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我是xxx」
「你好!我是xxx」
「誒,同學,你是臺灣人嗎?」
「是呀,你聽出來了嗎?」
初來大陸時,發現對同一事物兩岸有著不同的說法,比如垃圾,大陸叫la ji,
臺灣叫le se,還有腳踏車跟自行車,菠蘿跟鳳梨,獼猴桃跟奇異果,地鐵跟捷運,初中跟國中……
不同的不光是這些東西的叫法不同,我們說這些東西的口音都不一樣呢。
我們的口音源自於臺語,那是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我與親人溝通交流的方式。用臺語聊天總覺得很親切,很溫馨。每次突然遇到講臺語亦或是操著臺灣口音的人,就會心頭一驚,就像遇到同伴,正所謂「他鄉遇故知」的這種驚喜。可惜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雖然操著臺灣口音,卻開始疏遠它的本體——臺語,臺語的傳承似乎遇到了斷層。所以我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並逐漸愛上臺語,讓臺語能不斷發展,不被時代拋棄。
因此,我想和大家分享幾首臺語歌曲,讓大家感受海峽對面的風情。畢竟,臺語的一大特點,是它有與時俱進的流行歌曲啊!
很多流行樂都摻雜著臺語,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愛拼才會贏》,帶給我們滿滿的正能量。
身為一個在大陸生活的臺生,每次在路上突然聽到了臺語歌,總會有種莫名的熟悉感,然後駐足欣賞一番。它讓我回憶起了我的家鄉,以及在那片土地上發生的點點滴滴。
傳統唱法的經典閩南語歌,其中又分很多主題,如愛情、家庭、人生態度等流行歌手翻唱/創作的閩南語歌,例如蕭敬騰唱的《無言花》、五月天的《勇敢》、《憨人》,江蕙的《家後》等。 不得不說,這些歌手將臺語歌進行改編,讓臺語歌煥發出青春活力,也讓更多年輕人投身到臺語歌創作當中。創作人將很多臺灣社會文化中的日常元素寫入歌詞中,在曲風裡加入本土音樂元素如古民謠、童謠、歌仔戲,並且融合得十分美妙,簡而言之是入世又不世俗,真的是好多好多都讓我聽得如痴如醉。可以說,這些音樂人豐富多元的詞曲唱作風格充分傳達了獨具特色的臺灣文化,打造出的是一個獨具特色且的樂種。這首歌有國語和閩南語兩個版本,許多人都認為閩南語版比國語版更有風味。
歌詞(節選)今阿日月娘那這呢光(今天的月光怎麼這麼亮)
照著阮歸暝攏未當困(照著我整夜都睡不著)
連頭毛攏沒休困(連頭髮都沒休息)
你甘知阮對你的思念(你可知我對你的思念)
希望你有同款的夢(希望你有同樣的夢)
咱兩人做陣返來那一天(我們兩人一起回到那一天)
互相依偎的情愛(互相依偎的情愛)
底你的心肝內(在你的心裏面)
是不是還有我的存在(是不是還有我的存在)
永遠攏底等(永遠都在等)
有時陣嘛會不甘願(有時候也會不情願)
想講要做夥飛(想說要一起飛)
去一個心中美麗的所在(去一個心中美麗的地方)
所有的一切(所有的一切)
攏總尬你放作夥(全部和你放一起)
希望你會當了解(希望你會了解)
這首歌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也是周杰倫與方文山在出道前賣出的第一首歌。
落雨聲 哪親像一條歌,誰知影 阮越頭嘸敢聽
異鄉的我 一個人起畏寒,寂寞的雨聲 捶阮心肝
人孤單 像斷翅的鳥只,飛袂行 咁講是阮的命
故鄉的山 永遠攏站置遐,阮的心晟 只有講乎山來聽
來到故鄉的海岸,景色猶原攏總無變化
當初離開是為啥,你若問阮 阮心肝就疼
你若欲友孝世大嘸免等好額
世間有阿母惜的囝仔尚好命
嘸通等成功欲來接阿母住
阿母啊 已經無置遐
人孤單 像斷翅的鳥只,飛袂行 咁講是阮的命
異鄉的我 一個人起畏寒,寂寞的雨聲 錘我心頭
人孤單 像斷翅的鳥兒,飛不起來 難道是我的命
故鄉的山永遠都站在那,我的心情 只有講給山聽
來到故鄉的海岸,景色依然全都沒變化
當初離開是為什麼,你若問我 我的心就痛
你若要孝敬母親(父母)不用等到出頭了(不用等到富裕了)
世間有母親疼惜的孩子最好命
不能等成功再來接母親住
母親啊 已經不在那(意為不在了)
人孤單 像斷翅的鳥兒,飛不起來 難道是我的命
故鄉的山永遠都站在那,我的心情 只有講給山聽
「思念會驚」是由蕭煌奇譜曲姚若龍寫的詞,說的是已經逝去的愛情,獨身在回憶裡等待的心情。回憶就像香味一樣纏繞著,揮之不去又令人著迷,驚醒後,才發現過去的情感就像流星一樣,划過就不會再回來了。
因為想你愛著飲咖啡
懷念過去你聞咖啡的表情
彼當存咱都笑微微
彼當存項攏拆襪離
每一工攏有講襪完的甜蜜
原來幸福攏會變流星
永遠襪變只有兩人的個性
後來咱太倔強固執
後來煞無法度回去
兩個人越來越遠聽無後悔號哀悲
無暝無日思念會驚
心酸無地藏
全無心情擱愛別人
若無你快樂已經無望
胸坎破了幾落孔
猶原漂泊假輕鬆
我恨我是倔強的憨人
不敢老實說出愛的人
這首歌被公認為五月天最具代表性的一首閩南語歌曲,它是怎麼誕生的呢?據說,每次阿信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是喜歡一個人騎車到淡水的河邊,沿著那條旁邊有很多海產店的小路散步,走累時,就會在河堤邊坐下。有一天,阿信又跟往常一樣,坐在河堤上聽著河水拍打著水泥那種氣泡破裂的聲音,當他開始仔細聆聽時,他聽到了音樂,那是流水自然發出的聲階,很奇妙,也很美。
1998年的6月,有一天在坐公車時,阿信忽然想起了淡水,以及那次在淡水聽見的音樂,於是就在這短短10分鐘的車程,「志明與春嬌」的詞曲誕生了,淡水也理所當然的出現在歌詞中。這首歌的旋律其實並不像一般的臺語歌,但是在寫詞時,很自然的就填了臺語歌詞,而且這樣搭起來又非常的順,所以這首歌從一開始到最後大家在專輯中聽到的版本都沒有什麼改變。
誰是春嬌?誰是志明?其實春嬌與志明就是你、我、和我們身邊的每一個男男女女,用英文來說的話就是Peter and Mary,就是這樣普通的名字,但是每個普通人其實都有他的不普通故事,就像這首歌敘述的故事,也許就曾在你我身上發生過。
相信對於許多同學來說,電影《志明與春嬌》更為熟悉。那麼它與五月天的《志明與春嬌》有什麼關係呢?
《志明與春嬌》是五月天的成名曲。彭浩翔和他太太都挺喜歡這首歌,所以決定用這個名字。但是投資方怕影響賣座,改成了另外一個,不過後來,經過他們的爭取,還是把片名重新改回《志明與春嬌》。
志明真正不知要安怎 (志明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辦)
為什麼 愛人不願閣再相偎。(為什麼 愛人不願意在相依偎)
春嬌已經早就無在聽。(春嬌早已經沒在聽)
講這多 其實攏總攏無卡抓。(講這麼多 其實怎麼都沒再怎樣)
走到淡水的海岸 兩個人的愛情。(原字面意思)
已經無人看 已經無人聽。(已經沒人看 已經沒人聽)
啊啊 我跟你 最好就到這。
你對我 已經沒感覺。
到這凍止 你也免愛我(到這停止 你也別愛我)
我跟你 最好就到這。(我和你 最好就到這裡)
你對我已經沒感覺 麥閣傷心。(你對我已經沒感覺 不要再傷心)
麥閣我這愛你 你沒愛我。(不要再我這麼愛你 你〈卻〉不愛我)
志明心情真正有影寒。(志明心情真的有夠寒)
風這大 你也真正攏沒心肝。(風這麼大 你也真的很沒良心)
春嬌你哪無要和我播。(春嬌你怎麼不要和我演)
這齣電影 咱就走到這位 準抵煞。(這齣電影 我們走到這裡就算了)
在家裡和家人相處時我都是使用臺語,或者一些比較熟而且也是講臺語的朋友我也是使用臺語來交談;所以講臺語讓我有一種熟悉親切的感覺。記得有一段時間鄉土劇盛行,那時候民視在播「媽媽請你也保重」和「長男的媳婦」。我全家都很喜歡,每天到了一定時間都會守到電視機前面準時收看。以前只是覺得很好看而已,現在忽然有一種想法,就我而言,講臺語會讓人覺得比較親切。我想無論是歌曲還是電視劇,吸引人的地方不外乎感人的情節,而其能扣人心弦的情感部分則是藉由臺語表達出來的。
——來自F1608201班的另一位臺生
沒錯,這就是我們的臺語,那麼親切,那麼動人,讓我想要熱切地與大家分享。無論別人怎麼看,這是我對家鄉永遠的羈絆啊!
你是否也對自己的鄉音愛得深沉?
你是否也也覺得自己的口音卷攜著故鄉的氣息?
歡迎關注生醫工F1608201班的團改金項目「秀秀你的『普通話』」,和我們在後續的推送中一起探索鄉音背後的這般那般。
文案:吳東霖 金敏惠
編輯:金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