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師範學院位於山東省省會濟南,由1948年建立的華東大學教育學院發展而來,設有歷下校區、章丘校區。
學校初創期
學校的初創時期其實就是不斷更名、搬家的歷史,可謂是典型的流浪高校。
1948年華東大學教育學院創建於山東益都(今青州市),第二年遷至省會濟南並更名為山東教育行政幹部學校。【搬家】1950年,學校再次更名為山東省中等學校教員訓練班並將部分師資、學生劃歸山東行政學院(今山東政法學院)。【搬家】
1953年,學校又更名為山東省中學教師進修學校。【搬家,1955年再次搬家】1956年,學校拆分為山東省速成師範專科學校和山東省教育幹部學校,而前者第二年即更名為山東省教師進修學院。1958年,兩校再次回歸一家定名為山東省教育幹部學校。【搬家】
1960年,學校更名為山東省教師進修學院,同年改為山東教育學院。1961年,再改名為山東省教師進修學校。1966年,重新使用以前的名字,更名為山東省教育幹部學校。
文革期間,學校遷往費縣參與組建臨沂師範學校(今臨沂大學),停辦。直至1978年學校得以恢復建制,並在1981年合併山東省教學研究室、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
學校蓬髮期
不同於一般的地方院校,先是師範學校、再是師範專科學校、後是高等師範專科學校、最後是升本為本科層次的師範學院,各省的省級教育學院大都是滿足條件後即可升格為本科層次的師範學院。在山東省的支持下,2010年,山東教育學院改制為齊魯師範學院,就此開啟了學校快速發展的新徵程。
專業建設
作為一所師範學院,且是由教育學院轉制的師範學院,學校的師範專業是學校發展的重中之重。心理學、小學教育、學前教育、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教育、歷史學、地理科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音樂學、美術學、書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體育教育。
我國的諸多師範類院校,少有開設地理科學及書法學專業的,而齊魯師範學院的師範專業開設的可謂是十分全面。
就專業來說,學校因為本科教學時間較短,本科專業優勢尚不能彰顯,但是學校的小學教育、應用電子技術、應用化工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亦是山東省高校特色專業。
畢竟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的學科專業定位為以師範類專業群為主體,積極發展與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生物與化學工程,信息與電子工程,經濟與管理等專業群,構建文、理、經、管、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
師資力量
學校此前為山東省教育學院,且位於省會濟南,因此師資力量也是較為深厚的。陳海燕老師、李紅婷老師均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
林成策老師、李雁老師、王維老師均為山東省優秀教師,魏培海老師、吳冰沁老師、宋繼和老師則均為山東省教學名師。而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團隊與儀器分析課程教學團隊則為山東省級教學團隊。
科研實力
學校的科研綜合實力雖不是十分強,但是就教育科研實力來說,還是很有優勢的。省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有基礎教育研究院。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有能源植物種質創新與改良重點實驗室,省級研究中心有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和教育史志研究中心。
為了更好地建設科研平臺,學校還同有關建構共同建設,同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山東聖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建設玉米分子育種研究院。
一所教育學院轉化為師範學院,科研成果必定緊緊圍繞教育,此類高校代表的還有成都師範學院、合肥師範學院。代表性的科研項目有學校李紅婷老師的《農村初中發展性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構與實踐創新》【國家級二等獎】、李中國老師的《政府、高校、中小學校合作培養教師的新模式研究與實踐》【省級一等獎】;
林松柏老師的《基於職業能力的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省級三等獎】、梁承鋒老師的《英語「合作教與學」模式研究》【省級三等獎】等。
因此,來自山東的考生,如果想要從事教育行業,且希望留在省會濟南,那麼齊魯師範學院科研認真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