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此題目一定會有人問兩者有什麼關係?恆大的失冠與足協世界盃計劃有什麼關係嗎?
這還要從恆大進入中超後說起。
恆大進入中超後大量囤積國內精英和國腳,再引進超強外援,使隊伍強大無比,不僅獲得中超多連冠,還兩次拿到亞冠聯賽的冠軍。
恆大引人注目的不僅是成績,更關鍵的是陣容,恆大不僅是國腳大戶,還是國家隊的班底,球迷們對這支恆大國家隊充滿了無限期待。尤其是恆大在亞冠的比賽,在韓國的客場以5:1大勝韓國亞冠勁旅球隊全北現代,更讓人聯想到如果這是中韓國足的對陣………………中國球迷做夢都會被笑醒。
而當國家隊參加國際比賽時,同樣的國腳表現卻大不相同,一時間球迷都在指責球員出工不出力,其實細分析是力不從心,因為中國隊少了外援,少了主心骨,實力就大打了折扣。
裡皮二次執教中國男足提出歸劃要求至使中國足球開始全面進入……歸劃時代。
在我心目中歸劃前和歸劃後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時代。而且前後的成績完全不存在可比性。
歸劃後的中國足球仍然釆用恆大模式,仍然釆用精英、國腳集中一支隊的形式,這樣有利於球員配合及磨合,所不同的是以前是國腳大戶,國足班底,回到國足被打回原形,因為少了外援。現在中國足球歸劃了,恆大不僅是國腳大戶還是歸劃大戶,也就是彌補了以前的國腳大戶、國足班底代表國足出戰時少了外援的問題。
如果恆大這支國腳及歸劃大戶,未來的國足班底能橫掃中超奪冠,甚至再次勇奪亞冠冠軍,那樣的話,我們未來的歸劃中國隊將強大無比,四十強及十二強出線進軍世界盃,將指日可待。這就是我對中國足協世界盃計劃的理解。
令人「意外」地是恆大沒有奪冠,而且還是倒在實力在其之下的蘇寧腳下。似乎打亂了足協世界盃計劃?但我並不這麼看。
我認為恆大失冠並非壞事,並沒打亂足協計劃。我絕對沒有因為不是恆迷幸災樂禍的意思。我是從國家隊層面分析的。
恆大是國腳大戶又是歸劃大戶,堪稱豪陣,平時的比賽實際就是為國足熱身,可我們看到的恆大集訓隊平時的熱身對手實力並不強,真正高質量高對抗比賽並不多,所以說這次恆大失冠是壞事變好事,因為國家集訓隊遇到了強敵,打了場高質量的比賽。對國腳及歸劃球員,鍛練價值很高。
緊接著恆大將參加更高質量的比賽亞冠聯賽,我希望恆大能奪冠,但奪冠談何容易?更重要的是比賽過程。國腳、歸劃球員能有更好鍛練。並不是只有奪冠才能證明強大。太順風順水反而不一定是好事。
我不想過多評論足協這種精英集中一支隊的做法是否正確,但既然已經執行就應該理解足協的良苦用心,恆大的的豪陣非常強大,但紙面強大不代表實戰強大,從恆大的身上可以看到未來歸劃國足的身影,成績好了可以增強信心,成績不太好也別失去信心,可以從中找出問題,供國家隊參考、總結。現在出問題總比正式比賽出問題要好,早發現問題早解決。
因此,不用擔心恆大的成績會影響到中國足協對世界盃的全盤計劃。