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金融界網站訊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全球經濟洶湧巨變,不確定性大幅攀升,中國金融行業遭遇了巨大挑戰,同樣也是這一年,銀行理財子公司橫空出世,金融科技賦能如火如荼,財富管理轉型風起雲湧,基金業迎來前所未有之大風口。在此背景下,由金融界主辦的第五屆智能金融國際論壇暨2020金融界領航年度盛典於12月10日在京召開,百位金融業大咖齊聚一堂,就金融行業的數位化轉型發展、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領域的應用、公募基金大時代、養老金融的未來等話題進行深入務實的探討交流。
恆泰證券金融科技研究院總經理李想在證券平行論壇討論時表示,金融科技涵蓋了對網際網路業態的探索和洞察。
圖為:恆泰證券金融科技研究院總經理 李想
李想表示,直播帶貨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技術手段和網際網路業態本身是中性的,只是一個放大器,像這種直播帶貨、短視頻帶貨核心是重塑了人、場、貨的概念。但是金融產品和一般消費品還是不太一樣,市場參與者還是要擦亮眼睛。
現在有很大一部分群體,仍不知道券商在做財富管理。為什麼?「券商有做的不夠的地方,即便打造了一個非常好的資產端,難道全中國就有5億人來購買嗎?我覺得不會,畢竟酒香還怕巷子深,這也是券商為什麼要擁抱網際網路的新業態,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李想說,「得讓大家知道券商有產品,而不是說只有銀行才有,銀行在過去很多年裡,在基金層面這個渠道鋪的很開,這是他們做得非常好的地方。」
李想提到,銀行之後有更多的三方平臺,包括支付寶,都做的很好。但是用戶今天對於券商能夠賣基金包括做一些資產配置,其實是沒有充分認知的。「我們作為行內人好像覺得券商做財富管理是正常的事情,打造好的資產端,做資產的遴選,用核心資產池來解決問題,我覺得不夠,還是要擁抱新媒體和新科技,讓正面的信息流動和擴散起來。」
李想還表示,要從科技賦能的角度,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金融科技不是過去的IT換了一個詞,金融科技也包括了對網際網路業態的探索和洞察,金融科技的賦能除了技術賦能,也包括運營賦能和增長賦能。
李想最後強調,客戶服務的體系,一定要堅持數位化,走數據驅動的道路。對C端大部分網際網路產品來說,魔鬼都在細節裡面,作為券商服務客戶,從來不去看交易行情的穩定率、速度、延遲,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總結兩點,第一,除了資產端,利用新媒體擴大用戶感知的事情要去做;第二,要做能量化的科技賦能,做更廣義的科技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