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陷落,議員從神秘地道逃跑!為核戰而建,裡面竟能跑火車

2021-01-19 網易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本周早些時候,唐納·川普總統的支持者突破警戒線衝進美國國會大廈,造成一人在大廈內被警察開槍擊斃,多人被捕。而後續報導稱,一共有4人死亡,除了那位被擊斃的婦女外,還有3人死於「緊急醫療救治」。

  與此同時,固若金湯的美國國會大廈終於被百萬川粉攻破,在國會的美國議員老爺們紛紛在特工的保護下逃跑。其中有不少是通過國會大廈下方的隧道體系逃離,包括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Pence)等人也通過地下隧道被帶到安全的地方。

  那麼美國國會下面的隧道是什麼樣子的呢?

  

  

  圖片:美國國會地下網絡曝光。

  其實,美國國會大廈下面建有逃生隧道已經不是秘密,國會工作人員日常也通過這座隧道出入國會山,但是在國會圍城戰中,確實顯示了地下隧道在危機事件中的特殊價值,確保了高高在上的國會議員們能夠在群眾的圍攻下倉皇逃跑。

  從新聞照片上看,除了頂在門邊應對抗議群眾的國會警察和聯邦特工之外,國會在開會的議員們都被安排逃離,其中每人還發了一個小的急救包,雖然我們不知道這個所謂的「行動工具包」裡面究竟有什麼,但可能儲存了各種應急和生存物品,包括急救用品、螢光棒或小型手電筒等。

  

  圖片:特工們抵擋著抗議的群眾,為議員們逃跑爭取時間。

  

  圖片:這些議員們戴著ILCDoverSCapeCBRN30面罩。

  在支持川普的抗議者進入國會大廈後,從裡面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出,國會議員和其他工作人員還都戴著ILCDoverSCapeCBRN30面罩。

  這是一種應急的面罩式防毒面具,帶有一個集成的電池驅動鼓風機,可以幫助消除汙染物,包括化學和生物製劑。因為當時國會大廈中已經瀰漫著抗議者自製的煙霧彈和警方發射的催淚彈的煙霧。

  這種面罩被設計用來在危機中迅速穿戴,即使是受過很少訓練的人也能快速穿戴。頭罩的設計密封在佩戴者的脖子上,也可以幫助那些可能戴眼鏡、頭頂有濃密頭髮或大鬍子的人快速戴上口罩,而且不會產生問題。

  

  圖片:ILCDoverSCapeCBRN30面罩能夠保證不同頭型和裝飾的人佩戴。

  據美國媒體報導,國會山上至少有19條地下通道,有步行、車行甚至是給小火車通過的各種通道。人們可以通過這些通道逃離國會山,

  美國國會大廈最初於1800年完工,並在1812年戰爭期間被英國軍隊放火燒毀,後來進行了大量重建,第一條隧道建設於19世紀下半葉,是在美國內戰期間挖出來的,主要是為了通風,然後於1898年與附近新落成的國會圖書館連接在了一起,當時還建立了一條專門傳遞書本的電動傳輸帶,後來被廢除。

  

  圖片:與國會圖書館連接的隧道最初是用來通風和運送書籍的,這是當年的電動書籍運輸軌道。

  通往國會大廈的第一條正式隧道是連接加農大廈(Cannonbuilding)和北邊的羅素參議院(RussellSenate)辦公樓的隧道。這些衛星辦公大樓過去和現在仍然是許多美國議員實際工作的地方。

  加農大廈於1908年開放,羅素大廈於次年完工。羅素大廈還有一個地鐵系統,最初只是使用電動的斯圖貝克汽車,用來把參議員和其他人運送到國會大廈。

  

  圖片:由於是密閉空間,因此美國人最初在隧道中使用的是電動車運送國會議員。

  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左右,隨著國會山的影響力不斷擴大,隧道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這些通道也在不斷擴大和改進。例如,今天和國會大廈連接的加農隧道更接近一個地下城鎮,而不是一個簡單的通道,沿路有鞋店、郵局、信用社和自助餐廳。它的特色還在於牆上的藝術作品,這些作品是由來自美國各地的學生捐贈的。

  同樣,從詹姆斯·麥迪遜紀念大樓出來的一些隧道是國會大廈建築師的辦公室,負責磚石、木工作業、同時有一個用於維護國會大廈的機房,以及一個酒窖。

  

  圖片:修建新的國會山隧道。

  國會大廈的地鐵系統也得到了升級和改進,首先以單軌鐵路的形式取代了斯圖貝克電動汽車,後者最終被輕軌系統所取代。

  從1960年開始,更多的地鐵線被添加到羅素大廈之外的其他國會辦公室。如今,它與德克森和哈特(DirksenandHart)參議院辦公樓以及雷伯恩大廈(RayburnHouse)辦公樓都有聯繫。雷伯恩還有一個專門為議員準備的健身房和一個為國會警察準備的射擊場。

  此外,很顯然,隧道也為議員們提供了一條逃生通道,讓他們在發生危機時逃離各種建築物,或者在必要時提供一個避難的地方。1958年,美國政府指定國會大廈和羅素大廈之間的隧道為放射性塵埃掩蔽所,以躲避可能發生的蘇聯核彈攻擊,以及蘇聯空降兵對美國權力機關實施的斬首行動。

  1998年,一名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槍殺了兩名國會警察,這也導致了安全措施的改變,關閉了許多對公眾開放的隧道。

  

  圖片:美國國會大廈下面的地鐵系統,這裡也是核戰的放射性塵埃掩蔽所。

  21世紀初,美國國會大廈建築群大規模擴建,一處三層、58萬平方英尺的地下建築物在東部區域被挖掘建造,新的地下隧道系統連接到周圍的各種辦公大樓。

  這項工程包括一條向西北延伸1000多英尺的大型隧道。這條通道表面上是垃圾車的路線,允許安全人員對垃圾車進行檢查,以確保它們沒有在離美國立法機構所在地更安全的距離上被改裝成臨時武器或者汽車炸彈。

  然而,華盛頓隧道項目(WashingtonTunnelsproject)指出,在隧道於21世紀初竣工後,國會大廈的設計者似乎有系統地從其網站上刪除了所有與隧道建設有關的新聞稿和圖片,儘管這些信息在其他地方仍然很容易在網上找到。這可能表明它有更敏感的功能,包括在危機期間作為國會議員和其他重要人物撤離國會大廈的指定通道,這並不令人意外。

  

  圖片:議員們通過地鐵系統逃離國會山。

  1月6日,在國會大廈圍攻戰中,副總統彭斯和一些國會議員就匆匆通過某條未明確的隧道逃離大樓。

  「我們當時在地下室裡,在隧道裡穿行,不知道他們想讓我們去哪裡。」加利福尼亞州民主黨眾議員皮特·阿吉拉爾(PeteAguilar)後來說。「我們幾個人去了被封鎖的自助餐廳,他們讓我們從那裡進入隧道。」

  在這個國家的首都,還有其他各種類型的地下隧道,其中一些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不再向公眾開放。有下水道、蒸汽隧道,還有各種與交通有關的隧道,如地鐵系統的隧道。一些建於20世紀早期的廢棄的有軌電車隧道,已被改作其他用途,包括用作藝術展覽和音樂表演的場地。

  

  圖片:在特工保護下倉皇逃竄的議員們。

  而在這次國會大廈圍城戰中,這些隧道終於發揮了作用,只是在屁股後面追著這些美國當權者走的不是蘇聯的空降兵們,而是呼喚自由的美國人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美國國會被圍,議員從神秘地道逃跑!為核戰而建,裡面竟能跑火車
    與此同時,固若金湯的美國國會大廈終於被百萬川粉攻破,在國會的美國議員老爺們紛紛在特工的保護下逃跑。其中有不少是通過國會大廈下方的隧道體系逃離,包括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等人也通過地下隧道被帶到安全的地方。 那麼美國國會下面的隧道是什麼樣子的呢?
  • 前所未有的一幕發生:國會陷落,美國大亂了
    這個世界,真的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美國做不到。一夜輾轉反側,總覺得有大事要發生。凌晨起來一看,果然,前所未有的一幕發生了,國會陷落,美國大亂。反正,剛看到上面這張照片,還以為是電影裡的截圖:國會大廈裡,議員們已被緊急撤離,神情緊張的警衛們用槍抵住大門,大門玻璃已被砸碎……但仔細一看,這不是好萊塢電影!這是1月6日在美國國會山上演的瘋狂一幕。最後的結果,警衛全面敗退,「勤王」的川普支持者蜂擁衝進國會,在裡面歡呼勝利。
  • 白宮再次「陷落」?數數美國國會大廈歷史上的暴力事件
    在超過220年的時間裡,美國國會大廈從未見過如此壯觀的景象: 大批憤怒的人群強行穿過雄偉的大理石柱,國會的玻璃被砸碎,神情緊張的警衛們將槍口指向美國人民,國會議員們爭先恐後地蹲在桌子底下
  • 國會大廈「陷落」後,民主黨彈劾、商界封殺……川普真「四面楚歌...
    美國的國會山「淪陷」事件,猶如多米諾骨牌,引發了美國政界乃至商界的連鎖反應:川普面臨被再次彈劾,甚至可能禁止他再次參選。而商界多家巨頭已經同川普及其集團「斷交」,還有更多人將抓住這個機會毀約。川普看似「四面楚歌」,為何卻有人稱他有著比參政之前更好的「前景」?川普,圖據politico彈劾後或能禁止川普再次參選?
  • 美國國會山陷落,拜登講話呼籲停止暴力,美媒:美國進入黑暗時刻
    人們曾經幻想,如果有一天美國國會山被攻破,那可能就是外星人降落地球。但所有人從未想到,我們竟能見證歷史,美國國會山被川普的支持者攻陷,並引發超級混亂。拜登要求川普解決混亂據悉,在混亂發生後,拜登發表講話,呼籲停止暴力活動。
  • 美國80後青年成為國會最年輕議員(圖)
    誰是美國國會最當紅的新生代?第一位闖進美國國會的80後議員亞倫·斯考克,無疑是當今美國國會最當紅的新生代。據美國媒體21日報導,2009年,美國一家媒體在網絡上公開評選「誰是最火辣的國會新生代」,共有1萬多位網友投票,最終,28歲的亞倫·斯考克以34.88%的得票率奪冠。
  • 美國佛羅裡達州眾議院議員馬特戴防毒面具參加國會投票
    當地時間3月4日,美國佛羅裡達州眾議院議員馬特·蓋茲戴著防毒面具前往國會投票,會前稱「人頭攢動」的國會像是一個「培養皿」。從曝光的視頻來看,現場別的議員們基本都沒有防護措施。有議員們甚至直接拍下了馬特戴防毒面具這一幕傳到了社交媒體上,稱「你無法想像馬特今天是以什麼樣的裝備出場的。」
  • 美國會暴亂眾生相:議員戴防毒面罩慌忙跑,抗議者戴牛頭帽玩自拍
    隨著1月6日下午的這場美國國會暴亂逐漸被平息,眾多抗議者衝入國會內打砸時拍攝和自拍的照片及視頻也逐漸的被上傳到了網上。這也讓世界各地的網友得以一見這個一直被稱為「世界警察」的超級強權的人民發起瘋來的樣子,很多也是讓人忍俊不禁。下面我們就來通過一些目前被發布的照片來看一下,美國國會暴亂時的眾生相。
  • 讓德國黑客能「監控」美國國會議員的全球電信網絡「7號信令」漏洞...
    最近,雷鋒網編輯看到一篇報導《黑客可以通過電話號碼監控你的一舉一動》,裡面描述因為全球電信網絡7號信令(SS7)自帶的缺陷,導致德國安全研究實驗室安全研究員能夠攔截美國國會議員的 iPhone ,記錄他的通訊往來,實時追蹤他的確切位置。編輯嚇了一大跳——這種聳人聽聞的消息是真是假?
  • 【加拿大拒絕美國國會議員重新開放美加邊境提議】上周,美國國會的...
    2020-07-11 07:06:36來源:FX168 【加拿大拒絕美國國會議員重新開放美加邊境提議】上周,美國國會的29名聯邦議員致信加拿大,催促兩國「立即分階段重新開放加美邊境」。
  • 美國國會大廈暴亂,幕後推手竟還有他們!
    ▲ 川普支持者徒手攀登闖入國會大廈。現場煙霧瀰漫,警衛節節敗退。國會議員們紛紛躲到衣帽間、桌椅下避難。▲議員議員們被迫緊急逃離。美國的這一幕,讓整個世界目瞪口呆。原因一,自1999年7月被中國政府依法取締之後,李洪志及其骨幹逃亡美國,曾長期試圖攀附美國政府高層,但因為「法輪功」實在上不了臺面,前面幾任政府均對其不冷不熱。好不容易勾搭上了川普政府,為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法輪功」,又如何肯承認川普敗選的事實?原因二,「法輪功」的邪教本質也決定了其逢亂必鬧的行徑。
  • 國會大廈門前豎起絞刑架,精英階層戴頭罩逃跑,特工拔槍死守大門
    當地時間1月6日,川普支持者在國會大廈門前豎起絞刑架並向內發起衝擊,國會大廈內大量議員和美國精英階層在特工的護送下撤離國會大廈,在民眾試圖攻入國會大廈會議廳的時候,多名執法人員拔槍對準大門。據當地媒體報導,執法人員在國會大廈內開槍,一名女性平民因傷勢嚴重而死亡,另有5人受傷。
  • 華裔女孩衝擊美國國會議員:代表30歲以下的年輕一代
    李林笛出生於成都,5歲移民美國,2015年上半年宣布競選美國國會議員時,僅僅24歲,在社交網站上的照片多身著簡約黑裙,被支持者擁簇著,宛然一位新升的政壇新秀。如果2016年勝選,李林笛將成為美國史上最年輕的眾議員。她的簡歷也很閃耀,普林斯頓大學第一位華裔年級學生會主席,之後任職知名醫藥公司和投行,今年早些時候放棄摩根斯坦利理財顧問的職位,專心籌備選舉。
  • 共和黨議員:染疫民主黨議員仍前往國會為佩洛西投票
    民主黨聯邦眾議員格溫穆爾(Gwen Moore)12月28日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但仍在1月3日前往首都華盛頓國會為眾議院議長選舉投票,引發共和黨議員批評。根據聯邦政府健康指南,一旦檢測呈陽性,至少需要隔離7天。
  • 美國國會新裝金屬探測器 議員帶槍硬闖被攔下
    原標題:美國國會新裝金屬探測器 議員帶槍硬闖被攔下圖源:路透社海外網1月14日電 美國國會眾議院近日加強了安保,在入口處新安裝了金屬探測器,但被多名議員無視,一名議員甚至直接持槍闖入。
  • 美國大選最新消息!川普會晤美國國會議員 討論下月初否決拜登...
    隨著美國新任總統就職典禮逼近,美國總統川普召集美國國會議員,討論於明年1月6日否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選舉人團勝利的計劃,並迫使推動選民欺詐指控的辯論。截至目前,川普仍然拒絕接受拜登勝選結果,儘管法院在數十起案件中駁回川普的法律主張,他還是堅持著本屆美國總統選舉存在欺詐舞弊的指控。
  • 美國國會「陷落」,一名女性中槍身亡!推特緊急封禁川普帳號
    美媒報導,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數百名川普支持者聚集在華盛頓特區,舉行抗議活動,部分示威者闖入美國國會大廈,向正在進行的國會聯席會議施壓,迫使其拒絕確認拜登選舉獲勝。當時國會聯席會議正在確認大選結果,議員被迫撤退,國會聯席會議中斷。期間一名女性中槍身亡。
  • 真實版好萊塢大片《白宮陷落》在華盛頓上映,全球圍觀,你打幾分?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當地時間7年後的2021年1月6日,真實版的《白宮陷落》在美國華盛頓上映,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只是這次陷落的不是白宮,而是國會大廈,佔領者則是川普的支持者。雖然全球免費,但其火爆程度一點也不遜色於電影。
  • 美國數十名國會議員致信拜登團隊,呼籲立即廢除聯邦死刑
    拜登的競選團隊曾承諾,將通過立法在聯邦層面廢除死刑,並鼓勵美國各州效仿。美國數十名國會議員12月15日致信當選總統拜登的團隊,呼籲下一屆政府將廢除聯邦死刑作為優先事項。此前,拜登在競選期間曾承諾,通過在立法層面的努力廢除聯邦死刑,並鼓勵各州效仿。
  • 「國會陷落」戳破美國民主的「濾鏡」
    「友好」對待示威者 美警為何雙重標準 6日發生的川普支持者暴力衝擊國會事件,在震驚世界的同時,也讓很多美國人不禁發問:作為美國最高立法機構的國會,難道是不設防的嗎?那些負責國會安保工作的警察都在幹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