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據環球網援引德國《經濟周刊》最新報導,12月17日當天,德國內部通過了一項「IT安全法」,此方案中沒有提及對於華為的任何禁令。報導指出,這項法規的內容表述為,允許華為等海外企業的產品及技術參與德國市場,但必須確保安全性。接下來,這項法案將提交德國聯邦議院後即可正式通過。
就在德國做出上述決定的幾乎同一時間,美國媒體於12月16日當天曝出,有「永久中立國」之稱的瑞典態度又出現「180度大轉變」,該國斯德哥爾摩行政上訴法院決定撤銷此前對華為的5G設備暫緩令,華為可對此繼續上訴。也就是說,瑞典5G市場的大門將再次對華為關閉。今年11月9日,在華為做出上訴舉動後,瑞典方面取消了對華為的5G禁令。
此外,當前決意要拒絕華為5G設備的英國,因移除以及替換華為設備要帶來的巨額經濟支出,已經成為不少歐洲國家的「反面教材」。知名研究機構Assembly發布的報告顯示,按照英國的計劃,預計到2027年英國要付出高達182億英鎊(折合月1579億元人民幣)的經濟代價,並且其5G網絡部署也將落後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不少國家執意要對華為設備採取限制,但截至今年三季度,華為依然穩坐全球通信設備市場「龍頭老大」的寶座。據市場機構Dell'Oro Group的數據,今年三季度,華為通信設備的全球佔比高達30%,排名全球第一;相較之下,瑞典自家的通信設備商——愛立信在全球各大市場「通行無阻」,僅拿下14%的份額,排名第三。
文 |廖力思 題 | 曾雲梓 圖 |饒建寧 盧文祥 審 |曾雲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