賽,和贏得其他三大滿貫、球員錦標賽以及聯邦快遞杯系列總決賽一樣,都是每個職業高爾夫球員所夢寐以求的
  • 去年此時,潘政琮贏得美巡賽首冠!
    潘政琮在海港城高爾夫林克斯,贏得了他職業生涯的首個美巡冠軍。他在RBC傳承高球賽的決賽輪抓下5隻小鳥,僅吞下一個柏忌,交出67桿(-4),以272桿(-12)的總成績收穫了紅格子夾克,贏取了124.2萬美元的冠軍獎金和500個聯邦快遞杯積分。他也是美巡賽歷史上的第二位華人冠軍。
  • 奧運高爾夫日報:贊德成就家族夢想,潘政琮神奇奪牌一吻定情
    而且其陣容豪華程度,不亞於一場大滿貫賽的頂尖級別——除了小麥,7人中包括了新科英國公開賽冠軍科林·森川、肩負東道主奪牌夢想的日本一哥松山英樹、英國隊兩屆奧運元老保羅·卡西、來自於智利的本賽季光輝國際巡迴賽三冠王米託·佩雷拉、來自委內瑞拉的美巡賽冠軍塞巴斯蒂安·穆略茲,以及我們熟悉的中國臺北一哥潘政琮。
  • 潘政琮獲美巡首冠
    RBC傳承高球賽決賽輪比賽在此間結束,27歲、來自中國臺北的潘政琮全天抓下5隻小鳥,吞下一個博基,打出67桿,以四天-12的總成績,1桿的領先優勢,贏得自己的第一個美巡賽冠軍獎盃,獲得124.2萬美元的冠軍獎金和500個聯邦快遞杯積分。潘政琮成為繼陳自忠之後,第二位在美巡賽上捧起冠軍獎盃的華人球員。
  • 華人驕傲潘政琮贏美巡首冠!
    中國臺北選手潘政琮全天抓下5隻小鳥,吞下一個柏忌,交出67桿(-4),以272桿(-12)的總成績一桿優勢,問鼎了美巡賽首冠,獲得124.2萬美元的冠軍獎金和500個聯邦快遞杯積分。這也是美巡賽歷史上的第二位華人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