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暖意融融,鮮花盛放的時節,古往今來,吟詠花朵的詩篇不計其數,愛花的詩人不勝枚舉,詩聖杜甫當然也不例外。杜甫是盛唐的著名詩人,他一生寫詩1500多首,詩中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唐朝由盛轉衰的真實歷史面貌,他的詩也因此被稱為「詩史」。
唐肅宗上元二年,飽受戰亂之苦的杜甫來到了四川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是他的安居之所,他的心情也隨著生活的安適逐漸舒暢起來。一年春天,成都城裡的鮮花次第開放,杜甫本想尋伴同遊賞花,未能尋到,只好獨自在錦江江畔散步,每走一處便寫一首詩,一連寫成了七首佳作。這七首詩因而成為組詩,名為「江畔獨步尋花」。
詩題江畔獨步尋花,意為在江畔獨自散步探尋賞花。其五,說明這一首是組詩中的第五首,寫這首詩時,詩人賞的正是黃師塔前的桃花。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黃師塔,是指一位黃姓僧人的墓。
江,是指成都的錦江。
東,向東流。
倚,是靠的意思。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一簇,一叢的意思。
無主,沒有主人。
可,是指究竟,表示疑問。
黃師塔前的江水向東流去,溫暖的春光把人燻得睏倦,只想倚著微風小憩。
桃花一簇簇開放像是沒有主人看管,究竟是深紅的桃花可愛,還是淺紅的桃花可愛呢?這是一首寫景詩。詩的第一句「黃師塔前江水東」點明了賞花的地點——黃師塔前,錦江之畔。「春光懶困倚微風」寫詩人的倦態,春天來了,天氣轉暖,人變得容易懶倦,所以倚著微風稍作休息。
「桃花一簇開無主」,「開無主」三個字表現了桃花盛放無拘無束的場面,一叢桃花在春光裡爛漫芬芳。
「可愛深紅愛淺紅」中的兩個「愛」字,表現了詩人在花叢中流連忘返,應接不暇,一時分不出深紅和淺紅哪個顏色的花更加可愛。
他對春天的喜愛和讚美,對眼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之情,都融化在這桃花灼灼的一片錦繡之中。
若您覺得有用的話,就在文末點個【在看】或分享【朋友圈】吧!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所有語文知識點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