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碼時代玩膠片,他和他的「膠攝」群像

2021-01-19 CBR傳播人

記者 | 鄒燕平 井顯昊

編輯 | 梁民達 S/N

全文共2639個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九年前,當時全球最大的膠片生產商柯達公司宣布破產。五年前,上海電影技術廠關閉了國內最後一條膠片生產線。去年3月,富士公司宣布結束黑白膠片和相紙銷售。近兩百年歷史的膠片攝影看上去已經揮手告別。去年11月,張藝謀的《一秒鐘》講述了一個由一場膠片電影串聯起來的故事,被評論為「獻給膠片電影的情書」。實際上,「沒有重來、沒有即返、沒有加工」,膠片風從來不曾停歇。總有些人痴迷於機械快門、手動過片、銀鹽化學反應,他們在數碼時代逆流而行。以下是正文。

「留住當初的快樂」

下班了,「男護士」石榴跨越四分之一個南昌市,回到城市角落裡的一處居民樓。原木門牌上面刻「魁夷製作所LAB」,這是他的膠片衝洗店。

「嘀、嘀、嘀……」顯影間隔的提示聲響起,石榴按下停止計時的按鍵,將浸泡在藥水中的衝洗罐抬起,把顯影藥水倒出,接著開始下一個衝洗步驟——停顯。

在只有水流聲和計時器提示音的衝洗間裡,石榴得以逃離血液透析室日復一日的工作和日夜顛倒的值班。衝洗過程中石榴很少說話,帶著藍色手套,時刻留意著衝洗的每一個步驟。

▲石榴在衝洗膠片

石榴蹲在茶几旁邊,燃起一支檀香,細縷微煙之間,一曲日系純音樂緩緩流淌。取暖器亮著橙調的光,與牆邊黃色燈光相映襯。在這樣溫暖的氛圍裡,石榴常常與朋友喝酒、聊天,直到天亮。

「開這個店主要目的就是想留住當初和朋友一起玩的那份快樂。」石榴大學時參加音樂節偶然接觸到了膠片攝影,當時他用朋友的奧林巴斯膠片相機拍了幾張。回來衝洗後發現,「那些照片有一種不一樣的質感,和卡片機拍出來的完全不一樣」,自那之後他便喜歡上了膠片攝影。

去年疫情期間,已經七年沒回家的石榴選擇留守崗位。3月的艾溪湖畔,帶著幾分寒意的湖風拂過湖邊的柳樹,堤岸的山茶花零落在樹旁的泥土上。石榴拿起了許久沒有碰過的哈蘇500CM,走出了家門。隔著口罩,他聞到的終於不再是醫用酒精的味道。那天的艾溪湖公園人不多,岸邊孤單的迎春花等到了他的鏡頭。

和數碼攝影不同,膠片拍攝並不能做到「所見即所得」,按下快門的那一刻,銀鹽和光線的化學反應將一個瞬間凝留在膠片上,與此同時,那個瞬間也在拍攝者心中定格。在石榴看來,膠片拍攝的每一次快門,都是一件謹慎的事情。

石榴把在艾溪湖拍攝的那組照片命名為「春天的情緒先我一步」,將春天的希望記錄在鏡頭語言裡。

▲《春天的情緒先我一步》組圖,艾溪湖岸邊的迎春花

「充滿不確定性的旅程」

耶路撒冷的哭牆下,一名身穿黑色西裝,頭戴黑色禮帽的男士低頭看著自己手中的書。嘉熙在他身邊蹲下,抬起手中的膠片相機,將哭牆前的這一幕記錄下來。

嘉熙將黑白取景器移開,世界重新變回彩色。他穿進一個藏在巷子裡的集市,陽光從店鋪的棚頂傾瀉而下。幾個不同膚色的小孩從身邊跑過,回頭的瞬間被嘉熙用鏡頭準確捕捉。

和其他旅拍者不一樣,嘉熙會用膠片攝影來記錄旅途。來自上海的嘉熙是B站生活區的一名up主,2019年4月,他投稿了自己的第一條膠片旅拍視頻,記錄自己在西班牙旅行的經歷。

每次出國旅行,嘉熙都會做好一個拍攝的行程安排,這看上有些任務化,但他始終保持一個愉悅的狀態。對於他來說,每一次的攝影記錄是體驗旅遊的另外一種方式。

嘉熙迎來了接觸膠片攝影的第五個年頭。膠片攝影和旅行一樣,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過程。除了拍攝光線的講究,拍攝效果也無法即時得知。在旅途中的膠片攝影,更要面臨技術限制之外的更多問題。

在西班牙街頭,兩個臉頰帶有紅暈的女生,舉起手中的啤酒瓶相碰,玻璃相撞的聲音打破了街道的寂靜。

嘉熙覺得那是很好的生活狀態,猶豫著還是選擇按下快門。閃光燈閃爍間,兩個女生顯露出不滿。嘉熙趕緊上前解釋,表明並沒有別的意圖。

「我不再是那個隨意按快門的我了」,嘉熙慢慢改變了數碼拍攝以量取勝的習慣,每一次按下快門前,都會思考構圖、把握光線,再決定要不要按下快門。

膠片相機也是嘉熙旅行途中與陌生人交流的一種媒介,成為他不一樣的旅行期遇。

日本京都的一處吸菸點,或站著、或蹲著的吸菸者常常會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故事。嘉熙拿著一臺膠片相機站在角落,一個吸菸者被他手中的相機吸引,主動走近和他搭話。從膠片拍攝聊到東京運動會,不同的國籍、不同的語言,此刻都不足以成為界限。

▲耶路撒冷哭牆下,嘉熙拍攝到一位男士在讀書

「膠片漂流」

6月的第一天,威海。伴隨著午後的陽光,麻汁環著海源公園一戰華工紀念館走了一圈後,在紀念館前的一塊平地上停下腳步,他朝著沿海的方向,將手中的尼康FM2機位架好。

潮起潮落間,海水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金光,這個場景仿佛跨越了百年。這景象很符合麻汁對威海形象的期待,他按下快門,作為膠片漂流出發的第一張照片。

「新冠疫情」打斷了麻汁2020年的旅行計劃。「拿著相機卻無法出去拍攝」的麻汁,想到舉辦一個膠片漂流活動——將相機連同膠捲郵寄給他人,讓不同的視角存留在同一個膠捲上。

麻汁通過朋友圈發布了膠片漂流活動招募信息,隨後創建了名為「膠片漂流記」的微信群。短短一天內,來自全國三十多個城市,共一百多人加入群聊。

麻汁是一名膠片相機網店的老闆,他將因膠片攝影認識的朋友稱為「膠友」。為此,他還創建了一個「膠友」微信群。手機的鎖屏頁面一直閃爍著新消息的通知。

「但是一個膠捲只可以拍三十六張,沒辦法讓那麼多人都參與。」麻汁只好用了兩天時間,篩選出來自二十二個城市的三十二名參與者。

接下來要確定這次膠片漂流活動的「主角」——相機。麻汁和「膠友」們經過討論最後並沒有選擇更加便攜的一次性相機,而是選擇了尼康FM2。快門速度可達四千分之一,配合5207電影卷的使用,可更大程度適應各種天氣狀況帶來的光線條件。

麻汁將尼康FM2機身和35/2鏡頭用泡沫紙包好,連同一個手機支架放進瓦楞紙箱中。他列印了一張籤名地圖,在山東威海的位置標上「膠片漂流第一棒」,並籤下自己的名字。

▲膠片漂流活動的籤名地圖

2020年6月8日,第一個包裹從膠片漂流第一棒山東威海寄出。歷時五個月零十七天,一臺裝著5207電影卷的膠片相機漂流了中國二十二個城市,東西橫跨五千一百五十四公裡,南北縱跨四千零二十公裡。11月25日,相機和膠捲被第二十二次打包,從最後一站北京寄回山東威海。

麻汁從快遞點抱回了一個4.1kg的包裹。經過了十二天的等待,5207電影卷終於被衝洗出來。麻汁迫不及待地點開文件,一張一張地翻看,但直到滾動條拉到最後,還是沒找到在海源公園所攝的那張。

群裡發出「流淚」的表情後,一名眼尖的「膠友」提示他看第一張照片:那是廊坊老火車站,一個寫著「廊坊站」的站牌旁邊停著一節老式的綠皮火車。但是再仔細看,可以發現火車頭處有白色的重影,他才發覺是雙重曝光了。

▲膠片漂流活動中,麻汁拍攝的第一張照片與第二張形成雙重曝光

「膠片就是充滿了很多不確定因素,當它成像的那一刻可能有好也可能有壞,所以呢,就不要太在意它的結果,我們重要的是過程。」他說。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皆為化名-

相關焦點

  • 盤點膠片時代的經典神機
    即使是在數位相機成為主流,膠片攝影日益邊緣化的今天,那些老相機的故事依然在攝影師的圈子裡廣為流傳,有的甚至還能賣出堪比數碼旗艦單反的價格,可見雖然時代變了,但來自膠片時代的經典「神機」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卻不會改變。下面就來讓我們一起盤點一下那些最受攝影師歡迎的經典膠片相機。
  • 細說膠片攝影的魅力
    這些年,和攝影結緣頗深。除了學習數碼攝影,膠片拍的也不少。說真的這年頭拍點膠片不容易,除了膠片價格日漸上漲,衝洗點越來越少外,出去拍攝也令人躊躇,常常會被圍觀,有好奇者,有批評者,有不屑者,說有錢燒的大有人在,說為出風頭的也不在少數。編輯向我約稿,我斟酌了半天,還是決定抓住這個機會,申明一下我拍膠片的原因。
  • 在《布達佩斯大飯店》裡,我們還相信膠片時代的童話
    2011年,柯達膠片公司正式地退出了好萊塢電影業;2012年,好萊塢本土關閉了最後一個膠片洗印廠,標誌著膠片電影這個輝煌時代的終結。也正是由於這樣一個歷史終結的到來,在世界影壇上曾經湧動過一個小小的電影潮流,像是一種電影自我祭奠的儀式。
  • 富士膠片發布X-S10無反數位相機
    * 相較於「FUJIFILM X-T4」無反相機的IBIS功能* 為X系列(XF/XC鏡頭)的30個可換鏡頭中的20個提供6.0檔的優勢,目前可用(2)傳奇膠片模擬和更新的自動功能,實現卓越的圖像質量· 富士膠片的膠片模擬模式旨在通過數位化一些業界最具標誌性的模擬膠片
  • 凡是攝影微影賽(166)-《彩色膠片》
    | 凡 | 是 | 攝 | 影 | 微影賽主題 毫無疑問現在是數碼時代,但我們還有不少人有膠片情結,今天我們來玩情結,膠片照片,而且是彩色的。
  • 《光影傳奇》:膠片的故事與膠片電影守護人的崇高禮讚
    第四、五、六集呈現電影膠片守護人如何讓「孤兒電影」回家;如何對傷病電影膠片進行物理修復;如何在數碼科技時代對膠片電影作數位化轉錄、修復,使其重生。電影為世人所熟知,資深影迷還能說出電影從無聲片到有聲片,從黑白影片到彩色影片的發展歷程,以及普通銀幕與寬銀幕、單面銀幕與360度環形銀幕、平面電影與立體電影等知識。
  • 朋友送兩臺舊數碼機身,這是我的第一和第二,你還記得最初器材嗎
    我使用的第一臺單反數位相機是佳能300D,時間是2004年,那時一位在蘇州的臺灣朋友要我幫買一臺數碼機身拍產品,我就給他買了300D,價格好像是7600元。但是這臺佳能300D相機到手後我沒有馬上郵寄給他,而是借用帶去了雲南,一路拍了上千張(那時我還是以膠片為主,帶了120和135幾臺膠片相機,還有50多個反轉膠捲),但數碼拍攝都不是主要題材,數碼拍了些花絮。
  • 數位相機界的一股清流,富士膠片,復古&多彩&差異化闖出一片天
    說到富士,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膠捲時代的富士膠捲。畢竟現在富士公司的英文名是Fuji Film,中文名是富士膠片。研究一下富士的起家,就是富士是從1934年作為一家感光材料製造商建立起來的。這就是富士的企業基因。
  • 不賣膠片賣藥片,富士是怎麼活了我們不認識的樣子?
    猜中數位化浪潮,只是富士轉型的開始富士膠片在攝像界的實力無需贅述,從膠片時代的綠盒子到數碼時代的 GFX,一句「腹肌南波灣」說明一切。許多復盤文章都將富士的華麗轉型歸結於富有遠見的變革,因為富士在 80 年代就制定了數碼化戰略,為可能的轉型作足了準備。難道柯達沒能提前判斷形勢嗎?
  • 膠片2020,數碼2004,時隔16年同一地點記錄北京車展老展館周邊
    2020年(第十六屆)北京車展被推遲到9-10月份舉行,原本火爆的北京國際車展比往常要冷清了許多,零部件展和新能源汽車展被安排在了位於東三環路旁靜安莊的老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辦,原本只有3天的展覽最後一天在下午2點半就草草結束了,雖然展會有最後一天提前結束的傳統,但對於一個頂級展覽提前結束並不常見
  • 膠片已死,柯達破產,這家日本企業卻逆勢重生!活成千億營收的巨頭
    雄霸一時的膠片巨頭日本富士膠片公司,是一個時代的符號。創立於1934年的富士膠片,其前身是日本的一家「膠捲試驗所」,由於把日本照相膠捲從本土做到了國際化,業績隨之飆升,到上世紀六十年代,銷售額已經達到270億日元。
  • 柯達克羅姆膠捲:攝影剪輯挽救老套劇情,執拗致敬膠片時代的佳作
    這部電影也可以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式好萊塢劇本的範本,就是男主角是一個音樂經紀人,有他自己本身的工作困境,因為一個誘因逼迫他跟他父親到千裡之外的膠捲衝洗店。電影海報頗有公路牌的氣息這一路的行程就是「英雄旅程」過程中間從召喚到面對苦難到解決問題、到最後完成的完整過程。
  • 醫用膠片市場前景堪憂 這家企業偏要分一杯羹
    樂凱膠片於1998年在上交所上市,曾是國內膠捲生產龍頭企業,一度與富士、柯達並駕齊驅,旗下產品包括醫用乾式膠片、工業探傷膠片和特種高性能膜材料等三大體系。但是,在數碼技術的衝擊之下,上市僅僅3年,樂凱膠片即遭遇業績天花板。數據顯示,樂凱膠卡的淨利潤在2000年達到2.15億元的高點之後,一路走低,並在2003年跌破1億元關口。
  • 新數碼寶貝:惡魔獸究極體實力?他想開啟新進化時代
    新版動畫中的惡魔獸可以隨心所欲的調動完全體數碼寶貝,金屬巨龍獸等敵人全部都是他的部下,在第19集中他甚至可以調遣瓦爾格獸(第四部的暗之鬥士獸完全體級)這樣有牌面的數碼寶貝。值得一提的是,主角團目前遇到最強的敵人尼德霍格獸,似乎也是惡魔獸的部下,孕育出其成熟期複眼獸的數碼蛋,就是惡魔獸送到網絡世界的。
  • 「老神經」「追影」30年 他收藏2000多部膠片電影
    時代在發展,無論是年輕姑娘、小夥兒,還是步入晚年的老人,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永恆不變。在鄭州,63歲的孫風辰痴迷「追影」30年,收藏了2000多部膠片電影、數十臺各式放映機,被不理解的人稱作「老神經」。面對非議,他有自己的收藏感悟一一記錄社會的發展,不能缺失民間記憶。膠片電影,就是了解世界的窗口。
  • 將攝影師帶離舒適區 選擇膠片拍攝的5個理由
    攝影師Samantha Stortecky對膠片攝影有著濃厚的熱愛,從他高中時代開始攝影開始,膠片攝影就是他最喜歡用來表達藝術的媒介之一。最近,他分享了他認為應該拍攝膠片的五個原因。3.拍攝膠片讓你動手能力更強拍攝膠捲的有趣之處之一是能夠物理固定膠捲並將其裝入相機。某些人可能不會覺得這很有趣,但就我個人而言,我很喜歡自己的工作。我喜歡能夠切實地參與其中,體會裝膠捲時的滿足感。如果你想更進一步,請嘗試進入自己洗膠捲的世界。把膠捲裝進暗袋,並使用化學藥品和家用掃描儀進行顯影。參與整個過程的每一部分,親眼看到圖像栩栩如生,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 富士膠片推出全新輕便型無反數位相機 X-T200
    富士膠片公司榮譽發布「FUJIFILM X-T200」(以下簡稱「X-T200」)新一代輕便型無反數位相機。它還提供了對相機特性和功能的直觀控制和響應控制,並可用於調整各種設置,如亮度、背景模糊、膠片模擬效果和圖像長寬比。· 努力實現人臉對焦,捕捉精彩瞬間通過在整個傳感器上使用傳感器相位檢測像素並改進自動對焦算法,可以在各種條件下快速實現對焦。更新後的人臉/人眼檢測自動對焦可簡單快捷地對單人或好友合照進行對焦。
  • 富士膠片發布第五代「FUJIFILM X100V」數位相機
    富士膠片公司榮譽宣布將推出FUJIFILM X100V (以下簡稱:X100V),這是兼具標誌性、便攜性和趣味性的X100高端緊湊型數位相機系列的第五代產品。作為富士膠片X100系列的第五代產品,相比於以前的機型,X100V進行了重要升級,採用了新設計的23mmF2鏡頭,改進了光電混合取景器,防塵防滴*1,後置全新的翻折式液晶顯示屏及其他升級。
  • 最新消息:2020上海廣印展,施樂最新彩色數碼印刷機9158亮相
    作為全球最大的數字與信息技術產品的生產商,漢光數碼同時也是世界五百強、複印技術的發明公司,其在複印機市場佔有率,尤其是彩色機器方面,常年佔據第一的位置。 2020年7月8日上海廣印展在國家會展中心中心舉行,行業龍頭企業佛山市南海漢光數碼印刷設備有限公司攜施樂9158亮相。
  • 醫用膠片市場的大變局
    「這是一個摧毀你,卻與你無關的時代;這是一個有人打劫你,你卻無力反擊的時代;這是一個你醒來太慢,乾脆就不用醒來的時代。這是一個不是對手比你強,而是你無力追趕的時代。  這段話用在今年2月之前廣東五洲採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連續在其網站上發布《關於對贛州市醫用耗材項目出臺的通知》,筆者王強發出的感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