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長江逶迤而來,勾勒出雄偉的山水之城、輝煌的重慶之夜,山、水、城、燈的城市詩意油然而生。
在這裡,一曲「候人兮猗」絕唱中國愛情史五千年;一聲汽笛拉開中國內陸對外開埠的序曲;一份《挺進報》吟頌著烽火歲月的長歌……
在這裡,一低頭,長江浪卷千堆雪;一望眼,南山恰如碧玉簪;一轉身,廣陽島花上夢悠悠……
南岸全景
南岸,長江之南,重慶之眼,「生產、生活、生態」最優空間,「宜業、宜居、宜樂、宜遊」品質城,重慶的城市會客廳。在奮力譜寫「兩地」「兩高」的新篇章中,在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在建設展示重慶「山水之城 美麗之地」獨特魅力的「風景眼」中,在推進「兩江四岸」核心區長嘉匯大景區整體提升中,已然繪就近悅遠來的示範區、主客共享的休閒區、美麗之地的主打區。
那山、那水、那島、那城,時光肆意激蕩,文脈悠然迴響,風景這邊獨好。
你來,南岸在「詩與遠方」中,等你!
問道那山
「南山城市山地公園」
天下夜景在渝州,萬家燈火不夜城。
如果說重慶之美在於山水,南山則是濃縮「山之具象」,投射出的「景之映現」。
南山
作為重慶城市「風景臺」、美麗之地最佳觀景臺,南山集中了大禹文化、宗教文化、抗戰文化、美食文化和花文化,兼具了「山城」之中的「山」的象徵意義,集避暑賞花生態遊、抗戰遺蹟尋蹤遊、宗教文化體驗遊等於一體。
白居易在此留下「塗山來去熟,唯是馬蹄知」的絕句,張九鎰在此詠嘆「如此山川足遙睇,易雲覽勝無雷同」,寇泚在此吟誦「塗山橫地軸,萬裡留荒服」……古韻之美、詩畫之美盡顯其中。
遊覽山城,步道是「靈魂」,唯用腳步的虔誠,將散布的人文、自然景點串聯成線,方可感受「山中是城、城中有山」的樂山快意。黃葛古道,青石板鋪築出千百年的滄桑往事,「串聯匯合」 了黃桷埡老街、一棵樹觀景臺、大金鷹、南山植物園、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海昌加勒比海水世界、老君洞等一眾名勝,讓你感悟「古道盡處是吾鄉、風雨千年寫新章」。
其中,一棵樹觀景臺,「百彩高低疊,千燈遠近稠」,隔江遠眺,腳下就是璀璨的山城夜景,渝州半島猶如一艘劈波斬浪的航船,船頭就是「古渝雄關」的朝天門碼頭。長江宛如玉帶,滿城燈火撒落江心。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在歷史的風光雲影裡,似乎還能聽見,抗戰歲月驚心動魄的電閃雷鳴;重慶空軍抗戰紀念園,志在飛天的英雄,視死如歸、血祭長空,萬古長青,與日月同輝。
三毛故居誦讀著「如果有來生,我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的傳奇;南之山書店,風有態度,景有調性,山是書房、書是山,好一個讀書堂。
徜徉那水
「長嘉匯大景區」
如果將每一個文旅載體視為一顆遺珠,「兩江四岸」核心區「長嘉匯」大景區就是一串絢爛的珍珠項鍊。
龍門浩老街
在這裡,呼(夫)歸石、彈(誕)子石、望耳(兒)樓,記載著遠古大禹的傳說;
在這裡,字水宵燈、海棠煙雨、龍門浩月、黃葛晚渡,繪製了巴山渝水最具特色的畫卷;
在這裡,美國大使館舊址、美國使館酒吧舊址、英國海軍俱樂部舊址、英國鹽務管理所舊址、法國水師兵營舊址等,見證了百年前「十裡洋場」的繁華;慈雲寺、大佛寺、千佛寺、覺林寺、觀音廟沿線遍布,講述著一個關於古剎晨昏的故事……
漫步南濱路,歷史、現代、時尚、潮流、靜謐、激情……像火鍋中的各類食材,包容、混搭、雜糅在一起,矛盾中創造和諧,和諧中彰顯精彩,人間百味盡在其中。
藝術商業歷史文化老街——龍門浩老街,講述著從開埠到抗戰的故事;米市街的深處,破舊的雕刻,斷裂的簷角,述說著它的滄桑歲月;慈雲老街,歷史縮影著巴渝風情,匯聚了山城最新鮮、最前沿的玩樂動向;彈子石老街,從青磚灰瓦間讀到的不僅是歲月,更是文旅融合迸發的生機與活力。
此外,在施光南大劇院欣賞高雅藝術,在長江當代美術館接受藝術薰陶,在國際馬戲城觀看夢幻雜技……南濱路「城市會客廳」,見證並記錄著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脈動,有講不完的故事,有曬不完的風景。
作為「兩江四岸」核心區的長嘉匯大景區,是重慶地標、靈魂和精華。在該核心區建設中,南岸圍繞「歷史人文風景眼、山水城市會客廳、商業商務中心區」定位,按照「點上做靚、線上貫通、面上提升」的要求,正奮力加快「兩江四岸」核心區南岸板塊整體提升,推動南濱路建設總部經濟功能區、金融開放試驗區、創新要素集聚區、國際合作先行區和商旅文體融合發展的國際黃金旅遊帶。
具體包括在原科普中心區域打造「重慶眼」,整合龍門浩老街及周邊建設「龍門裡」,在彈子石區域提升「長嘉匯」,在原洋人街地塊做靚「長江夢中心」,在寸灘大橋南橋頭區域寫意「國際迎賓島」,奏響南濱路「啟(重慶眼)、承(龍門浩)、轉(長嘉匯)、合(夢中心)、開(迎賓島)、新(廣陽島片區綠色發展示範)」的交響曲,充分展現重慶「山、江、灣、峽、島、城」的大美畫卷。
其中,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是重點項目之一,目前主體建築修繕工程已通過驗收,預計今年年底對外開放,並將配套打造數字故宮、紫禁書院、故宮講堂、故宮文創等業態豐富的前沿文化陣地,讓歷史遺蹟、傳統文化融入現代城市生活,營造一處全市矚目的高品質人文勝景。
重慶市規劃展覽館是又一個明星項目。該館由朝天門廣場搬遷至南岸區南濱路彈子石廣場,預計今年年底完成展廳布展。新館兼具規劃展覽與城市會客廳功能。展廳將設置全景沉浸式的自然體驗區,生動展現重慶「山清水秀」之美。隔空揮手,讓茶花綻放於指尖;腳踏地幕,讓江水蕩漾於腳邊;觀眾可在趣味互動中,感受「天生重慶」的魅力。
以「音樂+」為主線,展現耳畔重慶、視覺重慶、品味重慶三大主題的長江有聲記憶博物館,也正在加緊建設古韻悠長、巴渝傳音、抗戰之聲、生活之都、生態高地等內容,打造耳畔重慶黑膠聽音體驗中心、全景全透式江景有聲視聽平臺。以立德樂洋行舊址等為依託的重慶開埠遺址公園,正加緊建設以文物及歷史建築為中心的開埠歷史展臺,進一步講好當代開放故事,打造國際交往的舞臺。
休憩那島
「長江風景眼 重慶生態島」
坐享「江、陸、空」全方位觀景平臺,擁有看山、看水、看夜景的絕佳視角,山之具像、水之靈韻、城之立體、景之映現,盡在其中……當前,南岸已為世界遊客備下一桌「城在山水間,山水在城中」「有山有水、依山傍水、顯山露水」的文旅大餐。
廣陽島效果圖
著眼未來,南岸區又正以「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為定位,高起點推進旅遊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建設長江上遊最大的江心綠島——廣陽島,讓重慶放眼世界,讓世界看見重慶。
目前,該島已如期完成了生態修復一期工程,並採取預約方式對市民試開放。
廣陽島曾是古代巴人一個主要聚居地,是長江漁獵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曾發掘出戰國時期的青銅器,還有大禹在此治水的歷史傳說,並承載了重慶城市堅強不屈的英雄精神。
上世紀上半葉,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浴血奮戰的時期,廣陽島成為重慶重要的空中屏障,建成當時西南地區第一個飛機場,成為護衛重慶的空軍基地,譜寫了一曲盪氣迴腸的保家衛國戰歌。
如今,經過生態修復一期工程,廣陽島已初步形成了一個「生態大課堂」,包括一條12公裡的環島生態體驗環線,以及西島頭、生態修復綜合示範地、中部山頂平臺、運動場東側、東島頭、廣陽營六個生態修復示範點,實現了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淨、草綠。
市民上島除了有步行、定點公交等「綠色出行」方式外,朝天門出發的「兩江遊」遊船也有望開到廣陽島,進而「把南濱路的歷史人文風景眼和廣陽島生態文明的長江風景眼兩個『眼睛』聯繫起來」。
接下來,廣陽島還將建設清潔能源體系、綠色交通體系、「飛船式」固廢循環利用體系、生態化供排水體系,按照「綠色、低碳、循環、智能」的理念修補和建設島內基礎設施和人文設施,將其作為引領重慶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示範區,描繪一幅巴渝版的現代「富春山居圖」,再現草長鶯飛、鷺舞芳洲的景象。
品讀那城
「近悅遠來品質城」
如果說,樂山、親水、遊島是「南岸起風景」的鏡像,「玩城」 則是南岸的目標追求——「三生四宜」品質城市,即「生產、生活、生態」最優空間,「宜業、宜居、宜樂、宜遊」品質城市。
隨著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雙創」工作進入倒計時,今天的南岸,長江匯當代藝術中心、施光南大劇院、國瑞303藝術劇場、國際馬戲城、先鋒藝術電影院等一大批演藝場所已投入使用;國家交響樂團、華策影視、華人文化、保利影業等行業領軍單位陸續和南岸建立起了合作關係;重慶市芭蕾舞團、重慶歌舞團、重慶歌劇院等也來到南岸開展創作,成就了《塵埃落定》《杜甫》《大禹》等眾多高質量作品……
中國馬拉松四大滿貫賽事之一、國際金標和中國金牌「雙金賽事」的重慶國際馬拉松,每年數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跑者,用激情與速度點燃山城、致敬長江。
首屆成渝雙城電影節暨第三屆先鋒藝術電影展也即將啟幕,以線上線下直播、錄播,以及成渝兩地會場聯動的形式舉行,將吸引超過300部國內外影片、30000觀影人參與,拉動相關旅遊、商圈經濟、娛樂、餐飲、住宿、運輸等行業消費數千萬元。
繼華為、樹根互聯、力合科創等行業龍頭企業落戶後,去年11月,科大訊飛入駐南岸,擬投資10億元成立科大訊飛全國軍民融合人工智慧工程研究中心和結算中心,打造以軍民融合為主題的人工智慧雙創平臺;今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也落戶南岸,設立區域總部基地,涵蓋金融、大數據、大文娛、本地生活等多個業務板塊……領先西部、輻射全國、影響全球的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大數據智能產業正加速發展,帶動產業能級快速躍升。
山水顏值,人文氣質,盡顯重慶之美!這就是南岸。
「禮遇」南岸
南山盆景
南山盆景技藝,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川派盆景集中而典型的代表,採用傳統的手工蟠扎製作,集古典、藝術、觀賞等功能為一體,適合辦公、家庭、園林等多種場景,易養活、觀賞價值高。
塗山窯
塗山窯是宋代民窯,蘊含宋代美學和古巴人的生活智慧。塗山窯茶具經典系列,將宋代美學與當代實用產品完美結合,最大程度平衡實用性與美學。
南山陸派火鍋
南岸的味道。與廣為人知的「水派」火鍋不同,南山「陸派」火鍋自成體系,始於馬幫的奔波途中,驅寒除溼解乏提神的乾薑辣子香料、隨馬而馱的鐵鍋及邊煮邊吃的方式,形成了最具代表性、最獨特的南山陸派火鍋。
奇香花生米
奇香花生米嚴格採用獨特的傳統工藝及配方,堅持「奇中求香,香中求味,味中求絕」,形成了酥、脆、化、渣的鮮明特色,深受廣大顧客的喜愛,素有「吃在重慶,味在奇香」的口碑,已經成為產生於南岸區龍門浩街道、盛行於成渝、揚名於全國多個城市的重慶休閒食品品牌。
廣陽鎮民間故事
「廣陽鎮民間故事」是南岸區廣陽鎮廣泛流行傳播的民間傳說和故事的總稱。長江上遊川江航運的發達造就了重慶碼頭文化的繁盛,巴蜀文化中的「擺龍門陣」逐漸形成了以院壩為空間的講故事傳統。順江而來的遠方故事經由碼頭上岸,融匯於長江沿岸的生活講述中,加之多種地方文化因素的合力雜糅出了廣陽鎮民間故事。
甘婆婆醪糟
「甘婆婆醪糟釀造」是先輩傳承下來的百年酵母與傳統手工結合而成的釀造工藝。早期的醪糟釀造技藝的萌發和製作,源於南山這樣的地理、人文、自然相融相生的大氛圍、大環境。南山人喜愛吃生鮮醪糟的傳統,讓甘婆婆醪糟在歷史長河的沉澱下越發的香甜可口,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精品線路
南岸起風景,共赴南山森呼吸(一日遊):
黃葛古道——三毛故居——老君洞——抗戰遺址博物館——南山植物園——南山民宿——南山陸派火鍋—— 一棵樹觀景平臺
穿越舊時光,邂逅「老重慶」(半日遊):
乘坐長江索道南站下——米市街——龍門浩老街——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法國水師兵營——彈子石老街
寓學於遊,最美親子遊(一日遊):
黃葛古道——抗戰遺址博物館——南山植物園——重慶國際馬戲城
典藏大片,南岸拍攝之旅(半日遊):
蘇家壩立交橋——海棠溪輕軌站——海棠溪筒子樓——長江索道
來源:文圖由南岸區委宣傳部、南岸區文化旅遊委、南岸區融媒體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