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碩果纍纍。 在一臺臺機器的轟鳴聲中,在一座座塔吊的揮舞之下,在一條條街市的煙火氣裡,大同市雲岡區克服疫情影響,緊盯「六新」率先破題,轉型項目全面發力。
二季度GDP增速等經濟指標由負轉正,上半年GDP同比增長3.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長16.4%;第三季度七、八月,各項指標呈現持續增長態勢;特別是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全市排名第一,其他指標也都排名靠前……
聚焦「六新」抓項目,爭當領跑全市「排頭兵」。
「總投資1.2億元的基於遠程智能醫療穿戴設備的大數據項目,可穿戴設備產業鏈建設,致力於打造以動態心電圖為核心的健康雲大數據平臺,將為人工智慧提供大量基礎數據,在智能醫療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可填補動態心電圖數據領域空白。產能打開後,兩年內實現直接解決就業規模500人左右,預期年銷售額3.4億元,實現稅收5000萬元。」據云岡經濟技術開發區負責人介紹,他們與千烯科技籤訂了遠程智能醫療穿戴設備項目合約,並聘請清華大學任天令教授擔任資深科技顧問,核心團隊成員來自於清華大學微電子與納電子學系、電子工程系、工程物理系等院系,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型智能信息器件與系統,聚焦智能柔性可穿戴設備產業鏈,致力於打造以動態心電圖為核心的健康雲大數據平臺。很好地契合了大同市雲岡區近年來的發展定位。
雲岡區聚焦「六新」,堅持以能源革命為抓手,依託全區資源稟賦,大力推進產業集聚集群、集約發展,他們布局了七大產業集群,發展循環經濟,全力打造現代工業示範區。其中以雲岡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主陣地,一大批「六新」項目落戶該區。
精準招商是形成集聚效應的關鍵一招。雲岡區牢固樹立「以招商促轉型、以招商求突破」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煤炭傳統產業、煤電一體化、現代煤化工、先進裝備製造業、新能源、固廢綜合利用、建材等主導產業的群體、市場和生產成本優勢,加大與全國同類生產基地、行業領先企業的對接力度,重點引進上下遊產業鏈項目,努力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
機器轟鳴,焊花四濺,在山西華瑞建材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幾十個工人正在做最後的設備調試。「我們的設備安裝已基本完成,水、電、蒸汽管道也都建設完成了,近期就開始試生產。」山西華瑞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淑庭介紹說。
「我們這個紙面石膏板最大的特點就是變廢為寶,旁邊的電廠產生的脫硫石膏廢料就是原料,建成後預計每年可處理消化脫硫石膏廢料20萬噸。」李淑庭指著僅一條馬路之隔的電廠說。紙面石膏板利用同煤大唐塔山第二發電有限公司、山西漳電大唐塔山發電廠在生產過程中的脫硫石膏廢料進行再加工,這樣既保護了生態環境,也解決了企業發展難題,是雙方互利共贏的好項目。
項目引進來,更要服務好。
大同新城吾悅廣場項目作為雲岡區重大項目備受矚目。就在疫情期間,客戶經理鄧麗對項目能否順利動工心裡還沒底。但在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協助下,他們成為大同首個取得復工報告的單位,項目如期開工,大大出乎鄧麗的意料。
「重點企業一個電話,相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到場,雷厲風行,展現『雲岡速度』,贏得了我們企業的信任。」鄧麗表示,「項目當年籤約當年落地,各項手續辦理高效快捷,更加堅定了我們投資的信心和決心。」
雲岡區堅持「政府多行動,企業少跑腿」的原則,區委書記、區長親自抓,對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專門成立經濟運行、項目建設、轉型發展指揮部,提供保姆式服務。雲岡區行政審批局原傑介紹:「我們強化服務至上理念,把客商當作家人,把項目建設當成家事,盡最大努力提供優質服務,全力促成項目落地生根。」(記者趙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