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6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首詩,傳承千年文化,
一篇文,照亮成長之路。
1月4日下午,浦興社區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誦讀大賽決賽在浦興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舉辦,活動旨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以「美妙的語言」開啟新年的文化之旅。
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汪愛明,校園長聯誼會有關學校領導出席活動,社區參賽選手300餘人參加活動。
小浦,你知道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誦讀大賽,已連續舉辦五年。從第二年的「生命之花」到第三年的「中國夢」,再到第四年的「詩韻浦興」,通過不同主題的展現,傳承母語文化、弘揚人文精神。
我當然知道啦,今年的大賽延續了傳統,在細節上求創新、求提升,以誦讀的形式,向偉大的祖國致敬,主題就是「我的國 我的家 我們的中國話」。
大
賽
現
場
浦興路街道黨工委委員、浦興校園長聯誼會會長、浦東模範中學校長魏瀾致辭
五年的大賽,五年的積累
語言文字、舞臺表演、
播音主持等領域的
多位專家老師先後受邀來到現場,
他們以專業的眼光,
精準的點評,
幫助學生在語言方面快速成長。
參賽選手不僅有
浦興社區內學校的學生,
還有外街鎮的學生、
其他社區單位的誦讀愛好者。
他們通過「韻」「源」「變」「融」「創」「家」
六個主題字進行表演,
展現了「韻動寰宇」「古國精魄」
「盛世千秋」「中國萌芽」「童心綻放」
「偉大復興」的不同強國面貌。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第一單元 韻動寰宇
開場節目詩朗誦《大夢蒼穹》,以孩子們清澈稚嫩的聲音,傾聽來自天南地北的史詩的力量,配以傳統的舞蹈動作,將一個一個故事娓娓道來。
緊接著幼兒組進入決賽的孩子們作為第一組上場的選手,雖然很多孩子是第一次站上這麼大的舞臺,但是他們都非常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表演,童真有趣的節目內容和服裝道具引發現場笑聲不斷!
第二單元 古國精魄
由孩子們帶來開場表演《最美漢字》,文字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根源,孩子們將從文字的誕生訴說到中國文化,突顯中華傳統文化的底蘊。
小低組的決賽選手同樣在舞臺上表現出色,節目內容豐富多樣,主題各具特點,每個小朋友都帶來了自己的拿手好戲!
第三單元 盛世千秋
民族朗誦+京韻念白+漢服吟誦,三種不同的風格融合的開場節目《千秋萬代》,展開一場跨時空的集結。
小高組的決賽選手個個都是實力派,豐富的舞臺經驗積累帶來了成熟的原創節目,讓大家眼前一亮,掌聲不斷。
第四單元 中國萌芽
本單元的表演節目曲藝快板《詩詞新說》,由兩位兩位小朋友表演。
終於等到親子組的選手上臺,三組家庭帶來了溫暖的表演,媽媽和孩子一起在舞臺上完成了一次演出,相信他們定不會忘記這難忘的經歷!
第五單元 童心綻放
第五單元的開場表演節目兒童劇《子鼠鬧春》,孩子們換上精緻的道具服裝變身各種萌寵動物上演兒童劇目。有趣、童真、豐富多彩,全心投入情景的演繹中。
成人組的決賽壓軸出場,三組選手或溫柔敘說,傳達對孩子的關愛,或慷慨激昂,鏗鏘有力的說出自己的讚嘆,感染力十足。
第六單元 偉大復興
最後的表演節目詩朗誦《歌唱祖國》,孩子們換上了特色服裝,以我們的母語,通過經典詩朗誦的形式,表達對祖國「大家」的真摯情感。
頒獎
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汪愛明為專家評委頒獎
獲獎名單
【三等獎】
幼兒組
餘晨陽《我是一個點》
楊騏萌《蛐蛐和蟈蟈說大話》
於楚涵《我的祖國》
小低組
張浩晨《我把月亮帶回家》 袁煜恆《我的家》
蔣昕玥《兔子的尾巴》 李銘涵《白天鵝》
小高組
葉之源《厲害了我的國》 範金旭《小服務員》
王琪暄《孤獨的根號六》
親子組
劉翊揚家庭《雨後彩虹》
成人組
周昕語媽媽《可愛的小鳥》
【二等獎】
幼兒組
陸思琪《小豬的理想》
方思悅《小池》
小低組
陸子涵《鏡花水月》 張芸溪《我想》
小高組
郭思妤《我的回答》 蔡知非《孔明贊》
親子組
李琪微家庭《我最愛中國》
成人組
張黎明《我的高橋工匠》
【一等獎】
幼兒組
李悟《我》
小低組
何沐《我向你道歉》
小高組
管天陽《問題寶寶的疑惑》
親子組
汪思辰家庭《再別康橋》
成人組
宋智浚媽媽《寫給兒子的信》
近年來,浦興路街道積極整合社區文化資源,面向全社區不同居民的文化需求,組織開展多樣化、高品質的文化活動,著力打造「家門口」文化服務體系,以文化豐富生活、以藝術滋養心靈,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接下來,街道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大愛浦興•美好家園」,努力實現「文化浦興」質的提升,不斷賦予浦興文化新時代內涵,推進文化文明同行。
綜合事務辦、文化中心聯合供稿
歡迎各位小夥伴們踴躍投稿,將身邊有價值,有趣的內容發給我們。如果錄用將酌情給稿費哦!投稿郵箱:Daaipuxing@126.com,註明:微信投稿+姓名+聯繫方式。
關注「大愛浦興」官方微信
了解浦興社區動態
微信號daaipuxing
原標題:《現場 | 這場誦讀大賽以「美妙的語言」開啟新年的文化之旅》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