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最近養了一隻狗,為了給狗取名字,大家是絞盡了腦汁,每個人各持己見,沒有一個願意妥協。其實取名字這種事情,一直都是大家心中的一個痛,畢竟一個好名字真的可以在某些方面獲得不小的優勢。就比如說遊戲行業,一個具有足夠吸引力的遊戲名字,往往可以吸引大量的玩家去嘗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關於遊戲取名的前塵舊事。
《守望先鋒》
由暴雪出品的FPS遊戲,《守望先鋒》兼具MOBA和FPS雙元素,前身是已經廢棄的項目《泰坦》,但是不得不承認「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從《守望先鋒》就可以窺見當年的《泰坦》是怎樣一個龐然大物。說回這款遊戲的名字,其實直白的翻譯就可以叫做守望者、看護者,許多玩家吐槽臺服的翻譯《鬥陣特工》,其實大多數遊戲的臺服翻譯都很彆扭,就像是我們習慣了國服《守望先鋒》這個名字。
《穿越火線》
作為中國版的《使命召喚》,《穿越火線》在國內的FPS領域擁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曾經。就連其運營官方都曾經膨脹的說自己是「3億玩家的滑鼠夢」,可見《穿越火線》這款遊戲曾火到什麼程度。但很多玩家可能不知道,《穿越火線》還有一個曾用名,叫《QQ戰火》,真不知道如果當初官方堅持用這個用字,如今會是怎麼樣一番模樣。
《英雄聯盟》
作為國內大多數新MOBA玩家的啟蒙遊戲,《英雄聯盟》擁有著無可匹敵的巨大優勢,這種優勢直接掩蓋了國內其他MOBA遊戲的光芒。又得益於拳頭公司在賽事運營上的用心,讓《英雄聯盟》成為了一款現象級的作品。但是在《英雄聯盟》開發初期,只是由前dota團隊成員組建的一個寥寥數人的團隊。而遊戲的名字也還不叫《英雄聯盟》,而是叫《全軍突擊》,這是一個僅存於測試版本的名字,是不是感覺非常的眼熟?
《王者榮耀》
《王者榮耀》的改名歷史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剛推出的時候,《王者榮耀》並不叫《王者榮耀》,而是叫《英雄戰跡》,那時候遊戲中處處透露著對《英雄聯盟》的拙劣模仿,導致遊戲一直不溫不火。後來官方痛定思痛,大手一揮將名字改成了《王者榮耀》,遊戲內部的風格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變動,終於遊戲時一鳴驚人。
名字對於一款遊戲的影響固然是很大,但這些都是基於遊戲本身的素質過硬,如果用一款粗製濫造的遊戲來糊弄玩家,那麼再好的名字也無濟於事。不知道各位小夥伴還知道哪些關於遊戲名字的趣事,不妨在下面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