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模式「解鎖用工難題 鄭州富士康共享用工近兩萬人次,有效...

2020-12-15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凌 通訊員 王新鋒

  12月10日上午,鄭州富士康科技園加工區製造二處產線工人韓雷正在忙碌地工作。這位來自鶴煤公司十礦的年輕人在這兒已經工作了4年多了。「原來工作的鶴煤公司按國家化解過剩產能政策關閉退出了,公司安排我們到富士康工作,我現在擔任線長,管理70多個生產線工人,工資每月6千元左右,挺有成就感的。」韓雷對現在的工作生活狀態十分滿意。

富士康廠區外觀

鶴煤員工韓雷

  「2014年,我們和河南能源集團建立了共享用工合作機制,這種模式既減輕了人力資源輸出企業在生產淡季的用工成本壓力,增加了員工收入,又緩解了人力資源輸入企業生產高峰期人力緊缺的困境,實現了三方共贏。」鄭州富士康科技園副總經理張佔武告訴記者。

鄭州富士康副總經理張佔武在座談會上分享共享用工合作經驗

  作為河南省智能終端製造產業的龍頭,鄭州富士康一直是我省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亮點。每年7月至12月間富士康進入用工高峰期,因為需求量大造成招工難度增加。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在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國資委統籌協調下,鄭州富士康與河南能源集團率先建立合作關係,以有效提升人力資源配置效率,為穩就業發揮積極作用。

富士康與河南能源會談

  共享用工的基本模式是怎樣的?張佔武介紹說,在不改變原有勞動關係的前提下,每年富士康用工高峰期,河南能源集團組織員工到富士康工作,1至6月再返回河南能源集團。雙方員工同工同酬,幹部駐廠管理。「這種模式不但減輕了河南能源集團的人工成本,還為職工增加收入開闢了新的途徑,同時也緩解了我們的招募壓力。」據悉,截至2020年9月,鄭州富士康已開展共享用工近20000人次,與鄭煤集團、好想你集團等十餘家企業建立了共享用工合作關係。

員工培訓

  「共享用工是穩就業有效的『助推器』,目前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十分成熟,日本的共享用工在人力資源行業中佔比已到40%,美國為34%,而中國的共享用工比例在2018年僅為9%,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共享用工中還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比如,缺乏相應的法律規範和指導,信息不對稱,對接效率低,部分國企認識不足,職工放不下身段去非公企業工作等諸多問題。「這些都需要政府、企業共同努力去解決。」

  這位負責人表示,鄭州富士康和相關企業已在推動共享用工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和實踐。下一步,人社部門將從相關方面加強指導和規範,推動建立人力資源共享調劑平臺,建立常態化對接機制,推動形成統一、規範、健康、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為人力資源大省河南穩就業、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關連結:

共享用工是指不同用工主體之間為調節特殊時期階段性用工緊缺或富餘,在尊重員工意願、多方協商一致且不以營利為目的前提下,將勞動力資源進行跨界共享並調配至具有用工需求缺口的用工主體,實現社會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員工供給方降低人力成本、員工需求方解決"用工荒"、待崗員工獲得勞動報酬的多方共贏的新型合作用工模式。

  2020年 9月,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關於做好共享用工指導和服務的通知》,明確支持企業間開展共享用工,促進共享用工有序開展,進一步發揮共享用工對穩就業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共享模式」解鎖用工難題 鄭州富士康共享用工近兩萬人次,有效...
    富士康廠區外觀鶴煤員工韓雷「2014年,我們和河南能源集團建立了共享用工合作機制,這種模式既減輕了人力資源輸出企業在生產淡季的用工成本壓力,增加了員工收入,又緩解了人力資源輸入企業生產高峰期人力緊缺的困境,實現了三方共贏。」鄭州富士康科技園副總經理張佔武告訴記者。
  • 共享用工靈活用工能否紅下去?必將成重要的用工模式
    於是,「共享員工」的概念橫空出世。對於「共享用工」的運營模式和實際效果,可以從石景山區的例子當中窺見一斑。石景山區人力社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疫情防控期間,在政府支持下,來自旺順閣的400餘名待崗員工全部進入物美社區服務站等便民商超就業。
  • 企業用工冷熱不均怎麼解?寧波海曙「共享員工」幫大忙
    央廣網寧波5月8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通訊員周順皎)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復產面臨挑戰,有的企業訂單量大、用工短缺,有的則出現人力資源過剩等情況。如何在短時間內平衡企業用人的「餘」和「缺」?寧波市海曙區積極探索「共享員工」模式,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題。
  • 東莞黃江:「共享員工」上線,緩解企業用工「冷熱」不均
    疫情期間,東莞人社部門創新員工互助調劑模式,為解決特殊時期企業用工「冷熱」不均問題,幫助企業儘快實現復工達產,打造了幫員工實現充分就業的公益性「共享員工」信息平臺。黃江鎮政企兩方積極藉助這一平臺,用「共享員工」等方式破解用工難題,共克時艱。
  • 共享員工VS靈活用工:價值、困局和出路
    儘管不少網際網路企業、行業協會甚至地方政府仍希望將此模式延續下去,並積極探索其在非疫情期間的可行性,但這一曾被以中央電視臺為主的全國各大媒體報導過的、基於企業之間的共享模式似乎畫上了句號。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揭開了共享經濟用工模式的弊病
    在這一模式下,平臺的服務人員往往處於弱勢的一方,其社會保障普遍不足,亟待進一步加強。而如果將這部分服務人員轉換為正式員工,共享經濟平臺又恐怕難以承受。從這個角度來說,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揭開了共享經濟用工模式的弊病。新的共享經濟用工模式亟需探索,雖然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 《環球經濟熱搜》:企業共享用工,用工協議該怎麼籤?
    企業共享用工,用工協議該怎麼籤?近期,人社部發布《關於做好共享用工指導和服務的通知》,對企業共享用工提出若干指導意見,這對減輕中小微企業用工壓力,鼓勵靈活用工具有重要意義。什麼是共享用工?簡單來說就是不同公司間借調員工使用。但是,共享用工模式並不改變原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係,且不得以共享用工之名,進行違法勞務派遣,或誘導勞動者註冊為個體工商戶以規避用工責任。企業間籤署用工協議應符合哪些要求呢?
  • 金華開發區推出「共享用工平臺」
    「真是及時雨,我們用工需求總算解決了!」2月16日,金華小喬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喜出望外。原來,在金華及時雨勞務派遣有限公司幫助下,該公司用工緊缺的裝配車間招募到工人50名,解了公司燃眉之急。該公司目前還存在用工缺口100人左右,後續勞務公司將繼續根據企業專業對口要求輸入勞務人員,幫助企業復工復產。
  • 廣東東莞3種「共享員工」模式保障企業用工
    中新網東莞2月19日電(李映民 李純)記者19日從廣東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為幫助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強企業復工後的用工保障服務,該局推出3類企業用工餘缺調劑服務模式,推動企業「共享員工」。
  • 用工可靈活共享 責任需依法自擔
    因疫情防控需要,一些企業停業造成部分人員溢出,而超市、外賣等行業人員相對緊張,在此條件下,共享用工模式應運而生。如今,雖然疫情已經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但共享用工這種靈活用工模式卻受到企業的青睞,企業間以此「抱團取暖、實現自救」。隨著相關部門對共享用工模式不斷明確操作指南,共享用工的內涵逐漸擴展。
  • 用工可靈活共享,責任需依法自擔
    如今,雖然疫情已經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但共享用工這種靈活用工模式卻受到企業的青睞,企業間以此「抱團取暖、實現自救」。隨著相關部門對共享用工模式不斷明確操作指南,共享用工的內涵逐漸擴展。本篇旨在通過案例分析如何規範共享用工模式,以期更加有利於在法律框架下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贏。
  • 央視《新聞聯播》:青島「共享員工」巧解復工復產用工難
    」巧解復工復產用工難》,其中提到:青島西海岸新區探索「共享員工」用工模式。  受疫情影響,青島海信日立空調系統有限公司外地員工數百人無法按時返回,就在這時,青島西海岸新區推出的「共享員工」用工模式吸引了他們。
  • 共享用工有了清晰的操作指南 未來或迎更大發展空間
    共享用工「試水」幾個月來,實現了跨區域、跨工種、跨企業的延伸,這一模式正在被越來越多企業採納,但有個別企業為撇清勞動關係動起了歪心思。如今,雖然疫情已經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但共享用工這種靈活用工模式卻受到企業的青睞,企業間以此「抱團取暖、實現自救」。  隨著相關部門對共享用工模式不斷明確操作指南,共享用工的內涵逐漸擴展。本篇旨在通過案例分析如何規範共享用工模式,以期更加有利於在法律框架下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贏。  今年5月,廣東國亮律師事務所律師鍾偉傑接到法律諮詢。
  • 從「上門拉人」到「共享用工」,湖南這家園區如此「腦洞大開」
    ▲解決用工這一核心問題後僅2個月,欣音科技就已經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億元。從入駐時寥寥十幾人的團隊到如今8條生產線、1300名工人有序工作,月產40多萬臺智能音箱等聲學用品,這家深圳來湘投資的企業最頭疼的用工難題得到迅速解決,沒有出現絲毫「水土不服」。
  • 緩解企業用工難題,兼職貓分享一站式靈活用工服務方案
    不同於固定全職,靈活用工是根據企業或者個人的需求按需聘用人才的一種形式。對於企業來說,靈活用工模式不需要付出額外費用,不需要複雜的入離職流程,不會有人才浪費,節省成本的同時,人才價值也可以得到充分發揮。  在今年的特殊情況下,靈活用工模式就以其對於人力資源的高效整合、以及彈性管理的特點受到不少企業的關注和青睞。
  • 共享員工是什麼意思 共享員工是怎樣的模式
    「共享模式」向製造業延伸  日前,蘇寧物流發布「人才共享」計劃,提供各類倉內分揀、包裝以及社區騎手、快遞配送等工作崗位;大潤發聯合歐尚全國近500家門店及蘇州滸關物流中心提供了大量理貨、揀貨、包裝等崗位;聯想集團也提供了電腦、手機組裝等臨時工作機會。
  • 李妍菲:新冠疫情將「共享用工」等模式加速推向前臺
    年初,由於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得平臺用工、靈活用工、自僱用工、共享用工等處於探索階段的用工模式和勞動關係突然被推向前臺,在移動互聯、人力資源、就業創業、數字勞動的加持下迅速放大,希望通過新的用工模式創新解決疫情之下的用工問題。
  • 人社部:不得以「共享用工」之名進行違法勞務派遣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行風辦負責人吳禮舵22日說,原用人單位和借調單位均不得以「共享用工」之名,進行違法勞務派遣,或誘導勞動者註冊為個體工商戶以規避用工責任。  吳禮舵在國新辦22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說,疫情期間,一些缺工的企業和一些尚未復工復產的企業之間實行了「共享用工」,實際上就是企業之間進行的員工調劑,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力資源配置效率。為了有序加以規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政策口徑,對開展「共享用工」模式加以指導。
  • 「共享員工」解決用工難題 深圳消費服務行業抱團共抗疫情
    2月初,包括沃爾瑪山姆、蘇寧家樂福、盒馬在內的多家企業發布「共享員工」計劃,與受疫情影響暫時歇業的餐飲文娛等企業進行用工合作。合作用工期間,由用工企業支付員工工資,一方面補充了商超的人力缺口,一方面緩解了歇業企業的成本壓力,實現互助共贏,抱團共抗疫情。
  • 共享用工 你的員工租給我 一場跨行業自救的智慧商業模式
    而對於提供「共享員工」的企業來說,閒置在家的員工有了工作、有了工資,也是很大的安慰。一邊是近乎停擺的企業,一邊是訂單暴漲的生鮮電商,應運而生的「共享員工」模式,成為這場困境裡的「明燈」。2月3日,西貝(餐飲連鎖品牌)董事長賈國龍接受採訪時的一番告白,讓公眾了解到疫情下餐飲行業所面臨的巨大挑戰——春節損失七八億,員工工資每月支出超1.5億,這麼下去撐不過3個月……這不僅僅是西貝的困境,更是整個餐飲行業遇到的難題。儘管各大商場陸續出臺減免租金政策,但巨大的人力成本仍是壓在他們身上的一座大山。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鮮生想到一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