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世界上最最聰明的民族,很多人會說是猶太人。猶太人的確很聰明,像馬克思、愛因斯坦等一些享譽世界的人物,都是猶太人。據統計,諾貝爾獎獲得者有770人,猶太人就佔據154人。但猶太民族又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歷史上他們被阿拉伯人趕出中東,流散到世界各地,歐洲最多。
按理說,這樣一個苦難的民族,應該得到全世界同情。可事實截然相反,歐洲多次掀起反猶太人的高超,尤其二戰時,有600萬猶太人被希特勒下令殺掉。那麼,希特勒為何會對猶太人恨之入骨呢?
有人說是希特勒小時候很窮,遭到過猶太人的歧視,因此懷恨在心。其實,這完全是道聽途說。希特勒之所以痛恨猶太人,原因在於猶太人聰明反被聰明誤。
猶太人作為一個流浪的民族,分散在世界各地。他們沒有國家的概念,奉行「教大於國」準則,抱成一團,避免了被所在國文化的通話。
猶太人善於經商,很會賺錢,在歐洲社會有著很高的地位。因為他們沒有國家概念,賺起錢來可謂不擇手段。一戰時,希特勒親眼目睹德國軍人在前線流血犧牲,作為德國的猶太人非但拿出錢來資助德國,反而投機倒把大發戰爭財,甚至把戰爭物資賣給敵對國家。
作為狂熱民族主義者希特勒認為:雅利安人是德國主人,他們用寬廣胸襟接納居無定所的猶太人,猶太人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德國有難時挺身而出,絕不應該見利忘義大發國難財。從這時開始,希特勒心裡就埋下對猶太人仇恨的種子,認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猶太人其實是一個很努力的民族,他們掙錢的本事超強 ,又肯吃苦,所以猶太教比較富有,他們更喜歡倒賣倒賣,二戰期間倒買了大量的軍火大發橫財,所以在當時的德國 ,有錢的猶太人比比皆是,但是他們卻為富不仁 ,只顧自己享樂 ,不想幫德國共度難關,在當時牛奶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那些猶太認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肯賣給當時那些可憐的德國貧民,猶太人這麼做無疑引起了民憤,他們變成了眾矢之的。
作為一戰戰敗國的德國,民不聊生,百業凋零,老百姓連吃飯都成了問題。作為德國的猶太人在戰爭中發了大財,掌握著德國50%資產,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這種冰火兩重天的對比,再一次刺激希特勒狂熱的民族主義的心。
希特勒上太后,首先把矛頭對準德國猶太人,在演說中,呼籲民眾驅除沒有正義感、唯利是圖的低人種猶太人。受到希特勒演說的鼓動,有五成的德國人開始對猶太人充滿敵意,並開始打砸搶猶太人的商店,德國民族主義怒火被希特勒點燃起來。
當時的德國平民,本來對猶太人恨之入骨,經過希特勒這麼一宣揚 ,更加加重了他們對猶太人的仇恨,希特勒正好借題發揮 ,大肆的屠殺猶太人,屠殺到幾乎讓他們滅種的地步,德國平民拍手稱快,那次大規模的屠殺,首當其衝的是那些曾經高高在上,財富無數的猶太人,他們受到了希特勒無情的屠殺,在如此暴虐的行動中,那些可憐的猶太人,只能成為被殺戮的對象了。
二戰爆發後,德國急需資金支援戰爭。於是,希特勒求助於德國猶太人,讓他們捐款捐物。猶太人代表並沒有痛快答應,反而先談條件,他們出錢出物後,希特勒能給多少回報!這讓希特勒殺心頓起,開始借著宗教信仰不和的幌子,以猶太人行為劣性、思想齷鹺為由,展開有計劃、有預謀的種族大屠殺。
從民族層面上來講,反猶思想在歐洲古已有之,不是納粹的原創,更不是德國的特產。在中世紀的時候,無論是天主教還是東正教國家,對猶太人都實施過壓迫。新教國家的情況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地方相對寬鬆一些,比如荷蘭,但有些地方也是比較嚴酷的。
歐洲進行近代掛轉型之後,天主教的權威就不復存在,因此宗教層面上的壓迫就少了不少猶太人的活動空間,相對來說擴張了很多。但是猶太人始終沒有辦法擺脫二等公民的地位。到了19世紀中後期,反猶主義在歐洲又開始興起。除了德國以外,其他各個國家也有。不過德國相對嚴重一些,這是因為德國猶太人的數量和比例相對較高。
希特勒提出的納粹思想,實際上確實反映了當時德國社會主流大眾對於猶太人的一種觀點。因此希特勒要憎恨猶太人,不僅僅是因為他個人的一種經歷,更準確的來說是因為必須以此為思想基礎號召和動員大量的德國人支持他。極端民族主義是納粹得以通過選舉上臺的重要因素。換句話說,這就是選票的來源。因此希特勒憎恨猶太人就變成了一種政治上的需要。
綜合來看,我們不能否認個人經歷對於希特勒在成長之過程當中的思想意識所形成的影響,但這種影響,肯定是不如後期政治上的影響來的大。也就是說希特勒憎恨猶太人,除了他本人的情感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這是納粹作為一個政黨在德國安身立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