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森張晟:便利店現金流壓力大,分三階段應對疫情

2020-12-15 i黑馬

羅森張晟:便利店現金流壓力大,分三階段應對疫情

2020-02-14 11:25 羅森 便利店

來源丨第三隻眼看零售 作者丨張思遙

新冠疫情對零售業帶來的影響,比疫情本身持續更長時間。諸多零售企業將在缺人、缺貨、資金鍊緊張的情況下面臨洗牌,如何做好「最壞打算」,同時尋求機會點,是企業操盤者的核心議題。

羅森作為日資標準化便利店,是此次疫情中遭遇多重考驗的典型案例之一。其總部上海是務工人員返鄉的重點區域,導致人力缺口在多方調配後依然還有30%;輻射浙江、江蘇、上海、北京、合肥以及武漢等地的開店範圍,也為其帶來了跨區域調配的難題;尤其是羅森與武漢中百合作搭建的中百羅森及中百大廚房鮮食工廠,更是深處疫區,一度停擺。

多重因素作用之下,羅森的應對方案就顯得具備多樣性及可參考性。羅森中國董事副總裁張晟在接受《第三隻眼看零售》專訪時表示,「羅森當下的現金流壓力非常大,但目前情況還好,要做好應戰至四五月份的最壞打算。」

張晟認為,此次疫情對便利店行業帶來的影響不小,需要企業經營者重視危機、看到利好。比如一些此前盲目擴張,只求規模但後臺基礎薄弱的企業會因疫情而加速淘汰。但國家相關部門也會因為便利店在疫情期間顯露出的保民生等作用而得到重視及政策支持。

針對企業自身來說,張晟也表示學費不會白交。

在疫情期間,羅森團隊目前已逐步摸索出疫情下的全盤方案,計劃分為三個階段應對,分別對應解決跨區域調配的組織問題、解決人力缺口與供應鏈危機、加強消費者安全感等不同發力重點。當疫情結束後,包括如何建立並鞏固供應鏈穩定性、如何有效打出團隊組合拳、如何重視並調動基層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等問題都是需要強化的重點工作。

「這次抗疫會成為羅森的重要經驗。我們之前計劃在2020年實現中國羅森全面盈利,如果沒有新公告出來,就意味著這個計劃沒有因疫情而改變。」張晟說。

盲目開店的企業會反省

扛過去或有政策利好

《第三隻眼看零售》:你怎樣看待疫情對中國零售業,特別是便利店業態產生的影響?其中是否存在機會點?

張晟:應該說影響是非常大的,企業承受的壓力大小與民生消費的關聯度成反比。比如說像奢侈品、購物中心等滿足體驗式消費的行業影響極大,而類似於超市、便利店則情況較好。但這不是說便利店就沒有壓力,尤其是這次疫情爆發在春節期間,可以說回顧以往幾乎沒有可參考經驗。

第一個問題是用工問題,目前各大零售企業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的情況。就便利店行業來說,往年春節的辦公樓、CBD點位會關閉部分門店、外地員工回老家,我們會用寒假工替代。但現在老員工回不來,回來也需要隔離14天,寒假工還想回去,尤其是有一些此前關停門店需要營業,導致人手緊缺,目前只有70%到崗率。

第二個是供應鏈問題,但相對人工問題來說可以解決。因為沒有人你就沒辦法運作,但供應鏈可以採用替代策略,比如疫情期間,大家在購買商品時的品牌忠誠度會降低,以前只想買康師傅方便麵,現在只要是方便麵就可以,這就為我們提供了緩衝地帶。

不過,機會同樣存在。最重要的當屬商務部開始重點發展便利店業態。以前我們是小業態,雖然門店數量多,但受重視程度沒有商超等業態高。但在這次疫情中,一條街上唯一開業的小店可能就是連鎖便利店品牌,成為政府保障民生的重要渠道。

特別是商務部發文後,各地推出了很多支持便利店發展的相關政策,這次疫情相當於一場大考。既鍛鍊了自身能力,也讓消費者、政府相關部分提高了重視度。所以當企業扛過疫情後,應該會迎來相關利好。

《第三隻眼看零售》:對於日資便利店、本土便利店等不同企業來說,這次疫情會對企業個體產生哪些影響?行業格局是否會因此改變?

張晟:這次疫情對各個企業出的考題其實是一樣的,能不能扛過去要看各個企業的整體抗風險能力,比如說現金流是否充足、組織調配是否靈活實用、以及整體方向如何把握等方面。

但整體來說,我認為盲目開店的企業會坐下來反省。這次疫情相當於集中引爆了企業的隱藏危機,一些無法自我造血、後臺跟不上前臺的企業將被淘汰。

同時,各個企業應該更重視比內涵、比功夫。這裡所說的內涵是指市場營銷、政府公關、門店開拓、產品採購、供應鏈優化等多個層面,屬於後臺能力。

就拿羅森來說,我們之前換了新系統,2019年7月開始在門店端使用自動訂貨系統,可以做到門店上架9個月以上的商品全部採用自動訂貨,未來也將從9個月縮短到6個月、3個月。那麼像這次疫情發生後,就可以解決人力短缺、新員工經驗不足的問題。

《第三隻眼看零售》:當前有一些便利店品牌為應對疫情導致的營收下降問題,開始強化線上銷售、試水銷售生鮮。你認為類似操作在疫情結束後能否成為便利店常規動作?羅森是如何考慮增加新業務的?

張晟:有想法可以有一些嘗試,但任何戰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對這些新動作的處理需要有一段時間的積累和判斷。比如說有的企業倉促之下開始在門店中售賣口罩,結果因為上遊供應商問題,或者不熟悉相關資質判定,導致上架的口罩不合格。這就成了好心辦壞事,對企業造成經營、商譽以及利潤等方面的負面影響。

所以說,考慮任何新動作都需要慎重,如果說要做就一定要迅速下手。羅森今年3月也會有一些新動作出來,更多是在新的營銷方式、門店技術應用、商品研發等方面。

《第三隻眼看零售》:作為企業操盤者,經過這段時間的「戰時」應對,你對企業經營、團隊建設、戰略規劃等方面有哪些新的思考?

張晟:我認為大家都應該重新去思考建立自己的供應鏈,並且保持穩定性,達到一定規模有多重要。比如說我們在上海區域門店密度大,自有供應鏈上遊有很多廠家,調配物資、人力都會稍微輕鬆一點。

其次,如何打出團隊組合拳,讓各個區域能夠正常運營,相互協調,是連鎖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我記得2003年非典期間,羅森只在上海地區開店,就不存在上述問題。但現在羅森就要協調好各區域分公司、被授權方、加盟商等多個層面的問題,才能保證整體運轉。

最後,怎樣調動中層、基層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也很重要。雖然說一將無能,累死千軍。但你的戰略再厲害,執行不下去就很成問題。尤其是在類似於疫情這樣的特殊情況下,基層員工的狀態直接關係到你的店還能不能開下去。

以3月為節點

準備好「應戰」到5月

《第三隻眼看零售》:疫情對羅森造成的最嚴重影響是什麼?現金流狀況如何?你和團隊是如何應對的?

張晟:2003年非典,羅森只在上海區域開店,不需要跨區域聯動。所以這次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在8個子公司、3個被授權方中間做好物資流動、調配等相關工作。

比如說此前長沙區域是由中百羅森供應,這次就在疫情發生後出現了貨物嚴重短缺現象。而且武漢中百、中百大廚房等方面也很困難,我們只能在外圍支援,從遠處供貨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說非常困難,也非常抱歉。

說實話現金流壓力還是蠻大的,銷售下滑、現金流也會縮水,但目前來說羅森還能正常運營。不過我們也要做好穩定現金流的相關動作,比如做好庫存管理、處理壓貨商品,協助加盟商一起參與房租降租、免租談判。

另外,在武漢以外區域,我們基本上解決了物資調配問題,從其他地方向缺貨地區供貨。應對方式簡單說就是全員動員、說服政府、跟政府保證安全,再找到合適車輛,由系統部門做整體調整調配,由商品部門尋找貨源。

經歷一次這麼大的考驗,我認為學費不會白付。

《第三隻眼看零售》:迄今為止,你對疫情下的企業經營策略,是否有全盤預判?具體應分為幾個階段、如何調撥人力、供應鏈等?

張晟:每天發生的情況都不一樣,因此基本無法採取全國統一方案。所以我們第一步動作就是對各個區域總經理充分放權,由他們自己判斷、決定哪些事情可以做。比如說是否堅持24小時營業、如何採購商品、調配政府、供應商需求等方面。應該說2月2日之前還有些混亂,之後已經基本理順,可以做到各地區合理溝通對接。

總體來說,我們將全盤計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疫情發生到正月十五之間,主要做好區域放權、理順方案、穩定現金流、穩定加盟商等事情,屬於緊急應對期。

第二、三階段將以3月為節點,3月之前需要考慮戰略方案如何調整、如何保證各個地方、供應鏈、加盟商、員工等方面的心態、工作穩定。其中員工是最重要的的,沒有安全的員工就做不到服務消費者。我們現在口罩還是短缺,但消毒液已經沒有問題了。

3月之後就要做好消費者心理安慰、管理、消毒等方面,每個街道的政策都不一樣,也就需要區別處理。換句話說,第三階段就是在保證羅森正常運營的基礎上,發揮社會價值,促進社區安穩,提升消費者購物安全感,恢復消費信心。

《第三隻眼看零售》:針對行業普遍面臨一線員工嚴重短缺以及供應鏈斷供危機,羅森計劃如何解決?

張晟:就人力來說,我們主要有三個方案,一是縮短部分門店營業時間,比如華東地區目前全面改為16小時營業,這可以節省20%的人力;二是和各個業務層逐層做工作,穩定人心,同時說服寒假工等兼職人員留下來繼續工作,預計其中已有70%人員到位;三是積極對外合作,招募歇業企業及員工到羅森上班,促成企業間的臨時員工借調。

在供應鏈方面,我們目前還能保證供給,主要是能替代的找替代,能調配的區域進行更換、調貨。有的供應商拿不到交通通行證件,我們會自己找物流區拉貨。總體來說,現在就是不責怪供應商無法履約供貨,供應商也不會質疑我們臨時更換供應方,一切以不斷供為第一目的。比如說如果盒飯出現供應危機,我們可能也會尋找一些冷凍食品替代。

目前來看,羅森的人力、供應鏈成本也在上漲,可以說壓力蠻大。我們已經做好了疫情影響持續到4至5月份的準備。雖然政府相關部門都在努力,但企業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從經營戰略、門店、資金流等各個方面應對。

未改全面盈利目標

抓住新生客群

《第三隻眼看零售》:疫情發生前,羅森新一年有哪些計劃?如今是否受到影響,會如何調整?

張晟:總體來說,我們計劃要在2020年實現中國羅森整體盈利,目前還沒有調整。現在不能說疫情完全沒有影響,但只要後面沒有新的公告出來,我們依然會堅持全面盈利目標不變。

具體到經營來看,比如說開店計劃確實會受到影響。一些裝修好的新店在政府解禁後就能順利開業,但還有部門拿下物業,但沒有裝修的門店,就會因疫情影響而拖延開業時間。

《第三隻眼看零售》:此前,羅森計劃2020年門店總數量突破3500家,同時針對12-19歲人群推出新產品,是如何考慮的?

張晟:提升門店數量就不用多說了,便利店業態是門店密度越大,越有利於發揮規模效應。我們現在的區域大加盟策略也日漸成熟,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區域開出羅森門店。

為什麼要抓住12歲客群,是因為12歲是小朋友第一次有權利、有錢自己買零食的普遍年齡。所以羅森一定要抓住他們的第一次消費。零售企業能否長久活下去的關鍵,就是能否保證新誕生人群能否不斷湧入。

《第三隻眼看零售》:針對同類型品牌加速開店,開拓新區域等動作,你如何看待?

張晟:我的經營理念是少看競爭對手,多看消費者,做好每個地區的深耕。比如說確保在安徽、長沙等地區能夠和被授權方達成一致,在門店數和銷售額方面達成目標。現在羅森南京地區也過了100家,安徽也有50家,湖北400多家,可比門店營收均達到兩位數以上增長,雙方都達到預期。

所以說,開花容易結果難,達成預期營收目標相比較單純開拓新區域更為重要。就像你可以和100個人談戀愛,但最終能不能結婚就不一定了。

[本文作者第三隻眼看零售,i黑馬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第三隻眼看零售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相關焦點

  • 羅森張晟:前兩年便利店投資熱,都掉坑裡爬不出來了
    中國的便利店指數又反映出了怎樣的宏觀經濟形勢?01、前兩年便利店投資熱,都掉坑裡爬不出來了本周四,羅森中國董事副總裁張晟在參加第2屆中國(福建)國際智慧商業大會暨2019聯商風雲會時表示,「今年對便利店行業來說,是非常平靜的一年」。前兩年,因為新零售和社區概念的火爆,便利店行業突然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和研究,在資本的支持下,衝進很多「野蠻人」。
  • 羅森便利店入華24年未盈利,為何還狂開3000家店?
    從店鋪規模看,羅森第一個1000家店用了21年,從1000家到2000家用了1年11個月,從2000家到3000家再次提速,衝破疫情影響花了1年9個月。 過往,羅森便利店在區域上也偏保守,前16年一直在江浙滬打轉,直到2010年才走出長三角去往重慶,此後逐漸拓展到大連、瀋陽、北京、天津、武漢、合肥、長沙等地。
  • 羅森便利店首批5家門店在海口開業
    文丨海南日報 邱江華 郭萃10月11日上午9時許,海口市龍華區椰島廣場羅森便利店裡人頭攢動,人氣火爆。當天,首批5家羅森便利店在海口開業迎客。此時距離7月31日日本羅森株式會社與海南青子實業有限公司在海口籤署區域授權許可合同,全球知名連鎖便利店品牌羅森正式落地海南,僅僅兩個多月時間。
  • 【羅森便利店】困境,零售業轉型網際網路趨勢解讀VS羅森便利店起大早趕晚集 戰略被指愈發保守
    上海華聯羅森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晟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羅森在江浙滬地區有390多家門店,爭取未來2~3年在上海及周邊擴張至1000家門店。在2010年,羅森曾提出到2020年開1萬家門店,而這個計劃就在2013年底被羅森推遲到2025年完成,顯然羅森的戰略變得愈發保守。  目前國內便利店企業難言盈利,羅森也在虧損當中。
  • 羅森便利店大連旅順首批店鋪正式開業
    《新零售財經》獲悉,羅森便利店大連旅順首批店鋪今天正式開業,標誌著羅森在大連市的拓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截止5月1日前,羅森在大連門店達到了200家,4月29日,大連羅森迎來了在大連的第200家店鋪——大連羅森聚賢路谷歌裡店。
  • 羅森便利店首批5家門店在海口開業 人氣火爆
    原標題:大品牌帶來新「便利」   10月11日上午9時許,海口市龍華區椰島廣場羅森便利店裡人頭攢動,人氣火爆。當天,首批5家羅森便利店在海口開業迎客。此時距離7月31日日本羅森株式會社與海南青子實業有限公司在海口籤署區域授權許可合同,全球知名連鎖便利店品牌羅森正式落地海南,僅僅兩個多月時間。
  • 羅森便利店在南京緣何火爆?
    羅森南京店出現網紅級待遇的開業排隊「長龍」編者按:在中國便利店的賽道上,羅森一方面在上海市場奮力追進與便利店「頭牌」全家的差距;另一方面,在上海以外的更廣闊市場,在對手們還在觀望,或固守單店加盟的「老套路」時,羅森已攜「大加盟商」在快速地拉起一張覆蓋全國的大網,甚至包括著手研究「如何才能下沉便利店市場容量更小的四五線城市」。
  • 羅森啟動區域大加盟商策略
    作者:來源網絡 時間:2020-06-10 09:25:31 瀏覽:1次 上海華聯羅森有限公司(下稱「羅森」)正打算重整旗鼓,羅森總經理張晟6月14日接受《
  • 羅森便利店進駐海南 海口首店預計10月開業
    7月31日,日本羅森株式會社與海南青子實業有限公司在海口籤署區域授權許可合同,標誌著全球知名連鎖便利店品牌羅森正式落地海南,羅森海口首店預計10月份在海口市龍華區開業,進一步豐富社區商圈業態。據了解,羅森是世界三大便利店品牌之一,截至今年7月,羅森在世界約有11.7萬家店鋪,在中國北京、上海、武漢、重慶等地約有2700家店鋪,日韓便當、72小時短效麵包、甜點等特色商品深受消費者歡迎。「我們從決定到正式落戶大概用了兩個月的時間,進展非常快。」
  • 711羅森便利店「履新」忙,但不宜跟風
    答案是,這是過去一年之內,羅森、7-ELEVEn兩大日系品牌在中國新進入的城市名稱。如果把時間軸拉得更長,這裡面理應還有南京和合肥,不過,考慮到南京和合肥便利店市場的競爭形勢,用行業內人士的話說,激烈的競爭使得原本不大的市場已成「焦土之勢」。 僅僅一兩年時間,一個幾百萬人口的城市就可以從便利店的藍海市場走向「焦土市場」,這其中,兩大外資品牌的頻繁出擊「功不可沒」。
  • 上海羅森3年至少要開620家店 靠大加盟商模式
    這種「大加盟商模式」其實就是特約經銷商模式,在羅森日本本部早已形成了成熟案例和操作方式。  「未來大加盟發展的關鍵因素就是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大加盟商。」據張晟表示,羅森已經發展了3個大加盟商,分別是江陰華聯商廈有限公司(下稱江陰華聯)、寧波甬鑫世紀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寧波甬鑫),及另一家目前還處於保密階段的公司。
  • 不到4個月羅森在渝新開門店28家
    據統計公眾號「重慶羅森lawson」4月份到現在發布的信息,不到4個月,羅森便利店在重慶已新開28家門店。截止目前,羅森便利店在渝門店數量已突破260家。業內人士稱羅森或將繼續加速布局重慶。但它是否真的離便利店在中國的規律越來越近呢?羅森中國在6年時間裡,將店鋪數量增加了7倍;同時銷售業績也實現了連續5年30%的年增長。去年羅森便利店完成對全時便利店華東、重慶門店資產收購。全時便利店華東及重慶總計不超過94家門店已全部被羅森中國「接管」。至於羅森為何會拿下全時華東和全時重慶。
  • 羅森LAWSON:華東千店只是一個新起點
    羅森作為「師傅級」的一個便利店品牌,2013年年底張晟執掌之前,羅森華東的門店不足280家,後來又關了100家。三年後,羅森華東的門店超過650家。如今,羅森華東門店已經達到1000家。五年時間,羅森從一個外來的區域發展品牌發展到了全國發展品牌。從緩慢發展過渡到極速發展。從華聯羅森到羅森便利,那也是羅森在中國發展的一個重大轉變。
  • 羅森南京擴張疑似放緩
    洋品牌便利店「羅森」(LAWSON)進入南京快1年了,市民的新鮮感還沒褪去,羅森已經開了51家店。  然而,在素來以商戰激烈著稱的南京,羅森快速搶灘的節奏並不及預期。近日,現代快報記者調查發現,羅森在南京的「大加盟」戰略支持了其快速開店,但是放開加盟幾個月後,部分加盟門店似乎出現分化 ——有人開始琢磨退出,原因之一是沒有達到預期的盈利目標。
  • 羅森華東門店破千 中國區有望明年盈利
    羅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張晟透露,截至去年年底,羅森全國門店是1399家,今年開店速度明顯加快,門店數增幅將超越去年,預計到年底,門店數將突破2000家。預計明年羅森中國將實現整體盈利。  1996年,羅森作為大陸地區第一家日系連鎖便利店,把熬點、壽司等日本飲食文化、24小時營業服務帶入了中國市場。
  • 關於便利店的猜想,這19個秘密還挺有意思的
    上海聯華羅森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晟給出的描述,細緻得好像真認識那麼一個人。2012年,羅森在「消費者選擇的外資便利店品牌」中排名最低,日本方面決定收回羅森的品牌代理權,張晟就是在這樣的節骨眼上接手上海羅森。在到處都在談及電商對傳統零售衝擊的時候,便利店在中國反而正在經歷一個快速成長期。
  • 便利店品牌「中百羅森」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年銷售規模超過10億元
    根據介紹,中百羅森是中百集團(000759)與日本國株式會社羅森(以下簡稱「日本羅森」)合作打造的便利店品牌。未來三年,中百羅森將加速布局華中市場,向襄陽、荊州等城市滲透,計劃三年再開新店 500 家,總店數向 1000 家發起衝擊,希望將中百羅森打造成為華中第一便利店品牌。2016 年起,羅森開始與區域龍頭零售企業做大加盟合作,除了與中百集團在華中地區合作的中百羅森,其他還有如北京超市發羅森、南京羅森、大連羅森等。
  • 羅森牽手中商集團 未來在南京開300家便利店
    ——中商集團正式成為便利店巨頭羅森在南京區域的戰略合作夥伴。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張雁寧,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王洪濤,日本羅森集團執行董事、羅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上海羅森便利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浙江羅森百貨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晟,南京中央商場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吳曉國等出席此次籤約儀式。  根據合同約定,中央便利在南京區域以排他方式品牌加盟上海羅森。
  • 香港嘉譽投資國際有限公司:羅森入華24年未盈利
    其實,作為三大日資便利店之一的羅森,1996年入華後戰略傾向激進,直到2017年才提速。從店鋪範圍看,羅森第一個1000家店用了21年,從1000家到2000家用了1年11個月,從2000家到3000家再次提速,衝破疫情影響花了1年9個月。
  • 羅森便利店有望來福州!
    繼7-11之後 火遍全國羅森便利店也要來福州了?! 全球知名連鎖便利店羅森與福州市本土超市達成初步合作協議,將在福建市場進行首次布局。 這也就是說 羅森真的有望 要來福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