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貴婦淪為傭人,活到106歲,13個兒女,13個博士丨百家故事

2020-12-26 最人物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今天是母親節。

「最人物」與大家分享一位傳奇母親——王淑貞女士的故事。

回望老人家過往經歷,王淑貞的人生頗有戲劇性色彩。但仔細想來,她的半生經歷,似乎又和普天下所有母親一樣——

艱辛、為難,但為了子女,卻又異常勇敢而偉大。

從刑偵鑑識一線工作崗位退休之後,「華人第一神探」李昌鈺最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到世界各地進行演講。

離開了探案現場,這位曾先後協助46個國家偵查案件,辦案超過8000起的「傳奇」神探,開始走進學校、走上講臺——從震驚世界的「碎木機殺妻」案,到「9·11事件」,再到險些影響美國歷史的「尼克森水門」事件、柯林頓桃色案……

李昌鈺講述的真實案例大多與「驚險」、「刺激」相關,可他卻說:

「無論再兇殘的案犯、再血腥的現場都無法讓我感覺到恐懼。」

「這個世界上,我唯獨害怕的,是媽媽。」

李昌鈺曾說,自己稍微取得的一點成就,都得益於媽媽。

多年之後,回溯光陰,這樣短短的一句話,其實是一位女人半生辛苦的證明與堅持。

李昌鈺的母親名為王淑貞,生於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

故去的時光太過久遠,以至於人們在提起她時,只能回憶起「出生於大戶人家」、「上過女中」、「喜歡文學」這樣零散的印象。王淑貞的人生軌跡,大概是從1916年前後,慢慢明朗與清晰起來的。

彼時,女孩19歲,念完了中學,又恰好趕上了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新、舊兩種觀念在腦海中不停閃蕩。

更迭中,她第一次體會到了「自由戀愛」的甜蜜,於是在那一年,王淑貞選擇了屬於自己的愛情。

「華人第一神探」李昌鈺之母王淑貞

與王淑貞成婚的男人姓李,名浩民,是當地為數不多「路人緣」極好的富家公子。才子配佳人,門當又戶對,一樁姻緣至此,便只剩下了「圓滿」二字。與李浩民結婚後,王淑貞像那個時代的絕大部分女人一樣,將自己的時間都交給了家庭。

在二人逾三十年的相知相守中,王淑貞先後為李家養育了八女五男。在尚還相信「多子多福」的舊時候,李家放肆生長的13名孩子,成了這座宅邸幸福的象徵。

看著兒女健康成長,王淑貞很是滿足,只是她並不知道,不久之後,這個「大戶人家」,將成為她窮盡一生,也無法割捨的羈絆。

幼年李昌鈺(右)與哥哥的合影

為妻為母之後,王淑貞專注於相夫教子。那時候,李浩民在外面打拼生意,她便在家中照看兒女、打理家事。正逢亂世,眾人慌亂,別人家的日子都過得雞飛狗跳,唯獨李家始終井井有條。

王淑貞念過書、為人精明能幹,她明白,當大時代的硝煙開始瀰漫時,每個人有躲不掉的無奈。所以與其整日誠惶誠恐,倒不如仔細將眼下的日子過好。

什麼是「好日子」?「現在」就是好日子。

王淑貞

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後期,李浩民繼承了殷實的家產,再加上為人聰明能幹,很快便成了當地富甲一方的大商人。每回談大生意前,他都會將人請到家裡做客。

主廳之內,男人們一邊品茶一邊聊天,王淑貞則躲在屏風之後,幫著丈夫出謀劃策——主意好,她便吩咐下人送上一壺龍井茶,暗示李浩民可以繼續談下去;反之,她則會遞上一壺烏龍,示意愛人其中有詐,定要萬分小心。

夫妻二人相輔相成,很快李家便成江蘇一帶有名的富貴人家。

王淑貞的丈夫 李浩民

上世紀50年代初期,抗戰才止,內戰又起,風雨飄搖間,李浩民思量再三,終於下定決心帶著全家避難。

最初得知丈夫的想法時,王淑貞難免忐忑:多事之秋保命尚且不易,如今又要遠走他鄉,這個選擇真的正確嗎?然而這一瞬間的擔憂並沒有絆住王淑貞。

外面兵荒馬亂,沒有什麼比全家平安更重要了。就算真的要重頭開始又如何?只要能和丈夫孩子在一起,那她便什麼都不懼怕。

李家全家福 二排中間為王淑貞

那年初夏,王淑貞隨著家人遠走他鄉。一路上,她在心中不斷幻想自己及家人之後的日子——或許幸運、可能艱苦,彼時「未來」在王淑貞的心中有千百種樣子,可接下來發生的「現實」卻還是超過了她所有的想像。

因為搬家的決定有些突然,李家很多生意上的事情,還沒來得及完成交接,因此李浩民經常需要奔波於家鄉江蘇與臺灣兩地。丈夫長期出差,家中大小事務便全都落在了王淑貞一人身上。

照顧兒女生活起居、看管年幼子女上學讀書,大事小情時常會讓她忙到腳不沾地,可她總能應付自如。每次愛人離家後,王淑貞都會仔細數著日子。

這次按照約定,李浩民將於1949年的除夕前夜回家。當日李家上上下下近20口人,一早便忙活了起來。與父親分別多日的孩子們很是歡喜,特意準備了鮮花打算將院子布置一番;嚴厲的王淑貞也破天荒地任由孩子玩鬧起來,一向講究規矩的李宅,難得吵鬧起來。

江蘇如皋李昌鈺故居

只是眾人裡裡外外置辦了多時,從白天等到夜裡,王淑貞與孩子們也沒能看到李浩民歸家的身影。從興奮到焦急再到擔憂,王淑貞表面看來沒什麼異常,但心中卻有隱隱的不安。

終於,遠方傳來了關於愛人的消息:這一次,沒有久別重逢的幸福,取而代之的,是生離死別的悲痛與遺憾。

在王淑貞滿心歡喜等待愛人的同時,一艘載重超過2000噸的大型客貨輪——「太平輪」,搭載著最後一批乘客從上海啟航。作為當時最豪華的渡輪之一,登上「太平輪」曾讓很多人夢寐以求,但這場美夢,在1949年1月27日,徹底變成了所有人的夢魘。

太平輪(劇照)

當晚,因超載與夜間航行,該船在舟山群島海域與另一艘貨輪相撞,隨即開始下沉。僅僅幾個小時之後,巨輪沉沒,海面之上只剩眾人的尖叫與哭嚎之聲。

最終,「太平輪」沉船事件共造成了932名乘客罹難,而這其中便包括了王淑貞的丈夫李浩民。噩耗傳來時,王淑貞沉默許久。難以接受現實的她,甚至在出事多日後,仍出動大量人力去事發海域搜尋愛人,可惜最終無果。

當時報導「太平輪」沉沒事件的報紙

一場「太平輪」事件,讓李家的幸福頃刻煙消雲散。多年之後,當人們再次提起這段往事時,或悲或喜都只是一種情緒表達。

可對於王淑貞來說,這件事卻的的確確,以某種極其突然且慘烈的方式,改變了她往後所有的人生道路。

李浩民去世後,王淑貞成了13個孩子唯一的依靠。家裡的頂梁柱倒了,只留下孤兒寡婦。有人落井下石,明裡暗裡地羞辱她、詆毀她。

王淑貞

丈夫的突然離開,讓很多生意被迫中斷。別人找上門來希望「討個說法」,王淑貞是個聰明人,自然知道對方的心思。

沒有太多爭論,只要對方能拿出兩家真實且合理的交易單據,王淑貞便統統按照合同規定,將錢賠給了人家。因為她始終覺得,自家遭了難,總不能讓別人也跟著倒黴。

後來,李昌鈺回想起這段艱難往事時,他說:「媽媽當時雖然什麼都沒說,但我還是從她身上學會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做人一定要清清白白的。」

李昌鈺回憶母親王淑貞:「她真的太偉大

為了還清債務與違約金,王淑貞想盡了所有辦法。家裡現有的錢不夠,那她便變賣古董,如此一來二去,李家的積蓄已所剩無幾。

最後,王淑貞只好將宅邸變賣。帶著孩子們搬離大宅的那一天,母親甚至沒有回頭。原先的家門再次緊閉,隔絕了庭院與街道,同時也鎖住了一位女人平坦的前半生。

這一年,王淑貞52歲,沒有丈夫、沒有工作、沒有積蓄,唯一有的只有13個跟母親相依為命的孩子,以及緊緊攥住的雙手。

根據李昌鈺回憶,畫出的王淑貞與孩子們

那時候,她帶著孩子們住在簡陋的破屋裡,最窮的時候,家裡的幾個男孩連穿一身體面的衣裳都極其奢侈:「一件衣服,哥哥穿完了給弟弟,弟弟穿小了,再給更小的弟弟。」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在李昌鈺的印象中,自己上中學之前穿的衣服,總是布滿了各種顏色的補丁,有些難看,卻始終整潔,因為王淑貞說過:「人可以窮,但是一定要乾乾淨淨。」

簡簡單單一句話,這是一位母親的堅持,同時也成了李家子女日後始終堅守的底線。後來有人問李昌鈺,在參與偵破眾多大案要案時,是否想過要對「權力」與「金錢」低頭 ?對此他斬釘截鐵地回答到:

「沒有。因為每當這種事情找上門,我的腦海中都會自動跳出媽媽說的那句『乾乾淨淨做人』。於是我便知道了,自己唯一要做的,就是讓證據說話,替死者鳴冤。」

除了穿衣,讓王淑貞格外頭疼的,還有一家人吃飯的問題。13個孩子,一個人,便是一張需要餵飽的嘴。為了餵飽孩子們,王淑貞開始四處打工。

菲傭、保姆、清潔員、洗碗工、打雜阿姨,從前的「李夫人」變成了「李大娘」,生存的壓力不斷捶打著這個女人,但她卻始終不肯低頭。王淑貞的家鄉在如皋(gāo),蟹黃包是當地最出名的美食之一。她知道孩子們愛吃,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做上一頓。

螃蟹價高,她便少買一些,和著蔬菜一起做成餡,雖不名貴,卻也鮮美。歲月艱難,但王淑貞卻不願得過且過:

「認認真真做每一件事,認認真真過每一天。」

畢竟,日子都是「過」出來的,不是混出來的。

李昌鈺回憶全家人一起包蟹黃包

穿衣難,吃飯難,可再難王淑貞也沒有放棄一件事,那便是讓孩子讀書。

因為念過書,王淑貞深知良好的教育足以改變孩子的一生。「有文化,就有出息」,抱著這樣的想法,她將家中13個孩子全部送進了學堂。

然而在當時,僅是學費對於她來講便是一筆巨大的支出。咬咬牙,她又找了幾份工作。每天天不亮便起床,忙到凌晨才能睡下。

李昌鈺回憶媽媽,幾度哽咽

高懸在天空的明月見證了母親的艱辛,沒有人知道艱難歲月中,王淑貞是怎樣挺過來的。

歲月無聲,它無法說出王淑貞的不易,但當眾人看到李家13位子女的人生履歷時,這位母親的辛苦便可見一斑——多年後,李家兒女全部取得了其所從事領域的最高學位,13位兒女,13位博士!

子女榮光的背後,是王淑貞作為母親一生的付出。

王淑貞百歲大壽時與子女的合影

一張破書桌、一盞舊燈光。那時候,孩子們便是圍坐在這裡,完成了作業,書寫了人生。

每當孩子們低頭做功課時,王淑貞都會坐在一旁拿著針線,借著昏黃的燈光縫縫補補。偶爾她也會和孩子們講講家鄉,談談往事,那時候孩子都還年幼,自己也算年輕,夏天還很漫長。

人們常說,父母留給子女最寶貴的家產,便是一個好的家風。

這點在王淑貞與李昌鈺的母子關係中,似乎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如今,李昌鈺年過八十,在其豐富的過往人生中,他看過了足夠多的故事。圓滿的、無奈的、遺憾的……這些或好或壞的經歷必然珍貴,但當有人問起,什麼事讓其覺得最難忘他仍會回答:

「我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聽了媽媽的話。」

成為當地歷史上最年輕警長時,李昌鈺聽媽媽說「要念到博士才算有出息」,所以他選擇走出舒適圈,到美國進修闖蕩;在國外李昌鈺聽媽媽說「所有事情都要盡力做好,如此便不後悔」,所以即使被安排到實驗室做「最低級」的洗試管工作,他也勤勤懇懇,於是便獲得了主任賞識,得到了參與實驗的機會;

被分配到「養老辦公室」,被要求帶著一群「老弱病殘」成立刑事鑑識科學團隊時,李昌鈺想起了媽媽說的「苦難面前『放棄』是唯一不能選的路」,因此咬著牙堅持,最終成功建立了現代一流的、聞名於世界的一級警政化驗室;

李昌鈺在美國工作時與同事合影

1988年前後,時任美國康州州長找到了李昌鈺,希望他出任警政廳廳長。而這也意味著,一旦李昌鈺答應了這個請求,他將成為全美第一位出任州級警界最高職位的華裔首長。

熱愛一線工作的李昌鈺反覆拒絕,但最終還是因為聽了媽媽的話,接下了這門差事:

「你去做廳長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帶領更多人偵破更多的案子,也為了幫助華人在美國爭一口氣。」

勇敢、努力、踏實、認真……王淑貞的每一句話,都成了兒女成功的理由與底氣。

王淑貞與兒子李昌鈺的合影

因為母親的那句「錢夠花就好,要多幫助別人」,李昌鈺選擇將自己的圖書版權所得盡數捐於公安人員,幫助華人警員在外進修求學,自費貼補留學生;母親讓他「少睡一點,多做一點事」,李昌鈺便至今不敢懈怠,四處演講、教學、傳授經驗,他說:「好好工作,把握時間,每天向前走一小步,希望我走的時候,這個世界比我來時好一些。」

坦蕩、博愛、勤勞、堅持……王淑貞的每一句教誨,都化成了兒女身上最寶貴的人性閃光點。

李昌鈺回憶母親的教導

自60歲到美國與女兒同住起,王淑貞一直堅持一條家規,即在家中所有子孫後代必須都要說中國話、吃中國菜、講中國理。因此李家上下至今仍保持著傳統的中華禮節。

王淑貞老人百歲生日時,李家後代齊聚一堂,當被問起最想要什麼生日禮物時,老人家中氣十足地說道:「我要去給中國小孩建學校!」

為了完成母親的心願,李昌鈺與家人聯繫了家鄉如皋相關機構,在得知當地還缺少一個供孩子們運動的體育場時,他們沒有半點猶豫,馬上決定捐贈。

王淑貞與兒子李昌鈺及女兒合照

2001年,如皋師範附屬小學「李王岸佛體育場」(王淑貞信奉佛教,號「岸佛」)建成。

得知消息的李昌鈺特意趕到現場,挖了一抔泥土帶到美國送給母親。

悠悠故土情,漫漫回鄉路,一抔鄉土,圓了王淑貞回饋家鄉的夢,也終究給了她圓滿的人生結局。

體育場建成2年後——2003年3月6日,王淑貞老人安詳辭世,享年106歲。

生於光緒,長於民國,別於共和,跨越三個世紀,王淑貞走出時間,卻也留下了許多。母親去世後,李昌鈺抽空便會回到家鄉看看。望著在「李王岸佛體育場」上奔跑的孩子們,他總是笑著,然後喃喃說道:「媽媽,一定看到了。」

母親去世後,李昌鈺回到家鄉看望孩子們

前段時間,李昌鈺博士參加了一檔名為《謝謝了,我的家》的節目,舞臺之上,這位已過耄耋之年的老人家,念出了自己親手寫給孫子的信件:

「我要告訴你的是,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是個中國人。我們的家鄉在江蘇如皋……那裡有你的根,你要為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感到無比的驕傲。你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要孝敬父母,做事認認真真,做人盡心盡力……」

在這封長長的家書中,字字句句都是母親留下的教誨:待人要好,工作專心,少說話,多做事……

一人,一言,一家風,這便是王淑貞,作為一位母親留下的,最名貴的遺產。

又是一年母親節,有媽的孩子最幸福。

很多年前,李昌鈺在一檔節目中,被魯豫問到人生中有什麼遺憾,他說:我希望媽媽還在,好好孝敬她,她一生辛苦……

普天之下,沒有母親不辛苦;逝者如斯,沒有歲月可回頭。

子欲養而親還在,是一個孩子,所能給予母親最好的禮物。

相關焦點

  • 她19歲嫁人活到106歲,把13個兒女全部培養成博士,家訓值得學習
    今天要說的主人公便是這樣一名女子,她19歲嫁人,52歲喪夫,靠著自己的雙手把13個孩子培養成博士,活到了106歲,安享晚年。她的名字叫王淑貞,1987年出生在一個大戶人家,如同掌中之玉一般被家人寵著,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善於賦詩繪畫,而且寫得一手好字。
  • 她19歲嫁給富二代,生了13個孩子,結果13個都是博士,讓人敬佩
    直到19歲王淑貞出嫁,她的夫家是生意人,十分有錢,而她的丈夫姓李名浩民,是個名副其實的富二代。在新中國成立的前兩年,因為生意的緣故,李家人決定遷往臺灣。結果卻在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年,在去往臺灣的船上李浩民因沉船遇難。剛剛來到陌生環境的王淑貞已經50多歲了,此時她面臨著丈夫去世的悲痛,下面還有十多個孩子。
  • 106歲的她僅用15字真言教出13個博士孩子,網友稱:史上最強母親
    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王淑珍,她就是這樣一位令人欽佩的母親,為了孩子,她付出甚多。不僅如此,她還用15個字的家訓教出了13個博士學位的孩子,每一個都是人中龍鳳。如今,她已經106歲了,也算長命百歲了,對於她教出十三個博士生,網友們紛紛表示她是歷史上最強悍的母親了。
  • 13歲被趕出家門,吃百家飯,單防詹姆斯成名,這是巴特勒的故事
    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巴特勒的童年故事吧!歲那年,母親狠心將他趕出家門。但借宿在朋友家並不是長久之計,巴特勒只能每個朋友家呆幾天,到實在不好意思住下去了,再換另一家,可以說13歲之後的巴特勒完全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 13歲被趕出家門,吃百家飯,單防詹姆斯成名,這是巴特勒的故事
    在該強硬的時候,巴特勒從不軟弱,字母哥就不一樣了,每當遇到這種硬仗,他都會再次向球迷們證明:我只是個常規賽MVP,不善於打季後賽。巴特勒給人的感覺就是硬氣,這可能和他的童年經歷有關。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巴特勒的童年故事吧!
  • 曹衝活了13歲,曹彰活了39歲,為何66歲的曹操子孫命不長
    曹操一生活了66歲,這個年齡在三國亂世時期已經算長壽了,據說曹操還有頭風病,一生還經常南徵北戰,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是如此,曹操能活到66歲非常不容易了,要知道三國時期的人平均壽命只有30歲左右,曹操已經是平均壽命的2倍了。
  • 湖南127歲老人,從清朝活到2020年,養13個孩子卻沒一個活過18歲
    然而,湖南省鳳凰縣官莊鄉新民村卻出現了例外,村裡一位127歲的老人,養育著13個孩子,但他們中沒有一個活過18歲。這個老人名叫田龍玉,1893年生於湖南省鳳凰縣官莊鄉新民村,那時她剛出生,清朝還未消亡過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當田龍玉成年後,便進入民國、抗日戰爭時期。
  • 他是「另類」富二代,遭13歲名媛倒追7年,被調侃是「爺孫戀」
    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編輯丨朗明你終其一生的目標,有時只是別人的起點罷了。2020年1月,微風集團舉辦尾牙宴,董事長廖鎮漢首度挽著20歲女兒廖思惟走紅毯,引發網友熱議。宴會上,廖鎮漢公開表示,「今年305億營收已達標,給員工相當滿意的120分,年終獎2.5個月起跳,最高可達7個月。」看樣子自信滿滿。
  • 她年逾半百,靠打散工養出13位博士,有一子還是享譽世界的神探
    ▲孟母教子雕像 我國近代也出了一位「孟母」,這位傳奇的母親名叫王淑貞,她一生跨越了三個世紀,膝下共有13個兒女,都被她培養成博士,如此成就即使比起歷史上那些教育傳奇也不遑多讓了
  • 虛雲禪師活了120歲,圓寂時得到數百粒舍利子|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他是一名出家人,出生在清道光二十年,活了120歲,在他圓寂的時候得到五色舍利子數百粒。他的一生都充滿了傳奇色彩,同時為我國的佛教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這個人就是虛雲禪師。
  • 華人神探李昌鈺,美國警界職位最高的華裔,13個兄弟姐妹都是博士
    他從警50多年,參與調查案件達8000多件,至今獲得博士學位30多個,辛普森殺妻案、祖孫三代滅門案、康州碎木機殺人案等許多經典案件都已成為國際法庭科學界與警界的教學範例,他就是華人神探——李昌鈺。
  • 13歲喪父,拉扯6個弟妹生活22歲嫁豪門|林海音:不喜歡受人恩惠
    父親在她13歲時病逝,年幼的她扛起家庭的重擔。生活雖苦,她並沒有為此多愁善感,在家人和朋友眼中,她是一個性格活潑,陽光明媚的女孩子。22歲時,林海音嫁給書香門第的世家公子夏承楹。她一生筆耕不輟,晚年已是寶島祖母級作家,為臺灣文壇培養了大量新人。
  • 閻錫山逃跑後,他麾下13太保最終的結局如何|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歷史上「十三太保」的最初來源於哪裡?歷史上關於「十三太保」的這個稱號最早來源於唐末時期,當時的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兒子(包括義子)都被封為「太保」而得名。
  • 張栢芝請了三個傭人,還是親自教兒子做家務,傭人太幸福了
    張栢芝非常嚴厲,要求他必須要把地板擦乾淨,而且傭人不得插手。張栢芝的家裡,請了三位傭人,但她們都非常輕鬆,不像是來做事的,更像是來享福的。張栢芝曾說過,雖然每個月都交一萬多的校車費給謝振軒和謝振南的國際學校,但她大部分時間都會親自送兒子去學校。
  • 27歲嬌妻生女,戀愛13年0緋聞,兒女雙全
    27歲的瓦拉內,無疑是超級人生贏家:球場上穩坐皇馬主力,年紀輕輕就是世界盃冠軍得主;生活中收穫完美愛情,兒女雙全!14歲時,瓦拉內與卡梅莉相識,兩人都是學霸級人物:瓦拉內為何備戰法國高考,曾掛斷齊達內的電話;卡梅莉法律系畢業,端莊大方,知性優雅。2015年6月,22歲的瓦拉內與卡梅莉完婚;兩年之後,瓦拉內和卡梅莉的第1個孩子魯本出生;今年10月25日,兩人的愛情結晶安娜依斯出生。
  • 她40歲患癌,卻活到了106歲,據說因為一生最愛吃...
    ,卻活到了106歲;她生活嚴格,做客時也隨行帶著絲綢床單。生於高癌家族的宋美齡一生中因為乳腺癌曾兩次手術,老年也因為卵巢囊腫在美國再次手術,然而她卻活到了106歲!▲宋美齡104歲生日留念出生於1897年的宋美齡,是一個集中美麗、優雅、聰慧的典型「東方女性」,她40歲患癌,活到106歲,於2003年去世
  • 多子多福造成的家庭悲劇|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楊壽林18歲那年,父母作主給他娶了一個比他小一歲,賢慧、能幹的媳婦杜玉秀進了家門。由於歷史的原因,楊壽林家與堂叔家因祖傳房地產的分割問題反目為仇,兩家吵嘴打架是家常便飯,因堂叔的兒女有5人之多,可謂是真正的人多勢眾,而楊家只有楊壽林一個獨兒子,雙方大動幹戈時常常以楊家的慘敗而告終,楊家的三分宅基地也被堂叔家強行霸佔去了。
  • 為讓13歲女兒長個兒,每天跳繩2000個,想長高?試試這幾個辦法
    文丨Tina育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近日,一位13歲的女孩離家出走了。媽媽特別著急,滿大街地找。最終在大家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女兒,問及女兒為什麼要離家出走的時候,女兒氣呼呼地說,因為媽媽每天讓自己跳繩2000下,實在是受不了了,所以就離家出走了。
  • 宋美齡活到106歲,臨終前含淚說對不起3個男人,他們都是誰?
    宋美齡活到106歲,臨終前含淚說對不起3個男人,他們都是誰?眾所周知,宋美齡作為民國政圈的一位傑出女性代表,相貌魅力,才華橫溢,之後與蔣介石結為夫妻,他們不但是恩愛有加的夫妻,也是同甘共苦的戰友,丈夫手握國民黨大權,而她則在全球各國進行外交,在蔣介石敗退臺灣時,宋美齡毅然決然的隨他而去,兩人間的愛情令無數人感動不已,但在宋美齡臨終前,卻表示今生對不起3個男人,他們都是誰呢?其一:蔣介石。
  • 「數學之王」歐拉:13歲讀大學、19歲成博士,讓高考學生深陷學海
    聊到世界上最完美的公式,就不得不提到歐拉公式,無數數學界以及物理界的公式都是受它影響而誕生,可以說推動了數學界和物理界的大發展,數學家們更是評價它是「上帝創造的公式」。19歲博士畢業,詮釋開了掛的人生萊昂哈德·歐拉雖然出生在一個牧師家庭,可他父親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特別喜歡給歐拉講數學故事。由此把歐拉帶上了數學這條不歸路。9歲時,他就看完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