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業績增長的認知規律,主要集中在門頭設計、外賣選品以及業績增長方法論這三個維度上。今天咱們主要講3種定價策略:引流型產品、雙峰制定價以及麥當勞定價方法。
外賣定價設置得好,才能賣得又快又好。
一、引流型產品
1、超低價產品
超低秒殺價,足夠便宜。舉個例子:某外賣店鋪限量銷售的羊肉串只要0.1元一串,比起尋常3~5塊的羊肉串來說,顯然非常有吸引力,引流效果很好。
商家們在具體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這2個關鍵點:
一是所選產品,必須要是店鋪所在商圈裡顧客喜歡的;
二是產品價格設置要足夠低。
2、9.9元產品
原價16元的太卷壽司和16.8元的西瓜果切,現在只賣9.9元。
因為店鋪沒有定價9塊9的產品,所以在一定時間內,老闆們可以將其中一款產品進行特價促銷,讓顧客獲得「便宜」,從而獲取到更多的顧客,然後過一段時間可以再恢復原價。相對來說,這9塊9也就是推廣用的廣告費了。
3、設置滿減套餐
商家們在設置店鋪滿減活動時,價格門檻方面可以偏低,滿減力度上可以偏大,但一定要配合好起送價格和產品價格來具體定價。讓顧客獲得實惠的同時,也能增大產品的銷量,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
二、價格雙峰制
外婆家門口幾乎每天都有人在排隊,因為這些人一想到外婆家,就覺得價格非常便宜,環境也還不錯。相比之下,西貝的菜品單價看起來就要高很多,實際情況真是這樣嗎?
看下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其實兩家店鋪的人均客單價差異並不大,但奇怪的是,為什麼店鋪會給人造成這種錯覺呢?
核心原因,就在於菜單的定價。
一般對於成熟的餐飲企業來說,價格往往都是雙峰制。我們對這兩家店鋪的菜單定價進行了統計。結果如下:
可以看出:外婆家的外賣店鋪在20元以下的產品有97個,顯然遠遠多於西貝家的13個。而在20到40元這個區間,外婆家的產品有50個,西貝則只有20個。
所以在低價和中等價位這兩個區間裡,外婆家的產品足夠多,顧客在點單時會產出看上去「好便宜」的感覺。而西貝在低價區域的產品就很少,顧客感受不到產品的便宜。
在外婆家的主力銷售區間內,產品非常多,顧客在點單時感覺不到貴,就容易放下戒備心,實際上在最後買單時並不會便宜很多。
老闆們要明白的是:顧客要的是「佔便宜」的感覺,而不是便宜。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價格的設置讓顧客感覺到便宜,從而進行更多購買。
三、麥當勞經典定價策略
麥當勞在最開始時,有很多款產品在售賣,後來發現其中有一款產品的銷量最大,這款產品也就是漢堡,因此就集中精力來做漢堡。
圍繞著漢堡這款產品做定價,會出現兩種情況:
一種是漢堡定價高,其他產品則相對便宜;
另一種是漢堡定價低,套餐其他產品的毛利會高一點。
最後經過反覆的試錯迭代,最終他們使用了第二種的定價策略。通過主力產品的低毛利,以此來帶動其它高毛利的產品,形成一套經典的定價策略。
在具體的落地層面,他們是如何操作的呢?
1、由於單點時都比較貴,因此如果形成套餐的話,價格就會比較便宜;
2、主餐毛利低,副餐有可樂和薯條等,這些毛利是高的;
3、單個產品的價格是不動的,但促銷時就會始終在變動,顧客實際支付的價格也在不斷變動。只是顧客不一定感受得出來。
4、針對不同支付能力的顧客群體,引流成本是在變動的。比如:店鋪有專門面向大學生的優惠券。通過優惠券,來匹配這個群體的支付意願度,最終促進消費。
5、麥當勞整體的定價,並不是以單個顧客來定價的,它是根據顧客整體客戶群最高支付意願度來定價的。
這就是著名的麥當勞定價策略。通過這種定價法,可以實現千人千面的差異化定價,從而讓店鋪獲得了最大的收入和利潤。
最後,總結來看,在定價層面上,以上幾個策略,主要取決於兩個核心思路:
一是賣給更多客戶。
上面提到無論是超低價產品,還是9塊9產品,核心都是通過低價產品來吸引客流,從而擴大並建立店鋪的客戶群。這樣,才能有機會賣給更多顧客。
二是賣給顧客更多。
無論是滿減套餐的設置和雙峰制定價,還是麥當勞的經典定價方法,核心方面都是通過價格這個槓桿,來讓顧客在一次進店消費中,儘可能多地購買店鋪的產品,從而獲得更多的收入和利潤。
基於這兩個核心思路,老闆們實踐中,相信也一定會找到更多有效的方法。我們也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各位老闆們帶來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