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知心藍醫生。
先說答案,大多數心臟手術是在胸部正中開胸進行的,胸部正中的解剖結構包括皮膚、皮下組織、胸骨,當然手術傷口的縫合也是包括以上這3層,手術傷口的護理主要有保持胸骨穩定、保持乾燥、消毒、疤痕預防。我們分別來詳細了解一下。
胸部從內到外有哪些結構?
人體的組織都是有一定的層次的,所以醫生在寫手術記錄的時候常常會寫「逐層縫合」,意思就是一層一層分別縫合,並不是所有的層次一起拉攏起來,比如我們胸壁的結構,從裡面到外面有胸骨、皮下組織、皮膚。
胸骨:胸骨是位於胸部中間的一塊扁扁的骨頭,從脖子下方到「心窩」,兩邊的肋骨從上到下分別對接在胸骨的兩側。整個胸脯像一把劍一樣,上面一節像劍的手柄,所以叫胸骨柄;中間一段比較長,像劍的身體,所以叫胸骨體;最下面一小段,尖尖的,叫劍突。大多數心臟手術是要從胸骨的正中間把胸骨劈成左右兩半。
皮下組織:胸部正中間的皮下組織主要指的是脂肪和肌肉,這個部位肌肉相對比較少,脂肪比較多,尤其是對於女性以及一些肥胖的人。
皮膚:胸部結構的最外層就是皮膚,我們自己肉眼都能夠看得到,當然皮膚在顯微鏡下也可以分成三層,我們看到的最外層叫做表皮層。
醫生是怎麼把胸骨、皮下組織、皮膚一層一層縫合起來的?
前面講到過了「逐層縫合」,確實每一種組織都有每一種組織的特點,縫合的方式也不大一樣。
胸骨:我們都知道骨頭是非常硬的,組織普通話進行縫合的,所以一般在成年人裡面胸骨都是用鋼絲來固定的。一根鋼絲分別穿過被劈開的左半胸骨和右半胸骨,然後用老虎鉗把它擰起來。整個胸骨從上而下一般要用4~6根鋼絲。這樣就能夠牢牢的把胸骨固定住了。
皮下組織:皮下組織比較柔韌,不像胸骨那麼硬,所以一般都是用縫線把它固定起來。縫線的種類也很多,有些是可吸收的,有些是不可吸收的;不可吸收的縫線就永久的留在那邊,可吸收的縫線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會被自己組織所吸收。
皮膚:對於患者或者家屬來說,皮膚的縫合是最直觀的,由於縫合方法的不同,有些手術切口看上去只有一條細細的線,有些手術切口看上去像長了一隻大大的蜈蚣一樣。當然所用的縫線也有可吸收和不可吸收之分;可吸收縫線是不用拆線的,不可吸收縫線在皮膚癒合之後需要拆除縫隙。
手術傷口會滲血嗎?該如何護理?
一般來說正常癒合的傷口是不會滲血的,但是由於某些原因,比如感染、積液等情況是有可能出現滲血的。傷口護理要注意這些:
胸骨:做手術的時候胸骨被劈開,胸骨的完全癒合是需要比較長時間的,大多數年輕人需要2~3個月,對於年齡比較大的人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手術後的疼痛和胸骨有很大的關係。少數人由於骨質疏鬆、劇烈咳嗽、肥胖等原因會導致胸骨裂開。所以對於胸骨的護理,要儘量避免劇烈咳嗽、雙上肢儘量不要用力、肥胖的人可以通過綁胸帶來輔助固定胸骨。
皮下組織:皮下組織在皮膚和胸骨之間,癒合也相對比較快(2周左右),一般不需要特殊的護理。但是由於胸部的皮下組織,還有比較多的脂肪,少部分人有可能出現脂肪液化,所以要觀察傷口有沒有軟化、「流油」。
皮膚:皮膚在最外層,一般需要7~9天的癒合時間,在癒合後的早期抗張力能力並沒有那麼強。所以在這個時間之內最好不要去搓揉,保持皮膚乾燥,尤其是夏天流汗比較多的情況,定期進行消毒(每2~3天一次)。對於一些疤痕體質或者有美容與需求的患者,可以尋求整形美容科醫生的幫助,塗抹一些藥物。
關於傷口你還擔心這些問題嗎?
縫線在身體裡面會不會發炎?粉線在進行縫合的時候也是無菌的,所以一般不存在老百姓所說的「發炎」。縫線對於人體來說畢竟是一個異物,所以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縫線會與周圍組織黏連,融為一體。
胸骨鋼絲要取出來嗎?胸骨幹絲是用來固定胸骨的,等手術後三個月胸骨已經癒合,實質上來說這時候鋼絲確實已經沒有太大的作用。但是一般情況下也沒有必要再次進行手術取出鋼絲,因為鋼絲在體內並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對於極少數人,由於鋼絲持續刺激產生疼痛、炎症等,可以考慮在手術三個月以後取出鋼絲,這並不困難。
胸骨鋼絲可以坐飛機、做磁共振嗎?大家不要擔心胸骨鋼絲不能坐飛機的問題,這是完全可以的。另外,胸骨鋼絲對於需要做胸部磁共振的患者來說,從安全的角度來說,是沒問題的,但是由於生產的廠家較多,材質有差異,確實有可能產生成像質量的問題或者熱效應。
總結,心臟手術後傷口的縫合是多層次的,每一層次的縫合方式和使用的材料都不太一樣,對於傷口的護理,就包括胸骨、皮下組織和皮膚的護理。胸骨的護理關鍵在於保持穩定性,皮下組織和皮膚的護理更注重避免感染,保持乾燥和美容需求。縫合所用的材料通常是安全的,不需要另外再取出鋼絲、縫線等。
關注知心藍醫生,了解更多心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