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斌的糖果屋
圖/網絡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在綜藝節目《心動的offer》第四期中,最有看點的兩個實習生,真的非王驍和劉煜成莫屬了吧。
記得在第三期節目中,他們兩個作為實習搭檔一起為當事人同對方律師進行談判。
由於在談判之前,他們二人就有矛盾,不僅僅是在分工上有矛盾,就連在觀點上也有不統一的意見。
可他們倆根本沒有就問題進行解決,也沒有好好地解決彼此觀點不合的問題,所以在與對方律師談判的過程中,他們就給人一種特別不和諧的感覺。
就連對方律師也說到,他們倆的觀點與想法根本不一致,不知道該如何就問題進行談判了。
對於這一次的談判,他們很失敗,而且是徹徹底底的失敗。
在談判結束之後,兩個人從會議室走出來,根本沒有任何的交流,宛如陌生人一樣。
或許是因為太過年輕沒有經驗,又或許是因為彼此輸掉了談判而不開心,所以他們在談判結束之後,沒有任何一點點交流。
當時看到他們這樣的狀態,不得不說,這種氣氛簡直太過壓抑了。
本以為他們彼此的隔閡會越來越深,也本以為他們之間一定會有更多的矛盾。
可是事情的發展,卻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在第四期節目中,劉煜成與王驍兩個人改掉了之前所存在的小毛病,並且他們在對彼此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之後,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也在逐漸緩和。
面臨著新布置的任務,他們沒有再像之前那樣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更沒有將所有負面的情緒帶到工作中來。
取而代之的是,他們互相合作,互相鼓勵,就問題各自提出解決辦法,然後再通過協商,做出最為好的結果。
在一整天的取證調查中,他們都按照原先制定的計劃實施著,而且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他們收集到了很多有利的證據。
在收集證據結束之後,他們二人便一同回到公司商量著完成匯總報告。
在規定的計劃中,他們互相協助,然後兩個人一同熬夜到三點多,對一天的成果進行了總結。
在答辯的時候,他們二人相互配合,向律師們進行報告展示,最終他們努力呈現出來的東西,都得到了律師們的高度認可。
最後,他們倆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不得不說,他們的努力,終究還是沒有白費。
在第四期節目中,就王驍與劉煜成關係的緩和,大多數網友都在調侃說:簡直就是世紀大和好。
說實話,在這樣的「世紀大和好」的背後,其實給我們透露了很多的人生哲學觀。
其一:在職場上,想要生存,那麼就必須學會合作。
王驍與劉煜成,他們二人在第三期與第四期的表現中,由於彼此合作程度不同的緣故,二人便取得了不同的結果。
在第一次合作中,他們各自行動,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的交流,所以才會導致人生的第一次談判就輸得徹徹底底。
在輸了之後,他們彼此都進行了反思,所以才會在第二次實習任務中學會了合作,最終取得了讓人羨慕的好成績。
如果要問他們第一次為何會失敗?
我想最好的答案,莫過於:在第一次的任務合作中,他們只是把彼此當成了對手,彼此之間只有競爭。
所以他們忘記了彼此是一個隊伍,忘記了彼此之間需要努力合作。
而第二次的成功,源於他們知道彼此是命運共同體,想要生存下去的最好辦法,只能夠先學會合約。
所以說,在職場上,學會合作,是人生的第一課。
其二:矛盾之所以會成為矛盾,是因為彼此缺少溝通。
對於第一次的失敗,王驍有總結到說:是因為他們彼此都缺乏溝通,兩個人都太過憋屈了,所以才會讓矛盾不斷累計,最後讓彼此都不開心。
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再發生,王驍便不斷地告訴劉煜成說:咱倆不要總憋著,有什麼,我們就互相說出來,然後一起解決。
因為彼此之間的溝通增多了,所以彼此在合作中也更加愉快,為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所以說,不管是在工作上也好還是家庭生活中也罷,一定要多學會溝通,只有通過溝通,彼此的感情才會更好。也只有通過溝通,才能夠去化解矛盾。
其三:適當的讓步,能促進更大的成功。
在第四期節目中,王驍學會了讓步與妥協,他沒有再像之前那樣,用所謂的高學歷,去碾壓身邊的人,也沒有再將自己放在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了。
他告訴劉煜成說,不管誰主導,他都是可以的。
他放下了所謂的強勢與咄咄逼人,開始用最讓人能夠接受的方式,去與人相處。
最終,因為他的妥協與退讓,因為他學會了該有的讓步,所以為造就了他們的成功。
結尾的最後,我想說:
王驍劉煜成的和好,讓我們知道了合作與溝通的必要性。
在殘酷的職場中,人人都想要成為王者,人人也都想要贏。
可是該怎麼贏呢?是單槍匹馬還是孤注一擲呢?
其實都不是,想要在職場中獲勝,最直接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學會合作,學會溝通,讓團隊不斷地強大,成為自己的保護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