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號已註冊了三月有餘,遲遲沒能安坐下來好好寫幾個字,心中悵然,想起蘇軾的詞: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想東坡居士何等超然,卻也曾發此喟嘆,我等凡夫俗子,便安心在這熙攘紅塵中體味人生罷。
記得當初為了這個百家號的名字,還頗糾結了幾日。
十多年前博客大流行,曾以「蘇硯」為名記錄日常,雖然文筆拙劣,但總算能躲開生活的嘈雜有安放心靈的地方,倒也滿足,對「蘇硯」二字更是喜歡到無以復加。
曾無比糾結的認為,我生在寒冷的北方定是投錯了胎,而那杏花微雨裡的江南才應該是我的故鄉。姑蘇的古意召喚我,吳歌的氣韻牽引我,依依的柳灼灼的桃,夢裡那一把油紙傘怎麼都走不完的青巷長長。夢裡總是姑蘇,霜月不眠,遠寺鐘聲陣陣;花影綽綽,輕愁拍遍欄杆。「蘇」之一字,美得清麗又婉轉。
如果說「蘇」的美勝在氣韻,「硯」字之美則在於質。其弘量高格、端莊大雅,絕不僅僅是一個器具,而是代表了文明、藝術、以及心靈對美的探索。多年前隨伴母親去井陘蒼山,買了一方硯,珍藏至今。那硯並不顯眼,只墨池邊刻有「桃花硯」三字,便使我一見傾心。彼時,我正年少,所喜詩詞多半是青衫跨馬踏花去,紅袖執筆蘸相思。青春有多美,便有多虛無。
一晃許多年過去,流光如輕煙杳然飛逝,世事已非昨,一顆心仍無處躲藏。唯有文字,可平復喧囂,慰藉心靈的倉惶無措。
填寫百家號暱稱,才發現「蘇硯」二字已有他人註冊。退而求其次,「蘇硯a」或是「蘇硯b」也可接受,竟也有人用了,於是深深悵然,那些未曾謀面的「蘇硯」們都如我一般鍾情此二字嗎?及我的深情麼?
別無他法,只得另選其他。斟酌半日,取「雲煙孤意」,也蠻好,符合我當下的心境與氣質。往事如煙,有放下,亦有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