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們都很喜歡開玩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看著孩子天真無邪的模樣,大人更喜歡開孩子的玩笑。大人覺得對孩子開玩笑只是逗逗孩子,看著孩子著急難受的樣子,覺得很好玩。但這樣的行為,如同將孩子推入深淵,這是拿孩子的一生開玩笑。
別和我的孩子開玩笑,你在拿他的一生做笑
今天陽光明媚,看著天氣正好,小蒙便帶著三歲的兒子小剛下樓去散步。剛好在樓下遇到了婆婆。小蒙和婆婆住在同一個小區,平時經常會遇到,小蒙如今也身懷六甲,對於這點,小蒙也給兒子做好了思想工作。奶奶看到孫子,笑著拉了孫子聊了幾句,小蒙剛好想起她出門忘記給小剛帶水壺,於是讓婆婆幫忙看一下兒子,她上樓去拿水壺。
婆婆看到小蒙上去後,決定跟小剛開開玩笑。他對小剛說道:"你媽媽懷了寶寶你知道嗎?"小剛笑著對奶奶說:"我知道的呀,奶奶,我要當哥哥了."
奶奶看到小剛一點也不著急的模樣,又說道:"你是要當哥哥了,但你媽媽如果生了個弟弟或者妹妹,爸爸媽媽就不疼愛你了,你就成了沒有人疼愛的孩子咯。"
小剛聽了奶奶的話後,傷心地哭了起來。這一幕剛好被小蒙看到,她生氣地對婆婆說道:"別和我的孩子開玩笑,不是開不起,而是你在拿他的一生做笑。"婆婆也知道自己的玩笑開大了,便和小蒙一起安慰小剛。
也許在有些人看來,和孩子開玩笑並沒有什麼不妥,為什麼不能和孩子開玩笑呢?和孩子開玩笑,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和孩子開玩笑,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
1、產生心理陰影
孩子閱歷比較淺,他並不懂得人情世故,也不得什麼是玩笑,他的世界比較真實,沒有開玩笑這樣的行為。當他人向孩子開了玩笑時,孩子也不分清他人這是在開玩笑,他會把別人的玩笑話當真,也會因為他人的玩笑而影響心情與情緒,更會因為他人的玩笑,而產生心理陰影,這種心理陰影將會伴隨著孩子一生。
2、 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
也許在大人看來,這只是一句玩笑話,逗著孩子玩。但孩子卻會別人的玩笑話當真,他會因此別人無意的一句玩笑話而耿耿於懷,也會因此破壞他內心的安全感,他會擔心爸爸媽媽從此不再愛自己,自己成為了別人口中那個被拋棄,沒人愛的孩子。孩子的安全感一旦被破壞,會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3、 變得自卑
有些大人在和孩子開玩笑的時候,會用嘲諷的語氣和孩子開玩笑。比如:當孩子的媽媽給他買了一條漂亮的裙子,小區的老人看到了,會嘲諷地對孩子說:"人醜穿什麼都難看。"孩子本來高興的心情,也會因為他人一句玩笑話,瞬間低落到了谷底。孩子會因為他人這麼一句無意的嘲諷而變得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
面對他人和孩子開玩笑,父母們要這樣做
1、對他人這樣的行為進行否定
面對他人和孩子開玩笑,父母要對他人這樣的行為進行否定,並且告訴他們:"不要對我的孩子開玩笑,不是開不起,而是你在拿他的一生做笑,請你們約束你們的行為。"父母不能因為面子而附和他人的玩笑,我們要及時站出來,對他人的行為進行否定,才能避免他人的玩笑對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
2、 安撫孩子的情緒
孩子聽到別人的玩笑話後,內心也很難受,情緒也會很低落,這時候父母不能責罵孩子,和他人統一戰線嘲笑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卑,也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沒有安全感。父母要安撫孩子的情緒,比如蹲下來抱抱他,也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帶著孩子出去走走,或者和孩子玩耍等等。
3、有耐心地和孩子解釋
當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後,父母不要將這件事情直接忽略,這樣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在逃避這件事情。孩子會覺得父母只是在安慰自己,他會認為別人說的都是真的。
父母這時候要有耐心地給孩子解釋,告訴孩子:別人說的只是玩笑話,並不是真的。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要和孩子處理平等的位置,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坐下來,也可以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並慢慢引導孩子對別人開玩笑的行為,勇敢地拒絕。
請大家不要再隨便和孩子開玩笑了,並不是孩子開不起玩笑,而是你們在拿他的一生在開玩笑。給孩子一個美好快樂的童年,讓孩子快樂成長。
各位家長們,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與想法呢?歡迎評論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