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流行音樂聖歌《多麼美好的世界》

2020-12-14 騰訊網

《 人文之窗 》人文綜藝掌上微刊

《多麼美好的世界》(What a wonderful world),很多讀者是從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中知道這首歌的,這就是被譽為20世紀流行音樂的聖歌,由爵士音樂之王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演唱,他那具有強烈感染力的聲音使這首歌充滿了激情。

What A Wonderful World

Louis Armstrong - All Time Greatest Hits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Louis Armstrong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1901-1972),美國音樂家、歌唱家、小號手、電影演員。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是世界首席爵士音樂演奏家之一。他演唱的《多麼美好的世界》等黑人歌曲流行於世界各地。1930年他成立自己的爵士樂隊,一直到七十年代初,始終與樂隊一起全球巡演,從而得到了非官方的「美國親善大使」的稱號。

@睡前伴你夜聽

《北京遇上西雅圖》精彩片尾

我看見綠的樹也有紅色的玫瑰

我看見它們為你和我開花。

我自己在想,這是個多麼美妙的世界

我看見藍的天,白的雲

那受祝福的白天,珍貴的黑夜

我自己在想,這是個多麼美妙的世界

那彩虹的色澤,在空中是多麼的美麗

也映在路過行人的臉上

我自見朋友們在握手相問好不好

他們實是在說著我愛你

我聽見嬰兒在啼哭

我看著他們在長大

他們將學得比我所知的更要多

我自己在想,這是個多麼美妙的世界

是的,我自己在想,

這是個多麼美妙的世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莎拉·布萊曼現場唱這首20世紀聖歌,太唯美了
    《What A Wonderful World》(多麼美妙的世界)由「享譽音樂界」的Bob Thiele和George David Weiss共同創作,1968年由「爵士音樂之王」Louis Armstrong(路易斯.阿姆斯壯)首次演唱。
  • 《What A Wonderful World》,多麼美妙的世界!
    《What A Wonderful World》 多麼美妙的世界 《What A WonderfulWorld(多麼美妙的世界)》由Bob Thiele和George David Weiss共同創作,爵士樂靈魂人物路易斯.阿姆斯特朗1968年首次演唱。
  • 【歐美經典音樂】《多麼美妙的世界》路易斯阿姆斯壯
    老帖重編,新增中英字幕視頻及音頻Louis Armstrong(路易斯.阿姆斯壯,1900--1971年 ),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號演奏家之一這首《What A Wonderful World(多麼美妙的世界)》由「享譽音樂界」的Bob Thiele和George David Weiss共同創作,1967年路易斯.阿姆斯壯首次演唱。《多麼美妙的世界》被譽為二十世紀「The Anthem of Pop Music(流行音樂的聖歌)」。
  • 【經典音樂視頻】《多麼美妙的世界》What A Wonderful World
    Louis Armstrong(路易斯.阿姆斯壯,1900--1971年
  • 帶你了解鮮為人知的《奧林匹克聖歌》歷史
    「《奧林匹克聖歌》,亦稱奧林匹克頌詞或奧林匹克會歌,曲調由斯皮羅·薩馬拉斯(Spyros Samaras)創作,歌詞來自希臘詩人、作家科斯蒂斯·帕拉馬斯(Kostis Palamas)的詩。詞和曲調都是由澤麥特裡烏斯·維凱拉斯(Demetrius Vikelas)親自選擇的。
  • 美國黑人音樂①丨夜裡的噪音:皮鞭、即興與音樂中的新黑人
    隨著越來越多的黑人信仰基督教,聖歌(Spiritual)開始出現在18世紀晚期的美國南方。聖歌並非望文生義地泛指所有基督教音樂,而是一種完全由美國黑人創造的基督教音樂。它是非洲音樂傳統對於歐洲基督教音樂進行激烈改造後,形成的一種全新的基督教音樂。
  • 20世紀日本流行音樂巨人列傳(圖文)
    20世紀日本流行音樂巨人列傳(圖文)    松任谷由實「新音樂」女王    最近由藤原紀香主持的音樂節目"FUN",為了紀念播出第100期,邀請了一位神秘嘉賓——她就是日本的「新音樂」女王松任谷由實(原名荒井由實)。她已經有整整19年沒有在電視節目上唱歌了,這次可說是破天荒。節目非常豐富,除了那些膾炙人口的老歌外,更有一些即將推出的新歌,其中包括日本奧運宣傳歌「Partnership」。
  • 《聖歌》之死
    演示中展示的《聖歌》世界觀下獨特的科幻風格,著實吸引人眼球。由鋼筋混凝土構成的巨型防禦工事,保護著人類僅存的文明火種,超大型開放世界裡近乎原生態的星球場景,壯麗而又遍布威脅。其所出品的《質量效應》系列三部曲,至今依舊算得上是科幻類PRG遊戲的天花板之一,在「描繪一幅壯闊的科幻世界並嵌套進成熟的RPG玩法」這個命題上,「BioWare」的大名,在玩家心目中就意味著「精品」二字。
  • 音樂知識入門 流行音樂的不同類型簡介
    音樂雖然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們只是隨身或者在閒來沒事的時候聆聽一下以滿足這種特定的需求,並沒有那麼多專門的時間來揣測音樂中的種種細節。當然隨著自己的喜好聆聽就可以,音樂本身帶給人們的就應該是美好的享受,如果得不到這種心理的滿足,那麼聆聽音樂也就毫無意義了。
  • 夜裡的噪音:皮鞭、即興與音樂中的新黑人
    隨著越來越多的黑人信仰基督教,聖歌(Spiritual)開始出現在18世紀晚期的美國南方。聖歌並非望文生義地泛指所有基督教音樂,而是一種完全由美國黑人創造的基督教音樂。它是非洲音樂傳統對於歐洲基督教音樂進行激烈改造後,形成的一種全新的基督教音樂。
  • 爵士音樂,雷格音樂以及流行音樂是什麼?孩子要知道這三點差異
    談到「爵士音樂」,大致說來,它興起於美國的一些黑人音樂家之中,代表著美國對音樂界的最大貢獻。而這些黑人是在約十九世紀以前來自西非洲等地的奴隸,他們帶來了黑人民歌,如工作歌、憂鬱調或藍調。早期的這些藍調音樂主要是反映黑人的悲苦心境及他們底層的生活狀態,因此充滿悲苦的氣氛。
  • 一本音樂專著帶你重新審視20世紀歷史
    《餘下只有噪音》作者 羅斯他要剝離古典音樂的精英主義面紗。大眾眼中,古典音樂小眾,屬於孤高的禿頂男人。古典音樂的真實身份,是二十世紀作為音樂商品的一員。它有大的工作室和廠牌,也有小眾的實驗性圈子,甚至和貼近消費者的流行音樂一樣,也有音樂節。
  • 二十世紀歐美流行樂36位最偉大的男歌手
    他們都在「流行、搖滾、鄉村、民謠、爵士、R&B」等音樂領域擁有不可動搖的地位,並躋身國際樂壇的巨星殿堂!二十世紀歐美流行樂36位最偉大的男歌手:1)babyface 「娃娃臉」——美國流行音樂界最炙手可熱的天王級音樂家、世界頂級音樂製作人。獲得九座葛萊美音樂獎的肯定與榮耀。
  • 李健:流行音樂的中心詞是「音樂」
    流行音樂與時代同行(時代氣象·文藝表現(4))《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23日 第 20 版)對話人:王 瑨(本報記者)傅庚辰(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記者:流行音樂既是一種音樂藝術形式,也具有大眾文化意味。從音樂本體和文化傳播層面,如何認識和理解流行音樂?流行音樂吸引受眾的根本魅力是什麼?傅庚辰:流行音樂的創作和演唱,是廣義層面的傳播和傳唱。我們不應窄化「流行音樂」,被廣為傳唱、有積極意義的歌曲,都是流行的音樂、大眾的音樂。
  • 從「樂隊賑災」到「一個世界」:流行音樂的世界想像及其斷裂
    「世界」的落寞與隔閡既是社會崩解的症候,也是音樂文化內在悖論和不平衡態勢的必然顯現。因此,當one world從來未曾被翻譯和直面的「單一世界」這層意思,拜網際網路之賜,如今已成無可逃避的現實,重要的將不在於「今不如昔」的感慨與底氣所從何來。而在於,如何在社會歷史語境中重新去把握「流行音樂」、「我們」與「世界」達成耦合的方式。
  • 黑人,撐起了流行音樂半邊天
    -布魯斯皇后-Bessie Smith傳統布魯斯音樂的集大成者是活躍於20世紀20-30年代的美國黑人女歌手貝西·史密斯,她是第一位錄製唱片的藍調歌手和爵士樂歌手,對後世的布魯斯歌手產生了極大影響,被尊稱為「布魯斯皇后」。
  • 暢享流行音樂 渡哲特DR-20耳機評測
    文章原標題:暢享流行音樂!渡哲特DR-20耳機開箱評測  市面上琳琅滿目的耳機產品如何選擇呢?不同風格的音樂有著不同的音色側重點,需要不同的耳機去詮釋。例如聽古典音樂的耳機需要表現出寬廣、震撼的聽感;搖滾音樂耳機需要優秀的解析力,能夠清晰分辨鼓點、吉他等聲音,不混濁;流行音樂耳機一般要求三頻均衡,注重低頻和中頻。  小編平時也就聽聽流行音樂,有幸收到這款「專為聆聽流行音樂打造」的渡哲特DR-20耳機,下面就來談談自己對這款產品的體驗感受。
  • 最早的音樂,得從史前說起
    印度拉瓦納哈塔琴是一個在西印度流行的小提琴鞠躬,起源相信是羅波那王的時代的Hela文明。這個弦樂器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弦樂器。伊朗的音樂發展歷史(波斯音樂)早至史前時期開始。音樂的發明歸功於傳奇的國王Jamshid。伊朗的音樂可以追溯到埃蘭帝國的時代(公元前2500-644年)。
  • 聖歌只有一個標準版,玩家們直接購買聖歌的標準版就好啦。而且現在...
    聖歌只有一個標準版,玩家們直接購買聖歌的標準版就好啦。而且現在聖歌還在折扣當中,對於喜歡這款遊戲卻因價格太高買入手的小夥伴來說真是福音啊!最佳版本的購買小編也推薦給大家了 聖歌只有一個標準版,玩家們直接購買聖歌的標準版就好啦。
  • 五線譜:精準的音樂語言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從8世紀開始,為了使那些不常用的聖歌不致因間隔太久而被遺忘,抄寫聖歌的僧侶們就在歌詞的上方添加一些與語言重音或標點相似的符號,簡明扼要地指明聖歌旋律的上下走向,這種符號被稱之為「紐姆譜」。  初期的紐姆記譜法,僅限於指示出聖歌曲調的方向,無法標註出音高位置和音符長短。後來有人創造性地使用一根直線,將紐姆譜標註到這根直線的上下方,把這根直線定義為F,於是,出現了五線譜的始祖——一線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