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新消防與新電力解決方案提供商「拓深科技」宣布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由梧桐樹資本、賽天資本領投,拓金資本、國振資本跟投,天使輪、A輪投資人全部跟投。公司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電流指紋技術的產品化。
拓深科技成立於2015年6月,36氪此前曾對公司有詳細報導。公司的核心產品是一套將電流指紋AI(Elec AI)算法集成到硬體中的智能消防預警邊緣計算終端,通過將產品部署在樓宇的主幹線路中,對電線路、電器的接入及運行狀態進行診斷、預警,數據上傳到雲端,以Saas平臺進行展示分析。
在核心技術方面,公司通過對電流底層特性和算法進行整體分析,在消防預警領域的可實現範圍內,能夠完成超過90%線路故障和設備故障的事前診斷預警,降低47.2%的火災成災率。目前,產品已落地智慧城市、智慧社區、高校等智能消防場景,累計客戶約1000家,公司向客戶收取每臺硬體的終端費用和年服務費。
從整體市場情況來看,當前業內中小型公司居多,國內大型消防企業營收規模不到市場總規模的1%,市場規模大但是行業集中度低,目前尚處於藍海市場。拓深科技除了在產品方面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外,還通過主導編制《校園智慧消防指南》等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的方式提高公司的行業影響力。
關於投資邏輯,梧桐樹資本管理合伙人高申表示:「AIOT是梧桐樹資本智能網際網路投資所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拓深科技」將AIOT技術運用在消防場景,基於自研的算法和產品,以及在產品和銷售上也有多年的經驗積累,實現了電力火災從事後處理到事前防範的轉變,在預防側做到了大幅降低電力火災隱患。希望公司能夠通過電力AI SaaS的模式服務並聯通更廣泛的領域。」
以下為36氪新基建專題系列中與拓深科技的訪談記錄:
Q0、目前公司的主要定位、主要業務、主要產品有哪些?用戶/客戶量級及重要客戶有哪些?年營收、利潤率水平如何?融資情況如何?
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深科技」)是一個主要做電流指紋AI(Elec AI)算法及消防預警技術的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對電流底層特性和算法進行整體分析,可實現管理範圍內超過90%危險故障設備的診斷預警,降低47.2%的火警成災率。
產品上,拓深科技智能預警終端將電流指紋技術集成到硬體產品中,在樓宇的主幹線路進行部署,預警終端通過邊緣計算完成線路電流的特徵提取和分析,對樓宇內部的全部線路、用電器的接入和運行狀態進行診斷和預警,並將信息實時傳送到雲端,通過SaaS平臺進行展示、推送等;另外,公司研發的智能煙感產品,作為預警終端的補充,可將防控火警成災率從47.2%提升至70%左右;電流指紋技術在消防領域取得良好產品和市場驗證後,接下來也將進行更多場景嘗試。
目前公司硬體產品及平臺已應用於平安城市、智慧社區、高校等行業的消防智能化場景,有超過1000家重點單位的應用案例,主要客戶包括萬達集團、蒙牛集團、西南交通大學、雍和宮、中國農業銀行等。
盈利模式上,公司收取每臺硬體的終端費用和年服務費,預計2020年可實現億級營收水平。
目前拓深科技已完成B輪融資,累計融資數億元。
Q1、2019年,公司在技術、產品、市場、商業化、融資、團隊等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
2019年公司的智能預警終端產品在技術上實現了算力的優化,並通過部署設備的量級提升、拓展項目類型,提高了自身壁壘。同時優化雲平臺功能設計,以適應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的功能要求,從而提升規模化效益和盈利能力;拓展銷售渠道,從2大核心區域拓展到全國覆蓋。
2019年智能煙感產品在設計、開發、生產和技術上都取得了進展,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技術產品研發和第二階段的產品方案落地驗證。
拓深科技的創始研發團隊核心成員來自美國高通實驗室以及高通孵化的獨角獸企業,公司CTO梁昆曾任高通人工智慧研發中心高級工程師,在智能診斷領域擁有十餘項國家發明專利。團隊中共有3位博士級專家,4位海外歸國人才,擁有10年以上的合作研發經驗。
Q2、2020年Q1,公司在技術、產品、市場、商業化、融資、團隊等方面,有哪些新進展?
2020年公司的戰略重點包括豐富產品形態,區分性能、價格等,以適應不同客戶不同場景的需求。為了戰略的有效落地,Q1期間公司研發了三相計量產品,明確了煙感升級換代以及智慧空氣開關的產品規劃和設計,同時計劃對團隊尤其是產品、研發人員進行進一步擴充。
Q3、新冠肺炎是否有對公司產生影響?產生了哪些影響?是利好還是受損?公司是如何應對的?
由於公司客戶主要是2G、2B客戶,可能由於疫情延遲採購、招標,但直接取消採購計劃的可能性較小。整體來看,客戶、訂單損失風險較小,但會造成業務時間遞延。預計2020年1、2季度回款會相對拖延,公司資金流準備充足不會對公司正常運營產生影響。
由於突發疫情,對國家應急體系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可能會造成對意外事件發生的關注度提高,總體來看,疫情對公司的影響是短期利空,長期利好。
公司在春節前考慮到Q1的需求,供應鏈有一定儲備,疫情期間未對公司銷售產生制約。對於現有客戶及潛在客戶,銷售、售後團隊加強線上溝通,及時跟蹤項目動態。隨著疫情的良好控制,公司生產、銷售工作逐步恢復正常。
Q4、2020年接下來的時間,公司在技術、產品、市場、商業化、融資、團隊等方面,可能還會有哪些新進展?
2020年公司會在智慧消防領域持續深入,通過研發智慧空氣開關驗證電流指紋技術在電氣終端設備中的前景,逐步在泛在電力物聯網領域內下沉。同時,公司也將積極探索這項技術在更多場景和領域的嘗試。
Q5、2019年至今,行業內發生的對所在行業影響最大的幾件事?2020年,會重點關注的行業大件事有哪些?
政策方面,繼公安部消防局發布《關於推進公安信息化發展若干問題的意見》(公通字〔2017〕7號)要求綜合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等新興信息技術,實現「傳統消防」向「現代消防」的轉變後,各地區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推動「智慧消防」發展。國家應急管理部成立,我國消防行業也逐漸走向市場化、智能化。
2019年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開始提速,包含5G技術的發展帶動也讓電流指紋技術在電器識別準確率、數據採集效率以及降低投入等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得以顯現。
Q6、2020年, 自己所在的行業、所在的細分方向大概率會出現的事情和趨勢會有哪些?
智慧消防是消防產業發展和人工智慧發展的新型業態,行業升級涉及到整個消防行業的各個環節,從火災傳感器到城市安防系統。未來的消防物聯網、單體設備、救援機器人、系統平臺建設都將根據人們的需求變得更智能,在智能預警、事中控制、輔助救援等工作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我國傳統消防行業生產企業已超過 5000 家,整體規模較大,但是由於地方保護,職能部門的懈怠等造成行業缺乏領軍企業,行業集中度較低,標準不統一、智慧化程度低、各自為戰的局面還是現在消防的基本情況。隨著國家對強制認證政策取消,特別是準入門檻平行降低,智慧化消防領域在2020年將會有一大批智慧化消防設備進入實戰領域,逐步將從混戰階段到頭部企業凸顯。
Q7、2020年, 公司所在的行業可能會呈現出來什麼樣的競爭格局?疫情是否有加劇行業的競爭?這種競爭對公司有什麼影響?公司如何應對?
目前這個行業還處於藍海階段,眾多中小型企業為主,國內大型消防企業的營收規模遠低於市場總規模的 1%,行業內排名前 30 名企業的市場佔有率不足 10%,消防產品生產型企業多屬於年營收低於 500 萬元的小公司,行業內缺乏競爭秩序的建立者和領導者。
隨著大系統和大平臺的建立,未來的行業融合會越來越強,因此標準的制定變得尤為重要,設備需要共同的標準去滿足平臺型工作的需要,而每一個細分領域的標準同樣也面臨舊標準的重新修訂和更新,目前公司已主導編制了《校園智慧消防指南》等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未來還將進一步主導、參與相關標準的訂立。
Q8、2020年接下來的時間,公司是否會有一些裡程碑節點?
為嘗試消防場景以外的場景驗證和數據採集,2020年空氣開關的研發和生產是一個裡程碑式的節點,為公司服務電力設備終端、實現更多場景驗證提供指引。
Q9、2020年接下來的時間,公司所在的賽道上的公司,有什麼一定要做的事情或者爭奪的市場,如果錯過了,可能就會落後或者出局?
邊緣計算產品已經廣泛應用在社區、零售等多個場景,終端算力能力會成為未來核心競爭點,拓深科技自2015年起持續進行邊端算力優化,是國內率先將電流指紋算法應用在終端計算的企業之一。未來公司需要圍繞 「新消防」「新電力」配備豐富的產品矩陣,實現產品、平臺之間有效的協同配合,用多個產品搶佔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