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現在人們都提倡順產,大家都認為這種分娩方式對寶寶健康最有益。
當然這也不是空穴來風,臨床調查表明:順產出生的寶寶經過產道的擠壓,與剖腹產出生的寶寶相比,身體更健康;而順產的產婦,身體恢復也要比剖腹產的產婦快。
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產婦的痛苦上的,特別考驗孕媽的「耐受力」。
很多孕媽尤其是90後,在選擇分娩方式上都會和長輩有比較大的分歧,婆婆和親媽都會傾向順產,理由無外乎是上面那些。
而年輕的孕媽卻不這麼想,而她們堅持選剖腹產的理由也很理智:忍受不了那樣非人的疼痛,更怕順轉剖要受「二茬罪」。
順產有多「考驗」孕媽?遭受的這三種「痛」,讓人心有餘悸
1、宮縮痛
孕媽採取順產的方式進行分娩,就需要宮口開到一定程度,才能經過陰道將孩子生出來,開宮口的過程會發生宮縮,並伴有強烈的撕裂疼痛,而且宮口要一直開到十指。
儘管宮口開到十指,寶寶的頭部仍然會比宮口大,在寶寶出生的過程,寶寶頭部與產道之間就會發生摩擦、擠壓,並伴有強烈的疼痛感。
在寶寶順利娩出以後,孕媽還會有一次宮縮反應,使宮口恢復至原有狀態,這個過程也會伴有強烈的疼痛感。
2、外陰損傷痛
若是孕媽宮口過小,寶寶頭部無法順利進入產道,為了避免孕媽出現撕裂傷,產科醫生就會對孕媽產道口的局部進行側切,幫助孕媽分娩,但是,外陰側切就會造成外陰損傷,這種疼痛也是無法言喻的。
3、排便排尿痛
由於順產會給產道、外陰等部位帶來巨大的損傷,需要休養一段時間之後才能恢復。孕媽在生產後,排便排尿都會非常痛。但孕媽不可因為害怕疼痛而憋便憋尿,只有克服了憋便憋尿的痛苦,才能更快地恢復。
孕媽選擇順產進行分娩,就不可避免會遭受這三種「痛」,哪怕在身體恢復後,仍然會心有餘悸,一些孕媽就會提前考慮到順產的疼痛以及風險,直接放棄順產,認為剖腹產手術反而更為穩妥。
也有很多女性為了寶寶的健康,比較樂意選擇順產的方式進行分娩,其實不管選擇哪種分娩方式,孕媽生育寶寶都要付出很多,準爸爸和家人就要給予孕媽更多理解和關懷。
不想順產太遭罪,孕期就要做好預防應對,四個原則要記牢
1、孕期控制體重,飲食要有節制
孕期雖然要補充營養,但是孕媽飲食也要有節制,儘量做到少吃多餐,營養補充要均衡,避免營養過剩導致孕媽體重增加以及胎兒過大的情況。
若是孕媽在孕期沒有控制體重,飲食沒有節制,導致孕媽過於肥胖,胎兒也會比較胖,不利於順利分娩,生產時可能會多受罪。
2、孕期要適當鍛鍊,便於順利分娩
孕媽分娩時需要有充足的體力,而孕期適當的運動鍛鍊,有助於增強孕媽體質,在懷孕的中期以及後期,孕媽要在家人陪同下適當進行鍛鍊,比如散步、爬樓梯等等,都有利於順產時寶寶的平安、順利娩出。
3、生產前心態要好,注意情緒的自我調節
有些孕媽在生產前會過度緊張,在生產時就會過度恐懼,無形中會將生產的疼痛放大,使分娩痛更為強烈,若是孕媽不想順產時過於疼痛,生產前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注意做好情緒的自我調節,學會放鬆。
4、生產時聽從醫生安排,不可任性
孕媽進入產房後,一切要聽從醫生安排,尤其是在生產過程中,不可過於任性,比如大吼大叫,避免影響醫生的狀態和情緒,也會浪費體力。若是孕媽不聽從醫生安排,在開始就大吼大叫,導致體力消耗過度,到真正需要用力生產時,反而體力跟不上。
順產雖然很考驗媽媽的「耐受力」,但為了寶寶能夠順利分娩,很多媽媽會配合醫生,拼盡全力生產,在選擇順產分娩寶寶時,一定不要過於緊張,要學會放鬆自己,保存體力,以免生產時遭罪。
討論話題:寶媽你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呢?你覺得疼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分享您的觀點和看法
(文中配圖全部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